|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A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A卷01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A卷02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A卷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A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A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A卷 新题基础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中有常绿阔叶林带的( )
    A.K B.L C.M D.N
    2.甘肃省平凉市纸坊沟属于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熟化程度低,有机质含量低,土地产出率低,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坚持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梁、峁、沟、坡、塬综合治理,在流域内采取了筑坝蓄水、兴修梯田、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种草、暖棚养殖、良种推广、节水灌溉等10多项综合治理措施,形成了一条适合本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路子。该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生态系统的形成,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性( )
    A.公平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整体性
    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图中空白处内容对应合理的是( )
    A.甲—地下水位下降 B.乙—改善地方气候
    C.丙—增加 D.丁—加重
    4.该图反映了( )
    A.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演化过程 B.自然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C.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D.自然环境具有稳定功能
    泰加林指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的寒温带。在我国,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及阿尔泰山,林中常见许多倒木,部分地方甚至一小片树木都横躺在雪地中,当地人称之为“倒木圈”。以低矮偃松林为代表的泰加林夜晚枝叶全部倒伏,次日上午再次挺立。下图为北半球不同温度和降水条件下发育的主要植被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上图中属于泰加林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泰加林区出现众多“倒木圈”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风天气多,树木被吹倒 B.树木过高,重心不稳
    C.冻土阻碍根系深扎 D.人类或野兽的破坏
    7.泰加林中的偃松林夜晚枝叶全部倒伏的目的可能( )
    A.吸收水分 B.防冻保暖
    C.避免雪压 D.减少风吹
    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B.南半球温带地区
    C.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D.北半球温带地区
    9.该山地若位于大陆西岸,该地气候类型应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较为肥美的草原,但草原上地势低洼的地方却分布着一些盐碱地,这些盐碱地的植被状况与周围草原明显不同,看上去好像是镶嵌在草原上的斑块。下图示意呼伦贝尔草原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呼伦贝尔草原因存在盐碱地形成的斑块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1.形成上题所述分异规律的因素主要包括( )
    ①岩石 ②地形 ③植被 ④气候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态环境最脆弱和最敏感地区之一。有学者研究发现,2002年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不同高程积雪覆盖率及积雪面积变化明显(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积雪状况海拔
    l2000-3000
    3000-4000
    4000-5000
    5000-6000
    6000-7000
    ≥7000
    积雪覆盖率(%)
    14
    38
    50
    50
    51
    93
    积雪面积(104km2)
    <0.85
    1.92
    9.15
    8.44
    0.11
    0.00025
    12.海拔3000m以下地区,积雪覆盖面积小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坡度
    13.由积雪状况可推测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量最大的海拔分布在( )
    A.3000m以下 B.3000~5000m
    C.4000~6000m D.7000m以上
    14.海拔7000m以上地区,积雪覆盖率最高而积雪面积最小的原因是( )
    A.空气稀薄,降温幅度过大 B.气候寒冷,山体面积最小
    C.海拔较高,水汽输送不足 D.全球变暖,积雪消融量增大
    下图是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判断图中甲、乙山坡坡向及主导影响因素( )
    A.甲是南坡、乙是北坡 降水 B.甲是南坡、乙是北坡 光照
    C.甲是北坡、乙是南坡 热量 D.甲是北坡、乙是南坡 坡度
    16.图中Q处天然植被的特征最可能是( )
    A.耐瘠 B.耐寒
    C.喜光 D.喜热
    下图为拍摄于昆明2月某道路一侧的景观照片,图中树木种植于多年前,紧靠机动车道的树木为省外引种,道路外侧的树木为附近引种,夏季两种树木外观差异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导致紧靠机动车道树木和道路外侧树木所在原生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光照
    18.关于紧靠机动车道和道路外侧的两种树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紧靠机动车道的树木可能是樟树
    B.道路外侧的树木可能是银杏树
    C.紧靠机动车道的树木叶片宽而薄,多呈纸质
    D.道路外侧的树木叶子呈针状,表面光滑,质地较硬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19.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山麓青青草 B.地表风沙少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20.某考察队在当地最可能拍摄到的植被是( )
    A.胡杨 B.翠竹
    C.垂柳 D.雨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干旱地区的内流河流域生态脆弱,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流域未被人类开发以前,水资源主要消耗于天然的生态环境系统,随着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其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疏勒南山位于青海省北部,是祁连山系中现代冰川广泛发育并分布最集中的一条支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下图为疏勒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西北干旱地区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2)疏勒河流域修建了昌马引水枢纽等水利设施,说出疏勒河上游修建水库对下游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水文站
    马西纳
    迪雷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
    年径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
    年输沙量(万吨)
    177
    100
    350
    1290
    5800
    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19年8月,北京某中学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变化。

    (1)判断到达乙地时可能见到的生物景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归纳此次研学路线所见景观,说明它们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3)下图为欧洲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示意图。联系所学知识,说明阿尔卑斯山南、北坡积雪冰川带下限的分布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余公里,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下图为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分布图。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中山地对其东侧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说明山地西侧地形区植树造林对图示地区的生态效益。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A卷 新题基础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C
    C
    C
    B
    B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C
    B
    C
    B
    B
    C
    A
    A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中有常绿阔叶林带的( )
    A.K B.L C.M D.N
    2.甘肃省平凉市纸坊沟属于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熟化程度低,有机质含量低,土地产出率低,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坚持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梁、峁、沟、坡、塬综合治理,在流域内采取了筑坝蓄水、兴修梯田、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种草、暖棚养殖、良种推广、节水灌溉等10多项综合治理措施,形成了一条适合本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路子。该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生态系统的形成,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性( )
    A.公平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整体性
    【答案】1.C 2.D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K为贺兰山、L为阴山、M为秦岭、N为吕梁山,秦岭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落叶林的分界线,因此四座山脉中与常绿阔叶林带的可能是M(秦岭),因此正确选项为C。A、B、D错误。故选C。
    2.该小流域的治理涉及到了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要素,体现了地理圈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正确选项为D。小流域治理是把小流域作为一个地貌单元整体治理,小流域内部公平性、综合性、差异性不是小流域综合生态系统治理考虑的主要特性,ABC错误。故选D。
    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图中空白处内容对应合理的是( )
    A.甲—地下水位下降 B.乙—改善地方气候
    C.丙—增加 D.丁—加重
    4.该图反映了( )
    A.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演化过程 B.自然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C.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D.自然环境具有稳定功能
    【答案】3.B 4.C
    【解析】3.人工湖泊可以增加水分下渗,使库区地下水位上升,A错误;人工湖泊可以改善局地气候,使水库周围地区大气湿度增加,昼夜温差变小,B正确;水库能够拦水拦沙,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小,泥沙淤积减少,C错误;水库能够调蓄洪水,减轻下游洪水灾害,D错误。故本题选B。
    4.修建水库属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水库从无到有,引起土壤、水、生物、岩石、大气等自然环境要素发生连锁反应,反映了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C正确。统一演化、生产、稳定等无法从材料中显现,ABD错误。故本题选C。
    泰加林指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的寒温带。在我国,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及阿尔泰山,林中常见许多倒木,部分地方甚至一小片树木都横躺在雪地中,当地人称之为“倒木圈”。以低矮偃松林为代表的泰加林夜晚枝叶全部倒伏,次日上午再次挺立。下图为北半球不同温度和降水条件下发育的主要植被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上图中属于泰加林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泰加林区出现众多“倒木圈”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风天气多,树木被吹倒 B.树木过高,重心不稳
    C.冻土阻碍根系深扎 D.人类或野兽的破坏
    7.泰加林中的偃松林夜晚枝叶全部倒伏的目的可能( )
    A.吸收水分 B.防冻保暖
    C.避免雪压 D.减少风吹
    【答案】5.C 6.C 7.B
    【解析】5.根据材料信息,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的寒温带,说明泰加林属于亚寒带针叶林,图中横坐标表示年均气温,纵坐标表示年均降水量,亚寒带针叶林所处地区应该是热量相对较少,降水也相对较少的地区,①年均温较高,降水相对较多,应该为亚热森林,A错误;②年均温相对较高,降水较少,应该是温带草原或荒漠,B错误;③热量和降水相对较少,符合亚寒带针叶林,C正确;④降水很少,且年均气温很低,应该为苔原或冰原,D错误。故选C。
    6.泰加林树木容易倒,主要原因是根系太浅,易受外力作用影响而易倒,如果树木扎根稳固,多大风天气树木不一定会倒,A项错误;树木高不一定重心不稳,如果树木高但挺直,则重心较稳,B错误;该地区地处高纬,冻土广布,林木根系难以深扎,根系不稳定,遇到外界干扰易倒地,C项正确;该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人类活动少,对植被破坏少,D错误;故选C。
    7.树木吸收水分主要靠根系,枝叶很难直接吸取水分,A错误;泰加林地处高纬,气候寒冷,夜晚温度低,枝叶贴近地面,可以防冻保暖,B正确;偃松林所在区域白天也可能出现大风和降雪,大雪和大风不只出现在夜晚,C错误D;故选B。
    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B.南半球温带地区
    C.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D.北半球温带地区
    9.该山地若位于大陆西岸,该地气候类型应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8.B 9.D
    【解析】8.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可知,该山自然带中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表明该山位于温带地区,而亚热带森林以常绿林为主,因此该山不太可能为亚热带地区,排除AC;图中显示,该山南坡林线(针叶林的上限)比北坡低,表明北坡为阳坡,南坡为阴坡,由此判断,该山位于南半球温带地区,B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B。
    9.前题判断可知,该山位于南半球温带地区。该山地若位于大陆西岸,即该山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应全年盛行来自海洋的西风,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符合题意;该山山麓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因此该地气候类型不太可能是地中海气候(一般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排除A;温带季风气候一般分布在大陆东岸,与题意不符,排除B;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分布在大陆中部,且形成的植被以草原为主,与题意不符,排除C。故选D。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较为肥美的草原,但草原上地势低洼的地方却分布着一些盐碱地,这些盐碱地的植被状况与周围草原明显不同,看上去好像是镶嵌在草原上的斑块。下图示意呼伦贝尔草原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呼伦贝尔草原因存在盐碱地形成的斑块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1.形成上题所述分异规律的因素主要包括( )
    ①岩石 ②地形 ③植被 ④气候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10.D 11.C
    【解析】10.呼伦贝尔草原因盐碱地形成斑块,这些斑块是由土壤和水含盐量高、土壤肥力差、植被稀疏造成的,可见,这种草原上分布斑块的现象是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读材料和图可知,盐碱地分布在草原上地势低洼的地方,因为地势低洼的地方易聚集含有钠、钾等元素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该地地处内陆,蒸发强烈,盐类物质不断积累。盐碱地的存在导致植物生长状况差,形成草原上的斑块。综上分析可知,形成上题所述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和气候,C②④正确。在草原斑块形成过程中,岩石因素没有参与,植被稀少是地形和气候因素影响的结果。故选C。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态环境最脆弱和最敏感地区之一。有学者研究发现,2002年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不同高程积雪覆盖率及积雪面积变化明显(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积雪状况海拔
    l2000-3000
    3000-4000
    4000-5000
    5000-6000
    6000-7000
    ≥7000
    积雪覆盖率(%)
    14
    38
    50
    50
    51
    93
    积雪面积(104km2)
    <0.85
    1.92
    9.15
    8.44
    0.11
    0.00025
    12.海拔3000m以下地区,积雪覆盖面积小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坡度
    13.由积雪状况可推测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量最大的海拔分布在( )
    A.3000m以下 B.3000~5000m
    C.4000~6000m D.7000m以上
    14.海拔7000m以上地区,积雪覆盖率最高而积雪面积最小的原因是( )
    A.空气稀薄,降温幅度过大 B.气候寒冷,山体面积最小
    C.海拔较高,水汽输送不足 D.全球变暖,积雪消融量增大
    【答案】12.C 13.C 14.B
    【解析】12.海拔越高,气温越低。3000m以下地区温度较高,积雪不容易保存,积雪覆盖面积相对较小,C正确;地形、降水、坡度从材料和表中无法判断,A、B、D错。故选C。
    13.山地降水随着海拔的上升先增加后下降,降水量最大的地区积雪面积最大;从表中看,4000m-6000m积雪覆盖面积最大,可推测出降水量最大的海拔为4000~6000m,C正确;3000米以下和3000~4000米处,积雪面积和积雪覆盖率都较低,不可能是降水量最大地区,A、B错;7000米以上地区,积雪覆盖率高是因山体面积较小,从表中看7000米以上地区的积雪面积小远小于4000~6000米处,可推测出降水较少,D错。故选C。
    14.山体多呈金字塔状,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体面积逐渐减小;7000m以上由于气候寒冷,降雪较多,覆盖率较高,但是由于山体面积最小,积雪量最小,B正确;降温幅度大,有利于积雪保存,积雪面积应该大,而实际积雪面积较小, A错误;海拔较高,水汽输送不足,积雪覆盖率应该低,而实际积雪覆盖率较高,C错误;全球变暖,积雪消融量增大,积雪覆盖率应该低,而实际积雪覆盖率较高, D错误。故选B。
    下图是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判断图中甲、乙山坡坡向及主导影响因素( )
    A.甲是南坡、乙是北坡 降水 B.甲是南坡、乙是北坡 光照
    C.甲是北坡、乙是南坡 热量 D.甲是北坡、乙是南坡 坡度
    16.图中Q处天然植被的特征最可能是( )
    A.耐瘠 B.耐寒
    C.喜光 D.喜热
    【答案】15.C 16.B
    【解析】15.读图可知,与乙坡相比,同一自然带甲坡的分布海拔更低,可推知甲坡是阴坡,乙坡是阳坡,因为阳坡热量更丰富,同一自然带到达的海拔更高,主导因素是热量,阿尔卑斯山脉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为阳坡(即乙坡),北坡是阴坡(即甲坡),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6.Q处位于阴坡,与阳坡相比,光热条件较差,C、D错误;该图缺少土壤方面的信息,无法推知土壤是否贫瘠,A错误;Q处位于阴坡,分布的植被类型在阳坡比硬叶林分布区的海拔更高些,可推知Q处天然植被的主要特征是耐寒,B正确。故选B。
    下图为拍摄于昆明2月某道路一侧的景观照片,图中树木种植于多年前,紧靠机动车道的树木为省外引种,道路外侧的树木为附近引种,夏季两种树木外观差异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导致紧靠机动车道树木和道路外侧树木所在原生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光照
    18.关于紧靠机动车道和道路外侧的两种树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紧靠机动车道的树木可能是樟树
    B.道路外侧的树木可能是银杏树
    C.紧靠机动车道的树木叶片宽而薄,多呈纸质
    D.道路外侧的树木叶子呈针状,表面光滑,质地较硬
    【答案】17.B 18.C
    【解析】17.从图文信息可看出紧靠机动车道的树木树叶落掉,而道路外侧树木所在原生自然植被却保持常绿。当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热量充足,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引进树木落叶(不是人为原因)说明引进树木原生地冬季气温较低,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因此导致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B对;水分对植被的“常绿”或“落叶”影响小,如同在我国南方地区,台湾岛东部和西部降水东多西少,但都是常绿阔叶林,A错;土壤、光照对植被的“常绿”或“落叶”影响小,排除CD。
    18.结合上小题分析可知,紧靠机动车道树木树叶落掉,而道路外侧树木所在原生自然植被却保持常绿。说明紧靠机动车道的是落叶阔叶林,道路外侧树木是常绿阔叶林。樟树是常绿阔叶林,A错;银杏树是落叶阔叶林,B错;落叶阔叶林叶片宽而薄,多呈纸质,C对;针状树叶主要分布在寒温带,而当地位于亚热带,D错。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19.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山麓青青草 B.地表风沙少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20.某考察队在当地最可能拍摄到的植被是( )
    A.胡杨 B.翠竹
    C.垂柳 D.雨林
    【答案】19.A 20.A
    【解析】19.根据图中信息显示,该地区全年降水量低于200mm,降水稀少,说明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我国西北地区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较多,地下水出露,形成绿洲,适宜牧草生长,是人口、城市和农田的集中分布区,A正确;气候干旱,地表多风沙,B错误;柑橘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C错误;牦牛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D错误。故选A。
    20.胡杨主要生长在气候干旱地区,耐旱,生命力顽强,我国西北地区多胡杨分布,A正确;翠竹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错误;垂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西北地区不适合垂柳生长,C错误;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干旱地区的内流河流域生态脆弱,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流域未被人类开发以前,水资源主要消耗于天然的生态环境系统,随着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其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疏勒南山位于青海省北部,是祁连山系中现代冰川广泛发育并分布最集中的一条支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下图为疏勒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西北干旱地区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2)疏勒河流域修建了昌马引水枢纽等水利设施,说出疏勒河上游修建水库对下游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多戈壁、荒漠、沙丘;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自然环境恶劣,生物种类和数量稀少。
    (2)土壤肥力下降;气候变干;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
    【解析】(1)西北干旱地区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应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入手,先分析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再分析大气、土壤、地貌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及地形对水汽的阻挡作用,使得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深居内陆,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气候干旱,使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多戈壁、荒漠、沙丘;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自然环境恶劣,使得生物种类和数量稀少。
    (2)疏勒河上游修建水库对下游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应从水库拦水拦沙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含沙量减少入手,分析河流水量、含沙量减少对大气、土壤、地貌、生物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河流水量含沙量减少,使下游地区泥沙沉积减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同时上游修建水利设施,用水量增多,导致下游湿地面积萎缩,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水文站
    马西纳
    迪雷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
    年径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
    年输沙量(万吨)
    177
    100
    350
    1290
    5800
    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答案】地形为低平原,河网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径流量大,含沙量大;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可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地形为低平原(地形);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的分布可知,河口三角洲地区降水丰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河口三角洲区域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为热带雨林气候环境下形成的热带雨林;根据河口地区的奥尼查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及图上可知该区域河网密布,径流量大,含沙量大;因输沙量大,在河口地区泥沙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所以土壤较为深厚肥沃。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19年8月,北京某中学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变化。

    (1)判断到达乙地时可能见到的生物景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归纳此次研学路线所见景观,说明它们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3)下图为欧洲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示意图。联系所学知识,说明阿尔卑斯山南、北坡积雪冰川带下限的分布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1)草木茂盛,动物繁多;此季节乙地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较多,为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
    (2)图中研学路线是自南向北的,甲地为热带雨林景观,乙地为热带草原景观,丙地为热带荒漠景观,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随着纬度变化,热量条件发生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差异:北坡低于南坡(或南坡高于北坡)。原因: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所以北坡积雪冰川带下限较南坡低。
    【解析】(1)结合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和自然带分布判断,图中乙地位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地区。8月份为北半球夏季,风带、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乙地此时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较多,为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该季水热充足,草木茂盛,动物繁多。
    (2)由材料“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可知,研学路线是自南向北,依次经过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地。结合非洲自然带分布,甲地应为热带雨林景观,乙地为热带草原景观,丙地为热带荒漠景观,丁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研学路线由赤道向北,随着纬度变化,主要是热量条件发生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据图可知,阿尔卑斯山北坡积雪冰川带下限低于南坡(或南坡高于北坡),原因主要从坡向角度分析。阿尔卑斯山北坡长期受西风带控制,为迎风坡,降水多,南坡盛行下沉气流,为背风坡,降水少;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阿尔卑斯山,其北坡为阴坡,气温低,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所以北坡积雪冰川带下限较南坡低。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余公里,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下图为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分布图。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中山地对其东侧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说明山地西侧地形区植树造林对图示地区的生态效益。
    【答案】(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增加夏季降水(山地阻挡了冬季风,使山地东侧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水土流失,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提高了平原地区的土壤肥力;是华北平原河流的源地。
    (2)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或植物根系和枯树落叶减缓地表径流,泥沙沉积,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降低风速,增加大气湿度),维护生态平衡;减少风沙危害。
    【解析】(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整体,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作用。图示为太行山,其对东侧地形区的影响,可以从地形对气候、土壤、水文及地形等角度考虑。从气候看,太行山东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从太平洋来的湿润水汽受到太行山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冬季时,来自于西伯利亚地区的西北季风受到太行山阻挡,对太行山以东地区起到屏障作用,使得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相对较高。从土壤看,发源于太行山的河流,给东部华北平原带来了矿物质,提高了肥力。从水文来看,华北平原地区的河流发源于太行山。从地形角度来看,太行山上的河流流出山口地区,随着河道变宽,沉积形成冲积扇地形。
    (2)山地西侧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可以从森林对推进气候、涵养水源、防治生态环境问题及气象灾害和调节气候角度考虑。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减弱地表径流的作用,所以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图示区域旱涝、盐碱和风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在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可以减轻风、旱、涝等灾害,降低风速,增加大气湿度。同时,森林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起到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效益
    相关试卷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地球与地图: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地球与地图,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城市B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城市B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城市A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城市A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A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