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雨中交响》|苏少版 教案 4 次下载
-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飞翔的翅膀》|苏少版 教案 4 次下载
-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苏少版 教案 4 次下载
-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苏少版 教案 5 次下载
-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七单元《难忘的歌》单元|苏少版 教案 5 次下载
音乐苏少版露一手(铃儿响叮当)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 ×× × | ×× × |×× ×.× | ×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 | ×× ×× |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来源:ZXXK]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来源:ZXXK]
3、通过不同版本(美国、韩国、中国)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与情绪的不同。
4、用口风琴分别用C调和F调吹奏《铃儿响叮当》的副歌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难点:学习F调音阶并吹奏歌曲 [来源:学+科+网Z+X+X+K]
四、教学准备:[来源:ZXXK]
钢琴、多媒体课件、口风琴
五、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播放斯克斯版铃儿响叮当,让学生一进屋感受圣诞气氛)
2、师生问候
3、导入:同学们,每年的12月25日,我们的大街小巷跟平时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节日么?
有一位白胡子的慈祥老爷爷,他叫什么名字呀?
谁能描述一下圣诞老人的装扮?
同学们,这就是圣诞老人(出示图片)
那诞老人后边背的是什么呀? (礼物)
大家想不想要圣诞老人的礼物呀?
好,那我们的圣诞老人从美国出发了,来给我们中国的小朋友送礼物!
4、出示美国圣诞节图片,播放温馨的美国版《铃儿响叮当》
5、出示韩国圣诞节大街小巷的图片,播放时尚的韩国版《铃儿响叮当》
6、出示中国圣诞节图片,播放教学歌曲《铃儿响叮当》(边听边打拍)
(用不同形式反复聆听歌曲,让学生在聆听中体会歌曲情绪)
7学习合唱,给每句话结尾加上“叮叮当”
8、曲谱,着重学习弱起小节与“ ×× × | ×× × |×× ×.× | × - |”部分
9、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弱起小节
10、试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特点[来源:学.科.网Z.X.X.K]
11、熟练后,节奏变快,有情绪的演唱《铃儿响叮当》
12、用C调出奏歌曲“ ×× × | ×× × |×× ×.× | × - |”部分
13、出示口风琴F调音阶图片,学习F调节音阶,并用F调吹奏歌曲
14、让一部分学生吹口风琴为另一部分学生演唱伴奏
15、比一比,哪一组完成的好
六、结束教学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再一次聆听欢快的《铃儿响叮当》走出教室吧!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1、 合唱部分没有标明具体的音符,导致学生音准比较混乱,下次需注意
2、 F调吹奏不熟练,练习时间给的太少
3、 环节过多,导致重点含糊不清
4、 学生对三种语言的歌曲很喜欢,此环节安排比较成功,让学生在聆听中学会音乐
5、 让学生边弹边唱的首次运用较为成功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一只鸟仔 斑鸠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一只鸟仔 斑鸠调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1(1) 听 师,思考,总结下课 师,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综合表演(一只鸟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综合表演(一只鸟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师生问好,组织教学,故事形式导入,新课教学,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下册歌声与微笑 闪亮全世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下册歌声与微笑 闪亮全世界教案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