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4687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4687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利用大量史料,了解朝代更替及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培养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3.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展示今日之江南的重要城市,如杭州、南京、扬州等地的图片,然后在展示《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段话: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江南地区什么时候得到了开发呢?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种变化呢?有哪些具体表现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18课去寻找答案。
自主学习
1.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政权的建立得到了谁的支持?北伐的结果如何?何时灭亡?
2.南朝所处的具体时间、都经历了哪些王朝?南朝前期统治如何?后期又如何?
3.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有什么影响?
探究新知
一、东晋的兴亡
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的简图,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这段政权更替历史,引出东晋政权的建立,由学生回答有关东晋兴亡的相关知识点,如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建立条件、北伐结果、著名人物及灭亡时间。再展示出刘禹锡的乌衣巷这首诗,体会昔日朱雀桥和乌衣巷的繁荣,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的多变。
二、南朝的政治
继续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的简图,帮助学生理解政权更替历史,引出南朝时期政权更迭,由学生回答有关南朝时期的相关知识点,如南朝时期的时间、政权名称、都城、前后期的政治状况等。再请同学们回顾旧知,都有哪些朝代定都在南京?
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西汉)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南朝)
请回答:材料一反映的是江南的哪一时期?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材料二反映的是江南的哪一时期?与材料一相比,江南地区的经济有何变化?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出示五则材料分析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
材料一:自晋氏流迁(317年),迄于太元(376—396年)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
——[梁]沈约《宋书》
材料二:根据谭其骧统计,晋室南迁的人口多达九十万,占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材料三:《齐民要术》记载,当时中原农业生产工具不下30种,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可以断言,必然会把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的,可能有所推广;不适合的,则会不断的改进,在南北生产工具中择善而用……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材料四:这个地区古代森林、沼泽广泛分布,正如《禹贡》所记古扬州之地:“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这里的草很茂盛,这里的树很高大,这里的土是潮湿的泥)具备了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罗宗真《六朝时期的江南农业经济》
材料五:南朝宋文帝大力劝课农桑,一再下令“诸州郡,不得但(只是)奉行公文而已……各尽其方”。
——南朝沈约《宋书·文帝纪》
从而总结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
(1)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2)北民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3)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4)统治者的重视
(5)南北人民的共同努力
教师引言:在这五点原因中,对主要的原因是北民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使得整个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2.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表现:
教师点拨: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
由学生展示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哪些发展。
教师点拨:三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发展促进手工业的进步,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3.展示江南地区开发的地图,再用天平的模式展示经济重心的问题。由此由学生总结出,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影响,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需要明确的是此时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
出示南北地区秦汉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原因表格,请同学做一对比,从中提取对我国当今经济发展有益的启示。
启示:(1)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2)生产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一是东晋的兴亡,西晋被匈奴灭掉以后,镇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司马睿重建晋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东晋建立后,多次进行北伐,但由于各种原因,未果,偏安一隅,但也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420年,东晋灭亡。二是南朝的政治,东晋灭亡后,南方相继出现了四个王朝,宋、齐、梁、陈,历史上成为南朝。在前期,社会相对稳定,同样也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三是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表现,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使得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东晋的兴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教学过程活动设计】,【课后练习】,【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