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示范教案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719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学方案】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示范教案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719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人教版 (2019)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1课时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1课时巩固练习,共5页。
教学目标
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
通过与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理解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讨论,总结出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征,并从实质上理解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目变化。
【教学难点】
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目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下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1.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即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有丝分裂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
3.有丝分裂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4.有丝分裂后期:粒裂体增均两极
5.有丝分裂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二、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每个人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就形成了新个体。精子和卵细胞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的?
假设:配子(精子或卵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的。
魏斯曼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这种分裂方式称为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
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方式。
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特点: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连续分裂2次。
结果: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
细胞类型:原始生殖细胞 → 成熟生殖细胞
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提问:这些成群结队的精子是从哪里来的?
(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曲细精管有大量的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是原始的生殖细胞,每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一个成年健康男子,每天大约可产生2亿个精子。也就是说,每天有很多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那必然每天也有很多个精原细胞产生。)
提问:精原细胞是用过哪种方式产生的呢?如何判断?
(有丝分裂,因为精原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相当于一种特殊的体细胞。当雄性动物成熟后,睾丸里的一部分精原细胞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精细胞,再经过精细胞的变形,最后形成了精子。)
提问:整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
(减数分裂是一个连续分裂的过程,但为了研究方便,人们同样将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划分为不同的时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此时,细胞有什么样的变化?
(细胞体积变大,而复制后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Ⅰ.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体积增大,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Ⅱ.减数第一次分裂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染色体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了染色体。
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做联会。
所谓的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图中有几个四分体?(两个)
分析以下的数量关系: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2个着丝点=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判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应同时满足3个条件:
大小(长度)——相同
形状(着丝点位置)——相同
来源(颜色)——不同
例:下列几组染色体中,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是( DE )
【教师】展示染色体交叉互换的照片和示意图。
【教师】在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经过交换,姐妹染色单体有何不同?
(交换前,姐妹染色单体是相同的,经过交换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不同。)
【教师】交叉互换使分裂产生的四个子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各不相同。
①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成染色体
②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
③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于赤道板两侧。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小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Ⅲ. 减数第二次分裂
(1)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染色体散乱分布,次级精母细胞不再含有同源染色体。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数目倍增。
(4)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分裂结果形成四个精细胞。
变形: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蝌蚪状的精子。不属于减数分裂的过程。
小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减数I和减数II的比较: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减数I
减数II
染色体复制
复制
不复制
着丝点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数目
减半
不减半
DNA数目
减半
减半
染色体的主要行为
同源染色体分离
染色单体分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染色体,膜仁消失现两体,一有丝分裂,形定数晰赤道齐,粒裂体增均两极,两消两现重开始,提出问题,受精卵,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基因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当堂检测题,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