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分子与原子》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过程与方法: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曾经接触过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清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与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学生分析:
1、加强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注意化学术语的正确使用
3、课堂教学中注意概念的强化理解
4、加强练习,培养学生审题、答题能力
5、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也初步学习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非常小,虽然肉眼无法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还有部分学生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涉及一些较抽象的化学微观概念,如何用分子和原子去解释一些现象仍然一知半解。
在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性质和水的组成,初步从宏观上建立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等。
6、已有的能力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简单的实验能力和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但对初学化学不久的中学生来说,学生对难以看到的微观,抽象的想象还是难以理解和接受。通过本节课的探究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的观察、预测、分析和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路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设计三维动画等。
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激趣──质疑──驱动──反馈四步程序教学法。
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景,激趣──提出问题,质疑──引导探究,驱动──引导分析。形成想象──巩固深化,反馈交流。
四、实验准备
教师实验:浓氨水、酚酞试液、蒸馏水、烧杯、试管、滴管、分子间隔演示仪、滤纸。
学生实验:品红、热水、冷水、烧杯、注射器、蒸馏水、乒乓球。
品红的扩散 氨分子扩散实验 压缩水和空气
五、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
1、物质确实由微小的粒子—— 和 等构成
2、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以20滴 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水分子。这一事实说明分子具有 和 的基本性质;通过阅读教材你还了解了分子的哪些其他的基本性质?
3、请你以水分子为例,说说水分子是怎样构成的?
【师】老师展示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氧分子、氢分子模型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改变吗?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改变吗?
5、什么是分子?
(二)探索导航
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播放】利用电子白板演示
【边演示边实验】想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播放]由于科学的进步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苯分子的真实图像(图3—2),后来又用探针成功的移动硅原子并构成“中国”的文字,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文字
(图3-3)。
【生思考】上述事实说明分子是 。
2、分子基本性质的探究
[思考1]
( 1)从下列事实①分子用肉眼看不到;②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3Kg;如一滴水,所含有的分子数,由十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地数,需要数3万年还要多才能数完。③如果拿水分子的大小与乒乓球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你能获取有关分子的什么信息? 。
(2)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教科书48页活动与探究)
【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 |
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 |
酚酞溶液 |
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慢慢滴加浓氨水 | 酚酞溶液变 |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 A烧杯内酚酞溶液变 ,B烧杯内酚酞溶液 。 | 浓氨水具有 性,氨分子运动到 烧杯中,溶于水又得到氨水,使酚酞溶液变 。由于大烧杯的阻隔,氨分子不能运动到 烧杯内。 |
结论 | 分子总是在不断 |
①日常生活中能说明分子这一性质的事实 。
【师】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各组实验观察到的
现象,在学生对A烧杯中液体变红的现象感到好奇和不解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由这个探究活动得出: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为了使理论结合实际,引举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如:当你漫步于花园小道、走进“火锅”城、路过臭水沟时,你都能闻到别样的气味;湿衣服晾晒会变干;酒精自然挥发;以及在SARS病毒流行期间,大街上的人们戴着大口罩,以防止SARS病毒近距离的飞沫转染等等。
②思考讨论: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且在太阳底下比在阴 暗处干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小结】分子是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
(3)实验探究:分子间的间隔
【师】 问题思考:100 mL水+100 mL酒精=200 mL液体正确吗?
【生】学生踊跃,各抒己见
【实验内容】有注射器的同学拿出,与老师一起探讨
取两支没有针头的注射器,分别抽取空气和水,然后用手指将针头堵住,并用力推注射器的栓塞。观察产生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思考】气体容易被压缩,液体、固体不易被压缩,为什么?
【小结】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
①气态>液态≈固态;②温度越高,间隔越 ;③压强越大,间隔越 。
【思考】一滴香油和一瓶香油都有香味;通常氧气能助燃,而二氧化碳却不支持燃烧,其根(4).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
[预习心得和疑问]
心得: 。
疑问: 。
3、分子的概念
【讨论】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水的蒸发与过氧化氢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在这两种变化中水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由此你能得出分子的概念吗?
【演示】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实质,总结分子的概念
[预习心得和疑问]
心得: 。
疑问: 。
4、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组讨论】 讨论结果,各组找代表展示,其他同学负责检查。
【师生】共同掌声鼓励有优点的小组
六、练习反馈,归纳小结
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设计课堂练习及时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
七、教学设计反思
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两个体现、两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2)体现学生以“导学案”为主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两个突出: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2)突出实验、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预计能够比较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基本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件整体设计说明,技术名称,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辅助教学,教学程序,练习巩固,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