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七年级华师版数学上册 导学案
展开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转化为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依据:有理数减法法则;
2.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理解有理数减法运算可以表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学习重点】
有理数加减法的统一与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
在有理数加减法的统一的过程中符号的省略.
情景导入
1.请同学们做以下题目.
(1)(-8)-(-10); (2)(-6)-(+4).
解:(1)(-8)-(-10)= (-8)+(+10)=2;
(2)(-6)-(+4)=(-6)+(-4)= -(6+4)= -10.
2.在上题中,你是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答: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的.
把两个算式(-8)-(-10)与(-6)-(+4)之间加上加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自学互研
阅读教材P38~P39,完成下面的内容.
归纳:(1)在一个和式里,我们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式子(-8)-(-10)+(-6)-(+4)可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__-8+10-6-4__.这个式子仍可看作和式.
(2)读法:①把-8+10-6-4中的符号看作性质符号可读成:负8、正10、负6、负4的和;
②把-8+10-6-4中的符号看作运算符号可读成:负8加10减6减4.
范例:把(+3) +(-20)-(-5)-(+7)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解:原式=(+3) +(-20)-(-5)-(+7)
=(+3) +(-20)+(+5)+(-7)
=3-20+5-7.
读作:3、-20、5、-7的和,也可读作:3减20加5减7.
仿例: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为__--+-__,读作__-、-、、-的和或负减加减__.
阅读教材P39~P40,完成下面的内容.
归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①将减法转化成加法运算;②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③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④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运用加法运算时律;
知识模块三展示重点在于了解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范例:计算:
(1)(+14)+(-4)+(-2)+(+26)+(-3);
(2)3-+-0.25+.
解:(1)原式=14-4-2+26-3
=(14+26)+(-4-2-3)
=40-9=31;
(2)原式=3+2--+
=+
=2+3=5.
仿例:计算:+(+2.3)+(-0.1)+(-2.2)++(+3.5).
解:原式=-+2.3-0.1-2.2++3.5
=-++2.3+3.5-0.1-2.2
=5.8-2.3=3.5.
归纳: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则线段AB=.
范例: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2、-6,求AB的距离.
解:AB=|-2-(-6)|=|-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