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正确行使诉讼权利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正确行使诉讼权利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诉讼权利面面观,寻求法律援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高中政治
年级
课标要求
1.概述公民的诉讼权利
2.熟悉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渠道。
核心素养
1. 政治认同:认同国家依法维护公民在诉讼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国家尊重人权,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2.科学精神:科学理解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理解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3. 法治意识:了解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的要求,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运用,树立合法运用权利意识。
4.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赵老太及其他3个案例,分析判断诉讼的基本权利,提高分析能力,树立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的意识。
2.学生能通过杨先生法律援助案例,分析说明法律援助的原因、内容、申请范围、审查,提高判断能力,树立善于运用法律援助的意识。
重点
诉讼的基本权利、法律援助的申请范围
难点
诉讼的基本权利、法律援助的申请范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漫画
说一说:漫画体现的是什么行为?
关于诉讼权利你了解多少?
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议题一: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展示情境:
独生子小李因经济犯罪被刑事拘留,其母赵老太担心法院会把她所有的两套房产查封拍卖,决定马上将房产赠与儿媳和孙子。赠与协议签订后,赵老太听说儿媳在没有和自己儿子离婚的情况下在外“谈朋友”,遂诉至法院,要求撤销赠与协议。
●赵老太享有哪些基本诉讼权利?
享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申请回避的权利、上诉的权利。
总结: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1.法律赋予公民广泛的诉讼权利
(1)为充分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
案例1:老王有3个子女,但是他们都以各种借口,拒不履行赡养的义务。无奈之下老王决定诉至法院。老王由于住院无暇参与诉讼,就聘请了一名律师作为自己的诉讼代理人。
案例2:张亮与何芳两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不久,张亮提出房价过低要求解除合同遭到何芳拒绝,双方走上法庭。最终裁定张亮要履行合同约定。张亮表示不服,这时正好张亮有桩生意要做就匆忙到外地去。两个月后他想再请求法院重新审理此案时发现判决已生效。
案例3:葛老汉平整宅基地时用推土机把邻居王大妈家宅基地的一角推掉十余立方米土方,并将推出的位置占为己有。王大妈多次要求葛老汉退还多推出的地方,村干部也屡次做工作,都被葛老汉拒绝。王大妈遂告到当地法院。在诉讼过程中,王大妈无意间发现审理此案的法官是葛老汉的大侄子,遂要求换法官。
以上涉及到什么诉讼权利?
关于这一诉讼权利,你了解多少,请简要介绍。
总结: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2.公民享有的基本诉讼权利(诉讼权利的内容)
(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①诉讼代理人: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以及在刑事诉讼中,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②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
法律规定刑事案件被告人可以为自己辩护。
刑事辩护人由被告人委托或法院的指定产生。
【知识拓展】哪些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相关链接】诉讼代理人、辩护人
(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③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④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必要性: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
【易混易错】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
(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①回避制度的含义: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②意义:该制度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
注意1:回避的主体是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不包括诉讼代理人、证人等。
注意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决定延期审理。
(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①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
②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③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
【相关链接】上诉期限
【知识整合】全面理解三大诉讼中公民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判断1:小张16周岁,涉嫌偷盗、抢劫,被提起公诉。小张父母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帮其诉讼。( )
判断2:小强在幼儿园将小朋友晨晨打伤,晨晨的家长将小强告上法院,进行上诉。( )
议题2:寻求法律援助
情境创设:2020年8月20日,杨先生驾驶的轻型栏板货车与华某驾驶的小型普通客车发生碰撞,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华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杨先生经送医抢救无效身亡,经法医鉴定死亡原因为车祸所致溺水。因对方当事人及保险公司不愿承担赔偿责任,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杨女士,带着仅4岁的女儿来到崇明区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区法律援助中心经审查认定,此案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当即作出援助决定,并通过“快速办”通道,当日指派上海市恒远律师事务所裴全忠、杨国红律师承办此案。2020年12月9日,本案在崇明区人民法院开庭,援助律师代理杨女士及女儿参加诉讼,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由被告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商业险限额内,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共计180万余元,于判决生效十日内支付。
思考:●许律师的法律援助对张某有何意义?
●杨先生获得法律援助的依据是什么?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
观看视频《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建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
总结:
二、寻求法律援助
1.法律援助的原因
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权而建立的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在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
法律援助的内容
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
【提示】法律援助的形式包括: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案例1:小王是某企业的一名货车司机,在工作中因车祸造成了截肢。小王是独生子,父母年迈多病,生活困难。了解情况后,山东省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杨律师为小王提供法律援助。
案例2: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一起单亲母亲为女追索抚养费案件,仅半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案件申请、审批、指派、办理等手续,为受援人解决了实际困难。
案例3:张某因涉嫌盗窃罪被检察机关提起了公诉。因张某是名孤儿,且没有近亲属,河北省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两名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结合上述案例,谈谈你对法律援助申请的理解。
4.法律援助申请范围
(1)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
(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
【知识整合】全面了解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的对象
5.法律援助的审查
(1)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
(2)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思考回答问题
联系情境和课本,思考回答问题
联系情境和课本,思考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
联系情境,思考回答问题
提高信息提取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提高理解分析能力,得出法律援助的相关知识。
提高理解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小结。
跟着回答所学内容。
形成框架,将理论系统化。
板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正确行使诉讼权利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诉讼权利面面观,寻求法律援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正确行使诉讼权利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展示,课时目标,特别提示,合作探究,重点解读,总结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