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选择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光速是目前知道的宇宙极限速度,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大约只需要用8min20s,已知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108m/s.由此可知道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 km.
2.甲乙两辆车同时向东行驶,它们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选填“东”或“西”)行驶.
3.用如图所示,测的铅笔的长为 dm.图中,停表所示的时间共计为 s.
4.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图中的 (选填“A”或“B”)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5.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6.在北方,当气温降低到﹣50℃的时候,人们发现自己吐出来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细小的雪花.物理学中把这种物态变化叫做 .
7.如图所示,MN是介质甲和乙的分界面,且甲乙两种介质中一种是空气,另一种是玻璃.由此可推断,折射角等于 ,其中介质 (填“甲”或“乙”)是空气.
8.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9.用天平测赶盛油烧杯质量的场景如图所示,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13.4g,则烧杯中油的质量为 g,油的体积为 cm3.(ρ油=0.8×103kg/m3).
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答案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
10.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12.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13.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A.
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C.
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
D.
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14.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来源:Zxxk.Com]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D.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6.关于“研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测量工具是体温计和停表
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C.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D.沸腾时有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17.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l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鉴别一个实心的金属球到底是不是铁做的,只需测出它的密度即可做出准确的判断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请使用作图工具规范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8.(1)一束光线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
(2)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的位置.
(3)图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4)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四、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2分)
19.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明将适量的固体碎末装在试管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放入适量固体碎末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其目的是 ,图乙是某一时刻的温度,所示的温度是 .
(2)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丙中所对应的固体其熔化的特点是: .
(3)图象丁是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另一种固体熔化图象,其熔点是 ,该类固体熔化的条件是: .
20.小明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白色纸板竖放在水平镜面上,ON与镜面垂直.实验中收集到一组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
(1)依据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2)为使实验结论更可靠,接下来的操作是: .
(3)当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射向镜面,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填“靠近”或“远离”)OD.[来源:学。科。网Z。X。X。K]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 ;
(2)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14cm刻度处时,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镜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五、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解答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2.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现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其最高速度可达300km/h.阜阳西东站的建成,标志着阜阳人民也能享受到高铁带来的便利.[来源:学科网]
①阜阳到合肥的距离有250km,火车如果以其最高速度行驶,那么最快多少分钟可以从阜阳到达合肥?
②小明乘坐某次列车从阜阳去合肥,列车运行23分钟后到达淮南站,停靠了2分钟,然后又行驶了20分钟到达了合肥,那么这列火车从阜阳到合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3.小明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ρ= (用步骤中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测量出的具体数据,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是多少kg/m3?(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
24.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要求:写出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用相关的知识推导说明:水位下降了多少米?
2015-2016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光速是目前知道的宇宙极限速度,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大约只需要用8min20s,已知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108m/s.由此可知道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 1.5×108 km.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根据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和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的时间大约要用8min20s,利用速度公式变形s=vt即可求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解答】解: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的时间t=8min20s=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s=vt=3×108m/s×500s=1.5×1011m=1.5×108km.
故答案为:1.5×108.
【点评】学好物理很重要的一个基础是背诵基本规律、基本常数.此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此题中的已知条件题目已给出,代入公式即可,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2.甲乙两辆车同时向东行驶,它们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西 (选填“东”或“西”)行驶.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以甲车为参照物,要判断乙车向哪个方向运动,就需要先判断出两车的速度关系(判断两车的速度关系可采用两种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然后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出乙车的运动方向.
【解答】解:
从图象来看,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向西运动.
故答案为:西.
【点评】在机械运动中,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3.用如图所示,测的铅笔的长为 0.460 dm.图中,停表所示的时间共计为 83 s.
【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先了解刻度尺的分度值,再读数,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3.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3.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读取停表的示数,首先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
【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所以分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7.60cm,物体长度为7.60cm﹣3.00cm=4.60cm=0.460dm.
(2)停表中的小表盘是以分钟为单位的,每一格表示1分钟;大表盘是以秒为单位的,每一小格表示1s;
小表盘的指针在1分钟到2分钟之间,大表盘的指针在23秒.所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1min23s=83s.
故答案为:0.460;83.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测量、停表的读法,属于基础题,要掌握常用器材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4.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 未点燃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图中的 B (选填“A”或“B”)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判断在何处放光屏接平面镜成的像,分辨物体还是像是关键.眼睛在物体一侧时,既能看到物体又能看到物体的像;眼睛在像的一侧,只能透过透明玻璃,看到物体,不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解答】解: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外拿一只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适当的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即好像被点燃似的;
在A侧能看到蜡烛和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在B侧不能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像,所以图中的B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故答案为:未点燃;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
5.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振动 .
【考点】声音的产生.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解答】解: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故答案为:振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属于基础题.
6.在北方,当气温降低到﹣50℃的时候,人们发现自己吐出来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细小的雪花.物理学中把这种物态变化叫做 凝华 .
【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根据题干和已有课本知识的物质三种状态之间的六种物态变化分析,便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人口中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变为“雪花”,是由气体直接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凝华.
【点评】分析物质状态变化前后的状态,结合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即可解决此题.
7.如图所示,MN是介质甲和乙的分界面,且甲乙两种介质中一种是空气,另一种是玻璃.由此可推断,折射角等于 30° ,其中介质 甲 (填“甲”或“乙”)是空气.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根据反射定律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且根据角之间的关系求出入射角的大小;在利用折射定律求出折射角的大小,即较大的角对应的光线在空气中.
【解答】解:如图所示:已知MN是界面,作出法线FG,根据∠COF=∠FOA,可以确定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
则入射角为∠COF=90°﹣40°=50°,折射角为∠BOG=90°﹣60°=30°
因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所以MN的左边,即介质甲空气,介质乙是玻璃.
故答案为:30°;甲.
【点评】会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确定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并且会根据光路确定介质.
8.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增大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增大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故答案为:增大;增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9.用天平测赶盛油烧杯质量的场景如图所示,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13.4g,则烧杯中油的质量为 24 g,油的体积为 30 cm3.(ρ油=0.8×103kg/m3).
【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实验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计算出油的质量;
根据密度公式变形计算出油的体积.
【解答】解: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0g+10g+5g+2.4g=37.4g;
则油的质量m=37.4g﹣13.4g=24g;
由ρ=得,油的体积V===30cm3;
故答案为:24;30.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测量、密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答案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
10.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关键就在于分析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
【解答】解:题目中给出物体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我们可以看出相等的时间内路程相等,很多同学直接通过速度的计算公式v=认为速度也是相等的;这种判断方法是不对的,计算出的速度是1min内的平均速度,可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1min内通过相等的路程,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
故选C.
【点评】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键是分析物体的速度快慢是否变化,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变化的.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体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即我们常说的声音的大小,它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发声体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A正确;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音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正确;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正确.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指声音的响度大,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响度要低一些,而不是音调;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频率与音调的关系、防止噪声的途径几个方面去分析,属于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12.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2)液体的沸点随着液体表面的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物质熔化吸热;
(4)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解答】解:A、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液态小水滴,是壶中喷出的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故A错误;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食物容易熟,故B正确;
C、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故C正确;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蒸汽,发生了升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物态变化的理解,熟知个物态变化是解题关键.
13.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A.
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C.
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
D.
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A、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
C、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或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
D、反射定律的内容可得,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A、影子是因为物体挡住光线的传播而形成的阴暗区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插在水中的铅笔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逆着光线看去,所成的像在筷子的上方,所以看到筷子“折断”了;故B正确;
C、蜡烛远离平面镜时,物距缩小,像距等于物距,像距变小,而像的大小不变,与蜡烛等大;故C错误;
D、反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不能够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4.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考点】漫反射;光的反射;光的色散;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1)平面镜成像时,物体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2)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3)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不同颜色的光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4)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
A、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该选项说法错误.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该选项说法错误;
C、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该选项说法正确;
D、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会发出光线.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反射、近视眼及其矫正、光的色散以及漫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D.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3)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
(4)减弱噪声方法有:①在声源处控制噪声产生;②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③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解答】解:
A、声音在真空中不传播,太空中宇航员是通过无线电波对话的,故A错误;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改变弦的长度,从而改变振动频率,所以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不是改变响度,故B错误;
C、医院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探查人体内部信息的,故C正确;
D、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声现象的几个基本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的利用、减弱噪声的途径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16.关于“研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测量工具是体温计和停表
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C.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D.沸腾时有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通过比较体温计的量程和水的沸点得出结论;
(2)掌握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和不断吸热;
(3)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进行判断;
(4)掌握水沸腾时的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达水面处破裂.
【解答】解: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水的沸点比体温计的最高温度高,所以不能用体温计测沸水的温度,所以A错误;
B、水要沸腾需达到沸点,并需不断吸热,而水在不同气压下的沸点不同,所以水沸腾的两个条件都不确定,因此B说法错误;
C、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C错误;[来源:Zxxk.Com]
D、水沸腾时由于水剧烈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以气泡的形式在水中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所以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的沸点、沸腾的条件、沸腾时的现象及沸腾时特点的掌握,考查得比较全面,也很典型.
17.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l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鉴别一个实心的金属球到底是不是铁做的,只需测出它的密度即可做出准确的判断
【考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专题】定性思想;比较思想;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1)(2)利用密度公式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
(3)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
(4)虽然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是有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要准确的鉴别它们,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
【解答】解:A、根据ρ=可知,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时,冰的体积大,故密度小,故该选项错误;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故该选项正确;
C、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该选项错误;
D、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是有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因此鉴别一个实心的金属球到底是不是铁做的,只需测出它的密度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要准确的鉴别它们,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源:学+科+网Z+X+X+K]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请使用作图工具规范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8.(1)一束光线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
(2)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的位置.
(3)图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4)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1)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形成夹角的角平分线,而平面镜与法线垂直而且过反射点,从而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B即可.
(3)在光的折射规律中,入射角变大折射角也变大,入射角变小折射角也变小,先分析入射光线AO和BO,入射角的大小,就能判断出对应的折射角的大小,从而根据OA′画出BO的折射光线OB′.
(4)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出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两条折射光线,即可得到发光点S的像点S′.
【解答】解:(1)由题知,OB为反射光线,过入射点作入射光线AO与反射光线OB夹角的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同时,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如图所示:
(2)由平面镜成像,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
(3)入射光线AO和BO,BO入射角小,所以BO的折射光线OB′的折射角也较小,OB′应画在OA′和法线之间,如图所示:
(4)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如图所示:
【点评】(1)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法线与平面镜垂直.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根据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只要作出像点对应的端点,连接即为物体.要严格按要求做.
(3)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4)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四、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2分)
19.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明将适量的固体碎末装在试管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放入适量固体碎末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其目的是 使固体受热均匀 ,图乙是某一时刻的温度,所示的温度是 48℃ .
(2)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丙中所对应的固体其熔化的特点是: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
(3)图象丁是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另一种固体熔化图象,其熔点是 0℃ ,该类固体熔化的条件是: 达到熔点且仍能吸热 .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专题】实验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图中物质吸热但温度上升,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
(3)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
【解答】解:(1)将装有固体碎末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碎末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图中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度数是48℃;
(2)图中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在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
(3)由实验记录可知固态从吸热开始温度升高,当升高到0℃时,在持续4min的时间里,温度保持不变,其熔点是0℃.在晶体的熔化阶段,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使固体受热均匀;48℃;(2)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3)0℃;达到熔点且仍能吸热.
【点评】读取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应抓住图象的关键特征,先确定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再明确不同图象段的物质状态及对应的时间、温度等.
20.小明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白色纸板竖放在水平镜面上,ON与镜面垂直.实验中收集到一组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
(1)依据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2)为使实验结论更可靠,接下来的操作是: 改变入射角大小,多做几次 .
(3)当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射向镜面,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远离 (填“靠近”或“远离”)OD.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实验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得出相应的结论;
(2)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需要多次实验,找出普遍规律;
(3)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1)根据图甲可知,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都为48°,故得出的结论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为了找到普遍规律,使实验结论更可靠,需要改变入射角,再收集两组(或两组以上)反射角和入射角;
(3)当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射向镜面,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入射角减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OB也靠近法线,则OB远离OD.
故答案为:(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改变入射角大小,多做几次.
(3)远离.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同时注意实验次数要多次,否则偶然性太大.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 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
(2)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14cm刻度处时,需将光屏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 缩小 的实像;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镜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必须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照相机利用了此原理.
(3)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的像会比没有远视镜靠近凸透镜,根据这个特点分析光屏的调节方向.
【解答】解:(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14cm刻度处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应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故需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若取下远视眼镜,则光线比原来发散,像会远离凸透镜,所以应使光屏远离凸透镜.
故答案为:(1)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左;缩小;照相机;(3)远离.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中重要依据,同时考查了远视眼眼镜的特点,一定要熟练掌握.
五、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解答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2.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现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其最高速度可达300km/h.阜阳西东站的建成,标志着阜阳人民也能享受到高铁带来的便利.
①阜阳到合肥的距离有250km,火车如果以其最高速度行驶,那么最快多少分钟可以从阜阳到达合肥?
②小明乘坐某次列车从阜阳去合肥,列车运行23分钟后到达淮南站,停靠了2分钟,然后又行驶了20分钟到达了合肥,那么这列火车从阜阳到合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①已知列车运行的速度和路程,利用公式t=得到运行时间.
②已知阜阳到合肥的距离,求出所用的时间,利用v=即可求得平均速度.
【解答】解:①由v=得,最快运行的时间:
t===h=50min.
②从阜阳到合肥的所用时间:
t′=23min+2min+20min=45min=0.75h,
平均速度:
v′===km/h=×m/s≈84.3m/s.
答:①火车如果以其最高速度行驶,那么最快50分钟可以从阜阳到达合肥;
②小明乘坐某次列车从阜阳去合肥,列车运行23分钟后到达淮南站,停靠了2分钟,然后又行驶了20分钟到达了合肥,那么这列火车从阜阳到合肥的平均速度是84.3m/s.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正确进行单位换算是避免出错的关键.
23.小明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ρ= (用步骤中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测量出的具体数据,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是多少kg/m3?(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
【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专题】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测量固体密度的基本原理是ρ=,用排水法求出塑料球的体积,知道塑料球的体积和质量就可求出塑料球的密度.
【解答】解:塑料球的体积V=V2﹣V3=40cm3﹣25cm3=15cm3,图中所示塑料球的质量m=10g+1.2g=11.2g,
所以塑料球的密度ρ==≈0.75g/cm3=0.75×103kg/m3;
故答案为:ρ=;0.75×103kg/m3.
【点评】测量固体的密度时,要直接或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密度.
24.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要求:写出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用相关的知识推导说明:水位下降了多少米?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A为点光源,B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本题的关键是入射点(或反射点)的确定;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和像点与发光点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反射光线.
(2)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
【解答】解:(1)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平面镜于点O,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移动到E点,如下图所示:
BE=OF=1m,因为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所以CG=OF=×1m=0.5m,
则说明水位下降了0.5m.
答:(1)见上图;
(2)水位下降了0.5m.
【点评】考查了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特点的了解,关键能够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光路图,利用几何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有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