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选拔卷)-【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试卷 9 次下载
-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提分小卷)-【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试卷 4 次下载
-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选拔卷)-【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试卷 7 次下载
-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提分小卷)-【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试卷 4 次下载
-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选拔卷)-【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试卷 9 次下载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提分小卷)-【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尖子生选拔卷(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提分小卷
(考试时间:3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湘西州·中考真题)2021年3月24日,湘西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等11个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湘西自治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同学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这表明( )
①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②中学生要奉献集体、服务社会
③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④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优秀品德,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我们关心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表明我们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021•株洲·中考真题)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社会图景中,年轻人渐渐成为城市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在株洲,青年群体做公益,透着各种新气象,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捐款捐物,而是倾向于把精力资金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表明( )
①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主动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的品质
②为社区、为他人做志愿服务是每个青少年应尽的法定义务
③他们的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④他们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亲近社会。题干行为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体现,积极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有助于他人和社会,还延伸了生命的价值。因此①③④正确,符合题意;②错误,这不是法定义务,是道德义务。故选D。
3.(2021•河池·中考真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等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对促进各国经济复苏、保障社会运行等发挥重要作用。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各种信息均可在网上不受约束地传递
C.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D.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两面性。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网络改变日常生活,网络改变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网络拓宽了个人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展了个人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网络对个人经济生活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加速了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D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AC与题干不符;B错误,要依法传递信息,符合题意。故选B。
4.(2021•眉山·中考真题)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骗子在社交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当支付大额费用再联系对方时,受害人才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有鉴于此,下列建议有利于我们预防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的是(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轻信
②网络游戏影响学习,不沉迷
③遭遇网络游戏诈骗,不沉默
④网络支付大额费用,不草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两面性。网络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材料中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属于网络的消极影响,我们预防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要明确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轻信,网络支付大额费用,不草率,①④是正确的选项;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5.上网时,李某收到一条中奖信息,在没有核实其真实性的情况下就按照网页提示把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全部填写提交到该网站。你认为李某( )
①是抓住机会行使权利的行为
②缺乏必要的隐私意识,不懂得自我保护
③今后上网时不能提供任何真实信息
④应赶紧举报该网站,避免权益受到损害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青少年面对网络如何自我保护。题文中的事例告诉我们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李某的行为缺乏必要的隐私意识,不懂得自我保护,应赶紧举报该网站,避免权益受到损害,启示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要随便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真实信息,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①错误,是自我保护意识差的表现;③错误,观点太绝对。故选A。
6.(2021•百色·中考真题)要克服右边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要( )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认真感受父母的爱
③理性利用互联网
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遵守网络规则。分析漫画,启示我们应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理性利用互联网,充分利用网络的长处,克服网络的短处,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要认真感受父母的爱,养成亲社会行为,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7.(2021•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单设一章,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我们青少年要( )
A.远离网络生活 B.满足好奇心,畅游无度
C.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把网络作为生活的全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遵守网络规则。网络具有两面性,题干描述告诫青少年要学会自制,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诱惑,理性参与网络生活,C符合题意;A错误,它忽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B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D错误,不能把网络作为生活的全部。故选C。
8.“阳光跟帖”行动倡导网民聚焦理性文明跟帖发帖,识别网络谣言,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争做“中国好网民”。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网民”,应该( )
①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②遵守道德和法律,不传谣、不造谣、不信谣
③坚持言论自由,想说就说
④珍视自由,任意行使自己的权利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守网络规则。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我们要遵守网络规则,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网民”,这需要我们提高媒介素养,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遵守道德要求,对一些人和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树立法治观念,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言论自由需要监管;④错误,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9.(2021•贺州·中考真题)漫画警示我们要( )
①增强法律意识
②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拒绝点击手机上的各种链接
④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分析漫画联系教材内容可知,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在使用网络时应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善于辨析网络信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所以①②④正确;③说法过于绝对,不是所有的链接都存在安全隐患,排除。故选B。
10.(2021•海南·中考真题)《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网络诚信建设仍然存在网络谣言、虚假宣传、泄露个人隐私、网络恶意营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青少年要( )
A.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网络
B.学习网络技术,攻击造谣者的电脑
C.捂紧自己的口袋,不在网上消费
D.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恪守诚信规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题文描述说明网络具有两面性,青少年要提高媒介素养,恪守诚信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网络的主人,所以D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B错误,攻击造谣者的电脑是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行为;C错误,理解绝对。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11.(2021•绥化中考真题)材料:今天,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也带来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要遵守网络基本准则,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网络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请列举两例。
(2)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3)在网络生活中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答案】(1)①结交朋友;②查阅资料;③学习新知;④购买物品;⑤寻医问药;⑥休闲娱乐;⑦出行扫码;⑧网络监督;⑨网络会议;⑩网络公益;⑪网络问政;⑫线上学习;⑬收发邮件;⑭查阅信息;⑮网络销售;⑯网上银行。
(2)①影响学习;②影响身体健康;③影响工作;④影响正常生活;⑤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⑥危害社会稳定。
(3)恪守道德(或遵守道德);遵守法律。
【解析】(1)本题考查网络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的表现。可以结合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等角度分析。
(2)本题考查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结合实际可从影响学习、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工作、影响正常生活等角度分析。
(3)本题考查我们中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要遵守的基本准则。解答时,在熟记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答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即可。
12.(2021•宁波)以下为大头儿子一家“晒”在网上的生活画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网络是把双刃剑,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利弊。
(2)判断中国法院网公布的“假借网络刷单行诈骗”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3)请你为大头儿子如何正确享受网络生活提两条合理建议。
【答案】(1)利:手机远程遥控家电,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直播带货,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利用网络学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等。
弊: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
(2)犯罪。网络诈骗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
(3)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沉湎网络游戏,接受父母给予的建议和保护;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完善自我等。
【解析】
(1)本题考查网络的利与弊。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利可从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等方面作答;弊可从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假借网络刷单行诈骗”的违法行为性质及理由。分析可知,网络诈骗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因此属于犯罪行为。
(3)本题考查如何正确享受网络生活。此题属于建议类试题,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沉湎网络游戏、接受父母给予的建议和保护、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等方面作答。
13.(2020·海南中考真题)材料:中学生小明记录了他暑假中的一天:8:30-11:30,和父母一起看望住在郊区的爷爷、奶奶。11:30-12:30,全家人一起到爷爷、奶奶家附近的农家乐吃午饭。14:00-17:00,和好朋友小林一起去某博物馆当志愿者,为参观的人讲解某特展。18:30-20:30,吃过晚饭,和父母一起到某科普教室听科普讲座。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在小明一天的生活中,他具有哪些身份?(至少四个)
(2)你了解或参与过哪些社会生活?(至少两个)
(3)志愿者行为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三点即可)
【答案】(1)孙子、儿子、消费者、学习者、志愿者。
(2)爱心捐助、学会帮助他人、义务植树。
(3)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解析】(1)本题考查身份与角色。结合题文描述“和父母一起看望住在郊区的爷爷、奶奶”“到爷爷、奶奶家附近的农家乐吃午饭”“到某科普教室听科普讲座”“去某博物馆当志愿者”可知,小明具有的身份分别为孙子、儿子、消费者、学习者、志愿者。
(2)本题考查了自己参加的社会生活,开放性答案,根据自身实际作答即可,如爱心捐助、学会帮助他人、义务植树等。
(3)本题考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依据教材知识,从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等方面回答即可。
14.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网络交往、网络利用等问题,某校学生会开展了调查活动和辩论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调查数据--几组调查数据
调查人数 | 网络让我们的人际圈 | 网络对我们生活影响 | 网络对经济发展影响 | |||
400人 | 变大 | 变小 | 很大 | 很小 | 很大 | 很小 |
325 | 75 | 380 | 20 | 353 | 47 |
材料二:辩论活动--两位同学观点
(1)材料一反映了网络具有哪些作用?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说说你对两位同学观点的理解。
(3)综合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你对网络的认识。
【答案】(1)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小晖: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2分)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等。只有遵守道德与法律,才能做一个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小云:我们要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3)网络改变了世界,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网络也是把双刃剑。(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结合题意分析:网络让我们的人际圈变大,这说明了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拓展了我们的朋友圈;大多数人认为网络对我们生活影响大,这说明了网络方便我们的生活;大多数人认为网络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这说明了网络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据此解答。
(2)题干中两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小晖的观点可以从网络自由不是绝对的,要遵守网络规则,做一个负责的网络参与者的角度解答;小云的观点可以从在网上传播正能量,高扬主旋律,弘扬社会主语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解答。
(3)本小题涉及到对网络的认识,可以从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的角度解答。
15.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别样的生活”为主题出了一期黑板报,请你参与。
幸福生活,打造新品质
幸福是一种感觉,善于发现生活中不平凡的美,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在责任中提升品质。
(1)材料体现了人的身份是在什么中确定的?
(2)“在责任中提升品质”,说一说哪些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
美好生活,开启新视野
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而美好的生活与社会的美好紧密相连,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社会生活的美好,亲近社会,利用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条件,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3)运用所学知识,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精神生活,提升新境界
做网络生活的主人,就要理性利用互联网,网络为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锦上添花,增添乐趣。网络在对我们的物质生活产生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开启我们人生的新境界。
(4)在网上交往时,你会对自己的哪些信息注意保密?
【答案】
(1)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3)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
(4)示例: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自己的姓名、学校等。
【解析】(1)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据此作答。
(2)依据教材知识,从亲社会行为主要表现为谦让、分享、助人等,据此作答。
(3)依据教材知识,从关注社会发展,投身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帮助他人等方面作答。
(4)结合实际,从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方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