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作业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781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作业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781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作业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781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整册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神经兴奋产生、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
B.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解析】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D错误。
2.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
A. B.
C. D.
【解析】D 静息电位主要是由神经纤维膜内K+外流造成的,电位为内负外正;动作电位主要是由膜外的Na+内流形成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
3.增加神经细胞外的K+浓度,则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会(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如何变化
【解析】B 静息状态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若增大神经细胞外K+浓度,K+外流受阻,会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4.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区域发生Na+内流
B.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零电位状态
C.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解析】B 乙区域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说明此时乙区域为动作电位,发生了Na+内流;由于乙区域是动作电位,若神经冲动是从图示轴突左侧传导而来,则甲区域或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但静息电位不为0;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位到负电位,乙区域膜内是正电位,丁区域膜内是负电位,所以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由于图中只有乙区域是动作电位,因而在轴突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5.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予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 )
A.不动 B.向左摆
C.向右摆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解析】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M处给予电刺激,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兴奋能传导到B、C处。又由于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所以兴奋先传导到C处,使电流计指针发生摆动;后传导到B处,使电流计指针又发生一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6.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
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
【解析】B 神经递质是传递兴奋的重要化学物质,突触前膜没有受刺激则不会有神经递质释放,B错误。
7.如图显示一个传出神经元。该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冲动会到达效应器 B.冲动会到达脑部
C.冲动会到达Y处的感受器 D.在Z处会有神经递质释放
【解析】A 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以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了效应器。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兴奋能够传到Y处的效应器,也能传到Z,但不能传到上一个神经元,不能传到脑部。Z处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8.已知突触小体释放乙酰胆碱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时,电信号会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下列突触结构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兴奋由轴突经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电信号变化顺序的选项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解析】B 前一个神经元先兴奋,产生动作电位,释放乙酰胆碱,继而恢复静息电位。接着后一个神经元兴奋,继而又恢复静息电位,B符合题意。
9.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可在f点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解析】C 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在a点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电流表的两接头处先后发生电位变化,所以甲、乙都偏转2次;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10.有机磷农药有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关闭突触后膜的Na+通道
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解析】C 有机磷农药有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不作用于突触前膜,故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没有消失,膜电位不发生显著变化,故A、D错误;有机磷农药有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使得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所以一直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故B错误、C正确。
11.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正常海水与低Na+海水)中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在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在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解析】C 在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兴奋时,Na+向细胞内的扩散量少于在正常海水中的,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故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A正确;未受刺激时,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相同,B正确;在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无论是静息时还是受到刺激后,膜外的Na+浓度均高于膜内,C错误、D正确。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受器是结构①
B.兴奋在该反射弧中传导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C.该反射弧由3个神经元构成
D.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解析】BD 根据神经中枢的突触结构,可判断出①是效应器、④是感受器,则兴奋在该反射弧中传导的方向是④→③→②→①;该反射弧中含有3个突触结构,由4个神经元构成;刺激②处,形成动作电位,则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13.如图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电位变化图。据图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
B.刺激形成的兴奋部位电位变化是由K+内流引起的
C.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D.兴奋传导过后又会恢复到静息电位
【解析】ACD 刺激形成的兴奋部位电位变化是由Na+内流引起的。
三、非选择题
14.图甲、乙、丙是兴奋传导、传递图解,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甲中箭头处给予刺激时,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用箭头表示)。
(2)图乙中④为突触______神经元,③为突触______神经元,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传导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____最为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② (2)后 前 ③内有突触小泡,④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受体 ③→④ (3)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为双向传导,而在突触处为单向传递
【解析】(1)图甲中箭头处给予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从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传导,所以答案为①←↓→②。(2)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所以④为突触后神经元,③为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处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单向传递,所以兴奋的传递方向为③→④。(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突触处单向传递,所以D最准确。
15.如图1为人体反射弧局部组成示意图,图2为图1中X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肌肉收缩;在B处给予相同刺激,肌肉不收缩。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结构X为________。图2中③为__________,一般由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形成。
(2)若在B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X时,④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结构X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甘氨酸,甘氨酸与分布在__________(填图2中的序号)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__________。
【答案】(1)突触 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2)电信号→化学信号 ⑤ 抑制
【解析】(1)图1中结构X为突触,图2中③为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由高尔基体形成。(2)B处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到达X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⑤(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由题干给出的信息“在B处给予相同刺激,肌肉不收缩”,可知突触前膜释放的甘氨酸对突触后膜起抑制作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第3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课时同步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第3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课时同步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精品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第1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课时同步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第1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课时同步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右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图是人体神经元模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