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学案整册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设计,共8页。
【标题】第4章 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程目标素养要求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2.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1.生命观念:形成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免疫细胞的来源,提高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免疫系统的组成[预习反馈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解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质。免疫器官1.组成: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2.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3.连线①扁桃体 a.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②胸腺 b.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③淋巴结 c.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④脾 d.其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⑤骨髓 e.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答案:①——d ②——a ③——c ④——e ⑤——b免疫细胞1.来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2.种类: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3.抗原: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4.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称为抗原呈递细胞,如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1.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2.细胞因子由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是几类主要的细胞因子。3.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是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①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②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2)特点:生来就有,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作特异性免疫。3.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2)免疫自稳——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3)免疫监视——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预习反馈2]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扁桃体具有防御功能B.抗原都是蛋白质C.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呈递功能D.干扰素是一类细胞因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和溶菌酶一样属于第二道防线。 ( × )点拨:唾液、泪液、胃液属于机体第一道防线。2.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 √ )3.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 )点拨: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属于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4.免疫活性物质并不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 )5.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 )点拨:免疫细胞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扁桃体、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不能产生免疫细胞。6.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 ( √ )7.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 ( × )点拨: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8.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 × )点拨: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疑难1 免疫系统的功能剖析情境探究多年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希拉·麦克尼尔等人一直在使用患者自身的细胞进行各种伤口及创伤的治疗,并发明了一种能直接在伤口上使用的生物活性绷带——“我的皮肤”,主要用于烧伤患者的伤口愈合。目前,“我的皮肤”在各年龄段烧伤患者的伤口愈合中都取得了理想效果,对由糖尿病引起的溃疡伤口也取得了较好疗效。问题1.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为什么?提示: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大面积烧伤时,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2.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哪几道防线?有什么作用?提示: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3.免疫系统除了非特异性免疫,还包括哪种免疫?有什么作用?提示:特异性免疫;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讲解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来源遗传而来,人人都有,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主要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有特异性、作用强基础第一、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形成会促进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两者共同实现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讲解2】唾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第一道防线。[特别提醒](1)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为第一道防线,血浆中的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唾液腺、泪腺细胞也可以产生溶菌酶。(2)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3)胸腺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作为免疫器官,它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作为内分泌腺,它能产生胸腺激素,以促进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讲解3】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讲解4】免疫系统基本功能的判断(1)根据针对的抗原判断:免疫防御针对的是外来抗原性异物;免疫自稳针对的是机体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免疫监视针对的是突变的细胞。(2)根据功能异常判断: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可能引起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例题]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体侵犯的最重要的保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A.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三大基本功能B.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C.免疫自稳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D.免疫防御可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解析: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三大基本功能,A正确;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B正确;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C错误,D正确。疑难2 抗原、抗体与细胞因子的区别【讲解】项目抗原抗体细胞因子概念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由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免疫活性物质来源一般为大分子“非己”成分,也可以是自身衰老或病变的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由辅助性T细胞等产生并分泌本质蛋白质或其他蛋白质多肽或蛋白质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细胞毒性T细胞,并和相应的抗体或细胞毒性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与抗原结合,为清除抗原作准备增强免疫细胞的免疫效应特点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特异性特异性举例天花病毒、癌细胞抗毒素、凝集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和B细胞。2.B细胞和T细胞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但都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3.皮肤、黏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4.免疫系统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免疫器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B.免疫细胞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C.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D.脾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解析:扁桃体、脾等不产生免疫细胞,A错误。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A.造血干细胞形成多种细胞,要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等,无呈递抗原功能D.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解析: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C错误。3.下列不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C )A.胃液对病菌的灭杀作用B.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C.吞噬细胞的胞吞作用D.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阻挡作用解析:吞噬细胞的胞吞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4.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C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通过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等构成的第一、二道防线,有效地抵御了进入机体的各种病原体或其他有害机体的物质,对机体起到重要保护作用。但是,对一些致病能力强的抗原,还有赖于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免疫作用,予以消灭。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基础,是人人都有的一道天然防御系统,特异性免疫系统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然特异性免疫的形成,也会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三、非选择题5.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2)据图分析,精神焦虑、紧张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抑制人体免疫功能。(3)图中的CRH是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ACTH是促糖皮质激素。(4)免疫系统产生的细胞因子,也能作用于下丘脑,导致体温升高,代谢加快,有利于免疫过程中的能量供应。解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2)据图分析可知,精神焦虑、紧张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抑制人体免疫功能。(3)图中的CRH是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分泌ACTH,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4)据图分析,免疫系统产生的细胞因子,也能作用于下丘脑,导致体温升高,代谢加快,有利于免疫过程中的能量供应。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