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精品练习
展开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一字一图画,一语一境界。”中文优美、简约、深邃、博大,书写并传承了中华文化。中文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国际官方语言文字之一,联合国设定每年4月20日为“中文日”,取典于仓颉在“谷雨”时节造字的传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语言文字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展现了文化多样性
②语言文字是了解一国文化的钥匙,搭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
③汉字产生于中国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和全人类共同财富
④“中文日”有助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扩大中文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文字和书写的发明,使人类的经验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于是,编撰和阅读书籍成了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累积、传承增长的重要方式。这说明( )
A.书籍一直是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
B.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和媒介
C.经验和知识的累积离不开文字和书籍
D.书籍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3.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字金文字体、篆字、篆书、楷书、草体和隶书等环节,小篆体使每一个汉字笔画数稳定下来;篆书使字形渐成扁正方形:楷书问世之后,明确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到了明末清初,逐渐出现了一种横轻竖重的方块字,是楷书的变体,因其是从宋代刻书字体发展而来,故称朱体字”。现今我们印刷书籍报刊等多用这种字。由此可见,汉字( )
①书写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对展示中华文化有独特作用
③折射出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④以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据传,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负责准确记载历法和神谕。仓颉受到鸟兽脚印的启发,通过不同脚印形象记载不同的动物,再对固定表达事物的“文”的形象和发音作出规范,逐渐形成了“字”。汉字的出现极大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可见,汉字( )
①是中华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有力见证
②根源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伟大实践
③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创造力的成果体现
④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中华民族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最近,“三星堆遗址发现绝美黄金面具”、“三星堆遗址连拆6个盲盒”等词条屡屡登上各大网站热搜榜,引发了全国网友的热情关注和激烈讨论。据悉,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4800年至2600年的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新一轮考古表明古蜀文明与中原地区交流频繁,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三星堆遗址再现了古蜀文明,是一种物质力量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三星堆遗址是古蜀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代表性的文物,新石器时期良渚玉琮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商代晚期大禾方鼎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汉墓《孙子兵法》竹简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元代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现藏于扬州博物馆……这表明(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文物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信度
③传统文化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与时俱进
④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物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不断深化,双方文化交流合作也不断升级,在不断交流互鉴中让东盟更多渠道、多角度地认识中国。这表明中国与东盟( )
①都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特点
②通过商业贸易促进了文化交流
③在交流中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④在不断交流互鉴中渐趋融为一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承载深厚底蕴和充满时代活力的机器人,组合名为“江南忆”,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这组吉样物( )
A.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体现了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C.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D.体现了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9.2022年冬奥会专用艺术字体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书法,融合了魏碑与行书的字形与笔画结构特点,同时结合了会徽和赛会印鉴“BEIJING2022”的图形特征,既体现中国文化特质,又展现现代审美、运动、科技等内涵,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汉字魅力,将中国文化通过视觉的形式充分展现在全世界观众面前。冬奥会专用艺术字体的设计体现了(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为书写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远古时期人们崇拜月亮只是一种朴素的敬畏心理,后来祭祀月亮成为一种特权,是地位的象征。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推动了中秋节正式诞生。团圆成为主题,月饼成为标志,这是明代以后的事情了。今天,人们过中秋节还是少不了赏月、吃月饼。中秋节的形成和演变主要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稳定性
C.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11.2021年3月1日教育部新增的37个本科专业中包括强基计划专业的古文字学,特别引人注目。汉字从起源到如今,在不断的演变中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是书写中华文化的载体,今天的中国人仍能通过汉字读懂古人的智慧。材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②汉字文化的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④汉字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变化规律形成的智慧,至今仍在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发现和传播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2016年11月,它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2.上述材料说明( )
①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推动认识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传统习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基于( )
①节气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节气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节气文化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建馆90余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隐匿于边陲古镇的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记载着和顺人对坚守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和顺人的坚守是基于( )
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是推动乡村发展的直接力量
③优秀文化沁润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的继承和交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1年9月9日,三星堆考古最新发现,古蜀遗址出土的金面具竟与古埃及、古希腊文明中的金面具“撞脸”。在考古学家眼中,金面具的“天缘凑巧”不仅昭示了先人不谋而合的发展智慧,也寄托着各洲人民世代相传的交流愿景。金面具“天缘凑巧”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世界各民族的实践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16.横、竖、点、撇、捺是汉字书法的基本笔画,通过用笔墨线条的形态、点画行笔的轻重、间架结构的疏密,在直接的视觉美感中表现出中华人民深邃的精神内涵,在对力、气、韵、势的追求中,蕴藏着不屈不饶、毫不妥协的生命意识。这可以看出( )
①书法艺术展现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
②汉字书法是对中国文化思想以及人文价值观念的隐喻表达
③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
④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科学技术也曾长期领先世界。地动仪是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一传世杰作,可探测千里之外的地震和地震方位,这比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1700多年;麻沸散,神医华佗从植物中提取出麻沸散,要比西方早1600多年;圆周率,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郭守敬的《授时历》中以365.2425为一回归年,比现行公历早了300年,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结合材料,运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曾在1986年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以辉煌灿烂的新发现“再惊天下”。黄金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尊、玉琮、玉璧、金箔、象牙……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举行,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目前已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
此次发现的铜罍、玉琮以及铜器纹饰都在中原地区能够找到祖型,铜尊与长江流域其他地区同时期的铜尊特征相似,有力地证明这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遗址展示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独特的技术、艺术和精神信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三星堆遗址保护与研究的文化价值。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闻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雏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近年来,不少博物馆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利用珍贵文物所拥有的特色元素,进行巧妙设计,使文物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1)思想政治课上,某班学生登录网络博物馆查阅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件文物并设计相关文创产品。现邀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表。
后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我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它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后母戍鼎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 1915年创刊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的历程,在中国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步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 |
邓稼先领导科研团队使用手摇计算机对原子弹爆炸时的物理过程进行了九次模拟计算和分析,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迈出了我国独立研制核武器的第一步。 |
文物: (可从以上文物中选择其-一,也可另选其他) 文创产品: 设计理念: (结合文化的相关知识,阐释设计理念) |
(2)结合你的设计,从创新思维的角度,谈谈你是如何设计出这一文创产品的。
期末模拟试卷3-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课后集训巩固卷(人教版必修3):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3-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课后集训巩固卷(人教版必修3),文件包含期末模拟试卷3答案版docx、期末模拟试卷3解析版docx、期末模拟试卷3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3 政治与法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必修3 政治与法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精品课时练习,文件包含7.2弘扬民族精神答案版docx、7.2弘扬民族精神解析版docx、7.2弘扬民族精神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精品课后测评,文件包含7.1永恒的民族精神解析版docx、7.1永恒的民族精神答案版docx、7.1永恒的民族精神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