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达标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检测(人教版)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达标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氢气 B.氯化钾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氢气(H2)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C、金刚石(C)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元素“A1”的名称是( )
A.氯 B.铝 C.硅 D.氦
【答案】B
【解析】A、元素“A1”的名称是铝,不是氯,故选项错误B、元素“A1”的名称是铝,故选项正确。
C、元素“A1"的名称是铝,不是硅,故选项错误。
D、元素“A1”的名称是铝,不是氢,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
A.原子中不含带电荷的粒子 B.原子太小了
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D.原因至今不明
【答案】C
【解析】A、原子核内的质子带正电荷,原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荷,故A错;
B、原子的体积大小与是否不显电性无关,电子比原子小得多,但带负电荷,故B错;
C、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荷,且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C正确;
D、因为原子内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造成不显电性,故D错。
故选C。
4、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原子的( )
A.核内中子数 B.核内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数
【答案】C
【解析】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选C。
5、“农夫山泉”矿泉水里含有的下列成分中,指“元素”的是( )
A.偏硅酸 B.天然矿物盐
C.溶解性总固体 D.钾、钠、钙、镁
【答案】D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偏硅酸、天然矿物盐、溶解性总固体”,这些成分都是是指物质。“钾、钠、钙、镁”指的是元素。故选D。
6、将6000L的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变大了 B.分子的间隔变小了
C.分子的数目变少了 D.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答案】B
【解析】将6000L的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质量没变,数目没变,体积没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了,B正确,故选:B。
7、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答案】D
【解析】A、铀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铀电子数为92,故说法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与核电荷数相等,故说法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铀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故说法错误。
8、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c对应的是( )
A.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
【答案】B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b是原子核,c是核外电子,观察选项,故选B。
9、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B
【解析】A、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选项正确;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错误;
C、一滴水中有1.67×1027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选项正确;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受热后分子的间隔变大,使乒乓球内气体体积变大造成的,选项正确。
故选B。
10、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的贡献。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 B.4 C.6 D.7
【答案】A
【解析】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A。
12、在元素周期表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
A.原子序数 B.元素符号 C.元素名称 D.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答案】D
【解析】A.由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原子序数,故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元素符号,故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名称,故正确;
D.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在元素周期表中是不可以查出的,故错误。
故选D。
13、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构成所有的物质 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答案】C
【解析】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核离子。故选C。
14、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答案】D
【解析】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为8,故A不正确;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故B不正确;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则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但是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得到该信息,故C错误;
D、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D。
故选D。
15、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的原子序数是39
C.钇的相对原质量是88.91克 D.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从名称来分析,钇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
B、从图中可知,钇的原子序数为39,B正确;
C、从图中可知,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一般不带单位,C错误;
D、根据原子的序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D正确。故选C。
16、下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实际质量的简称
B.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D.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答案】D
【解析】A、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正确;
17、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答案】D
【解析】A、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错误;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但在其他条件下原子还可以再分,如核裂变,故错误;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错误;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正确。
故选D。
18、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D.硒元素在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
【答案】B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硒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位于第4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9、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答案】D
【解析】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如果分子中不含该原子,则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是原子仍然可以分,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0、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 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 ①③表示的都是阳离子
【答案】B
【解析】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①②③④的质子数分别为:8、12、11、12,故它们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故选项错误;
B、对于原子,核内质子数数=核外电子数,②表示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易失去,故选项正确;
C、④中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所以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D、①中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④中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6小题,每空2分,共44分)
21、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
(2)2个氮原子________;
【答案】 (1). A1;(2). 2N;
【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符号为A1;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
22、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其体积小于20mL的原因是 。
(2)水银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的原因是 。
(3)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原因是 。
(4)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和固体难以压缩,原因是 。
【答案】(1)分子间有间隔;
(2)构成水银的粒子间有间隙,温度升高间隙变大,温度降低间隙变小;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
【解析】(1)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隙,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时,分子相互占据了空间,所以,其体积小于20mL。
(2)构成水银的粒子间有间隙,温度升高间隙变大,温度降低间隙变小.所以,水银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
(3)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酒精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空气中.所以,导致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
(4)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所以,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和固体难以压缩。
23、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则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钠原子核内有 中子。(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3.82×10-26kg,12。
【解析】设钠原子的实际质量是x
则有=23
x=3.82×10-26kg
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故钠原子的中子数=23-11=12;
24、小明同学对金属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1中几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发现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 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变成阳离子,小明同学判断D和E的化学性质相似,他的依据是 ;
【答案】(1)少于;失去;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解析】(1)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小明同学判断D和E的化学性质相似,他的依据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故填:少于;失去;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2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He和Mg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一个磷原子含有____________个质子,一个含有____________个电子。
【答案】(1).Be;(2).电子层数; (3).不相似; (4).Ne;(5).15;10
【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Be;
(2)根据元素周期律: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电子层数相同;
(3)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
(4)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钠元素是11号元素,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符号为:Na+;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0,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根据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5,则一个磷原子中有15个质子;每个氮原子中含有7个电子,每个氢原子中含有1个电子,所以NH4中共有11个电子,而铵根离子(NH4+)是由NH4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所以一个铵根离子(NH4+)含有电子的数目为:11-1=10。
26、某些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
(3)根据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与 (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二;非金属;(2).;;(3).S
【解析】
(1)如图所示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横行,即位于第二周期,该元素是“氮元素”,由元素名称可知为“气”字头,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2)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为Na,如图所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1,通常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时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1”通常省略不写,则钠离子的符号是;
(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由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氧元素与S的化学性质相似。
三、实验探究(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7、【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信息: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2)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析】(1)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可以使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2)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氯化氢分子溶于水,可以使湿润的紫色
石蕊小花变红。
28、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溶液不变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2)B烧杯中的溶液变红;氨分子不断地运动扩散到B烧杯中去的缘故
(3)没有必要;实验1已经做过对比实验了
【解析】(1)向蒸馏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是无色的,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再向其中滴加氨水,溶液变红,说明酚酞试液遇氨水变红。(2)由于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并最终进入到烧杯B中,故会使烧杯B中的溶液变红。(3)由于实验1已经做了对比试验,所以没有必要再做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