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教学课件ppt
展开一、 地貌观察的顺序1.地貌组成:一个较大的地貌由次一级的地貌_____而成。
2.观察地貌:(1)观察点的选择:视野比较_____的地方。(2)观察顺序:从宏观到_____、从面到点。3.辅助观察工具:地形图、_________和无人机。
【激疑】 视野内的地貌一般按怎样的顺序观察?提示:大地貌(如山地、平原)→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更小的地貌(如河岸、陡崖)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1.重要内容:高度和_____。(1)高度。①类型:包括_____高度和相对高度。
(2)坡度。①地表形态的组成:___和近似水平的面。
【激疑】高度和坡度的组合如何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提示:相对高度大、坡度大→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 →平缓
2.必要内容:形状、_____、空间分布、_____________和破碎程度。
[辨一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我国西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 )②内蒙古高原内部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 )③黄土高原地区地形较为破碎。( )
能力 明确地貌观察的顺序及内容1.地貌观察的顺序:
2.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
3.等高线地形图中地貌的观察:(1)一级地貌的观察。
(2)次级地貌的观察。
4.关于坡:(1)按坡度分级。Ⅰ.0~5°为平坡。Ⅱ.6°~15°为缓坡。Ⅲ.16°~25°为斜坡。Ⅳ.26°~35°为陡坡。
Ⅴ.36°~45°为急坡。Ⅵ.46°以上为险坡。
(2)坡度大小的判断技巧。①野外根据树木与坡面的夹角判断方法。树木的生长都是垂直于地面的,在坡面上可以观察树木与坡面之间夹角,判断坡度的大小。如下图所示树木与坡面之间的夹角为60°,那么该坡的坡度为30°。
②利用等高线图判断坡度的大小。a.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b.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D>B。
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c.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典例示范】 下图示意喀斯特地貌剖面。观察后完成(1)、(2)题。
(1)仔细观察上图中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 )
A.1 B.2 C.3 D.4
(2)图中6和7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 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 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代 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代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思路点拨】解该题应从以下两点入手:(1)明确观察喀斯特地貌的顺序和内容;(2)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理和过程。
【解析】(1)选B,(2)选C。第(1)题,天坑是流水溶蚀形成的,多形成于2部位。第(2)题,6是石钟乳,7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良好。
【补偿训练】 (2019·济宁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读图,完成(1)、(2)题。
(1)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关系是( )A.P1>P2B.P1=P2C.P1
【解析】(1)选A,(2)选C。第(1)题,由材料可知M1与M2位于山脊线上;根据等高线图中基本特点可知,山脊线应该与等高线垂直,图中显示M2与山峰的水平距离比M1与山峰的水平距离大,说明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第(2)题,由图可知山峰海拔为625米,注意图中山脊线与等高线的交点;由材料可知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
等高距为100米,所以①地海拔在600~625米,②地海拔在400~500米,①地与②地的高差在100~225米。
【素养探究】 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仔细观察上图,描述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评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温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过程,海陆风,城市风,等压面与等压线,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课文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工草场,热带雨林,垂直结构,常绿阔叶林,亚热带,炎热多雨,亚寒带针叶林,南北两侧,夏绿冬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说课ppt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河流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由粗变细,三角洲,河口向海变细,风蚀蘑菇,风蚀柱,主要类型,海蚀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