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巩固练习,共22页。
3.2 海水的性质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能够通过分析图表资料,说明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和成因,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够通过分析图表资料,说明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和成因,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能够通过分析图表资料,说明海水密度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海水的温度
(一)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1,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
2,从垂直分布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3,从水平分布看,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从季节分布看,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受到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二)海水温度的影响
1,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还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以追逐更适宜的温度。人类的渔业活动要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无论是远洋捕捞还是近海养殖,都受到海水温度的影响。
2,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即学即练1】2月份,下列纬度大致相当的亚热带海区中,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的是( )
A.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B.亚洲东部沿岸海区
C.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D.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
【答案】D
【详解】
2月份,北半球是冬季,气温低,北美洲西部沿岸和亚洲东部沿岸位于北半球,AB错误;2月南半球是夏季,海水表明温度较高。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受秘鲁寒流降温,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海水增温,因此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比同纬度南美洲西部沿海水温高,C错误,D正确。故选:D。
知识点02 海水的盐度
(一)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1,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用盐度表示,盐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2,海洋中的总盐量基本稳定,但不同海域的盐度是不同的。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最高;赤道海域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是最高;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也渐低。
3,与外海或大洋不同,近岸地区的海水盐度受到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有些海域相对封闭,海水盐度受河流和气候的影响尤为明显。
(二)海水盐度的影响
1,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此外,可以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中提取镁、溴等资源。
2,对海水养殖而言,盐度的稳定性极其重要。例如,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3,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将海水淡化,以缓解当地的缺水状况。此外,人们也直接用海水冲厕,将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
【即学即练2】正确反映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
世界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大致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呈“双陀峰形”,题中四个选项均大致呈“双陀峰形”,因此无法从这一规律中分辨对错。由于在北纬60°附近有大量的陆地,该纬度海区汇入大量的地表径流,稀释海水,而南纬60°附近,几乎没有地表径流注入,因此60°N海区盐度明显低于60°S附近海区,四个选项图中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B、D。
【点睛】
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因素影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同一纬度,暖流流经海区蒸发较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盐度较低。海域比较封闭地区,由于与其它海域交换速度慢,有可能形成盐度高值或低值区。
知识点02 海水的密度
(一)海水密度分布规律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2,从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3,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通常情况下,在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二)海水密度的影响
1,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有时候,该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即学即练3】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答案】B
【详解】
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说明密度与温度负相关;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降低、密度增加,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ACD,错误,B正确。故选B。
能力拓展
考法01 海水的温度及影响
1,海水的温度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2)海水温度的垂直和水平分布特征,多以图表形式考查,是考查重点。
2,海水温度的影响
(1)海水温度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活动的影响,属于考查重点。
(2)海水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属于考查重点
【典例1】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海水表层等温线(单位:℃)分布图。
甲处海水温度低,主要原因是( )
A.淡水注入 B.海水上泛 C.受陆地影响大 D.天气复杂多变
【答案】
B
【分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地表层海水温度较高,可推测为为当地夏季,夏季该地盛行离岸的西南风,受其影响表层海水由海岸向外海流动,深层冷海水上升补偿,导致水温偏低,B正确;淡水注入不易影响海水温度,A错误;该区附近受陆地影响差异不大,C错误;天气是复杂多变,是短时间影响,D错误。故选B。
【点睛】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大洋表层海水温度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的缘故,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温度就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温度就低。除纬度外,洋流、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也会影响海水温度。
考法02 海水的盐度和影响
1,海水的盐度
(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属于考查重点。
(2)海水盐度的分布特征,常以图表形式考查,属于考查重点。
2,海水盐度的影响
(1)海水盐度对制盐、水产养殖和海水淡化的影响,属于考查重点。
【典例2】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纬度范围是 ( )
A.南北纬10°之间 B.南北纬10°~ 40°
C.南北纬30°~ 60° D.南北纬50°~ 80°
2.设全球降水量、热带蒸发量、温带径流量最大值所在纬度范围分别为①、 ②、③,则海洋表层盐度(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答案】
1.B
2.C
【分析】
1.本题可以从两方面判断,一是根据图上方的蒸发量和降水量两条折线的数值大小进行分析判断;二是通过径流量图下方的径流量进行判断(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南北纬10°之间、南北纬40°~ 60°、南北纬50°~ 80°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南北纬10°~ 40°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故选B。
2.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降水量最大值在赤道地区、蒸发量最大值在副热带地区、温带径流量最大值在副极地地区,根据海洋表层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的纬度分布规律可以判断出②>①>③。故选C。
考法03 海水的密度和影响
1,海水的密度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属于考查重点。
(2)海水密度的分布特征,常以图表形式考查,属于考查重点。
2,海水密度的影响
(1)海水盐度对潜艇航行的影响。
【典例3】海水的密度( )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海水温度高,则密度小;盐度大,则密度大;海水的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C正确。故选C。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一艘海轮由印度洋驰入红海,海轮的吃水深度变浅,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水盐度高 B.海水浮力变大
C.船排水体积 D.海水密度变小
【答案】A
【详解】
一艘海轮由印度洋驰入红海,红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高,密度大,轮船吃水深度变浅,A正确、D错。海水浮力变大不是根本原因、跟船排水体积无关,BC 错,故选A。
2.下图为世界表层海水密度分布图。读图,影响图中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深度 D.海水运动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世界海水密度的因素,据图可知世界表层海水密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增大,这是由于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减弱,温度减低,海水吸收的热量减少,因此密度不断增大,A正确。故选A。
【点睛】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温度、盐度、压力。
3.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海水的( )
A.盐度约为34.6‰ B.温度约为26℃ C.纬度约为5°S D.密度约为1021.5kg/m3
【答案】B
【详解】
图中②曲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表示海水年平均温度;③曲线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表示海水年平均盐度;①表示密度;从图中可读出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在5°N,可读出5°N温度约为26℃,盐度约为34.25‰;密度约为1022.5kg/m3,故该题选B。
4.“大洋一号”科考船圆满完成第21航次大洋科考任务,于2010年5月28日返回青岛。此次科考首次使用的水下机器人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潜深达到3500米,其将在我国海底探测、海底地质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测下列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的是( )
A.赤道 B.回归线 C.副热带 D.北极圈
【答案】D
【详解】
海洋表层水温: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北极圈处海域表层水温与1 000米以下海水的温度接近,故其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D正确。故选D。
【点睛】
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海水温度变化不大,经常保持低温状态。
5.下图表示亚洲东部某一河流入海口,箭头表示河流流向,a、b表示不同季节相同等盐度线分布位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等盐度线向海洋凸出是受径流的影响
②等盐度线向海洋凸出是受洋流的影响
③a表示夏季
④b表示夏季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答案】D
【详解】
图示位于河流入海口,径流量大,受入海径流的影响盐度由入海口向海洋地区增加,①正确,②错误;该地区为亚洲东部,夏季降水多,径流量大,入海口同一地点较冬季盐度降低,因而同一等盐度线东移,所以a表示夏季,b表示冬季,③正确,④错误,答案为D。
【点睛】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入海径流量及洋流。
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第一次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深度10909米。此后多次深潜,并带回了矿物、沉积物、深海生物和深海水样等样本。下图为马里亚纳海沟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奋斗者”号拥有一系列“高精尖”安全技术装备,以应对万米载人深潜过程中的重重危险。这些危险包括( )
A.某些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形成“海中断崖”
B.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大而持续递减,导致潜水器被冰冻
C.潜水器在下潜中受洋流和风浪的影响大
D.潜水器在下潜中会受到地震横波的影响
【答案】
A
【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深度达到一定的海区,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潜艇在水下航行中,如突遭海中断崖,会立刻失去浮力,急剧掉向海底,A正确;在深度1000米以内的海域,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大而显著递减,1000-2000米变化较小,大于2000米常年保持低温状态,但不会冷冻,B错误;洋流和风浪主要影响表层海水,当潜水器在下潜到一定深度后,受洋流和风浪的影响小,C错误;地震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潜水器在下潜中如果遇到地震,会受到地震纵波的影响,D错误;故选A。
【点睛】
海洋深层水的特点:海洋深层水处于无阳光进入的海洋“无光层”,而且远离来自人类、陆地以及大气的化学物质的影响和污染。根据研究的结果查明,海洋深层水至少具有以下四大主要特点:1、低温安定性不受阳光照射,不像海洋表层水温度变化无常,深层水终年温度不变,恒定于8~10℃左右。2、成分丰富且稳定性,与海洋表层水相比,海洋深层水中含有曾经孕育过生命的、对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都不可缺少的90余种无机盐以及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3、易被人体吸收。4、无菌清洁性,处于海洋“无光层”的深层水,除了远离人类现代文明的影响以及不受陆地、大气化学物质、病菌的污染外,本身也无生成病原菌等细菌的条件。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读大西洋年平均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的含义,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温度,②—密度,③—盐度 B.①—温度,②—盐度,③—密度
C.①—密度,②—温度,③—盐度 D.①—密度,②—盐度,③—温度
2.影响②呈现如图分布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
A.洋流 B.气压 C.经度 D.太阳辐射
3.关于图中①、②、③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能影响③,③也能影响① B.②能影响③,②不能影响①
C.②不能影响③,也不影响① D.②能影响③,③不能影响①
【答案】
1.C
2.D
3.A
【解析】
1.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②表示海水温度;副热带海区温度高、蒸发大于降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③表示海水盐度;一般情况下,海水密度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①表示海水密度。C正确。故选C。
2.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D正确。洋流只能小范围影响海水温度,气压、经度对海水温度影响小。故选D。
3.一般情况下,海水温度高,蒸发大,盐度大;海水盐度的变化,又会导致海水密度的变化,因此②能影响③,③能影响① ,A对。BCD错误。故选A。
北极海冰冰层较薄的区域容易断裂形成裂缝,这种裂缝进一步发展会形成狭长的冰间水道(如下图)。尽管冰间水道所占的面积较小,但会影响极区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影响冰间水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气温②海浪 ③风力④降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冰间水道形成后会使气温上升,原因是水面( )
A.蒸发放热 B.反射率 C.比热容大 D.吸热率小
【答案】
4.A
5.B
【分析】
4.气温上升会使海冰融化形成裂隙,海冰裂隙形成后,受大风和海浪影响将海冰吹向别处,露出底部海水,从而形成冰间水道,①、②、③正确。北极地区降水少,且以降雪为主,对冰间水道的形成没有作用,④错误。故选A。
5.蒸发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A错误。冰间水道形成后,地表冰雪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降低,吸收增多,使地表升温,地面辐射增强又会使大气增温,B正确。比热容大,升温慢,C错误。水吸热率更高,D错误。故选B。
【点睛】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融化,海冰覆盖的范围不断缩小。由于海冰面积的缩小,下垫面对太阳辐射反射减弱,吸收增强,海洋向大气输送更多的热量与水汽(或海洋向大气辐射更强的长波辐射),致使北极地区气温升高。
6.红海和波罗的海分别是世界上盐度最高和盐度最低的海区。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地区大洋温度和盐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海和波罗的海相比,简述红海为什么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2)读图说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3)读图说明为什么北纬60°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明显比南纬60°海区表层海水盐度低。
【答案】(1)红海海域降水少;红海纬度较低,年平均气温较高,蒸发量大;红海周围河水注人少。
(2)南北半球的两个副热带海区最高,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3)北纬60°陆地面积广,河水注入多,盐度低;南纬60°绝大部分是海洋,很少有陆地河水注入,盐度偏高。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的盐度和区域海水盐度差异及其成因的相关知识。
【详解】
(1)红海的盐度高,要从红海的纬度、地理位置以及海域封闭程度来分析。红海纬度较低,温度高,蒸发量大。地处副热带地区,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水体较封闭,与其他水体交换较少。
(2)副热带海区长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表层海水盐度较高;赤道附近降水量较多,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弱,温度越低,蒸发越弱,因此平均盐度也就越低。
(3)南北半球同纬度海域的海水盐度差异,结合具体纬度和海域从河流注入和洋流等角度分析。北纬60°穿过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有较多河流注入海洋稀释海水盐度,而南纬60°绝大部分是海洋,河流汇入的淡水较少,所以盐度偏高。
【点睛】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注入淡水量、海域封闭程度、洋流等。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处(11°N,142°E)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材料二: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位置及平均盐度的垂直分布图。
材料三:2020年11月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附近海水温度垂直分布表。
水深/m
1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500
2000
温度/℃
29.87
26.59
14.81
9.98
8.14
7.21
6.61
5.98
5.52
5.05
4.62
2.99
2.22
(1)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挑战者深渊”海水温度垂直分布折线图,并据图简析0~2000米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趋势的形成原因。
(2)海水深潜活动受海水密度变化的影响大。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奋斗者”号从海底返回过程中海水密度的变化特点,并简述推理依据。
【答案】(1)绘图答案见下图: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海水越深,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
(2)变化趋势:返回上浮过程中,海水密度先保持相对稳定(或:变化不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海水密度迅速减小。
依据: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或者: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低,则密度越小;或者:海水的温度越低,盐度越高,则密度越大)。
【分析】
本题考查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关系,考查图表信息的阅读与提取能力。
【详解】
(1)根据不同的深度和温度的数据,在图上逐一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而成即可。如图所示:成因:由图的曲线可知,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温逐渐下降,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海水越深,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
(2)海水密度的变化趋势:在底部回升到一定距离范围内,海水密度变化不大,之后密度迅速减小。原因:依据: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由盐度与水温图可知,浅层水温高,盐度低,密度小,相反,海水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称为黄海冷水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年中,黄海海域上下层盐度差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1.D
2.B
【分析】
1.结合图中不同季节海水上层与下层的盐度变化可知,冬季时,黄海海域上下层的盐度差最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温跃层是垂直方向温度出现突变的水层,会抑制海水的上下对流;据图可知,夏季时上下层海水温度差最大,说明海水上下对流弱,温跃层表现最明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海水的性质的有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读图能力和获取地理信息、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难度不高,最好在各条线上注明是代表什么,比较不容易出错。
冬季的渤海因独特的自然条件会出现大面积的冰封现象每年11月过后,斑海豹总是沿着古老的迁移路线穿越渤海海峡进入辽东湾,并在冰面上繁殖产仔,直至翌年3月中旬后才陆续离开。下图为某年度渤海各海区海冰覆盖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辽东湾海冰覆盖率常常高于莱州湾和渤海湾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较高,水域较宽阔,海水较深 B.纬度较高,海域较封闭,海水较浅
C.面积较大,流动性较好,海水较深 D.面积较大,海域较封闭,海水较浅
4.斑海豹冬季选择在辽东湾繁殖产仔的原因是( )
A.辽东湾水温适宜,便于斑海豹幼崽过冬
B.辽东湾海域面积大,为斑海豹幼崽提供生存空间
C.辽东湾海冰面积广,为斑海豹提供产仔场地
D.辽东湾渔业资源丰富,为斑海豹幼崽提供充足食物
【答案】
3.B
4.C
【分析】
3.根据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与莱州湾和渤海湾相比,辽东湾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大,海域较封闭,海水较浅,流动性较差,更容易结冰,所以辽东湾海冰覆盖率常常高于莱州湾和渤海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由材料分析,辽东湾冬季海冰面积大,范围广,正好为斑海豹产仔提供了场所,C正确;水温、海域面积、渔业资源不是斑海豹冬季选择在辽东湾繁殖产仔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点睛】
影响海水结冰的因素包括纬度因素、海水盐度、海域面积、风浪大小(海面封闭或开阔)及海水深度和气候等。
下图为8月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一般来说,8月世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特点是( )
A.高纬度海区水温高于低纬度海区 B.相同纬度海区水温不一定相同
C.大洋西部的水温都低于大洋东部 D.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水温最高
6.影响南半球等温线分布较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洋流 C.地形 D.纬度
【答案】
5.B
6.A
【分析】
5.由题中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海洋表层水温受太阳辐射量的影响,随纬度增加而降低,故高纬度海区水温低于低纬度海区,因此A项错误;受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影响同纬度地区海区水温不一定相同,故B项正确;以30°N的太平洋为例,受沿岸寒流影响太平洋西部水温高于东部水温,故C项错误;海洋表层水温受太阳辐射量的影响,随纬度增加而降低,故赤道地区水温较副热带海区水温高,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B项正确。
6.由所学可知,南半球陆地面积少,以海洋为主,下垫面比较单一,故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影响水温分布,故等温线较弯曲。据此可知,影响南半球等温线分布较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A对。BCD与该题干信息无关,故选A。
【点睛】
海洋表水温受太阳辐射量的影响,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受洋流影响,同一纬度地区,暖流流经地区水温较高,寒流流经地区水温较低;受海陆分布影响,等温线出现平直与曲折的差别。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区域气候以及海洋水文特征相应的变化,并直接影响了渤海湾地区海水表面温度的改变。近年来,渤海湾夏季表层水温空间分布差异大,同纬度的东西两侧海水表层温度最大温差可达2℃以上。西侧海水近年来增温幅度显著高于东侧海域。如图示意1998~2018年渤海湾夏季表层海水平均温度分布。
(1)描述渤海湾夏季表层水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2)分析渤海湾夏季东西部海域水温差异的原因。
【答案】(1)渤海湾北西南三侧水温高,东侧水温低;越靠近海岸线,水温越高。
(2)西侧距大陆更近,大陆性更强,水体升温快,水温更高;西侧受东南风影响,低纬表层海水集聚,水温高;西侧海岸封闭,海水交换不畅,水温高。
【分析】
本题考查海水的温度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要求学生会判断等值线,并且熟练掌握影响水温的因素,并能根据材料灵活运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
(1)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特征描述渤海湾夏季表层水温的空间分布规律,要先整体描述,再局部描述;从整体看,渤海湾北西南三侧水温高,东侧水温低;从局部高值分布地区看,越靠近海岸线,水温越高。
(2)结合材料分析,渤海湾夏季东西部海域西侧水温偏高,东侧水温偏低;再结合影响水温的因素有纬度、海陆、大气环流等因素进行分析原因。注意时间是夏季,要与其它季节相比较,夏季受东南风影响,故导致低纬表层海水在岸边集聚,水温偏高;西侧距大陆更近,大陆性更强,水体夏季升温快,水温更高;另外,西侧海岸封闭,海水交换不畅,容易形成高温。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海中央水团分布在黄海中央水下洼地区域。明显地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薄层的高温、低盐水;下层为厚层低温、高盐水,下层也称为“黄海冷水团”,两者之间出现明显的温跃层。温跃层是位于海面以下某深度内温度和盐度有巨大变化的薄薄一层,是上层的薄暖水层与下层的厚冷水层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的层。
材料二 下图为黄海中部海区某月海水温度垂直结构。
(1)描述图中海域内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2)推测黄海海域温跃层最明显的季节,并分析成因。
(3)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发展和消亡与温跃层的演变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指出黄海冷水团的季节变化特点。
【答案】(1)①表层水温高,向深处水温降低;②在水深10米~30米附近,随着深度增加海水温度迅速下降; ③约3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不明显。
(2)夏季。原因:夏季,太阳辐射强,浅层海水受太阳辐射影响明显,水温高;夏季由于降水量大,并且注入海域的淡水多,受之影响浅层海水盐度低;而较深层海水受太阳辐射和淡水的影响小,水温低、盐度高,所以在水深10-30米深处出现了水温和盐度突然变化的温跃层。
(3)春季形成发展,夏季成熟,形成明显冷水团;秋冬季衰退。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水性质的相关知识。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上下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大,上层高温,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海面0米~10米,基本不下降;水深10米~30米,随深度增加,海水温度急剧下降;约到达30米之后,海水温度随海水深度增加下降的不再显著。
(2)海水温度方面: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浅层海水增温明显,水温高;底层海水受太阳辐射影响小,增温不显著,水温低。海水盐度方面:夏季,我国东部季风区进入雨季,河流流量达到峰值,补给海洋淡水增多,海洋表层盐度降低显著;但底层海水受淡水补影响较小,盐度还是较大。温度和盐度的综合影响,导致出现了显著的温跃层。
(3)由上题分析可知,温跃层最明显的季节是在夏季,发育于春季,消退于秋冬季。冷水团的形成、发展和消亡与温跃层的演变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所以冷水团也是春季发育,夏季鼎盛,秋冬季消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精品练习题,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精品课时作业,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第三课时达标测试,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