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 精品解析: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精品解析: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共19页。
和平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2.考试时间60分钟。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I卷一、选择题。本卷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被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顺利送入预定轨道,12月2日22时,完成月面自动采样封装。这也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比“嫦娥探月”所在天体系统高一个层次的是( )A. 可观测宇宙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2. 嫦娥5号在月面采集的样本,被称为“月壤”,它与地球土壤的根本区别是( )A. 采自月球 B. 不含矿物质 C. 颜色不同 D. 不具肥力【答案】1. C 2. D【解析】【分析】【1题详解】“嫦娥探月”所在天体系统属于地月系,比地月系高一个层次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C正确,D错;银河系比太阳系高一个层次,可观测宇宙即为总星系,比银河系高一个层次,AB错。故选C。【2题详解】“月壤”采自月球,但这不是与地球土壤的根本区别,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月球无生物活动,“月壤”的形成没有生物因素的参与,不具肥力,这是“月壤”与地球土壤最根本的区别,A错,D正确;“月壤”含有矿物质,B错;“月壤”颜色与地球上某些地区土壤的颜色差异不是很大,C错。故选D。【点睛】该题需要注意地球上土壤的形成,除了化学、物理作用之外,生物的活动是其最重要的特征,这是地球土壤与月壤的根本区别。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完成下面小题。3. 北斗导航卫星可以( )A. 监测玉米生长状况 B. 推测森林火灾的发展趋势C. 监测海平面的变化 D. 展示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4.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可能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生的影响是( )A. 电磁波扰乱卫星导航信号 B. 气候异常影响卫星工作C. 引发磁暴干扰卫星信号 D. 世界各地出现极光干扰【答案】3. C 4. A【解析】【分析】【3题详解】北斗导航卫星属于“导航卫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经纬度和海拔信息)和导航,可以监测海平面海拔高度的变化,C正确;监测玉米生长状况属于遥感卫星的技术范畴,A错;推测森林火灾的发展趋势以及展示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需要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动态展示,需要借助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BD错。故选C。【4题详解】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活动发生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电磁波扰乱卫星导航信号,从而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生影响,A正确;太阳活动与气候异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是必然相关,且气候异常对北斗导航系统产生的影响较小,B错;太阳活动会引发磁暴现象,但磁暴对卫星信号的干扰小,C错;极光主要发生在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并不是世界各地,且极光对卫星信号的干扰小,D错。故选A。【点睛】“3S”技术的判别:(1)“点”与“面”判断:①GPS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 或“ 多个点”。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如果是“点”则选用GPS。②RS和GIS的工作对象——“面”,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的是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的结果,若要监测则应选用RS技术。(2)“想”与“看”区分RS与GIS: “想”即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凡是需要“想”的选用GIS。 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目前最早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该古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约1.6亿年前,比此前发现的白垩纪哺乳动物早大约3500万年。读图“最早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及复原图”、“地质年代表(部分)”,完成下面小题。宙代纪距今年数(亿年)主要生物发展阶段动物植物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0.0258人类时代被子植物时代新近纪0.2303哺乳动物时代古近纪0.66中生代白垩纪1.45爬行动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侏罗纪2.013三叠纪2.5217 5. 我国科学家用发现化石的地区和地层对该古生物进行命名,其最可能的命名是( )A. 辽宁新生兽 B. 东北白垩兽 C. 中华侏罗兽 D. 亚洲三叠兽6. 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与图示动物属于同时期的重大事件是( )A. 各块大陆聚成联合古陆 B. 重要造煤时代C. 发生喜马拉雅构造运动 D. 火山活动强烈【答案】5. C 6. D【解析】【分析】【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古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约1.6亿年前,结合表格中各地质年代距今时间信息可知,不可能命名为“新生兽”或“白垩兽”,AB错;本次化石发现的地区位于辽宁省,命名用“中华”更准确,“亚洲”还可能位于除中国的其他地区,表述不准确,C正确,D错。故选C。【6题详解】图示动物属于中生代,中生代板块运动强烈,火山活动强烈,联合古陆在中生代的三叠纪开始解体,A错,D正确;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时代,而重要造煤时代应为古生代,B错;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发生在新生代,C错。故选D。【点睛】本题组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材料和表格信息的获取与解读。抓住该化石的形成时间和发现的位置。同时,对于地球演化历史中各个地质年代的划分以及每个地质年代的主要特征和标志性事件等相关知识,要加强记忆。地球具有圈层结构,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及“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 图示内部圈层中( )A. ①层厚度不均 B. ②是熔融状态C. ③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 ④是石质内核8. 外部大气圈在垂直方向上也有很大变化。“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谚语中描述的鲤鱼斑状云块位于(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高层大气【答案】7. A 8. A【解析】【分析】【7题详解】①层为地壳,其厚度在陆地和海洋并不均匀,陆地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A正确;②是地幔,上地幔中的软流层呈熔融状态,并不是整个地幔呈熔融状态,B错;③是外核,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应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C错;④是内核,密度极大,主要由铁、镍等元素构成,并不是石质,D错。故选A。【8题详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并不是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A正确,BCD错,故选A。【点睛】对流层的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冬季我国北方农民常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左图为大棚农业示意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右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0. 北方大棚农业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表现为右图中( )A. ①②增强 B. ④⑥增强 C. ③⑤增强 D. ①③增强【答案】9. B 10. C【解析】【分析】【9题详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和直接热源。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少量吸收(不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和直接热源),故选B。【10题详解】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其多少与纬度、天气、海拔等因素有关,大棚不会导致①增强,AD错;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少量吸收,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波段,红外波段能量小,对大棚内气温的影响不大;⑥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大棚不会导致⑥增强,B错;通过建设大棚,大棚内空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从而保障大棚内的气温相对较高,③为大气逆辐射,⑤为大棚内空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③⑤增强,故选C。【点睛】大气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总结如下图:
2020年入汛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过程,造成多地河湖发生较重洪水和多地发生严重的内涝。洪水还造成了多地发生地质灾害。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I、II、III表示水循环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材料中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 陆地内循环 B. 海陆间循环 C. 海上内循环 D. 全球水循环12. 涝灾的形成主要由于( )A. ⑤增强 B. ④增强 C. ⑥不畅 D. ②减弱13. 洪水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 台风 B. 地震 C. 滑坡 D. 火山喷发14. 洪涝灾害的防灾准备有( )①修建防护堤②及时撤到较高处③采用地膜覆盖农作物④疏通水道⑤房屋建在高处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答案】11. B 12. C 13. C 14. D【解析】【分析】【11题详解】我国南方地区属于外流区,洪涝灾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而不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B正确,AC错;注意题干点出的是“南方地区”,属于局部区域,并不是参与全球水循环,D错。故选B。【12题详解】涝灾主要与短期内降水多,下渗少,排水不畅等因素有关,⑤为地下径流,⑤增强则涝灾不易形成,A错;④为下渗,④增强则涝灾不易形成,B错;⑥为地表径流,涝灾的形成与⑥不畅关系密切,C正确;②为水汽输送,涝灾的形成与②增强导致降水增多有关,D错。故选C。【13题详解】台风属于气象灾害,且洪水并不会诱发台风,A错;地震和火山喷发与内力作用有关,洪水不会诱发地震和火山,BD错;洪水易导致土层松动,进而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C正确,故选C。【14题详解】对于洪灾的防治,应修建和加固防护堤,及时撤到较高处,或将房屋建在高处,最大程度减小洪灾的影响;同时,加强水道的疏通,增强排洪能力,①②④⑤正确;采用地膜覆盖农作物属于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造,对防备洪涝灾害无作用,③错,ABC错,D正确,故选D。【点睛】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总结如下:
下图为陆地不同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图中不同号码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和某植被类型手绘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决定一个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 )A. 纬度不同造成的热量差异 B. 距海远近不同造成的水分差异C. 各地区水分和土壤差异 D. 水分和热量及二者的配合状况16. 景观图中植被类型在图中的序号和名称是( )A. ④热带雨林 B. ①热带稀树草原C. ⑨常绿阔叶林 D. ⑩落叶阔叶林【答案】15. D 16. A【解析】【分析】【15题详解】纬度不同导致热量差异,海陆位置不同导致水分条件差异;同时,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不断发生变化,水热组合不断发生变化。水分和热量及二者的配合状况差异是决定一个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D正确;AB选项表述均不全面,AB错;与土壤差异有一定的关系,但土壤差异不是根本因素,C错。故选D。16题详解】右图中,植被高大茂密,植被群落垂直分层明显,符合热带雨林的植被特征,雨林位于热带,降水丰富,干燥度最小,对应图中④,A正确;①位于热带,干燥度最大,应为热带荒漠,B错;⑨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不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错误;⑩位于寒带和温带交界地带,是亚寒带针叶林,即D错误;故选A。【点睛】北半球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关系总结如下图:
某校组织学生去野外实习,挖掘并观察土壤剖面,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土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 )A. 淀积层、淋溶层、腐殖质层 B. 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C. 淀积层、腐殖质层、淋溶层 D. 淋溶层、腐殖质层、淀积层18. 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其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积累和分解有机质②富集营养物质③决定土壤性质和酸碱度④调节土壤水分含量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9. 同学们在野外实习中用手表判断方向,下面四位同学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17. B 18. A 19. B【解析】【分析】【17题详解】甲靠近有机层,为腐殖质积累形成的腐殖质层;乙位于腐殖质层之下,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为淋溶层;丙靠近成土母质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本层为淀积层,故选B。【18题详解】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可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这种生物循环不断进行,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①②正确;决定土壤性质和酸碱度以及调节土壤水分含量等多与气候因素有关,与生物因素关系不大,③④错。故选A。【19题详解】将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手表盘上的12点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既为南方。故选B。【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以及人为因素等。20. 2020年2月,东非地区蝗灾肆虐,蝗虫数量之多几十年未见,东非大部分地区都有大量的沙漠蝗虫,并向西亚等地蔓延。与蝗灾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的气象灾害是( )A. 台风 B. 洪涝 C. 寒潮 D. 干旱【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东非、西亚等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旱灾与虫灾的关联度较大,D正确;东非、西亚等地区气候干旱,台风、洪涝等灾害少,纬度较低,受寒潮影响小,且台风、洪涝、寒潮等与蝗灾的关联性不大。故选D。【点睛】第II卷二、本卷为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1.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材料:太阳系模式图、太阳及八颗行星部分物理性质比较太阳系成员距日远近(地球=1)体积(地球=1)半径(地球=1)太阳0130万109水星0.390.060.38金星0.720.860.95地球111火星1.520.150.53木星5.201321.3311.21土星9.58763.599.45天王星19.2063.084.01海王星30.0557.743.88(1)按照各行星公转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____和____。(2)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据材料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某学校学生制作太阳系实物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实物模型是根据相似性原理按比例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物体。同学们按同一比例缩小太阳及行星的大小和距离,制作太阳系实物模型。(3)如果用一个直径约1.5米的大球代表太阳(太阳直径约140万千米),则适合代表地球的是( )A.小玻璃球(直径约1.4厘米) B.乒乓球(直径约4厘米)C.实心球(直径约14厘米) D.篮球(直径约25厘米)(4)该模型适合摆放的场所是( )A.课桌 B.教室 C.操场 D.空旷的野外【答案】 (1). 金星 (2). 火星 (3). 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4). 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条件 (5). 宇宙环境安全 (6). A (7). 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及特征、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调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详解】(1)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按照各行星公转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2)材料信息显示,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具有适宜的引力吸引大气层,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图中各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的宇宙环境安全。(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太阳半径是地球半球的109倍,所以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如果用一个直径约1.5米的大球代表太阳,设地球的直径应为X米,则有X/1.5=1/109,X约为0.014米,即为1.4厘米,故选A。(4)该模型中,太阳的直径是1.5米,课桌太小,A错;地球的直径约为1.4厘米,无摆放在操场和空旷野外的必要,最适合摆在教室,B正确,CD错,故选B。22. 地球上约97%的水储存在海洋中,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下图为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随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海水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2)海洋表面盐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和____。(3)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会影响海水的密度,两个因素中与密度呈负相关的是____。(4)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下列人类活动的因素是:深海探测____,海水淡化____,海洋渔场____,冲浪____。A.洋流 B.密度 C.海浪 D.盐度【答案】 (1). 纬度 (2). 自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极地递减 (3). 蒸发量 (4). 降水量 (5). 海水温度 (6). B (7). D (8). A (9). 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的性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详解】(1)读图可知,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纬度。(2)注意图中盐度曲线的起伏变化与纬度的对应关系。读图可知,海洋表面盐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自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极地递减;影响海水盐度最主要的因素是蒸发量和降水量。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降水量比蒸发量大的海区,盐度小,反之盐度大。(3)一般而言,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两者呈负相关;而盐度越高,密度越大,两者呈正相关。(4)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海水密度会影响海洋探测设备的浮力大小,密度对深海探测影响较大;海水盐度的高低影响海水淡化成本的高低,盐度影响海水淡化;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处渔场资源丰富,洋流影响海洋渔场的分布与规模;海浪对冲浪活动的影响较大。【点睛】23. 读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片,回答问题。(1)四种地貌景观的名称:甲____,乙____,丙____,丁____。(2)与乙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植被 B.植被、土壤 C.土壤、地形 D.岩石、水文(3)试描述丁图中景观的特点____。(4)甲图地貌所在地区的植被叶小、根系发达,试解释其特征与环境的关系____。【答案】 (1). 沙丘 (2). 喀斯特地貌 (3). 海蚀地貌 (4). 冲积扇 (5). D (6). 自扇顶向扇缘呈扇状展开,地势降低,沉积物粒径减小 (7). 沙丘分布区域气候干旱,蒸发大,地下水埋藏深,植被叶小可减少蒸腾,根系发达便于获得地下水,保证植物成活【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图示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调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详解】(1)根据图片中地貌的特点可知,甲为沙丘,乙为喀斯特地貌,丙为海蚀地貌,丁为冲积扇。(2)乙是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所形成,与之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岩石和水文,D正确;植被、土壤、地形等不是与该地貌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故选D。(3)丁为冲积扇,自扇顶到扇缘呈扇状展开,自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自扇顶到扇缘,流水搬运能力减弱,沉积物颗粒粒径变小,分选性好。(4)甲为沙丘地貌,主要分布于干旱地区,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叶小可减少蒸腾;同时,干旱地区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有利于获取地下水份,保障植物成活。点睛】24. 学习地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人们在切洋葱时经常会被它释放的辛辣气体刺激流泪,有人提供生活中的小窍门利用冰箱和两根蜡烛就有效避免了切洋葱时流泪。(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这个窍门利用了____地理原理。(2)在这个过程中,促使空气流动根本原因是____。(3)根据你所学知识绘出空气流动图(注明桌面附近气压状况);解释该原理____。【答案】(1)热力环流(2)空气受热不均(3)原理:蜡烛附近空气受热,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桌面附近为低压;洋葱附近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桌面附近为高压,在桌面附近,空气由洋葱流向两侧蜡烛附近;在上部,空气由蜡烛上空流向洋葱上空,洋葱附近盛行下沉气流,有效避免了切洋葱时流泪。【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与应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详解】(1)通过该装置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洋葱附近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气压较高;蜡烛附近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气压较低;在桌面附近,空气由洋葱附近流向两侧蜡烛附近;在上空,空气由蜡烛上空流向洋葱上空;由于洋葱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因此避免了切洋葱时流眼泪的现象,所以这个窍门利用了热力环流的地理原理。(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促使空气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空气受热不均匀,洋葱附近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蜡烛附近空气气温较高,形成低压,进一步促使了热力环流的形成。(3)结合第一小题分析,绘制即可,绘制如下图:
其原理是:洋葱附近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气压较高;蜡烛附近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气压较低;在桌面附近,空气由洋葱附近流向两侧蜡烛附近;在上空,空气由蜡烛上空流向洋葱上空;由于洋葱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因此避免了切洋葱时流眼泪的现象。【点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精品解析: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