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 重庆市重庆七中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重庆七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将一枚鸡蛋托起的力约为5N
B. 一个普通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的压强约为1000Pa
C. 重庆七中一间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200kg
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2.看足球比赛的某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关于足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停在人中静止不动
C. 飞行路径不受影响 D. 竖直下落
3.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与其相关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B.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C.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
D.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4.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
B. 铁轨下面铺枕木
C. 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D. 图钉尖做得很细
5.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
A. pA>pB>pC B. pA<pB<pC C. pA=pB=pC D. 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
B.
潜水艇在海里航行
C.
用锅炉水位计标示锅炉中的水量
D.
用吸管吸饮料
7.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分别是FA和FB,则( )
A. FA>FB B. FA<FB C. FA=FB D. 无法判断
8.我国的航母正按计划进行各项科研试验和训练.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瓦良格”号训练时的图片.当飞机飞回航母后( )
A. 航母将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B. 航母将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C. 航母将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D. 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9.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向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鸡蛋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 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
D. 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10.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已知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S乙=3S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1=P2,9F1=F2 B. P1<P2,9F1=F2 C. P1=P2,6F1=F2 D. P1<P2,6F1=F2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运动员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因为铅球有 ,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 的作用.
12.一个木箱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与 力是一对平衡力;当木箱受到了10N水平推力时,箱子未推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10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如图所示,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000m水深大关,“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水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蛟龙号”在深7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Pa.(g=10N/kg)
14.如甲图所示,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根据这一规律可制成图乙所示装置,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动”).
15.将一空饮料罐压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其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为4N,则空饮料罐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方向竖直 .
16.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N,如果物块继续下沉,则此物块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小明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为ρ甲和ρ乙,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ρ甲 ρ乙;若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m甲 m乙 (该题两空均选填“<”“=”或“>”).
18.质量为0.3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 N.另一质量为0.5kg的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3N的水,该物块在水中将 (选填“上浮”或“下沉”或“悬浮”,g取10N/kg).
19.把体积为2.0×10﹣3m3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1.6×10﹣3m3,则该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该物块的密度为 kg/m3.(ρ水=1.0×103kg/m3)
20.小丽要研究金属圆柱体受的浮力与浸没在水中深度h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金属圆柱体,测出金属圆柱体的重力,然后让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从圆柱体底面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浸没水中(未接触容器底部),记录圆柱体浸入水中不同深度h时测力计的示数,并得到测力计示数F1和圆柱体受的浮力F2随h变化的图象,图中能反映圆柱体受的浮力F2随h变化的图象是 (填①或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金属圆柱体与水的密度的关系是ρ金 2ρ水(填“>”“=”或“<”)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24分)
21.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我们做了如图10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l)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 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
(4)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5)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类似的理想实验,得出了这个结论,开创了实验和 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22.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如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如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 .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23.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1)分析图中的A、B(或A、C…),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填方向)的浮力;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 N.
(2)观察 四个图(填图的序号)可得出结论:金属块在同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随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 (选“增大”或“减小”);
(3)分析A、D、E三个图,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4)上述设计方案,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模型法 D、等效法
(5)小明还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6)根据图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①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②煤油的密度是: kg/m3.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3个小题,共2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
24.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100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5.如图甲所示,一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质量为600g,密度为0.6×103kg/m3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上.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平衡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若ρ水=1.0×103 kg/m3,g=10N/kg,求:
(1)甲图中木块A所受浮力是多少?
(1)甲图中木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
(2)乙图中物块B的质量是多少?
26.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装有深15cm的水,将一个长10cm、横截面积80cm2、重为6.4N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如图15所示.已知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N时(水未溢出) g取10N/kg.求:
(1)未往容器内加水时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
(2)塑料块的密度;
(3)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4)加水的深度.
2014-2015学年重庆七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将一枚鸡蛋托起的力约为5N
B. 一个普通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的压强约为1000Pa
C. 重庆七中一间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200kg
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考点: 重力大小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此题就是估测题题型,知识覆盖面广,应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解答: 解:A、将一枚鸡蛋托起的力约为0.5N,故A错误;
B、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G=500N,站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0.05m2,所以他对地的压强约为P===10000Pa,故B错误;
C、教室的长约为9m,宽约为6m,高约为3m,则教室的容积:V=长×宽×高=9m×6m×3m=162m3
因为ρ=,
所以教室内的空气质量m=ρV=1.29kg/m3×162m3≈209kg,与200kg比较接近,故C正确;
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知识横向跨度大,且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考查,还考查学生对理论与实际差异的应变能力.
2.看足球比赛的某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关于足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停在人中静止不动
C. 飞行路径不受影响 D. 竖直下落
考点: 牛顿第一定律.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根据牛顿定律进行分析,即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 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因为足球原来是运动状态,当外力突然消失,足球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足球将做保持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牢记牛顿第一定律,会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的状态.
3.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与其相关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B.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C.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
D.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要判断是否为平衡力,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 解:A、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不是同一受力物体,不符合题意;
B、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不是同一受力物体,不符合题意;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不符合题意;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目考查了平衡力的判断,看学生能否跟二力平衡的条件来识别平衡力.
4.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
B. 铁轨下面铺枕木
C. 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D. 图钉尖做得很细
考点: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减小压强的方法.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可知,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
解答: 解:
A、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B、铁轨下面铺枕木刀,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D、图钉尖做得很细,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5.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
A. pA>pB>pC B. pA<pB<pC C. pA=pB=pC D. 无法确定
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由图可知,三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知道三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由图知,三容器内液体深度:
hA=hB=hC,
∵p=ρgh,ρ盐水>ρ清水>ρ酒精,
∴pA>pB>pC.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由图得出三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是本题的关键.
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
B.
潜水艇在海里航行
C.
用锅炉水位计标示锅炉中的水量
D.
用吸管吸饮料
考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分别从回水管的“水封”、潜水艇、锅炉水位计、用吸管吸饮料的原理分析,判断是否利用大气压工作.
解答: 解:(1)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原理,与大气压无关.故AC错误.
(2)潜水艇在海里航行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的,与大气压无关,故B错误;
(3)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对各个物件的原理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方可知道是否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利用大气压的生活例子是很多的,学习时,多举例、多解释.
7.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分别是FA和FB,则( )
A. FA>FB B. FA<FB C. FA=FB D. 无法判断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液体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这与液体的形状有关,液体的重力不变,但液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对容器底的压力也就发生了变化,结合液体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可解决此题.
解答: 解: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有一定个大小关系,当液体的形状是上下均匀且竖直时(如水平面上的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容器),液体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即F=G;当液体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时(如图A),则压力小于液体重力即F<G;当液体的形状是上窄下宽时(如图B),则压力大于液体重力即F>G;
根据题意,FA<G,FB>G,故FB>FA;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液体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结合题目中液体的形状,可判断出液体压力的大小关系.
8.我国的航母正按计划进行各项科研试验和训练.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瓦良格”号训练时的图片.当飞机飞回航母后( )
A. 航母将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B. 航母将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C. 航母将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D. 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浮力是否变化决定于重力如何变化;
(2)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上浮还是下沉),用公式V排=分析.
解答: 解:
(1)航母原来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飞机飞回航母后,航母总重增大,但仍然漂浮,所以浮力相应增大;
(2)因为航母受到的浮力增大,在水的密度一定时,由公式V排=知,航母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也就是要下沉一些.
故选B.
点评: 物体只要是漂浮,浮力始终等于重力,浮力的变化决定于重力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9.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向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鸡蛋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 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
D. 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应用题;推理法;压强和浮力.
分析: 根据漂浮与悬浮的条件可判断鸡蛋在不同杯子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根据鸡蛋的浮沉情况判断出杯中盐水密度的大小关系,再利用压强公式p=ρgh判断压强的大小,以及通过公式p=的变形公式判断压力的大小.
解答: 解:
(1)读图可知,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则浮沉条件可知,它们此时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浮力相同,因此所排开液体的质量也相同.故AB错误;
(2)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说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又因为两杯中液面相平,由公式p=ρgh可知,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故D正确;
(3)由公式p=得,F=pS,两杯底面积相同,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故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解答需要用到浮沉条件、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压强的变形公式等,同时还要进行严密的推理,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10.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已知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S乙=3S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1=P2,9F1=F2 B. P1<P2,9F1=F2 C. P1=P2,6F1=F2 D. P1<P2,6F1=F2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专题: 推理法;压强、液体的压强;浮沉的应用.
分析: (1)物体A悬浮,A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ρ1,物体B漂浮,B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又因为B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所以ρ2>ρ1.根据公式p=ρgh比较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
(2)B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根据公式 F浮=ρ2gV=GB=ρBVg 求出B的密度与该液体密度的关系.
根据公式p=ρgh求出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再根据公式F=pS求出压力.
解答: 解:(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物体A悬浮,则ρA=ρ1,物体B漂浮,ρB<ρ2,
又因为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即ρA<,所以ρ2>ρ1.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1=ρ1gh,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2=ρ2gh,
又因为ρ2>ρ1,所以p1<p2.
(2)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则F浮=GB,
即:ρ2gV=ρBVg,所以 ρ2=2ρB,
由p=得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
F1=p1S甲=ρ1ghS甲=ρAghS甲
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
F2=p2S乙=ρ2ghS乙=2ρBghS乙,
则 ====,即9F1=F2.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和压力的比较,浮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各个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对形状不规则的容器求压力应先求压强,因为压力不等于重力,物体漂浮时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悬浮时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运动员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因为铅球有 惯性 ,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 重力 的作用.
考点: 惯性;重力.
专题: 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解答: 解:(1)抛出的铅球,由于惯性,离开手后,仍然前进;
(2)因为在空中飞行的铅球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阻力与铅球的运动方向相反,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铅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不断改变运动方向做曲线运动,最终落到地面.
故答案为:惯性;重力.
点评: 本题的关键知道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并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同时会对物体受力分析,并且知道重力的方向.
12.一个木箱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与 重 力是一对平衡力;当木箱受到了10N水平推力时,箱子未推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等于 10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若要解答本题,首先是对物体的平衡状态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们知道,物体在受力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都是平衡状态,而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所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也就是说,对本题的分析,主要从两点入手,一是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解答: 解:木箱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用1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没有推动,仍保持静止状态(平衡状态),水平方向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大小相等,所以f=F=10N.
故答案为:重;等于.
点评: 知道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并且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所在.
13.如图所示,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000m水深大关,“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水的压强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蛟龙号”在深7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7.21×107 Pa.(g=10N/kg)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蛟龙号下潜的深度增加时,所处的深度增大,海水的密度不变,根据p=ρgh可知所受海水压强的变化,再根据p=ρgh求出蛟龙号在深7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
解答: 解:蛟龙号下潜的深度增加时,所处的深度增大,海水的密度不变,
由p=ρgh可知,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水的压强将变大;
蛟龙号在深7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
p=ρgh=1.03×103kg/m3×10N/kg×7000m=7.21×107Pa.
故答案为:变大;7.21×107.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压强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目.
14.如甲图所示,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根据这一规律可制成图乙所示装置,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 上升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动”).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要认真观察图甲的实验现象,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在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得出结论;
(2)图乙的现象可以根据图甲得出的结论得到.
解答: 解:
(1)当向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2)向塑料管B吹气时,细管A的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细管A中的液面在烧杯液面上方的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
故答案为: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上升.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要学会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规律,然后利用这一规律分析解释生活中有关的其它现象.
15.将一空饮料罐压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其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为4N,则空饮料罐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4 N,方向竖直 向上 .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专题: 浮力.
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内容填写;
解答: 解: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空饮料罐压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其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为4N,则空饮料罐受到的浮力大小为4N,方向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4;向上.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16.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10 N,如果物块继续下沉,则此物块所受到的浮力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专题: 浮力.
分析: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物体重和浸没在水中时的拉力,根据称重法F浮=G﹣F求出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如果物块继续下沉,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不变,利用F浮=ρ水V排g可知浮力变化情况.
解答: 解: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G=15N,F=5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15N﹣5N=10N.
如果物块继续下沉,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不变,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10;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称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物块继续下沉,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17.小明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为ρ甲和ρ乙,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ρ甲 < ρ乙;若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m甲 = m乙 (该题两空均选填“<”“=”或“>”).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应用题;浮沉的应用.
分析: 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在两图中都是漂浮,而且是相同的密度计,所以浮力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质量相同.
解答: 解:∵是相同的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
∴F浮=G,
∴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F甲=F乙=G,
∴ρ甲gV排甲=ρ乙gV排乙;
由图可知:V排甲>V排乙;
∴ρ甲<ρ乙;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G排甲=G排乙,
∴m甲=m乙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好密度计漂浮(F浮=G)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18.质量为0.3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 3 N.另一质量为0.5kg的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3N的水,该物块在水中将 下沉 (选填“上浮”或“下沉”或“悬浮”,g取10N/kg).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浮力.
分析: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求出木块的重力即可得出浮力的大小;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水的重力,比较自身重力与浮力的大小,根据浮沉条件可判断物体是浮,还是沉.
解答: 解:(1)木块的重力:G=mg=0.3kg×10N/kg=3N,
因为木块漂浮,所以F浮=G=3N;
(2)物块的重力:G′=m′g=0.5kg×10N/kg=5N,
因为物块的重力5N大于其排开的水重3N,也就是重力大于浮力,
所以该物块在水中将下沉.
故答案为:3;下沉.
点评: 本题的实质是对物体浮沉条件的考查,知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大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小于重力,可根据力的大小关系做出判断.
19.把体积为2.0×10﹣3m3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1.6×10﹣3m3,则该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16 N,该物块的密度为 0.8×103 kg/m3.(ρ水=1.0×103kg/m3)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密度的计算.
专题: 浮力.
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
利用浮沉条件和浮力公式的变形公式求解.
解答: 解:该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6×10﹣3m3=16N;
把体积为2.0×10﹣3m3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1.6×10﹣3m3,则该物块漂浮在水面上;
F浮=G=mg=ρ物Vg
∴ρ物===0.8×103kg/m3.
故答案为:16;0.8×103.
点评: 本题考查了计算浮力的方法,根据物体静止时体积关系判断物体的浮沉是本题的关键.
20.小丽要研究金属圆柱体受的浮力与浸没在水中深度h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金属圆柱体,测出金属圆柱体的重力,然后让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从圆柱体底面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浸没水中(未接触容器底部),记录圆柱体浸入水中不同深度h时测力计的示数,并得到测力计示数F1和圆柱体受的浮力F2随h变化的图象,图中能反映圆柱体受的浮力F2随h变化的图象是 ② (填①或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金属圆柱体与水的密度的关系是ρ金 > 2ρ水(填“>”“=”或“<”)
考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
分析: (1)图乙中①说明力先变小、后不变,②说明力先变大、后不变;分析圆柱体从底面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判断受到的浮力变化,结合图乙图象分析选择;
(2)由图乙可知,当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受到的浮力,即F示>F浮,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据此可以得出圆柱体重G=ρ金Vg和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关系,而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进而求出金属圆柱体与水的密度的关系.
解答: 解:
(1)当圆柱体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在逐渐变大,水的密度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知浮力是变大的;而当圆柱体浸没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以浮力是不变的.由此可知在整个过程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故选②;
(2)由图乙可知,当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后,F示>F浮,
∵F示=G﹣F浮,
∴G﹣F浮>F浮,
∴G>2F浮,
∵G=ρ金Vg,F浮=ρ水V排g,V排=V,
∴ρ金>2ρ水.
故答案为:②;>.
点评: 本题为图象信息分析题,考查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图象得出结论的能力,理解并用好称重法测浮力是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24分)
21.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我们做了如图10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l)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 同一高度 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远 (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慢 (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
(4)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 的原因.
(5)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类似的理想实验,得出了这个结论,开创了实验和 推理 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考点: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在实验中,我们是把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小车从斜面上向下运动,从而让小车获得一定的速度.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同,则向下运动的速度就会不同;
(2)要知道阻力大小与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以及运动的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
(3)由第(2)问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结论推理出阻力为零时的运动情况;
(4)阻力使小车由运动变成静止,说明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
(5)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
解答: 解:
(1)用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在进入平面时的运动速度相同;
(2)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长,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那么就没有阻力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了,推理得出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4)小车在越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越远,推理得出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阻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5)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亚里士多德理论内部存在矛盾,通过铜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运用数学演算,得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创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远;慢;(3)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4)运动状态;(5)推理.
点评: 本题是一道实验题,考查的是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该实验是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
22.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小 (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相平 .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如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如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 不可靠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 没有控制深度一定 .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大 ,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大 .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不变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 .
考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液体压强计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
(2)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体压强计漏气,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变化;
(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
解答: 解:(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3)液体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深度有关,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
(4)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因此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
故答案为:(1)小;相平;
(2)不可靠;没有控制深度一定;
(3)大;大;
(4)不变; 相等.
点评: 这是一道综合实验题,此题的难点是液体压强计的有关知识,我们要了解压强计的原理,知道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等.
23.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1)分析图中的A、B(或A、C…),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竖直向上 (填方向)的浮力;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 4 N.
(2)观察 ABCD 四个图(填图的序号)可得出结论:金属块在同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随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 增大 (选“增大”或“减小”);
(3)分析A、D、E三个图,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液体密度 有关.
(4)上述设计方案,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 .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模型法 D、等效法
(5)小明还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小于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 排开水的体积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6)根据图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①金属块的密度是: 2.5×103 kg/m3;
②煤油的密度是: 0.8×103 kg/m3.
考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分析图中的A、B(或A、C…)可知,B(或C…)示数减小,说明受到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利用称重法计求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要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密度不变;
(3)分析A、D、E三个图,打到图中相同量和不同量,分析得出结论;
(4)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果要探究这个物理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必须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5)①物体下沉时F浮<G,漂浮时F浮=G,由此可知铁片两次受到的浮力的关系;
②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相同.
(6)①根据F浮=ρgV排变形可求得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因为全部浸没,所以V排=V物,根据金属块的重力可求得其质量,然后可求得密度;
②根据图示实验求出物体在水与煤油中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据浮力公式求出煤油的密度.
解答: 解:
(1)分析图中的A、B(或A、C…)可知,B(或C…)示数减小,说明受到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即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10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7N,根据称重法得:F浮=G﹣F拉=10N﹣6N=4N;
(2)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要探究浮力与金属块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密度不变,改变金属块浸入液体的体积.
由此可知,ABCD四个图符合要求;
由这四个图可以发现,金属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来越小,即浮力在增大;
(3)由A、D、E在三个图可知,金属块都浸没在液体中,即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但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它在两种液体中受到浮力不同,由此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由前面分析可知,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5)①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铁片下沉时F浮1<G,铁片漂浮时F浮2=G,则F浮1<F浮2;
②错误原因就是没有利用控制变量法,即没有控制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
(6)①由F浮=ρgV排,由图AD可得:V金属=V排=,
所以金属块的密度:ρ金属====•ρ水=•ρ水=2.5×103kg/m3;
②由图AE所示实验可知,金属块浸没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F浮′=10N﹣6.8N=3.2N,
设金属块体积为V,由浮力公式:F浮=ρgV排,
F浮=ρ水gV,F浮′=ρ煤油gV,
=,
则盐水的密度:ρ煤油==×1×103kg/m3=0.8×103kg/m3.
故答案为:
(1)竖直向上;4;
(2)ABCD;增大;
(3)液体密度;
(4)A;
(5)小于;排开水的体积;
(6)2.5×103;0.8×103.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涉及到了密度的计算、浮力的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侧重考查了称量法测密度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3个小题,共2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
24.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100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水对容器底的:先计算压强(p=ρgh),后计算压力(F=pS);
(2)容器对桌面的:先计算压力(F=G),后计算压强(p=).
解答: 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1=ρgh=1×103kg/m3×10N/kg×0.12m=1.2×103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1=p1S=1.2×103Pa×100×10﹣4m2=12N;
(2)容器重:
G1=mg=0.1kg×10N/kg=1N;
水重:
G2=ρgV=1×103kg/m3×10N/kg×1×10﹣3m3=1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2=G1+G2=1N+10N=11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2===1.1×103Pa.
答:(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12N、1.2×103Pa;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11N、1.1×103P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同时出现固、液体压力压强,要注意先后顺序:液体,先计算压强(p=ρgh),后计算压力(F=pS);固体:先计算压力(F=G),后计算压强(p=).
25.如图甲所示,一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质量为600g,密度为0.6×103kg/m3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上.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平衡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若ρ水=1.0×103 kg/m3,g=10N/kg,求:
(1)甲图中木块A所受浮力是多少?
(1)甲图中木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
(2)乙图中物块B的质量是多少?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浮力;浮沉的应用.
分析: (1)根据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利用G=mg即可求出浮力的大小;
(2)根据F浮=ρgV排的公式变形可求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3)先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求出木块的体积,根据F浮=ρgV排即可求出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则物块B的重力等于F浮﹣GA,然后根据G=mg求出质量.
解答: 解:(1)因为木块A漂浮,所以F浮=G=mg=0.6kg×10N/kg=6N;
(2)由F浮=ρ水gV排可得:
V浸入=V排===6×10﹣4m3.
(3)由ρ=得:木块的体积V===1×10﹣3m3,
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ρ水gV=1×103kg/m3×10N/kg×1×10﹣3m3=10N.
以AB为一个整体,处于漂浮,
F浮′=GA+GB,
GB=F浮′﹣GA=10N﹣6N=4N,
mB===0.4kg.
答:(1)甲图中木块A所受浮力是6N;
(2)甲图中木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是6×10﹣4m3.
(3)物块B的质量是0.4kg.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重力、密度公式的应用、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及变形公式,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属于中档题.
26.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装有深15cm的水,将一个长10cm、横截面积80cm2、重为6.4N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如图15所示.已知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N时(水未溢出) g取10N/kg.求:
(1)未往容器内加水时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
(2)塑料块的密度;
(3)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4)加水的深度.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
分析: (1)利用p=ρ水gh可求未往容器内加水时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
(2)求出塑料块的体积和质量,利用可求塑料块的密度;
(3)根据F浮=G﹣F视可求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4)根据木块受到的浮力可求得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可知物体浸入的深度,已知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求得弹簧缩短的长度,即可求得加水深度.
解答: 解:(1)未往容器内加水时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5m=1.5×103Pa;
(2)塑料块的体积V=S塑料h塑料=80cm2×10cm=800cm3=800×10﹣6m3,
塑料块的质量m===0.64kg,
塑料块的密度==0.8×103kg/m3;
(3)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F浮=G﹣F视=6.4N﹣2.4N=4N;
(4)由F浮=ρ水gV排可得,
V排===4×10﹣4m3,
物体浸入的深度h===0.05m=5cm,
因为弹簧缩短的长度△L=×F浮=×4N=4cm,
所以,加水深度H=h+△L=5cm+4cm=9cm.
答:(1)未往容器内加水时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为1.5×103Pa;
(2)塑料块的密度为0.8×103kg/m3;
(3)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4N;
(4)加水的深度为9cm.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压强、密度、浮力的计算能力,需要认真仔细分析,其中加水深度的计算是个难点,此题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物理八年级下 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 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论述与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下 重庆市重庆七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 重庆市重庆七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论述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下 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 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论述与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