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九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利用熟悉的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间隔数和点对应的关系,经历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变化过程,植树问题模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数学源于生活的体会。
教学重点: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现间隔的存在,熟悉间隔数和点之间的关联;利用这个铺垫学习植树问题,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构建植树问题的模型,利用这个数学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激趣导入
今天,同学们要和这么多的老师坐在一起学习,一定很开心。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的见面礼是猜谜语,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谜语?
请听好:出示课件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从来干活不说话。(手)
师:同学们知道吗?就在我们的手上还蕴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呢?今天的学习就从我们的熟悉的手开始吧!
师:请大家伸出手,五指张开,仔细观察,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手
生:每相邻的两个手指头之间都留有一定的“空”,五个手指头共有4个“空”。
师:数学上,我们把这些具有规律的“空”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根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间隔数是4
师:请同学们由此去联想,试着找一找生活中存在间隔的事物或现象?
生:举例说明
师:出示课件摆花盆、挂灯笼、树电线杆、植树、排队、
这些事物的排列都是存在间隔的,今天我们的学习将围绕间隔数的多少和物体少来展开。
设计意图: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加深学生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摆花盆、挂灯笼、植树、排队等例子,通过观察发现,间隔数和物体的个数(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探究发现:点的个数比间隔数多1或者间隔数比点的个数少1
出示课件小结间隔数和点的关系
设计小练习
1、同学们做体操,一排有10人,这一排共存在几个间隔?
2、学校教学楼上插彩旗,从第一面到最后一面共有7个间隔,那么教学楼上插着几面彩旗?
二、 进入新课
为了美化校园,学校要在40米长的教学楼前种一排玉兰树,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师:请同学们考虑分析40米是总长度,5米是间隔的距离,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和什么是有关联的?(间隔数)
间隔数一定就是种树的棵树吗?种法不一样,棵树就不一样。但是间隔数是不会改变的。
猜想会有几种种法?
生:三种
一头种,一头不种;两头都种、两头都不种
无论是哪一种种法,都和什么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呢?也就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
怎么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呢?
画图、观察,出示种树课件三种种法比较。
运用一定的手段找到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
间隔数是不会改变的,40÷5=8(个)
种法不一样,棵树的算法也不一样。分析得出:
一头种一头不种棵树等于间隔数;两头都种棵树等于间隔数加1;两头都不种棵树等于间隔数减1
生:自主列式并计算
40÷5=8(棵);40÷5+1=9(棵)40÷5-1=7(棵)
小结:利用间隔数和点来解决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三种情况下间隔数和点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积累学习数学的思想和经验。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所以生活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先判断属于哪一种情况再来决定用哪一种方法。
试一试吧咱们
同学们在长是90米的小路同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两端各种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校在16米长的教室前均匀地摆了9盆鲜花,两端都摆,每两盆鲜花之间相隔几米?如下图
讨论,自主完成,先分析题目中间隔数和点的存在意义,在根据题意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加深植树问题数学模型的应用意识,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四、拓展延伸
1、王老师要去楼上教室里上课,每上一层楼要走24个台阶,王老师共走了72个台阶,请问王老师现在在几楼上课?
2、时钟报时,5点时敲5下,每两下之间间隔2秒,则打完钟一共要用长时间?
设计意图:继续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进一步开阔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应用意识,从静态的情境转入到动态的情境。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加深数学源于生活的印象,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
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九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九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九 探索乐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九 探索乐园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下册九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九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第五幅图,并完成统计表,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