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书卷( )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 )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dàn( )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捧起书来吧,因为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一部经典,半杯香茗,富可敌国,贵比王hóu( )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juǎn zhuó 澹 侯 B.juàn zhuó 淡 侯 C.juǎn zhú 淡 候 D.juàn zhú 澹 候
2.填入方框中的标点符号,最合乎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A.感叹号 B.分号 C.破折号 D.问号
二、选择题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个本来从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窘迫了。
B.他总是杞人忧天,自寻烦恼,你得多开导开导他。
C.潘老师的讲学,语言幽默、精彩、机智,常常引得学生哄堂大笑。
D.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4.下面语段四个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处是( )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提供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与书为伴,同古今中外名人大家亲密接触,收获人生真谛。读《论语》,我 ;读《名人传》,我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我 ;读《曾国藩家书》,我 。
①认识到家风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
②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
③明白了生活与教学的艺术
④体会到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情怀
A.②④③①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联又称“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中国古代大多以“右”为尊。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别。“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属于敬辞。
D.见面礼,即见面时的礼节。打拱、拜手、握手、稽首都属于古代见面礼。
7.下列情节与所选文段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这大圣怒发,一撒手,撇了沙和尚,掣铁棒上前骂道:“你是何等妖邪,敢变我的相貌,敢占我的儿孙,擅居吾仙洞,擅作这威福!”那行者见了,公然不答,也使铁棒来迎。二行者在一处,果是不分真假,好打呀:两条棒,二猴精,这场相敌实非轻。都要护持唐御弟,各施功绩立英名。真猴实受沙门教,假怪虚称佛子情。盖为神通多变化,无真无假两相平。一个是混元一气齐天圣,一个是久炼千灵缩地精。这个是如意金箍棒,那个是随心铁杆兵。隔架遮拦无胜败,撑持抵敌没输赢。先前交手在洞外,少顷争持起半空。
A.大战牛魔王 B.真假美猴王 C.收服红孩儿 D.车迟国斗法
三、情景默写
8.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诗文名句。
(1)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就需要我们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依旧保持积极奋发的心态。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就提出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确态度;身处凄凉处境的陆游不以衰老自弃,内心依旧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志愿,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中留下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诸葛亮教诲儿子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阻挡,在《诫子书》中留下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谆谆教导,也常被后人当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2)浪漫情怀总是诗,见雨也多情。请完整默写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
C.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来表明自己“秋日胜春朝”的观点。
10.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请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排”字的表达效果。
五、对比阅读
(一)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穿井得一人》)
(二)余乡延溪①有石犀牛,其来颇久。近岁居民艺②麦,被邻夜食几尽。牛主惧其③讼已,乃故言曰:“早见收儿,吉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食邻麦者,殆④是乎?”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嗟夫,邻牛食麦,石犀受击。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凡事何可不揆⑤诸理?
(选自《犀怪》)
【注】:①延溪:地名,在湖南桃源东。②艺:种植。③讼:诉讼,打官司。④殆:大概。⑤揆(kuí):度量,考察。
11.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 穿:挖掘、开凿 B.有闻而传之者 闻:知道,听说
C.乃故言曰 故:故意 D.国人道之 国:国家
12.请给语段(二)中的画线句子断句。
于 是 艺 麦 家 持 石 往 断 犀 足 不 复 疑 邻 牛 云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
14.两个语段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现代文阅读
微波食品安全吗?
①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微波炉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
②微波是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太阳产生微波,但是,太阳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有重大区别。这个区别在于,微波炉是用交流电来产生微波的。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钟数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之间巨大的摩擦,使食物迅速加热。
③事实上,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质量检测机构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1991年,由于一场公众瞩目的官司,人们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一位名叫诺尔玛·利沃特的妇女的家人为她的误死起诉。
④诺尔玛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手术很成功,诺尔玛却死了。诺尔玛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破坏。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食品,又会有什么情况呢?
⑤食物的分子吸收了大量能量。这些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导致了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分子异变。结果许多新的奇怪的分子出现了。问题就在这里,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有毒性,还可能致癌。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
⑥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汉斯·赫尔特博士和博尔纳德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了,这意味着血液携带的氧减少,人体组织无法得到所需的氧。相反,白细胞和胆固醇增加了。白细胞增加会引起人体的压力和紧张,通常只有当人体感染急性疾病、细菌感染或细胞受损坏时,白细胞才会上升。
⑦俄罗斯的研究表明,遭受微波辐射不仅有损健康,而且食用微波食品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在美国,俄利根波特兰的科学家也曾发表过俄罗斯的研究发现:无论何种食物一旦经过微波加热都会产生已知的致癌物。吃微波食品的人消化系统紊乱,淋巴系统发生障碍,血液中癌细胞增加。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更容易患胃肠癌,消化系统也会逐渐出现问题。科学家还发现,每台微波炉都会泄漏辐射,微波烹任的食物会产生有毒和致癌的附加物,微波食品的营养价值减少了60%至90%,长期食用微波食品会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造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智力下降。荷尔蒙也会发生异常情况,特别是男性和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和平衡出现异常。
15.下面对“微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波是用交流电来产生的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
B.太阳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有着重大的区别。
C.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可以使食物迅速加热,但却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
D.瑞士科学家发现,遭受微波辐射有损健康,食用微波食品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因为微波炉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
B.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1991年才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
C.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使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由此产生的奇怪的新分子都有毒性。
D.所有的食物经过微波加热都会产生已知的致癌物,吃微波食品的人血液中的癌细胞会增加。
17.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雨夜的灯光
①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③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梁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
⑩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⑪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⑫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⑬“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⑭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侯,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⑮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⑯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18.请阅读选文,补全下面的表格。
段落 | ①~③ | ④~⑥ | ⑦~⑮ | ⑯ |
主要内容 | A | “我”与父亲摸黑赶路。 | B | “我”感念打马灯男人的帮助。 |
19.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
20.请分析选文第⑩段中两个加点词“寂静”的含义。
第一个“寂静”:
第二个“寂静”:
21.选文第⑫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22.选文多次写“马灯的光亮”有什么作用?
七、综合性学习
23.“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话交友】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出自《孔子家语》的这段话,阐释了怎样的一种交友之道?谈谈你的理解。
(2)【活动二·话恩情】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
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50字左右。
(3)【活动三·品名著】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这段文字选自《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让“我”产生“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的感觉的是什么事情?
八、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歌手蔡琴说:“我是一个善于捕捉幸福的人。比如,阳光落到桌子上,温暖安静,那一刻好幸福。我喜欢养花,花开放了,我也感到幸福。”是啊,只要用心去捕捉,你会发现,幸福一直都在。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捕捉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B 2.A
3.D4.C5.A6.D7.B8.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9.B 10.“排”字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11.D 12.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 13.(1)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呀。
(2)人们都相信他的话,说石犀牛年代久远成妖怪。 14.共同点都是有人不去考证就听信他人的话;
告诉我们不可随意听信谣言,散播谣言,要求真求实,积极考察事情的真相。
15.D 16.C 17.(1)举例子。列举俄罗斯、美国等国科学家对微波食品的研究事例,具体说明其危害致癌。
(2)列数字。文中用“60%~90%”,精确说明食品经微波后营养价值减少状况。
18.A.“我”和父亲遇雨受阻。B.打马灯男人护送我们走出山林。 19.环境描写,交代出云多雷响的天气,预示大雨将至,烘托出“我”焦急的心情;为下文回家路途的艰辛做铺垫。 20.第一个“寂静”指夜晚山林的宁静;
第二个“寂静”既指夜晚山林的宁静,也指“我”内心的安宁。 21.补叙。作用:补充说明了“那人”的儿子因雨天路难行被摔坏了头的事情,点明“那人”雨夜在山道亮起马灯的原因,表现了“那人”由于对儿子的愧疚转而变成对他人的关心,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2.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②象征打马灯男人美好的心灵,突出灯光带给“我”的温暖与安慰,突出文章主题。
23.(1)要慎重地择人交友。(意对即可)
(2)对父母:总看到您温柔慈爱的目光,总看到您奔波劳碌的身影,总听到您殷殷期盼的叮嘱,让我永远难忘,谢谢您!
对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谢谢您无私的教诲,您辛苦了!
(3)《朝花夕拾》或《五猖会》;鲁迅被父亲拉着背诵《鉴略》一事。
24.例文:
捕捉幸福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幸福一直在。
——题记
站在田野间,阳光温暖,微风正好,走着走着,四季向我奔来,我一一抱个满怀,开始捕捉大自然四季的幸福。
捕捉春的幸福。
春日里,漫步田野。冬日的积雪还未完全消融,泥土里,湿湿的,空气里,香香的。走着走着,偶然发现,许多新生命都已经冒了出来,田地里一片新绿,树叶发芽,小草新生,万物复苏,给春天原本寂寞的大地增添了一派别有风味的生机与盎然。
捕捉夏的幸福。
初春的新绿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夏日的那狂躁驯傲的浓绿。可能昨夜下了雨,山间被雾缠着腰,好似轻纱一般。轻轻一闻,新鲜的泥土味夹杂着清香的草味。夏日里,鲜花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那一部分,各种花争奇斗艳,香气四溢,再一闻,便满是花的香味,清香馥郁。
捕捉秋的幸福。
秋天,田野换了衣裳。原本绿色的外套变成了一件“花衬衫”,树叶被秋天染了颜色,使其更加五彩缤纷。闭了眼,仔细聆听,树叶传来沙沙的歌声,一声接一声,富有节奏。行人踩过落叶,踩过枯草,那一声夹杂一声,这才是秋的声音吧!再听,农民喜悦的笑声和丰收的声音,这些声音成为一副画。
捕捉冬的幸福。
不觉中,冬天抓着一年最后的尾巴到来了,随之而来的是天上下起了一群白色“精灵”,落在房上,树上,身上,地上,软软的,一碰即化,但这并不影响它给冬天带来的幸福。河面,冻成了冰,动物们也都回了家,这便是冬天特有的宁静。雪地里,少有行人走过,偶尔有几个顽皮的小孩子在打闹,他们抓起雪,扔向对方,有时候不小心打到树上,树上就“下”起了雪。
原来,大自然的幸福不用我捕捉,那幸福一年四季,一直都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鉴赏,综合,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9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综合,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