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拓展阅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世界的气候》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气候和天气的区别,知道气候对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2.了解气候的地区差异,能够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学 习 过 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 气候与生活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天 气气 候区别时间长短______________变化大小__________________联 系是形成气候的基础表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举 例____、风雨、____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气候的地区差异1.气候的两大要素: 和 。2.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下面几句话,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昆明四季如春(3)我们刚到上海,就遇到一场暴雨。(4)今天夜间将有4-5级偏北风,气温骤降8-10℃。 2.关于气候影响日常生活这一议题,同学们能否联系当地实际,从衣食住行方面展开讨论? 【达标检测】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回答1、2题。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A.阴晴、风雨 B.气温、降水C.干、湿 D.降水、风向2.甲、乙两地相比( )A.夏季降水量甲大于乙 B.冬季降水量甲大于乙C.最低气温都出现在7月 D.气温年较差甲小于乙3.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风和日丽 B.阴雨绵绵 C.四季分明 D.电闪雷鸣【拓展阅读】四季更替与五带分布温带地区一年有春、夏、秋、冬季节之分,合称“四季”。四季是一种天文现象,表现为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从天文的角度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就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随着地球的公转,一年中就会出现四季的变化。西方的季节划分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作为四季的起点。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作为四季的起点。北温带的国家在划分四季时与气候结合,把每年的3、4、5月划分为春季;6、7、8月划分为夏季;9、10、11月划分为秋季;12月及次年的1、2月划分为冬季。根据地表热量分布的差异,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南、北温带(回归线至极圈之间,无极昼极夜无直射)、南、北寒带(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气候类型第2课时导学案,共6页。
这是一份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气候类型第1课时学案,共6页。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第2课时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拓展阅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