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专题07 平行四边形中动态问题讲义
典例解析
题型一、【存在性】
【例1】(2020·辽宁沈阳市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BC=15cm,动点P从点B开始沿BC边以每秒2cm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D开始沿DA边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点P和点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动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则当t=( )秒时,四边形ABPQ为矩形.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解:设动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
∵四边形ABPQ为矩形,
∴AQ=BP,
∵点P的速度为2cm/s,点Q的速度为1cm/s,
∴15﹣t=2t.
解得:t=5.
故答案为:C.
【例2】(2019·江门市模拟)如图,矩形ABCD中,AB=4cm,BC=8cm,动点M从点D出发,按折线D﹣C﹣B﹣A﹣D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动点N从点D出发,按折线D﹣A﹣B﹣C﹣D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若动点M、N同时出发,相遇时停止运动,若点E在线段BC上,且BE=3cm,经过_____秒钟,点A、E、M、N组成平行四边形.
【答案】.
【解析】如图,
BE=3,CE=5,CD+CE=9
由题意知,N、M相遇在A点,即N点在AD上,
当AN=ME且M在线段BC上时,满足题意,
故当M在线段BC上时(2≤t≤6),ME=9-2t或2t-9,AN=8-t
∴9-2t=8-t或2t-9=8-t,
解得:t=1(舍)或t=
故答案为:.
【例3】(2018·湖北武汉市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B=8 cm,AD=24 cm,BC=26 cm.点P从A出发,以1 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Q从点C同时出发,以3 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规定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从运动开始,使PQ=CD需要__________秒.
【答案】6或7.
【解析】解:(1)当PD=CQ时,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
设运动时间为t秒,
∴24-t=3t
解得:t=6s,
(2)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P=tcm,CQ=3tcm,
∴BQ=26-3t,
过P作PM⊥BC于M,过D作DN⊥BC于N,
则NC=BC-AD=26-24=2.
∴NC=QM=2,
∴BM=(26-3t)+2=28-3t,
当AP=BM,即t=28-3t,解得t=7,
故答案为:6s或7s.
【例4】(2019·长春吉大附中期中)如图,在矩形中,,动点分别同时从两点出发,动点以的速度沿向终点作匀速往返运动,动点以的速度沿向终点匀速运动,设两动点的运动时间是.
(1)试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
(2)当自返回(包括端点)的过程中,当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的值.
(3)连接,设交于,当时,求的值.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当P从B→C运动时,即0≤t<1.5,BP=6t,
当P从C→B运动时,即1.5≤t≤3,BP=18-3t;
(2)当P与C重合时,此时Q为AD中点,
∵AQ=DQ==4.5=DC,
∴△PQD为等腰三角形,
∴t=1.5s;
在P在返回的过程中,DQ=4.5=DC,不存在PD=DQ、PQ=DQ的情况,
当PD=PQ时,
如图,过P作PH⊥AD于H,
∴四边形CDHP为矩形,
∴QH=DH=PC,
∵PC=6t-9,DQ=9-3t,
∴6t-9=,
解得:t=1.8;
综上所述,当△PQD为等腰三角形时,t的值为1.5s或1.8s;
(3)当P在B-C时,
此时PC=9-6t,AQ=3t
∴9-6t=3t
解得:t=1;
当P在C-B时,
此时CP=6t-9,AQ=3t,
∴6t-9=3t
解得:t=3;
综上所述,t的值为1或3.
【例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B=8cm,AD=24cm,BC=26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动点Q从点C同时出发,以3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规定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求:
(1)当t为何值时,PQ∥CD?
(2)当t为何值时,PQ=CD?
【答案】(1)t=6;(2)t=6或t=7.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PA=t,CQ=3t,则PD=AD-PA=24-t.
(1)∵AD∥BC,
即PQ∥CD,
∴当PD=CQ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
即24-t=3t,
解得:t=6,
即当t=6时,PQ∥CD;
(2)若PQ=DC,分两种情况:
①PQ=DC,由(1)可知,t=6,
②PQ≠DC,由QC=PD+2(BC-AD),
可得:3t=24-t+4,
解得:t=7.
【例6】(2019·广东实验中学月考)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8,动点M从点B出发,沿B→A→C→B的方向以3的速度运动,动点N从点C出发,沿C→A→B→C方向以2的速度运动.
(1)若动点M、N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两点第一次相遇?
(2)若动点M、N同时出发,且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即停止运动.那么运动到第几秒钟时,点A、M、N以及△ABC的边上一点D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求出时间t并请指出此时点D的具体位置.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设经过t秒钟两点第一次相遇,
由题意得:3t+2t=16,
解得:t=,
即经过秒两点第一次相遇;
(2)①当0≤t≤时,
∵四边形ANDM为平行四边形,
∴DM=AN,DM//AN.DN//AB
∴∠MDB=∠C=60°,∠NDC=∠B=60°
∴∠NDC=∠C.
∴ND=NC
∴DM+DN=AN+NC=AC+BN=8,
即:3t+2t=8,t=,
此时点D在BC上,且BD=,
②当<t≤4时,此时A、M、N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
③4<t≤时,
∵四边形ANDM为平行四边形,
∴DN=AM,AM∥DN.
∴∠NDB=∠ACB=60°
∵△ABC为等腰三角形,
∴∠B=60°.
∴∠MDB=∠B.
∴MD=MB.
∴MB+NC=AN+CN=8,
3t-8+2t-8=8,解得:t=,
此时点D在BC上,且BD=,
④当<t≤8时,
则BN=16-2t,BM=24-3t,
由题意可知:△BNM为等边三角形,
∴BN=BM,即:2t-8=3t-16,解得t=8,此时M、N重合,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
【例7】如图,在菱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点为上一动点,点以的速度从点出发沿向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当________时,为等腰三角形.
【答案】5或8或.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cm,BD=6cm,
∴AC⊥BD,AO=OC=4cm,BO=OD=3cm,
由勾股定理得:BC=AB=AD=CD=5cm,
①当PA=AB=5cm时,t=5÷1=5(s);
②当P和C重合时,PB=AB=5cm,t=8÷1=8(s);
③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P,此时PB=PA,连接PB,
在Rt△BOP中,由勾股定理得:BP2=BO2+OP2,
AP2=32+(4-AP)2,
AP=,
t=÷1=(s),
故答案为:5或8或.
【例8】(2020·四川攀枝花期末)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12cm,∠A=60°,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线路AB—BD做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D同时出发,沿着线路DC-CB-BA做匀速运动.
(1)求BD的长.
(2)已知动点P运动的速度为2cm/s,动点Q运动的速度为2.5cm/s.经过12秒后,P、Q分别到达M、N两点,试判断△A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设问题(2)中的动点P、Q分别从M、N同时沿原路返回,动点P的速度不变,动点Q的速度改变为acm/s,经过3秒后,P、Q分别到达E、F两点,若△BEF为直角三角形,试求a值.
【答案】(1)BD=12;(2)△AMN为直角三角形;(3)1或3或6.
【解析】(1)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BC=CD=12
∵∠A=60°
∴△ABD是等边三角形
∴BD=12
(2)△AMN为直角三角形,
点Q到达AB的中点,点N为AB的中点.
∵△ABD是等边三角形,而MN为中线
∴MN⊥AB
∴△AMN为直角三角形
(3)∵△ABD为等边三角形
∴∠ABD=60°
经过3秒后,点P运动的路程为6cm.点Q运动的路程为3acm
∵点P从点M开始运动,即DE=6cm
∴点E为DB的中点,即BE=DE=6cm
①当点Q运动到F点,且点F在NB上,则NF=3a
∴BF=BN-NF=6-3a
∵△BEF为直角三角形,而∠FBE=60°
∴∠EFB=90°
∴∠FEB=30°
∴BF=BE
∴6-3a=×6,即a=1
②当点Q运动到F点,且点F在BC上,则NF=3a
∴BF=NF-BN=3a-6
∵△BEF为直角三角形,而∠FBE=60°
(i)若∠EFB=90°,则∠FEB=30°
∴BF=BE
∴3a-6=×6,即a=3
(ii)若∠FEB=90°,即FB⊥BD,而DE=BE
∴点F在BD的垂直平分线上
∴此时点F在点C处
∴3a=6+12,即a=6
综上所述,若△BEF为直角三角形,a的值为1或3或6.
题型二、【最值问题】
【例9】(2020·江苏无锡期中)如图,在菱形中,,,点是线段上一动点,点是线段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作点E关于AC的对称点点G,连接PG、PE,则PE=PG,CE=CG=2,
连接BG,过点B作BH⊥CD于H,则∠BCH=∠CBH=45°,
∵四边形ABCD是菱形,
∴BC=AD=
在Rt△BHC中,BH=CH=3 ,
∴HG=HC-GC=3-2=1,
∴Rt△BHG中,BG= ,
当点F与点B重合时,PE+PF最小,最小值=PG+PB=BG,
∴PE+PF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D.
【例10】(2019·山东滨州)如图,在菱形ABCD中,,且,点F为对角线AC的动点,点E为AB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答案】.
【解析】解:连接BD、DF,过D作DH⊥AB于H.
∵四边形ABCD是菱形,∠BAD=60°
∴AD=AB,△DBA是等边三角形
∴B、D关于AC对称,BF=DF
由垂线段最短知,当D、F、E共线,且与DH重合时,BF+EF的值最小,最小值为DH的长,DH=.
故答案为:.
【例11】(2019·浙江杭州市)如图,矩形ABCD中,AD=6,∠CAB=30°,点P是线段AC上的动点,点Q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则AQ+QP的最小值是_____.
【答案】6.
【解析】解:
作点A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E,过E作EP⊥AC于P,交CD于点Q.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C=90°,
∴DQ⊥AE,
∵DE=AD,
∴QE=QA,
∴QA+QP=QE+QP=EP,
∴此时QA+QP最短(垂线段最短),
∵∠CAB=30°,
∴∠DAC=60°,
在RT△APE中,∵∠APE=90°,AE=2AD=12,
∴EP=6
故答案为:6.
【例12】(2020·福建泉州期末)如图,是长方形内部的动点, ,的面积等于9,则点到两点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得:△BPC中BC边上的高为3,
∴CM=3,延长CD到E使ME=MC,此时PC=PE,
连接BE交MN与点P,此时PB+PC最短,最小值为BE的长
在Rt△BCE,由勾股定理得:BE=
故答案为:.
【例13】如图,长方形,长,宽,点P是边上的一个动点,连结、,则的面积为________,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2;10;.
【解析】解:①过点P作PE⊥AD于E,
∴PE⊥AD
∵ABCD是长方形
∴PE=AB=4
∴△PAD面积为12
②作点D关于BC对称点D’,连接AD’交BC于P,
此时PA+PD长度最小,最小值为AD’的长,
由勾股定理得:AD’=10
即PA+PD的最小值是10;
③过点C做直线CE,使CE与BC的夹角成30°,过点P作CE的垂线,垂足为E,
则PE=PC
∴PA+PC的最小值为PA+PE的最小值,
当P、A、E共线时,PA+PE最小,
由勾股定理得:BP=,AP=
∴PE=
∴AE=AP+PE=
即PA+PC的最小值为.
【例14】(2020·陕西宝鸡)如图,菱形的边长为,点是上一动点(不与重合),点是上一动点,则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
【答案】.
【解析】解:连接BD,
∵菱形ABCD边长为4,∠BAD=60°,
∴AB=BC=CD=AD=4,∠BAD=∠BCD=60°,
∴△ABD与△BCD为等边三角形,
∴∠FDB=∠EAB=∠ABD =60°,BA=BD,
∵AE+CF=4,DF+CF=CD=4,
∴AE=DF,
在△BDF和△BAE中,,
∴△BDF≌△BAE,
∴BE=BF,∠ABE=∠DBF,
∴∠EBF=∠ABD=60°,
∴△BEF是等边三角形,
∴当BE⊥AD时,△BEF的面积最小,此时点E为AD的中点,
∴AE=2,则BE=EF=,
过点F作FG⊥BE于点G,则点G为BE中点,
∴,则,
∴△BEF面积的最小值=,
故答案为:.
题型三、【折叠】
【例15】(2020·江苏镇江市期末)如图,在矩形中,,点分别在上,且,为直线上一动点,连接,将沿所在直线翻折得到,当点恰好落在直线上时,的长为________.
【答案】或10.
【解析】解:设CE=CE’=x,
①当E点在线段BC上时,
∵矩形ABCD中,AB=5,
∴CD=AB=5,AD=BC=6,AD∥BC,
∵点M,N分别在AD,BC上, ,
∴DM=CN=4,
∴四边形CDMN为平行四边形,
∵∠NCD=90°,
∴四边形MNCD是矩形,
∴∠DMN=∠MNC=90°,MN=CD=5,
由折叠知,CD=C’D=5
∴C’M=3
∴C’N=2
又EN=CN-CE=4-x,
∴x2=22+(4-x)2,
解得,x=2.5,即CE=2.5;
(2)当E点在CB的延长线上时,
同理,MN=CD=5,CD=C’D=5, MC’=3,C’N=8, EN=CE-CN=x-4,
由勾股定理得:x2=82+(x-4)2,
解得:x=10,即CE=10;
综上,CE=2.5或10.
故答案为:2.5或10.
【例16】(2020·河南焦作期末)如图,点在边上,点为边上一动点,连接与关于所在直线对称,点分别为的中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连接.当为直角三角形时,的长为_______.
【答案】2或.
【解析】解:①当∠A'EF=90°时,
∵△A′BC与△ABC关于BC所在直线对称,
∴A'C=AC=2,∠ACB=∠A'CB,
∵点D,E分别为AB,B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DE∥AB,
∴∠BDE=∠MAN=90°,
∴∠BDE=∠A'EF,
∴AB∥A'E,
∴∠ABC=∠A'EB,
∴∠A'BC=∠A'EB,
∴A'B=A'E,
Rt△A'CB中,∵E是斜边BC的中点,
∴BC=2A'E,
由勾股定理得:AB2=BC2-AC2,
∴AE′=
∴AB=;
②当∠A'FE=90°时,
∵∠ADF=∠A=∠DFC=90°,
∴∠ACF=90°,
∵△A′BC与△ABC关于BC所在直线对称,
∴∠ABC=∠CBA'=45°,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2;
故答案为:或2.
【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0讲 特殊平行四边形中的动态问题专练: 这是一份【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0讲 特殊平行四边形中的动态问题专练,文件包含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0讲特殊平行四边形中的动态问题专练原卷版docx、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0讲特殊平行四边形中的动态问题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专题07平行四边形中动态问题基础巩固+技能提升解析版docx、专题07平行四边形中动态问题基础巩固+技能提升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文件包含专题03二次根式及勾股定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讲义解析版docx、专题03二次根式及勾股定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讲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