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末滚动验收9磁场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4848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末滚动验收9磁场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4848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末滚动验收9磁场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4848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末滚动验收9磁场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末滚动验收9磁场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A为一水平旋转的橡胶盘,带有大量均匀分布的负电荷,在圆盘正上方水平放置一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如图。当圆盘高速绕中心轴OO′转动时,通电直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 )
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
C.水平向里D.水平向外
C [负电荷匀速转动,会产生与旋转方向反向的环形电流,由安培定则知,在通电导线处磁场的方向沿轴O′O向上。由左手定则,可知C正确。]
2.如图所示,虚线PQ上方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甲、乙两个带正电的粒子先后由静止经过相同电压加速后,分别以速度v甲、v乙从PQ上的O点沿纸面射入磁场,结果两粒子从PQ上的同一点射出磁场。已知v甲、v乙之间的夹角α=60°,v乙与PQ之间的夹角β=30°,不计甲、乙两粒子的重力及甲、乙之间的作用力。若甲、乙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甲、t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甲∶v乙=1∶eq \r(2)B.v甲∶v乙=eq \r(2)∶1
C.t甲∶t乙=3∶4D.t甲∶t乙=3∶2
C [根据对称性,即两粒子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与直线边界的夹角相等,可作出甲、乙两个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几何知识可知,R甲=eq \f(1,2)OS,R乙=OS,甲、乙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R甲∶R乙=1∶2,粒子在加速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qU=eq \f(1,2)mv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eq \f(mv2,r),联立解得粒子运动速度为v=eq \f(2U,Br),则eq \f(v甲,v乙)=eq \f(R乙,R甲)=eq \f(2,1),选项A、B错误;由上述分析有eq \f(m,q)=eq \f(r2B2,2U),eq \f(m甲,q甲)∶eq \f(m乙,q乙)=Req \\al(2,甲)∶Req \\al(2,乙)=12∶22=1∶4,由几何关系可知,甲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180°,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60°,则甲、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t甲∶t乙=eq \b\lc\(\rc\)(\a\vs4\al\c1(\f(1,2)×\f(2πm甲,q甲B)))∶eq \b\lc\(\rc\)(\a\vs4\al\c1(\f(1,6)×\f(2πm乙,q乙B)))=3∶4,选项C正确,D错误。]
3.通电长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与导线中的电流强度I成正比,与距导线的距离r成反比。在直角坐标系中,两根长直导线分别沿x轴和y轴放置,两者在坐标原点处彼此绝缘,导线中的电流强度分别为I1和I2,且I1=2I2,则能大致表示xOy平面内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点的图象是( )
A B
C D
A [由安培定则知,通电导线I1产生的磁场,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通电导线I2产生的磁场,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由磁场叠加知,第一象限与第三象限磁场可能为零,由于I1=2I2,且磁感应强度B与导线中的电流强度成正比,与距导线的距离成反比,故大致表示xOy平面内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点的图象靠近I2,选项A正确,B、C、D错误。]
4.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外的匀强磁场中,固定着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物块以初速度v0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下滑。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不变,滑动时电荷量不变。则在小物块滑动过程中,其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D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沿斜面上滑时有mgsin θ+f=ma,垂直斜面方向有FN=mgcs θ+qvB,其中f=μFN,解得a=gsin θ+μgcs θ+eq \f(μqvB,m),上滑时做减速运动,故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也越来越小,下滑时有mgsin θ-f′=ma′,垂直斜面方向有F′N+qvB=mgcs θ,其中f′=μF′N,解得a′=gsin θ-μgcs θ+eq \f(μqvB,m),下滑时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加速度也越来越大,故A、B、C错误,D正确。]
5.(2020·湖南重点中学联考)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区域(含边界)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a=60°,∠b=90°,ac=L,一个粒子源在a点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大小和方向均不同的速度射入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中,速度的最大值是( )
A.eq \f(qBL,2m) B.eq \f(\r(3)qBL,6m) C.eq \f(\r(3)qBL,4m) D.eq \f(qBL,4m)
A [粒子沿ab边界方向射入磁场从ac边射出磁场时转过的圆心角最大,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长,粒子速度最大时运动轨迹与bc边相切,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题意和几何关系可知ab=eq \f(1,2)L,四边形abdO是正方形,轨迹半径r=eq \f(1,2)L,粒子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maxB=eq \f(mv\\al(2,max),\f(1,2)L),解得粒子的最大速度vmax=eq \f(qBL,2m),选项A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6.(2020·邯郸模拟)如图所示,在Ⅰ、Ⅱ两个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分别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向里,AD、AC边界的夹角∠DAC=30°,边界AC与边界MN平行,Ⅱ区域宽度为d。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可在边界AD上的不同点射入,入射速度垂直AD且垂直磁场。若入射速度大小为eq \f(qBd,m),不计粒子重力,则( )
A.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eq \f(d,2)
B.粒子从距A点0.5d处射入,不会进入Ⅱ区域
C.粒子从距A点1.5d处射入,在Ⅰ区域内运动的时间为eq \f(πm,qB)
D.能够进入Ⅱ区域的粒子,在Ⅱ区域内运动的最短时间为eq \f(πm,3qB)
CD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eq \f(v2,r),其中v=eq \f(qBd,m),解得r=d,故A错误;画出恰好不进入Ⅱ区域的临界轨迹,如图甲所示,
甲
由几何关系,知AO=eq \f(r,sin 30°)=2r=2d,0.5d
7.(2020·济南模拟)如图所示,竖直平面MNRS的右侧存在竖直向上的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从平面MNRS上的O点处以初速度v0=10 m/s垂直MNRS面向右抛出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若磁感应强度B=eq \f(πm,q),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10eq \r(2) m/s
B.小球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10eq \r(5) m/s
C.小球离开磁场时的位置与抛出点的距离为eq \f(5,π)eq \r(π2+4) m
D.小球离开磁场时的位置与抛出点的距离为eq \f(5,π)eq \r(π2+16) m
AD [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离开磁场的时间为t=eq \f(T,2)=eq \f(πm,qB)=1 s,则小球离开磁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vy=gt=10 m/s,小球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eq \r(v\\al(2,0)+v\\al(2,y))=10eq \r(2) m/s,故A正确,B错误;小球离开磁场时在竖直方向的距离为y=eq \f(1,2)gt2=5 m,水平方向位移为直径,即x=2R=eq \f(2mv0,qB)=eq \f(20,π) m,则小球离开磁场时的位置与抛出点的距离为s=eq \r(x2+y2)=eq \f(5,π)eq \r(π2+16) m,故C错误,D正确。]
三、非选择题
8.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提供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金属丝R(电阻约8 Ω)
B.电流表A(0.6 A,内阻约0.6 Ω)
C.电压表V(3 V,内阻约3 kΩ)
D.滑动变阻器R1(0~5 Ω,2 A)
E.电源E(6 V)
F.开关,导线若干
(1)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 mm。
(2)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将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甲 乙
(3)测得金属丝的直径为d,改变金属夹P的位置,测得多组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L及相应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作出eq \f(U,I)L图线如图所示。测得图线斜率为k,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ρ为________。
(4)关于电阻率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应置于最左端
B.实验中,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位置确定后不可移动
C.待测金属丝R长时间通电,会导致电阻率测量结果偏小
D.该实验方案中电流表A的内阻对电阻率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解析] (1)螺旋测微器读数为:0 mm+eq \f(0.5,50)×39.9 mm=0.399 mm,所以读数为0.399 mm。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下:
(3)设电流表内阻为R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待测电阻:R=eq \f(U-IRA,I),电阻R=ρeq \f(L,S),横截面积:S=πeq \b\lc\(\rc\)(\a\vs4\al\c1(\f(d,2)))eq \s\up12(2),联立解得:eq \f(U,I)=eq \f(4ρ,πd2)L+RA,图象斜率:k=eq \f(4ρ,πd2),所以电阻率ρ=eq \f(πkd2,4)。
(4)为了保扩电路,实验开始前应使待测回路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左端,A正确。实验要测量多组电压值、电流值,通过改变滑片位置,改变电压表示数,滑动变阻器滑片需要移动,B错误。待测金属丝R长时间通电,因为电流热效应存在,温度升高,电阻率变大,C错误。根据eq \f(U,I)=eq \f(4ρ,πd2)L+RA可知,电流表的内阻存在不会改变图象的斜率,对电阻率测量结果没影响,D正确。
[答案] (1)0.399 (2)见解析图 (3)eq \f(πkd2,4) (4)AD
9.如图甲所示,有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OP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45°,紧靠磁场边界放置长为6d、间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M、N,M板与磁场边界的交点为P,磁场边界上的O点与N板在同一水平面上。在两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场(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周期T=eq \f(4d,v0),E0=eq \f(Bv0,6)。某时刻从O点竖直向上以初速度v0发射一个电荷量为+q的粒子,结果粒子恰在图乙中的t=eq \f(T,4)时刻从P点水平进入板间电场,最后从电场中的右边界射出。不计粒子重力。求:
甲 乙
(1)粒子的质量m;
(2)粒子从O点进入磁场到射出电场运动的总时间t;
(3)粒子在电场中的射出点到M点的距离。
[解析] (1)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
轨迹半径r=d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v0B=meq \f(v\\al(2,0),r)
解得:m=eq \f(qBd,v0)。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T0=eq \f(2πd,v0)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1=eq \f(T0,4)=eq \f(πd,2v0)
粒子在电场中做曲线运动,与两板平行方向上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时间t2=eq \f(6d,v0)
粒子从O点进入磁场到离开电场运动的总时间t=t1+t2
解得:t=eq \f(π+12,2v0)d。
(3)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
t2=eq \f(6d,v0)=eq \f(3,2)T
由题图乙可知,当粒子从t=eq \f(T,4)时刻自P点进入电场后,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一个周期T的位移为0,对应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故粒子在eq \f(3,2)T内运动的竖直位移y=2×eq \f(1,2)aeq \b\lc\(\rc\)(\a\vs4\al\c1(\f(T,4)))eq \s\up12(2)
a=eq \f(qE0,m),
解得y=eq \f(d,6)。
[答案] (1)eq \f(qBd,v0) (2)eq \f(π+12,2v0)d (3)eq \f(d,6)
10.(2020·山东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某型号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M、N为竖直放置的两金属板,两板间电压为U,Q板为记录板,分界面P将N、Q间区域分为宽度均为d的Ⅰ、Ⅱ两部分,M、N、P、Q所在平面相互平行,a、b为M、N上两正对的小孔。以a、b所在直线为z轴,向右为正方向,取z轴与Q板的交点O为坐标原点,以平行于Q板水平向里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区域Ⅰ、Ⅱ内分别充满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E。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孔飘入电场(初速度视为零),经b孔进入磁场,过P面上的c点(图中未画出)进入电场,最终打到记录板Q上。不计粒子重力。
(1)求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以及c点到z轴的距离L;
(2)求粒子打到记录板上位置的x坐标;
(3)求粒子打到记录板上位置的y坐标(用R、d表示);
(4)如图乙所示,在记录板上得到三个点s1、s2、s3,若这三个点是质子eq \\al(1,1)H、氚核eq \\al(3,1)H、氦核eq \\al(4,2)He的位置,请写出这三个点分别对应哪个粒子(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不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甲 乙
[解析] (1)设粒子经加速电场到b孔的速度大小为v,粒子在区域Ⅰ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应圆心角为α,在M、N两金属板间,由动能定理得
qU=eq \f(1,2)mv2①
在区域Ⅰ中,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磁场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vB=meq \f(v2,R)②
联立①②式得
R=eq \f(\r(2mqU),qB)③
由几何关系得
d2+(R-L)2=R2④
cs α=eq \f(\r(R2-d2),R)⑤
sin α=eq \f(d,R)⑥
联立①②④式得
L=eq \f(\r(2mqU),qB)-eq \r(\f(2mU,qB2)-d2)。⑦
(2)设区域Ⅱ中粒子沿z轴方向的分速度为vz,沿x轴正方向加速度大小为a,位移大小为x,运动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E=ma⑧
粒子在z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规律得
vz=vcs α⑨
d=vzt⑩
粒子在x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
x=eq \f(1,2)at2⑪
联立①②⑤⑧⑨⑩⑪式得
x=eq \f(md2E,4mU-2qd2B2)。⑫
(3)设粒子沿y方向偏离z轴的距离为y,其中在区域Ⅱ中沿y方向偏离的距离为y′,由运动学公式得
y′=vtsin α⑬
由题意得
y=L+y′⑭
联立①④⑥⑨⑩⑬⑭式得
y=R-eq \r(R2-d2)+eq \f(d2,\r(R2-d2))。⑮
(4)s1、s2、s3分别对应氚核eq \\al(3,1)H、氦核eq \\al(4,2)He、质子eq \\al(1,1)H的位置。
[答案] (1)eq \f(\r(2mqU),qB) eq \f(\r(2mqU),qB)-eq \r(\f(2mU,qB2)-d2)
(2)eq \f(md2E,4mU-2qd2B2) (3)R-eq \r(R2-d2)+eq \f(d2,\r(R2-d2))
(4)s1、s2、s3分别对应氚核eq \\al(3,1)H、氦核eq \\al(4,2)He、质子eq \\al(1,1)H的位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末滚动验收13热学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末滚动验收6动量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末滚动验收3牛顿运动定律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