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苏科版6.5 垂直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数学苏科版6.5 垂直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课时65垂直解析版docx、课时65垂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6.5 垂 直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垂直及有关垂直的计算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于点O,∠EOC=35°,则∠AOD的度数为( )
A.55° B.125° C.65° D.135°
2.下列图形中线段AD的长表示点A到直线BC距离的是( )
A.B. C.D.
3.如图,OP平分∠AOB,PD⊥OA于点D,点E是射线OB上的一个动点,若PD=3,则PE的最小值是 ___.
4.如图,AB、CD交于点O,OE⊥AB,且OC平分∠AOE,过O点作射线OF,且∠DOF=4∠AOF,求∠FOC的度数.
【划考点】
1.垂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垂线的性质: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
定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1.∠A两边分别垂直于∠B的两边,∠A与∠B的关系是( )
A.相等 B.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不能确定
2.如图,从旗杆的顶端向地面拉一条绳子,绳子底端恰好在地面处,若旗杆m,则绳子的长度不可能是( ).
A.12m B.11m C.10.3m D.10m
3.体育课上老师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同学的跳远成绩,这里面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
A.垂线段最短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过点画线段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直线与相交于点,,,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6.如图,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 ___的长.
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若∠COE=55°,则∠BOD为______.
8.如图,直线AD⊥BD,垂足为点D,则点B到AC的距离是线段 _____的长度.
9.如图,AD⊥BD,BC⊥CD,AB=a cm,BC=b cm,则B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如图,AO⊥BO,O为垂足,直线CD过点O,且∠BOD=3∠AOC,则∠BOD=________.
1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OG⊥EF,且∠GOB=20°,∠AOC=40°,则∠COE=_____°.
12.如图, 直线, , 相交于点, 若, , 则______度.
13.如图所示,.
(1)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距离的线段共有_______条,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
(2)______(填“>”或“<”或“=”),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填“>”或“<”或“=”),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直线互相垂直,记作_________;
直线互相垂直,垂足为点,记作_________;
叙述方式(1) _____,垂足是________.
叙述方式(2) 于 _______.
15.已知:如图, .
求证:.
证明: (已知)
________(________)
又(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6.已知A 、O、B 三点共线,∠BOC=35°,作 OD⊥OC,则∠DOB=______.
17.如图,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垂足为,,求的度数.
18.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AB两侧的村庄.
(1)设汽车行驶到P点位置时,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Q点位置时,离村庄N最近,请你在AB上分别画出P,Q两点的位置.
(2)设汽车行驶到R点位置时,离村庄M与村庄N的距离和最短,请你在AB上分别画出R点的位置.
19.如图,三角形中,.
(1)分别指出点到直线,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哪些线段的长;
(2)三条边,,中哪条边最长?为什么?
20.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过线段AB的中点C,画CD⊥AB;
(2)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是3cm,过点P画直线AB的垂线PC;
(3)过三角形ABC内的一点P,分别画AB,BC,CA的平行线.
21.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如图,请你过点画出射线或线段的垂线.
22.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C. OD是两条射线,OC⊥OD,射线OE平分∠BOC.
(1)若∠DOE=140°,求∠AOC的度数.
(2)若∠DOE=α,则∠AOC= .( 请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B平分∠EOD.
(1)若∠EOC=110°,求∠BOD的度数;
(2)若∠BOE:∠EOC=1:3,求∠AOC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画OF⊥CD,请直接写出∠EOF的度数.
24.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OE⊥OF,且OA平分∠COE.
(1)若∠DOE=50°,求∠BOF的度数.
(2)设∠DOE=α,∠BOF=β,请探究α与β的数量关系(要求写出过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4 平行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课时64平行解析版docx、课时64平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5.3 展开与折叠课时作业,文件包含课时53展开与折叠解析版docx、课时53展开与折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2 图形的运动习题,文件包含课时52图形的运动解析版docx、课时52图形的运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