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861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861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综合训练题
展开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课堂同步测试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建议用时:40分钟)
基础训练
1.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①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人烟稀少的地区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2015年11月30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大会提出到本世纪末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中国承诺到2030年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60%-65%。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 )
A.陆地面积扩大 B.极地冰川面积增大 C.沿海低地被淹没 D.酸雨出现频率增多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 ④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③
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5.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当今国际普遍关注的问题。下列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C.加强国际合作 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
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下图为1980—2012年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据此完6-7题。
6.格陵兰地区地表反照率变化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
①全球变暖 ②全球气候变冷 ③冰川面积扩大 ④冰川融化加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分析格陵兰地区地表反照率变化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
①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②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移动 ③高山上林带上界位置上升 ④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除两极地区的冰川外,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该地区的冰川正以20世纪末2倍的速度融化。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部分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结合材料探究:
(1)冰川快速融化造成的后果有哪些?
(2)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能力提升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京都议定书》中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在政府对CO2排放进行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把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2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在遏制全球变暖的世界浪潮中,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阅读材料,完成9-10题。
9.“碳交易”的出现能使( )
①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②环境质量逐渐好转 ③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④排污量小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生物柴油大多是就地取材,用棕榈油制取生物柴油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德国C.韩国 D.马来西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经过近两周“马拉松式”的谈判,会议当地时间2011年12月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最急切盼望《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能早日执行的国家是( )
A.俄罗斯B.美国 C.中国 D.马尔代夫
12.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多减限制的义务,说明( )
A.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不承担减排限排的义务
C.国际环保中,无论国家大小,承担责任是相同的
D.国际环保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13.读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被称为“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了0.4~0.8℃。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升高1~6℃。
材料二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为什么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2)简要回答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3)我国在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
(4)世界气象组织官员说:2009年末至2010年初,世界不少地方遇到极端严寒天气,但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并未改变。请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D
6.C
7.D
8.(1)一方面会引发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地和沿海大城市及一些岛国。
(2)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环境,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9.C
10.D
11.D
12.D
13.(1)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2)有利影响: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如高纬度地区。
不利影响:使蒸发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如低纬度地区。
(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或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4)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阴晴、冷暖、雨雪等大气状况,有时变化剧烈;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的平均状况,变化缓慢。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在局部地区或一定的时间里,气温可能会出现下降。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精品课时作业,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三册--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三册--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精品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地协调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课时训练,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