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时作业02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877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时作业02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877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时作业02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877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巩固练习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作品。
B.在莎莉文老师的指导下,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C.因为莎莉文老师能够做到寓教于乐,因此她赢得了海伦·凯勒的尊敬与爱戴。
D.对于海伦·凯勒来说,莎莉文老师就是那个启发她、给她深切的爱的人。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中“房顶上”是方位词。
B.“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中“慢”“快”是动词。
C.“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中“过”是趋向动词。
D.“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中“井房”是名词。
3.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A.zhē chāi nòng zhǎn
B.zhē cuō nòng zhàn
C.zhē chāi lng zhàn
D.zhé cuō lng zhǎn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回想以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B.两个盗墓贼冒充文物工作者,一周来常常废寝忘食地挖掘,终于打通了通往墓室的暗道。
C.特朗普多项贸易和外交政策都直指墨西哥,面对咄咄逼人的特朗普,墨西哥总统培尼亚倾向于打开中国市场。
D.看完建军90周年大阅兵之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5.下列对本文写法特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从自己的进步、成长过程体现老师的辛勤培育,从侧面烘托老师的形象。
B.直接描写老师的外貌、动作,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C.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抽象事物的本质。
D.凭借触觉去感受大自然,感受老师的关爱,接受老师的教导。
二、填空题
6.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______)
(2)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______)
(3)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______)
7.海伦凯勒在文中说:“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帮我开了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这里,作者说自己“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含意是_______________;说自己“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的含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整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莎利文小姐深深的___________之情。
三、综合性学习
8.居里夫人曾言:一个人不管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感念师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写出你为本次活动拟定的宣传口号。(20字以内)
(2)下面是小玲同学在班会上献给老师的一段话,仔细阅读,按要求答题。
①月亮的光辉是太阳赐予的,我心中的光明来自您——老师!②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在我们的心灵中叮咚作响;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学生的灵魂。③老师啊,我怎能不把您遗忘!④老师啊,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您是粉笔,磨短了自己,补长了别人; , 。
a.上文第③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b.请在第④句画线处续写内容,与上文语意连贯,句式一致,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请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赞颂老师的对联补写完整,每个括号内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字。
上联:一支粉笔,( )袖清风,启迪( )秋智慧
下联:( )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横批:( )年树人
(4)求学至今,老师给予我们的关爱太多了,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请捕捉这一美好的瞬间,用文字将它表述出来,那将成为你永恒的的记忆!(100字左右)
综合训练
材料:
(残疾人心声)“俺是个残疾人,到现在,我坐着轮椅已经度过了21年。……我想,一切外在的艰难和阻碍都不算可怕,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残疾算什么呢?”——《给盲童朋友》史铁生(著名小说家)
(珍贵的镜头)每年5月的第三个周日,就是我国的“爱心助残日”。2012年5月25日,贵阳市共有38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少年儿童参加了“节约一顿早餐、一瓶矿泉水或一包牛奶,向残疾人献爱心”的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向贵阳市盲聋哑学校的学生捐赠的10余万元善款,将用于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9.古往今来,有多少残疾人身残志坚,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介绍的是关于残疾人的感应或事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丘失明成《左传》(相传);瞎子阿炳谱《二泉映月》。
B.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陆永康跪着培育“桃李”。
C.海伦·凯勒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邰丽华演“千手观音”。
D.冰心著《繁星·春水》;贝多芬谱《天鹅湖》。
10.将下面的信息重新组织成符合逻辑,通顺畅达的一句话,正确的一项是( )(各项句末标点已删)
①并帮助不少因为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的少年重返课堂的动人故事
②但仍凭顽强的毅力,勇敢地继续活下去
③影片《网络妈妈》讲述的是花季少女刘学萍遭遇不幸,双手残废
④在身患残疾后,仍苦练生活自理能力,还学会了用仅存的一根手指上网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11.综合性学习。
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实施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热饭、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般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
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设备,容易烫伤手或触电。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
(1)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以内)
(2)根据材料二,按要求设计一个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一:
活动形式二:
(3)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
四、现代文阅读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①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②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的来去匆忙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③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④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⑤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⑥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布娃娃。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我玩了一会儿布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⑦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这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以后,我才领悟到的。
⑧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作“dll”。
⑨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⑩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⑪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⑫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设置悬念,为下文写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做铺垫。
B.第⑤段画线句子表明了莎莉文老师再塑“我”生命的两个支点——启示真理、给“我”以爱,流露出“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无限感激。
C.莎莉文老师送了“我”两次布娃娃,其最终目的都是让我学习单词“dll”,也从侧面突显出“我”学习过程的艰辛。
D.作者以朴素的语言写出了莎莉文老师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叙述看似平实,却让读者感受到了字里行间涌动的深情。
13.文章第④段写莎莉文老师到来前,“我”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4.第⑪段“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联系文章,请你说说“水”对“我”有哪些重要意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②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④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我立刻伸出双手。可是,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乙
①我往下看,感到阵阵眩晕;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②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③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④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15.在“救星”出现之前,甲、乙文中主人公的处境和心理相似,是怎样的呢?请按要求回答。
相似的处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文第③段和乙文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子在表现“我”的心情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作用呢?
(1)甲文第③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第②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生路上,困难总与收获相伴。回顾课内全文,你从两位主人公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
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
18.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19.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请任选一句作答)
(1)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
(2)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结合加点词揣摩人物心理。)
我选________句:________
20.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1.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A
6.(1)反复 (2)比喻 (3)反问
7.莎利文教育凯勒时是理论联系实际 凯勒虽然身有残疾,但并不是没有学习能力,只是需要合适的引导 感激
8.(1)示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a.删去“不”。
b.示例一:您是蜡烛 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示例二:您是路标巧把学生的前程指引
(3)上联:两 千 下联:三 横批:百
(4)示例: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自己无关紧要,特别是在老师的眼里。有天早读迟到,站在书声琅琅的教室门外,有点恐慌。老师发现了我,目光从着急化成了惊喜:“XX,你来啦。我还准备往你家打电话呢。”慈爱的面容,暖心的话语,谁说老师不在乎我呢?从前的疑惑烟消云散。
9.D
10.A
11.(1)示例:“暖冬计划”指重庆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的计划。
(2)示例:活动主题——安全取暖,从我做起。活动形式——举办“安全取暖”知识讲座。开展“安全取暖”手抄报比赛。
(3)示例:张薇同学,你是“暖冬计划”的受益人,知恩图报,表达感谢是应该的,这并不是出风头。你就不要有这样的顾虑了,好吗?
12.C
13.作者用“神情紧张”“小心翼翼”“唯恐意外发生”等十分形象又富有情感的文字,真切地表现了“我”又盲又聋的处境:六岁的“我”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生理缺陷关闭了“我”接触世界的大门。“我”无助、脆弱,需要能引航的光明带领自己走出迷雾。
14.①“水”使“我”产生了求知的欲望,使“我”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妙的感受;②“水”打开了“我”智慧和情感的大门,使我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情感。
15.相似的处境:都陷入了困境。甲文中的“我”失去光明,十分迷茫;乙文中的“我”攀岩遇险,无法脱险。 相同的心理:害怕(恐惧),迷茫,不知所措,渴望帮助(言之成理)
16.(1)甲文:比喻, 将我的迷惘处境比作船在迷雾中找不到方向的处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因失去光明而迷惘、恐惧的心理,表明“我”急需教育,急需有人引领和帮助,这就为沙利文老师的出现以及对“我”人生的影响等情节做下铺垫。 (2)乙文:环境描写, “太阳西沉”和“夜幕降临”等词,写出时光流逝和我被困时间的漫长,烘托“我”因害怕而绝望、麻木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父亲出现并帮助我的情节做铺垫。
17.答案示例:当人遇到困难时,要克服紧张害怕的心理,勇于面对困难,要善于借助他人的帮助,一步一步勇敢走出困境。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我们定能收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18.鹞爷是一个扎风筝技艺精湛、淡泊名利、固守传统技艺、渴望亲情、对农村前景深感忧虑的民间老艺人。
19.选(1):“蚕食”形象地写出了现代化进程中挖掘机一步步摧毁村庄院落的过程,传达出鹞爷对农村美好家园渐渐消逝的痛心与无奈。 选(2):写出鹞爷此刻复杂的内心:对儿孙的想念,对美好往事的眷恋,对儿孙不在身边的失落,对风筝技艺后继无人的痛心。
20.这一情节照应了“飘逝的风筝”这一题目;表现鹞爷复杂的内心,丰富人物形象;促人思考“根”是什么,深化小说主题。
21.回答“飘逝的不仅仅是风筝”。飘逝的是乡村文明的生机和活力。由于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不愿学习如扎风筝一般费事的传统技艺,他们纷纷进城。美丽乡村日渐荒芜,老人孤单留守,传统技艺面临消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再塑生命的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再塑生命的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