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运动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883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运动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883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运动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883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运动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8831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运动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8831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运动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8831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运动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8831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运动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8831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运动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展开思考:为什么地球有四季变换呢?
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与自转方向一致。
①概念:恒星年是从太阳第一次经过地球和遥远恒星的连线到第二次再次经过地球和这颗遥远恒星的连线中间所经过的时间。
②时间:365天6时9分10秒
第六章 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②时间:365天5时48分46秒
③角度:稍少于360°
①概念:回归年指从太阳直射点第一次直射在春分点到太阳直射点第二次直射春分点中间经过的时间。
3、中心和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为中心进行公转,公转轨道是接近于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
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距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
1、概念: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赤道所在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这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为23°26'。
2、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黄赤交角:23°26′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地轴与赤道面夹角:90°
赤道平面:地球自转平面,与地轴垂直。黄道平面:地球公转平面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度数与地轴和公转平面夹角互余;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被叫做一个回归年。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晨昏线把每一条纬线分为两部分,属于昼半球的一段称为昼弧,属于夜半球的一段称为夜弧。(2)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例表示。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春分日至秋分日a.北半球为夏半年,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如下:
b.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②秋分日至春分日a.北半球为冬半年,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如下:
b.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 ,均为12时。
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及日出日落方位
(1)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②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即同一日期,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3)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低,变化幅度越小。
3、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
【北纬40°地区二分二至日出日落大致时间】
(1)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①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 ②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方位越偏北。③出现极昼的地区,日出正北,日落正北。(2)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前后-次年3月21日前后)①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②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方位越偏南。③恰好出现极夜的地区,日出正南,日落正南。
(3)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除极点外),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平分。(4)出现极昼的地方(极点除外):北半球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太阳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4、太阳的方位与物体影子朝向的关系
物体的影子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
[例1] 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如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A.呼和浩特(112°E,40°N)B.兰州(104°E,36°N)C.杭州(120°E,30°N)D.南宁(108°E,23°N)(2)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当天日落的方向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例2] (2021·浙江1月选考,19~20)我国某中学生发现,在书桌的固定观测点上,每年仅有一天通过窗户既可观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下图为该日日出、日落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若乙为该日日出位置,则该窗朝向( )A.正南B.东北C.正北D.西南(2)若该日日出为北京时间6点56分,日落地方时为18点59分,正午太阳高度为83.8°,则该学生所在地最可能是( )A.济南B.广州C.武汉D.拉萨
②昼弧=夜弧,则昼夜 ;
③昼弧>夜弧,则昼 夜 ;
④昼弧<夜弧,则昼 夜 ;
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判断方法
(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 同一纬圈上:①昼弧+夜弧= 小时
(2)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
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所示:
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3)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右图所示:①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 =(日落时间-12)×2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 =(24-日落时间)×2
③特殊地点的昼夜长短:赤道上,昼长=夜长=12小时,日出时刻为6点,日落时刻为18点;极昼区,昼长=24小时,夜长=0;极夜区,昼长=0,夜长=24。
【例】某日某地的昼长为13 小时 ,则该日该地的日出时间是?
江苏省某中学(32°N,120°E)的几位同学计划结伴去青海旅游一周,打算6月12日在图中青海湖畔的黑马河乡看日出,查询得知该日黑马河乡的昼长为14小时40分。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黑马河乡的日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 ) A.4:40B.5:40C.6:00D.7:20 2.旅游期间,青海的( ) A.气温比江苏高B.太阳高度比江苏高 C.气压比江苏高D.白昼时间比江苏长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
①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
②一天中出现最大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太阳直射当地所在经线时的太阳高度,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
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角=0°,正午12时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最大值=90°。白昼太阳高度角>0°,黑夜太阳高度角<0°。
空间变化规律——纬度变化规律
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全球范围看: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90°;以直射点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降低,呈同心圆分布。
(2)晨昏线(圈):0°等太阳高度线,一般为图中最大圆圈(若不是0°则非晨昏圈)
(3)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00。
等太阳高度线的判读:其他视图
以极地为中心等太阳高度线图
以某点为中心等太阳高度线图
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作有规律的变化。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即“来增去减”。如下图所示:
[例1] 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7:00 B.8:00~10:00C.12:00~14:00 D.15:00~17:00(2)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例2]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 ~(2)题:
(1)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琼 B.新C.苏 D.赣
1、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的判读
(1)计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判定日期和纬度
(2)找最大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曲线
(1)公式:H=90°-两点纬度差。(2)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
如图太阳直射15°N,圣保罗(23°S)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H圣保罗= 90°- 38° = 52°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 A.东半球赤道上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西半球赤道上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2)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个角度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角
结论:当物体高度不变时,影子的长度与太阳高度角(h)成反比
tanh=物长 影长
影长=物长 tanh
=10m tan45°
=10m
例:晴朗的白天,当物长为10m、太阳高度角为45°时,物体影长为多少?
特殊情况下的影子长短:1、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h)最小,影子最长。2、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角(H)最大,影子最短。3、当太阳高度角(h)=45°时,影长=物长。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1)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2)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1、楼与楼之间相距多少才合理?2、合理的楼间距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合理楼间距条件①节约土地成本:考虑土地成本,两楼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大。
(1)合理楼间距条件:②不影响采光为保证后一栋楼住户的采光不受影响,在一年中影子最长时前一栋楼的影子不能遮住后一栋楼,影子不能落在后一栋楼上。
(1)合理楼间距:所以最合理的楼间距就是,在一年中影子最长时,前一栋楼的影子刚好落到后一栋楼的楼脚。
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远。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1)合理楼间距:在一年中影子最长时,前一栋楼的影子刚好落到后一栋楼的楼脚。
tanH=前一栋楼楼高h 合理楼间距L
合理楼间距L=前一栋楼楼高h tanH
(注意:H要取一年中的最小值)
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最佳夹角:太阳能热水器的太阳能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时的夹角,就是热水器最佳摆放夹角。
①α表示太阳能板与地面的最佳夹角②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 α+H=90°③安装角度α=90°-H(正午太阳高度角)④α和H互余且成反比。⑤当太阳高度角H变大时,应调低集热板的高度,使α变小。
例: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能,春分日杭州(约30°N)太阳能热水器的太阳能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多少?
α=90°-H =90°-(90°-∣30°N±0°∣) =∣30°N±0°∣ =30°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方向之一。图甲是天津市某新型居住小区楼房二楼正南向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照片,图乙是太阳能集热器装置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冬季某日晴朗的午后2:30左右,太阳照射该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所产生的影子偏向于照片中( )A.①处的左下方B.②处的左上方C.③处的右下方D.④处的右上方
(2)关于使用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的叙述,可信的是( )①该装置的“可调节型支架”的长度随楼层不同不发生变化 ②所安装的墙壁朝向南、北半球相同 ③将该装置移至上海地区使用,集热器冬季集热时间会缩短 ④将该装置移至上海地区使用,“可调节型支架”的长度应该拉长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四季更替和五带成因
(2)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
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热量最多的季节
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最小、获得热量最少的季节
由冬季过渡到夏季的季节
由夏季过渡到冬季的季节
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热量
①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②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次年1、2月
(3)四季的划分——气候四季:依据对气温的统计进行划分
(4)四季的划分——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5)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指津,逆时针,顺时针,°26,北回归线,月22日,月21日,月23日,12月22日,回归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三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三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指津,自转轴,北极星,自西向东,逆时针,2周期,小时56分4秒,3速度,北极点,不透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2B3A,答案1B2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