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六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测试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六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测试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高频考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如表是甲、乙品牌在1~3月份的销售情况。在三月份,甲品牌比乙品牌多卖( )箱。
A.60 B.20 C.30 D.40
2.在等差数列 1.2,2.3,3.4,…,8.9,10,11.1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 )。
A.5.6 B.6.7 C.6.15
3.某足球队想从队员中选一个人做前锋,下表是甲、乙、丙三名运动员最近5个赛季进球数统计表(“/”表示这个赛季没有参加比赛),选( )运动员比较合适。
甲运动员 | 23 | 17 | 18 | 24 | 23 |
乙运动员 | / | / | 26 | 22 | 24 |
丙运动员 | 30 | 12 | / | 26 | 20 |
A.甲 B.乙 C.丙
4.下面是某超市2012年第二季度可乐与酸奶的销售情况表,根据表格绘制统计图,正确的是哪一个?
月份 数量(箱) 种类 | 4月 | 5月 | 6月 |
可乐 | 250 | 200 | 150 |
酸奶 | 150 | 250 | 350 |
A. B.
5.下面是某家电商场2011年第一季度普通彩电和液晶彩电的月销售量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如果商场要进货的话,应该多进哪种彩电?
A.普通彩电 B.液晶彩电 C.两种一样多 D.无法确定
6.下面是某电器城2011年电视机和冰箱的销售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电视机在第三季度销售情况最好
B.冰箱在第一季度销售情况最好
C.冰箱在第二季度销售情况最好
二、填空题
7.根据下边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 )名学生。
(2)( )项目合格的人数最少。
(3)这个班至少有( )人。
(4)从图中,你还知道了:( )
8.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纵轴上每格长度表示( )人。这个班的总人数至少是( )人。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男生在( )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3)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男生最需要加强训练的是( )。
9.育才小学五(3)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如下:
(1)在纵轴上填上合适的数。
(2)这个班有( )名同学,身高在( )米范围的人数最多。
(3)全班女生从高到矮排成一行,陈晓晓在第7个,她的身高可能是( )米。
(4)全班男生从矮到高排成一行,王彬彬身高145厘米,他可能排在第( )个。
10.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扬州市推广“五个一百”阅读工程,某小学五年级一班男、女生喜欢的图书种类情况如下图。
五年级一班男、女生喜欢的图书种类情况统计图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 )人。
(2)在( )类图书上,女生表现出明显的喜好。
(3)在( )类图书上,男女生喜欢的人数一样多。
(4)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个班最需要提高阅读兴趣的是( )类图书。
(5)这个班至少有( )人。
11.下面是育才小学四、五、六年级2014年春季植树棵数及成活棵数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植树棵数最多的是( )年级,成活棵数最多的是( )年级。
(2)四、五、六年级一共植树( )棵,其中有( )棵树没有成活。
(3)如果你是校长,你打算表扬( )年级,因为( )。
三、判断题
12.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用直条来说理比用数据说理来得更形象一些,数量关系也更明显。( )
13.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
14.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 )
15.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 ( )
16.在实际生产活动中,通过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及时有效地对某些过程作出正确的调整。( )
四、解答题
17.下面是泉山区三个志愿者服队各队男、女队员人数的统计圈。
(1)把上图中一队的人数补充完整。
(2)根统统计图里的数据填表。
(3)看表回答问是:
①泉山区志愿者服务男队员人数多还是女队员人数多?相差几人?
②要使各队中的队员人数都相等,可以怎样调整?
18.统计与分析。
(1)将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充完整。
(2)( )小组男生人数最多,( )小组女生人数最少。
(3)( )小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
19.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对本班的清洁卫生、团结合作、文明礼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
(1)同学们对本班文明礼貌情况满意的有30人,不满意的有10人。画出表示本班文明礼貌情况的直条。
(2)在调查的三个项目中,同学们对哪一项最满意?
(3)根据图中的信息,你对四年级一班同学有什么建议?
20.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如果剪纸社团的男女生人数差不多,( )社团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
(2)如果每个社团女生的平均人数是13人,那么参加剪纸社团的女生有( )人,请在图中表示出来。
(3)从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至少写1条)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190﹣150=40(箱)
故答案为:D
2.C
【解析】
略
3.B
【解析】
【详解】
略
【分析】
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分别求出这三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
解:甲:(23+17+18+24+23)÷5
=105÷5
=21(个)
乙:(26+22+24)÷3
=72÷3
=24(个)
丙:(30+12+26+20)÷4
=88÷4
=22(个)
24>22>21
答:选乙运动员参加比赛,因为他的平均成绩最高。
故答案为:B。
【点评】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B
【解析】
【详解】
略
5.B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从整体来看液晶彩电的销量比普通彩电的销量大。
故答案为:B
6.C
【解析】
【详解】
略
7. 5 仰卧起坐 48 跳绳合格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
(1)观察统计图纵轴,相邻两个数据的差就是每个单位长度表示的学生人数;
(2)观察统计图,两个条状最矮的合格人数最少;
(3)将合格人数最多的一项男女生人数加起来即可;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名学生。
(2)仰卧起坐项目合格的人数最少。
(3)25+23=48(人),这个班至少有48人。
(4)从图中,还知道跳绳合格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点睛】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多种量的多少。
8. 5 46 数与代数 综合与实践
【解析】
【分析】
(1)观察统计图可以知道纵轴上每格相差是5,所以每格长度表示5人;把每组数学能力测试的男生女生加起来,然后进行比较下即可;
(2)从图中看哪个数学能力测试合格男生人数最多,就是哪方面表现最突出;
(3)从图中看哪个数学能力测试合格男生人数最少。就是需要加强训练的。
【详解】
(1)纵轴每格长度表示5人,
数与代数:25+19=44(人);
图形与几何:20+21=41(人);
统计与概率:23+23=46(人);
综合与实践:18+21=39(人);
通过上面判断这个班最少有46人,否则不可能统计出46人;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男生在数与代数方面表现明显优势;
(3)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男生最需要加强训练的是综合与实践。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以及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9.(1)从下至上4、8、12、16
(2)49;1.40~1.49
(3)1.48(答案不唯一)
(4)15(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
(1)根据男生1.30~1.39的身高人数可知,4个格总共8人,则每个格为8÷4=2(人),进而在纵轴上填上合适的数即可;
(2)将统计图各种身高的男女生人数加在一起计算即可,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身高在1.40~1.49的人数最多;
(3)全班女生从高到矮排成一行,陈晓晓在第7个,则身高肯定大于1.39小于1.49,则身高在1.40~1.49之间;
(4)全班男生从矮到高排成一行,王彬彬身高145厘米,则排在8名以后,21名以前,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
(1)8÷4=2(人),说明每个格代表2人;
则从下往上依次为:
2×1=2(人);
2×4=8(人);
2×6=12(人);
2×8=16(人);
(2)(8+3)+(13+15)+(4+6)
=11+28+10
=49(人);
身高在1.40~1.49的人数最多;
(3)全班女生从高到矮排成一行,陈晓晓在第7个,她的身高可能是1.48米(答案不唯一);
(4)全班男生从矮到高排成一行,王彬彬身高145厘米,他可能排在第15个(答案不唯一)。
【点睛】
解答本题时,一定要读懂统计图中存在的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来解题。
10. 5 小说 科普 历史 49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观察可知纵轴的每个格是5,所以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人;
(2)从图中观察男女生的喜好,女生在小说类上表现出明显的喜好;
(3)从图中观察男女生的喜好,科普类男女生喜欢的人数一样多;
(4)从图中可以看出历史类这个班阅读兴趣的较差,有待提高;
(5)把在一个项目中男生最多的和女生最多的人数加起来就是全班至少的人数。
【详解】
根据分析: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人;
(2)在小说类图书上,女生表现出明显的喜好;
(3)在科普类图书上,男女生喜欢的人数一样多;
(4)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个班最需要提高阅读兴趣的是历史类图书;
(5)24+25=49(人)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解题时注意区分图例。
11. 六 五 340 50 五 种树成活的棵数最多
【解析】
【分析】
(1)根据条形统计图,对应的长方形长条越长,则数量越多,由此解答;
(2)将四、五、六年级植树的棵树加起来计算出一共植树多少棵;用一共植树的棵树减去成活的棵树,计算出没有成活的棵树;
(3)五年级成活的棵树最多,所以应该表扬五年级。
【详解】
(1)植树棵数最多的是六年级,成活棵数最多的是五年级;
(2)植树的棵树:140+120+80=340(棵)
成活的棵树:100+110+80=290(棵)
没有成活的棵树:340-290=50(棵)
所以,四、五、六年级一共植树340棵,其中有50棵树没有成活;
(3)应表扬五年级,因为五年级种树成活的棵数最多。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时要看清信息,不能混淆。
12.√
【解析】
【分析】
根据简单的统计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即得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用直条来说理比用数据说理来得更形象一些,数量关系也更明显。
【详解】
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用直条来说理比用数据说理来得更形象一些,数量关系也更明显。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考查了对统计图和统计表的认识。
13.√
【解析】
【详解】
我们学习的统计的一般步骤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根据简单的统计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即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故答案为:√
14.√
【解析】
【详解】
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简单的统计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即得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
15.√
【解析】
【详解】
略
16.√
【解析】
【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图。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两者数量的多少。
【详解】
在生产活动中,通过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及时有效地对某些过程作出正确的调整。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与了解。
17.(1)见详解
(2)见详解
(3)①女队员多;8人
②把二队多的2人和三队多的2人调去一队,各队人数相等
【解析】
【分析】
(1)观察条形统计图,找出一队男女人数,补充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填统计表;
(3)①观察统计表,求出男队员人数和女队员人数,再进行比较;求出相差的人数;
②先求出三个队的平均人数,再把队多的人数调去人数少的队。
【详解】
(1)
(2)
(3)①男队员人数:40+44+38
=84+38
=122(人)
女队员人数:40+42+48
=82+48
=130(人)
122<130
130-122=8(人)
答:女队员多,多8人。
②(80+86+86)÷3
=(166+86)÷3
=252÷3
=84(人)
二队多的人数:86-84=2(人)
三队多的人数:86-84=2(人)
答:把二队多的2人和三队多的2人调去一队,各队人数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统计图和统计表的补充,并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18.(1)见详解
(2)数学;数学和美术
(3)写作小组
【解析】
【分析】
(1)通过统计图可知,美术小组男生人数14人,之后用男生总共人数减去数学小组的人数、美术小组的人数、书法小组的人数即可求解;数学小组女生人数是12人,把这女生的所有兴趣小组的人数相加即可求解,之后根据统计表补全统计图即可。
(2)通过统计表找出兴趣小组中男生人数最多和女生人数最少的即可;
(3)用每组的男女生人数相减,得到差值最大的即可。
【详解】
(1)
(2)18>16>14>10
20>14>12=12
数学小组男生人数最多;数学小组和美术小组女生人数最少;
(3)18-12=6(人)
20-10=10(人)
14-12=2(人)
16-14=2(人)
答:写作小组男、女生人数差距最大。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应用,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分析统计图和统计表的信息。
19.(1)见详解;
(2)清洁卫生;
(3)建议本班同学应加强团结合作意识。
【解析】
【分析】
(1)根据对本班文明礼貌情况满意的有30人,不满意的有10人,即可绘制出本班文明礼貌情况的直条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从统计图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同学们对本班的清洁卫生最满意;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同学们对本班是“团结合作”意识很不满意,建议本班同学应加强团结合作意识。
【详解】
(1)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如下:
(2)38>30>16
答:同学对本班的清洁卫生最满意。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建议本班同学应加强团结合作意识。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获取数据并画复式条形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有关问题。
20.(1)国画;
(2)见详解;
(3)参加国画与剪纸社团的总人数是58人。
【解析】
【分析】
(1)观察统计图中数据信息,并比较可知,如果剪纸社团的男女生人数差不多,国画社团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
(2)用每个社团女生的平均人数乘4,求出女生的总数,再分别减去国画社团、笛子社团、葫芦丝社团的女生人数,就是剪纸社团的女生人数,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从统计图中可知,参加国画社团的总人数是(21+8)人,参加剪纸社团的总人数是(14+15)人,那么参加国画与剪纸社团的总人数是(21+8+14+15)人。
【详解】
21-8=13(人)
16-6=10(人)
17-10=7(人)
13>10>7
所以,如果剪纸社团的男女生人数差不多,国画社团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大。
(2)13×4-21-6-10
=52-21-6-10
=15(人)
所以,如果每个社团女生的平均人数是13人,那么参加剪纸社团的女生有15人,在图中表示出来,如下:
(3)21+8+14+15=58(人)
答:从图中数据信息,我知道参加国画与剪纸社团的总人数是58人。
【点睛】
熟练掌握从条形统计图的数据中获取信息,并会正确的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数学试卷 (期末押题卷)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测试),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满分冲刺)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测试)五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数学试卷(苏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二)(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有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