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检测卷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4912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检测卷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4912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检测卷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4912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口罩生产及销售过程示意图(图1),完成1~2题。
图1
1.下列与制造口罩的原材料——石油,同属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煤炭 ②森林 ③海鱼 ④花岗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为了保护环境,下列对矿产资源的做法符合“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理念的是( )
A.扩大资源的进口渠道 B.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C.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 D.开发新能源,寻找其替代品
人类活动影响着自然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的发展。读漫画《危险》(图2),完成3~4题。
图2
3.有关森林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可再生资源 B.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要注意保护和培育 D.同时具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4.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树是生长在沙漠中的 B.乱砍滥伐会带来土地沙漠化问题
C.人类依赖于沙漠环境生存 D.人类的危险源自树木过多
中国承诺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读中国风能分布图(图3),完成5~6题。
图3
5.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
B.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
C.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
D.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电场
6.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风能发电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 B.化石能源短缺
C.风能资源清洁无污染 D.取代核能发电
2021年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在被誉为“稀土王国”的赣州成立,公司成立后,将聚焦稀土的科技研发、勘探开发、精深加工、进出口及贸易业务等,致力打造一流的稀土企业集团。据此完成7~8题。
7.赣州在稀土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①过量开采,经济发展过快 ②以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少 ③技术水平较低,开采较难 ④破坏土地,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下列关于我国稀土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建议,错误的是( )
A.禁止开发利用,大力保护稀土资源B.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C.加强稀土进出口及贸易业务,促进产业发展D.保护性开发,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
2021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读图4,完成9~11题。
图4
9.该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耕地污染B.后备耕地不足C.乱占耕地D.人均耕地减少
10.针对漫画中出现的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B.加大城市建设用地投入,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C.保护荒地,缓解后备土地资源不足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保障农业产量
1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B.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C.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图5为30°N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图5
12.该地区( )
A.以山地、丘陵为主 B.气候高寒C.以高原为主 D.气候干燥
13.1949~2016年间,这里(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交通用地减少 ③城市建设用地不变 ④林地面积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适合该地区发展的举措是( )
A.开发滩涂增加耕地 B.林果综合发展C.全面推广草类种植 D.停止城区建设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佳是导致农业缺水的重要原因。图6为我国东部沿海 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的比重图。读图完成15~16题。
图6
15.由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的水土配合情况是( )
A.上海浙江的水土配合最差 B.河北山东的水土配合最佳
C.浙江比福建的水土配合好 D.北方比南方的水土配合好
16.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降水量 B.地形、土壤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地形、降水量
图7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17~19题。
图7
17.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南多北少 ②西多东少 ③夏多冬少 ④冬多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8.图中台湾省地处丰水带,下列选项与此关联度最小的是( )
A.东南季风 B.台风C.四面临海 D.地表植被
19.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量最少 B.经济发达,水资源不足
C.水资源浪费严重 D.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时指出:“一定要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约用水紧密联合起来,以水定城,以水定业,调水和节水这两手要同时抓”。读图8,完成20~21题。
图8
20.“一定要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下列关于保护调水源地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扩大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B.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发展生态农业
C.在东线水源地扬州建大型化工企业,增加就业机会
D.在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地区进行荒山绿化、建立垃圾收运系统
21.“调水和节水这两手要同时抓”。华北地区可采取的措施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B.扩大耐旱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C.提倡居民在生活中一水多用 D.工业用水不必循环使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我国水质按功能高低依次分为五类:I类水质良好,II类水质受轻度污染,III类水质污染较重,IV类以下水质恶劣。读我国某地各类水质构成图(图9),完成22~24题。
图9
22.图9反映的我国水资源问题是( )
A.水资源分布不均 B.水浪费
C.水资源利用率低 D.水污染
23.关于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其主要解决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海水淡化
C.水污染—修建水库D.水浪费—开发利用地下水
24.为保护水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是( )
A.开采地下水 B.人工降雨 C.治理水污染 D.节约用水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25.(9分)张力是个喜欢探究学习的同学。他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十分感兴趣,想知道土地资源的类型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照阅读了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10)、中国地形图(图11)和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图12),有了如下认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10图11
图12
(1)图10中,A、B是______地,C是林地,D是______地。(2分)
(2)对照中国地形图发现,从地形类型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以及低缓的丘陵和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高原和山地。(2分)
(3)对照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发现,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区;而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区。(2分)
(4)结论:在降水丰沛的季风区,适宜耕作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是______地分布区;不适宜耕作的山地、较陡的丘陵则成为______地;非季风区水分条件略好的地区形成了______地,水分条件较差的地区则形成了荒漠等难以利用的土地。(3分)
26.(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水西调,引渤入新”设想曾经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此设想是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遏制沙漠。同时,大量海水依靠西北丰富的太阳能自然蒸发,作为湿润北方气候的水汽供应源增加降雨,从而达到治理我国沙漠、沙尘暴和彻底改变华北、西北地区恶劣生态环境的目的。
材料二:“海水西调”设想路线图(图13)。
图13
(1)“海水西调”工程中的“海”指的是________。(1分)
(2)图中调水路线依次经过我国华北平原、______________和塔里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1分)
(3)图中A→B→C三地的降水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由此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到底是神话臆想还是泽被后世的跨世纪工程,“海水西调”工程颇受争议,请你站在反对者的角度说出两条理由。(2分)
27.(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黄淮海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8%,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
材料二:我国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材料三:图14为漫画《不同辈分的井深》。
图14
(1)材料一说明我国资源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1分)
(2)材料二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3)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是______。(1分)
A.人多力量大,打井深B.人口急剧增加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人们打井的技术越来越先进D.地下水是使用最多的水资源
(4)在我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1分)
①海水淡化 ②开发地下水 ③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④跨流域调水和修水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5)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说明的问题和漫画反映的问题,从不同角度简要说明人们应该怎么做。(2分)
28.(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探究。探究主题:能源转型。
材料一:2019年版《BP世界能源展望》(以下简称《展望》)于2019年4月9日在北京正式发布。《展望》预计,85%的能源供给增长来自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到2040年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30%。相反,煤炭发电的比例显著降低,作为一次能源到2040年将被可再生能源超越。
图15
材料二:图15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含预测)。
材料三: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是能满足人类使用1 000年的高效清洁能源,是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的首选。2017年5月18日,中国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成为世界首个稳定开采这种能源的国家。中国实现了在能源勘察开发领域由“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将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1)由材料一可知,煤炭是____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能源。(1分)
(2)根据材料二判断,21世纪以后世界能源消费中比例攀升最快的是__________。(1分)
(3)结合材料和平时的生活见闻,列出一些现在正在研发或者已经投入使用的新能源。(1分)
(4)能源转型的一大重要特征是能源结构正在持续低碳化。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2分)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A 6.D 7.C 8.A 9.C 10.A11.D 12.A 13.D 14.B 15.C 16.D 17.C 18.D 19.B 20.C 21.D 22.D 23.A 24.D
25.(1)耕 草(2)平原 山地(3)季风 非季风(4)耕 林 草
26.(1)渤海
(2)内蒙古高原
(3)逐渐减少 耕地→草地→沙漠
(4)引入海水,可能会使受水地区的地下水由淡水变成盐水;纬度高,冬季调水受结冰影响较大;沿线多经过草原、沙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工程建设会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调水工程落差大,难度大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2点即可,其他回答合理亦可)
27.(1)地区分布不均
(2)水资源利用率低
(3)B
(4)D
(5)农业上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作物;少使用化肥、农药等);工业用水循环使用,提高利用效率;生活中一水多用,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等。(2点即可)
28.(1)非可再生
(2)天然气
(3)可燃冰;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风能等。(1点即可)
(4)纸张双面用;以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乘坐汽车;随手关灯;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使用环保袋等。(2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与测试精品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