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
展开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 标 要 求 | 学 习 目 标 |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 |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
(1)分类:图中S表示________,P表示________。
(2)特性
2.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分界面——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________。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________界面和________界面。
界面 | 深度 | 波速变化 | 分界意义 |
C______ | 地面下平均______千米处 | P波和S波的速度都明显________ |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
D______ | 地面下________千米处 | P波的传播速度突然______,S波完全______ |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
(3)圈层:由内向外E+F为________,G为________,H为地壳。
①地壳:由固体________组成,位于莫霍界面以外;________地壳薄,________地壳厚。
②地幔:从莫霍界面到________界面之间,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________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岩石圈的结构如图:
岩石圈位于________以上,包括M________、N________顶部,主要由________组成。
③地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等金属组成。外核呈________态,其运动形成了地球的________;内核是密度极大的________金属球,压力极大。
【判断】
1.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
3.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地面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 )
4.从地幔到地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来越慢。( )
【学法指导1】
(1)歌诀法记忆地震波特点
地震双波分横纵,速因介质而不同。
固快液降气最慢,介质弹性降低成。
纵快可通固液气,横慢仅通固态中。
介质交界都变化,转换之处界面生。
如此特性可利用,透视地球好轻松。
(2)差异法掌握地壳厚薄
海陆差异:大陆厚,海洋薄:
地貌差异:山地厚,平原薄;
海底差异:海岭厚,海沟薄;
海拔差异:高处厚,低处薄。
(3)联想法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就像煮熟了的鸡蛋一样,有蛋壳(地壳)、蛋白(地幔)和蛋黄(地核)。
【知识链接】 地震后不同地点人的感觉
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们与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所以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们首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感觉到左右摇晃;而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易错辨析1】 地壳就是岩石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两者区别如下表:
名称 | 厚度 | 范围 | 联系 |
地壳 | 平均17 km | 地表至莫霍界面 |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
岩石圈 | 平均100 km | 地表至软流层 |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外部圈层组成:A大气圈,B水圈,C________。
2.各圈层的组成和作用
圈层 | 组成 | 地理意义 |
大气圈 |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________ | 调节地球的温度,提供生物生存所必需的________,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 |
水圈 | 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主体是________,还包括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 | 参与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
生物圈 |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地球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虽然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但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 |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的组成;改造地表形态 |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
【判断】
1.生物圈就是地表生物的总称。 ( )
2.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地理要素之一。( )
3.四大圈层之间是相互独立发展的。( )
【学法指导2】 图示法理解地球圈层间的关系
【易错辨析2】 生物圈占有独立的空间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生物圈渗透于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的接触地带,不占有独立空间。
【学法指导3】
岩石圈与地球其他圈层之间的关系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在地表附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岩石圈上,水、生物及其他各种物质进行着彼此间复杂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地球外部圈层通过岩石圈和地球内部圈层联系在一起。
归纳·助学助记
双考要求 | 体系构建 | 学法导引 | ||
考试内容 | 学考要求 | 选考要求 | 1.运用示意图识记地球的圈层结构。 2.注意掌握各圈层之间的联系。
| |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层的特点 | 水平1 | 水平3 | ||
2.岩石圈的范围 | 水平1 | 水平3 | ||
3.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各层的特点 | 水平1 | 水平3 |
速记·认知清单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界面:图中C为莫霍界面,D为古登堡界面。
(3)圈层:由内向外E+F为地核,G为地幔,H为地壳。
2.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
(2)水圈: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海洋,是最活跃的自然环境要素之一。
(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学科素养大提升
探究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探究导引】
2019年8月13日6时31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6度,东经104.87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2千米。下图为四川长宁4.1级地震烈度图。
【思考交流】
1.运用“区域认知”方法分析:此次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的什么地方?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此次地震发生的能量是如何传到地面的?
3.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探究:地震发生后推测地面上物体的震动形式。
【归纳升华】
1.地球内部圈层具体划分及特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
2.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的外壳。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关系如图所示:
【学以致用】
2021年4月9日位于加勒比海圣文森特岛上的苏弗里耶尔火山喷发。下面两图分别示意火山喷发景观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海洋部分的厚度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较低,压力和密度较小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基础知能全通关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2月2日10时31分在新疆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读下面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1~2题。
1.图中m、n表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是纵波
B.n是横波
C.m传播速度较快
D.n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都能传播
2.此次地震的震源可能位于( )
A.地核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地壳
2021年11月2日,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坎布雷维耶哈火山持续喷出熔岩(如图),火山喷发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和产生的灰烬使得岛上的空气质量恶化。当地政府要求人们除非必要,最好不离开家园,外出尽量戴口罩。据此完成3~4题。
3.坎布雷维耶哈火山喷出的熔岩来自( )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
4.受本次坎布雷维耶哈火山喷发影响的外部圈层有( )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地震波在地壳和地幔的传播速度不同,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传播的线路分别是AB和AE的连线(直线),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观测点,造成该地波速较快的原因是地震波主要通过________(填圈层)传播。
(3)人类最深的钻孔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上,深度达12 262米,对各类孔底动力机、钻头、测井仪器、电缆等钻探工具要求很高。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俄罗斯科拉半岛上的钻孔最深处到达了图中的________层。
(4)超深钻井的钻探工具相比较常规的钻探工具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
A.耐低温 B.耐腐蚀
C.耐高温 D.能适应黑暗环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
1.(1)横波 纵波 (2)固体 固体 液体 气体
2.(2)不连续面 莫霍 古登堡 莫霍界面 33 增加
古登堡界面 2 900 下降 消失 (3)地核 地幔 岩石 海洋 大陆 古登堡 软流 软流层 地壳 上地幔 岩石 铁 镍 液 磁场 固体
【判断】 (1)× (2)√ (3)√ (4)√
二、
1.生物圈
2.氧气 氧气 海洋
【判断】 (1)× (2)√ (3)×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探究点
[探究导引]
1.提示:地震发生在岩石圈。
2.提示:地震发生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到地面。
3.提示:受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地面上物体应该先上下震荡,再左右晃动。
[学以致用]
解析:第(1)题,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图中②圈层为地幔,故选B项。第(2)题,①圈层为地壳,大陆部分厚度比海洋大;②圈层为地幔,其物质以固态为主,横波可以通过;③圈层为外核,横波不能通过,可能为液态;④圈层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C项正确。
答案:(1)B (2)C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1~2.解析:第1题,纵波能在三态中传播,纵波、横波在莫霍界面处会突然加速,在古登堡界面处纵波波速会突然减慢,横波会突然消失,所以,m、n分别是横波、纵波。第2题,从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且位于陆地,故最可能位于地壳。
答案:1.D 2.D
3~4.解析:第3题,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知识点可知,熔岩岩浆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因此坎布雷维耶哈火山喷出的熔岩来自地幔,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第4题,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④错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故①②③正确,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
答案:3.B 4.A
5.解析:第(1)题,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的界面,位于大陆地表以下平均33 km处的为莫霍界面,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位于地表以下2 900 km处的为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所以甲为莫霍界面,乙为古登堡界面。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向地幔传播时,速度明显加快,所以波速较快的是E点,主要是因为由A向E传播主要经过地幔传播,由A向B传播经过地壳。第(3)题,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为陆地,陆地地壳的平均深度为33 km,钻孔深度为12 262米,所以在地壳,位于图中甲层。第(4)题,超深钻井在钻探过程中,会摩擦产生大量热量,所以要耐高温,C正确,A错误;在钻探过程中腐蚀性不强,不需要耐腐蚀,更不需要适应黑暗环境,B、D错误。
答案:(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E 地幔 (3)甲 (4)C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导航,知识导学,重点导析,探究活动,知识归纳,方法点拨,地理阅读,避震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实训,活动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