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1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14 次下载
- 第02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21 次下载
- 第03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14 次下载
- 第03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16 次下载
- 第04单元 化学反应与电能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11 次下载
第02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02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对于反应A(s)+3B(g)=2C(g)+D(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
A.v(A)=0.3mol·L-1·min-1 B.v(B)=0.6mol·L-1·min-1C.v(C)=0.5mol·L-1·min-1 D.v(D)=0.001mol·L-1·s-1
2.某温度下,浓度都是的两种气体和,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Z,反应2min后,测得参加反应的为,用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生成的,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A. B.
C. D.
3.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1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是3:2:1
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1
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A的物质的量会使反应速率增大
4.相同温度下,下列各组的反应中,前者速率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10 mL 4 mol·L-1的NaHCO3溶液+10 mL 2 mol·L-1盐酸+20 mL水与20 mL 3 mol·L-1的NaHCO3溶液+10 mL 2 mol·L-1盐酸+10 mL水
B.同品质等质量的两份Al(OH)3分别与2 mol·L-1硫酸、2 mol·L-1盐酸反应
C.表面积完全相同的两块钠分别与200 mL、100 mL水反应
D.0.5 mol·L-1的NaHCO3溶液分别与1 mol·L-1盐酸和0.5 mol·L-1硫酸混合
5.用Na2FeO4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M,为研究其降解效果,设计如图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pH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M的浓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 温度/K | pH |
① | 298 | 1 |
② | 310 | 1 |
③ | 298 | 7 |
④ | 298 | 1 |
A.实验①在0~15min内M的降解速率为1.33×10-5mol•L-1•min-1
B.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降解速率增大
C.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③证明pH越高,越不利于M的降解
D.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④说明M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快
6.下列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与影响速率因素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B.对于气体反应来说,通过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比虽然没变,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7.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X→Y反应的ΔH=E5−E2
B.E5为X→Y反应的活化能
C.由图可知等物质的量的Y的能量一定比X的能量高
D.升高温度可提高X→Z的反应速率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伟新教授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吴自力研究团队合作,研究在硼基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机理,部分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表示)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快慢取决于步骤
C.图中过渡态2比过渡态1稳定
D.催化剂在反应中参与化学反应,改变反应的活化能
9.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L密闭恒容容器中投入1 mol NH3和1 molO2,2min 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刻与2 min时容器内压强之比为9:10
B.用氧气表示2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 v(O2)=0.05 mol/(L·min)
C.2 min内NH3的转化率是50%
D.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10.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测得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0 | 10 | 20 | 30 | 40 | |
2 | 1.6 | 1 | 0.5 | 0.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20min时,测得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
B.,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C.第15min时的瞬时速率大于第25min时的瞬时速率
D.第30min时反应到达平衡
11.某可逆反应aA+bBcC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K≠1),反应热为ΔH。保持温度不变,将方程式的书写作如下改变,则ΔH和K数值的相应变化为( )
A.写成2aA+2bB2cC,ΔH值、K值均扩大了一倍
B.写成2aA+2bB2cC,ΔH值扩大了一倍,K值保持不变
C.写成cCaA+bB,ΔH值、K值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D.写成cCaA+bB,ΔH值变为原来的相反数,K值变为原来的倒数
12.在300℃时,改变起始反应物中n(H2)对反应N2(g)+3H2(g)2NH3(g)ΔH(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b点达到平衡 B.b点H2的转化率最高
C.c点N2的转化率最高 D.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b>Ka>Kc
13.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10molCO和一定量的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始时H2S的物质的量为7mol
B.CO、H2S的转化率之比为1:1
C.升高温度,COS浓度减小,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恒温下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CO、H2S、COS、H2各1mol,平衡不移动
14.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SO2发生下列反应:3H2(g)+SO2(g) ⇌2H2O(g)+H2S(g)
容器编号 | 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mol | 平衡物质的量/mol | ||
H2 | SO2 | H2 | SO2 | ||
容器Ⅰ | 300 | 0.3 | 0.1 | / | 0.02 |
容器Ⅱ | 300 | 0.6 | 0.2 | / | / |
容器Ⅲ | 240 | 0.3 | 0.1 | / | 0.0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容器II达到平衡时KII>KI
C.容器III达到平衡的时间比容器I短
D.240℃时,起始时向容器III中充入0.02molH2、0.02molSO2、0.04molH2O(g)、0.04molH2S,此时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5.下列对化学反应预测正确的是
选项 | 化学反应方程式 | 已知条件 | 预测 |
A | M(s)=X(g)+Y(s) | ΔH>0 | 它是非自发反应 |
B | W(s)+xG(g)=2Q(g) | ΔH<0,自发反应 | x可能等于1、2、3 |
C | 4X(g)+5Y(g)=4W(g)+6G(g) | 能自发反应 | ΔH一定小于0 |
D | 4M(s)+N(g)+2W(l)=4Q(s) | 常温下,自发进行 | ΔH>0 |
16.在一定条件下,利用CO2合成CH3OH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H1,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为CO2(g)+H2(g)⇌CO(g)+H2O(g) △H2,温度对CH3OH、CO的产率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1<0,△H2>0
B.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合成反应的速率
C.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减弱副反应的发生
D.生产过程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CH3OH的产率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6分)在2 L和密闭容器中放入4mol N2O5,发生如下反应:2N2O5(g)4NO2(g)+O2(g),反应进行到5min时,测得N2O5转化了20%,求:
(1)5min时,剩余N2O5的物质的量________;
(2)前5min,v(NO2)为多少__________;
(3)5min时,O2的物质的量占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比_________。
18.(12分)I.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1)从反应开始到10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________,Y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有以下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温度/℃ | 30 | 40 | 50 | 60 | 70 |
显色时间/s | 160 | 80 | 40 | 20 | 10 |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
(3)实验试剂除了1mol·L-1KI溶液、0.1mol·L-1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__;
(4)上述实验操作中除了需要(3)的条件外,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温度 B.试剂的浓度 C.试剂的用量(体积) D.试剂添加的顺序
19.(11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5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 )=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O2][H2]=[CO][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
该温度时,可逆反应:CO2(g)+H2(g)CO(g)+H2O(g),在该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
时间/min | CO2(mol/L) | H2(mol/L) | CO(mol/L) | H2O(mol/L)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3 |
4 | c1 | c2 | c3 | c3 |
计算:3~4min时CO的浓度c3___________,CO2(g)的转化率___________,(c3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三位数)。
20.(11分)习近平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试回答下列与环境有关的问题:
(1)在汽车排气系统中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发生反应:。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NO,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时,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温度为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
③温度为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
(2)目前烟气脱硝采用的技术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技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若用作还原剂,则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其中体系温度对SNCR脱硝技术的脱硝效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
①SNCR脱硝技术的脱硝最佳温度为______,SCR与SNCR脱硝技术相比,SCR脱硝技术的反应温度不能太高,其原因是______。
②由题给信息分析,当体系温度过高时,SNCR脱硝技术的脱硝效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1.(12分)天然气的高效利用不仅能缓解大气变暖,而且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也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1)已知甲烷与氧气、二氧化碳可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 ΔH=
反应Ⅱ: ΔH=
写出表示CO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两个体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A、B中,起始投料如下表所示,温度在753K下进行(1)中反应Ⅱ(不发生其它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容器 | 起始物质的量(n)/mol | 的平衡转化率 | |||
CH4 | CO2 | CO | H2 | ||
A | 1 | 1 | 0 | 0 | 50% |
B | 1 | 1 | 2 | 2 |
|
①容器A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态所用的时间为2min,则2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H4)___________。
②温度为753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容器B中的反应起始时将_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③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若升高温度,此时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
(3)将CH4(g)和O2(g)以物质的量比为4∶3充入盛有催化剂的恒容密闭容器内,发生(1)中反应I,相同时间段内测得CO的体积分数[φ (C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如示。
bc段CO的体积分数[φ(CO)]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