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955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955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955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9552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9552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9552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后习题全册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1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第1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②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③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恒定不变 ④淋巴、组织液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多⑤稳态遭到破坏必然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A. ①③⑤⑥B. ①②④⑥C. ①⑥D. ①④⑤⑥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依据本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
B. Ⅰ表示循环系统,Ⅲ可表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C. 若从Ⅱ获取的蛋白质长期不足,则可能会导致乙的渗透压下降
D. 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通过甲、乙、丙等构成的内环境
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⑥喝水过多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⑤⑥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
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②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
③内环境占体液的2/3,细胞内液占体液的1/3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⑤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
A. ④B. ①④C. ③④D. ①③④
图为人体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①~④表示液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由①②③④组成
B. ①中的药物需要经过②进入组织细胞
C. 血浆蛋白进入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D. ①②④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媒介
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
B. 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C. 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 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2/3的Na+进入细胞内液
B. 细胞外液增加量超过细胞内液增加量
C. 血浆渗透压下降,尿量明显增加
D. 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
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③④
媒体报告一大学生在1000米的体质检测后倒地猝死,再次引发人们对大学生乃至青少年体质的讨论.检测体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内环境成分是否维持正常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 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 中暑是产热和散热不平衡造成体温急剧升高引起的,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有关
D. 长期不吃早餐,虽然通过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使血糖保持平衡,但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如表为某患者的一张血液化验单,表中仅显示了部分项目,未显示出的项目指标均正常。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 肌肉受到刺激时表现为肌无力
B. 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
C. 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使尿量明显增多
D. 血浆中免疫活性物质减少导致免疫力降低
房水是由睫状体突产生的,充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主要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房水属于内环境中的组织液
B. 泪液是房水外排形成的一种液体,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C. 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D. 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措施之一
分别向20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如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a、b可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B. 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C. 血浆pH的稳定与、HPO42-等离子有关
D. 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 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血液中的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 AB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 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已知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染液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现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分别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
A. 甲组小鼠的尿量增加B. 乙组小鼠的体温升高
C. 乙组小鼠血浆pH减小D. 甲组小鼠组织液中Na+增多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分析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 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C. 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 乙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共穿过了5层磷脂双分子层
如表为某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若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减少
C.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 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几天后再次测量,此人的各项数据与此表相同
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B.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
C.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D. 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甲处低于乙处
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A. HC与HP等离子共同作用,维持血浆pH在7.35~7.45之间
B. 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
C. 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
D. 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上厕所的次数会比平时少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 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 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 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内环境主要是由 、 和 等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 保持相对稳定。
(2)写出图中各标号代表的过程:① ,② ,③ 。
(3)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 ,⑤为 。
(4)用简明短语表述⑥ .
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缓冲物质(如H2CO3/HCO3ˉ)及体液中的激素,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炎症会增大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血浆蛋白进入____________,导致机体发生组织水肿。机体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但血浆的pH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_____物质。
(4)内环境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 ]____________部分的液体会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__。
(6)若图示是肝脏组织细胞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取图中的[ ]液体进行化验,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内环境中的pH变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内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其理化性质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表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空气中的氧气经气体交换、血液循环等途径,最终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内被利用,通常共跨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2)蛋白尿病人的血浆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导致血浆的渗透压降低,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可引起__________(症状)。如果__________循环受阻,人体也将产生上述症状。
(3)某学生为了研究血浆的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加入等量的实验材料→测pH并记载→滴加一定量的HCl、摇匀→测pH并记载→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载。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将预期探究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
①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的是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_______作用。
③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提示
结果
单位
参考区间
钠
Na
141.0
mml/L
136.0~146.0
氯
Cl
108.0
mml/L
96~108.0
钙
Ca
↓
2.04
mml/L
2.10~2.60
总蛋白
TP
↓
53.0
g/L
60~78
白蛋白
ALB
↓
23.5
g/L
34~48
球蛋白
GLB
29.5
g/L
15.0~30.0
成分(mm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综合与测试练习题,文件包含第三章章末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doc、第三章章末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习题,文件包含第二章章末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doc、第二章章末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章 走近细胞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第一章章末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doc、第一章章末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