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微专题1“J”形曲线和“S”形曲线的比较课件
展开第1章2022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为“J”形曲线,b为“S”形曲线。把握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时,要从增长条件、增长率变化、有无K值等几个方面进行把握。1.“J”形曲线是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连续增长。“J”形增长由始至终都保持倍数增长,其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持续增加。2.“S”形曲线是由于环境条件有限,因此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一方面由于种内竞争加剧,另一方面由于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使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数量(K值)后相对稳定。“S”形增长始终都具有环境阻力,其增长率持续减小,而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因此,不能认为“S”形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形曲线。3.分析“S”形曲线每一段时间的变化原因时,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除食物之外的非生物条件;食物因素;种内竞争(主要因争夺食物而引起的);捕食者的数量增加。其中,后三种是主要因素。典例剖析1.(2021江西奉新第一中学高二月考)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右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 )A.曲线1和2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B.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曲线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曲线2可以表示“S”形增长的种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增长曲线D.曲线1和2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迁出率和迁入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答案 C解析 曲线1和2前半部分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A项错误;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曲线2表示的年龄结构(老年个体远多于幼年个体)为衰退型,B项错误;“S”形增长曲线中,开始时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因此曲线2可表示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曲线,C项正确;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种群数量增加,曲线1和2前半部分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D项错误。二、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说明:图中A、B、C、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可见,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典例剖析2.下图分别表示某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图乙中的F点,AC段可看成是“J”形增长B.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图乙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左右D.根据“J”形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可知种群呈“J”形增长时其增长率不能用图乙表示答案 A解析 图甲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应图乙中的F点,但AC段也存在环境阻力,因此不能看成是“J”形增长,A项错误;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图乙中的G点时,表示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B项正确;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K/2)点左右,以使种群数量得到快速恢复,C项正确;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时,其增长率保持不变,因此不能用图乙表示,D项正确。对点训练1.科研工作者在不同时间调查了某种群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K值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N值是调查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种群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波动B.S1时,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最快C.(1-N/K)可代表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资源量D.S1~S5期间,该种群的环境阻力逐渐增大答案 B解析 根据表格中(1-N/K)的值可计算不同调查时间时N/K的值,经计算可知,S1~S5期间,N/K的值逐渐增加,说明种群数量越来越接近K值。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环境不同,容纳量不同,因此该种群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波动,A项正确;“S”形曲线中增长速率最快的是种群数量在K/2时,对应S3时,S1时种群数量(400)小于该种群数量的K/2,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较慢,B项错误;(1-N/K)越小,表示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因此(1-N/K)可代表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资源量,C项正确;S1~S5期间,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的环境阻力逐渐增大,种内竞争加剧,D项正确。2.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K值是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K值(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①正确;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种群增长率为0,②错误,③正确;一般将种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左右,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也最多,而且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因此当鱼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进行中等强度的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④错误。本 课 结 束
高中生物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酶的实验设计,2实验设计,1实验原理,酶的相关曲线分析,2要素解读,1曲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作业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空间结构,1实验步骤,鸡肝研磨液,产生气泡的多少,双缩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生物必修2 微专题1(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本册综合背景图课件ppt,共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