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总复习 |青岛版(五四制)
展开总复习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回顾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系统梳理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特征、表面积体积等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巩固公式的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探索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知识的自我总结归纳能力及对解题过程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使学生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并积极与人交流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系统巩固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几何知识的方法策略并掌握复习整理的方法 。
【课前准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板书课题)其实在一年级上学期 我们已经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当时就是简单的看一看、摸一摸物体,进行了初步的认识。这个学期我们深入的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许多知识。课前已经让大家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进行了整理,我们一会儿进行交流。
下面大家先看图片。这是老师家的鱼缸。正好也是长方体形状的。旁边是相关的信息。通过复习,结合知道的信息,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进行解决?
(预计学生能提到的问题: 需要多长的包边? 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鱼缸的容积多少?水的体积多少? 鱼和鹅卵石的体积多少?占地面积是多少?等等)
师:问题不少,我们安装学习的顺序给它们编上号,先来解决这些问题。
1、鱼缸用了多长的包边?
2、鱼缸用了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3、鱼缸里的水的体积是多少?鱼缸的容积是多少?
4、鱼和鹅卵石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长方体鱼缸的信息进行提问,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些问题的解答也作为本节复习课的线索,把各部分知识的复习串在一起。)
二、解疑复习
(一)长方体特征的整理
1、师:问题1,谁来列式解决?
点生列式并说想法。 (10+8+6) × 4
2、师:这题是求棱长总和的。棱长是特征里面的一个知识。(板书:特征)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大家整理了哪些知识,谁来展示一下?
点生展示,其他人进行评价补充,最终在教师引导下,形成下面知识结构。
3、师: 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相关知识。 我们在认识面棱顶点的时候,用的什么方法进行的?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这些特征?
点生回答,引导出“观察、比较、操作”的学习方法并板书。
师:我们以后还会学习圆、圆柱等等的几何知识,在认识几何图形物体时,这些方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展示交流后,通过相互补充,完善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部分的知识结构,并总结出学习几何图形的学习方法。)
(二)表面积知识的整理
1、师:我们接着看问题2,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点生交流并说想法。 10×8+10×6×2+8×6×2
(10×8+10×6+8×6) ×2-10×8
2、师:这里用到的是表面积方面的知识。(板书:表面积)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我们学过哪些知识,谁来展示一下?
点生展示,其他人进行评价、补充, 最终在教师引导下,形成下面知识结构。
3、师:这部分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定义、计算公式。提到表面积公式,有的同学提到计算中有时求5个面,有时4个面。除了刚才做过的鱼缸,还有哪些是求5个面的?哪些是求4个面的?
点生回答
4、练习
四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长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交流,补充完善表面积知识后,联系生活实际想象5个面4个面的实例,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观念。)
(三)体积容积知识的整理复习。
1、师:剩下的问题都是关于体积容积的,这回我们一次解决。
点生对问题3、4列式解答。
2、师: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用到了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等于长*宽*高。那谁能告诉我,这个体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预计能说出来的少,那就进行小组讨论后再点生说)
3、师:我们看看当时的课件。先是猜想,求体积就是求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然后通过切割、拼摆去验证,最后知道体积=长*宽*高。
先猜,然后一步步的去验证。这个过程,是用的哪个数学策略?
猜想验证。(板书)
师 :我们接着看正方体体积的课件。谁能说下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用到的策略是什么?
(点生回答,板书策略:迁移)
问题4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们是如何推导的?用到的策略是什么?
(点生回答,板书策略:转化)
在学过的知识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转化的策略,谁能举例说说?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
4、刚才我们回顾了体积容积的公式的推导过程。关于体积容积的知识,还有很多,谁来展示你们整理的?
点生展示,其他人评价、补充完善知识。最终形成下面知识结构。
5、练习
①小马虎写作文
我家房子的面积大约是90立方米。我的卧室里放着一张3平方分米的大床。我的写字台不大,上面放着一个体积为1立方米的笔盒,笔盒旁边是个容积60升的墨水瓶。写字台旁边还有一台体积200立方厘米的电视机。
②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 切割成最大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 )。
③棱长9厘米的正方体锻造成长1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体,长方体的高是( )厘米。
(设计意图 本部分知识的整理复习中,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提炼学习过程中的解题策略,突出学习方法策略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巩固以前知识中的难点。)
三、总结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分成了特征、表面积、体积容积三个部分的知识进行了回顾整理。大家在整理时,用到了不同的整理方法,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在知识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观察比较操作的学习方法,和猜想验证、迁移、转化的解题策略。掌握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根本。这些在我们后面认识圆柱、学习圆柱体积等知识时也有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把复习的三部分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同时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四、完善结构
师:请大家根据刚才复习的内容,快速的补充完善自己整理的知识,然后放进自己的知识档案袋里。
学生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的展示交流活动,学生在明了知识结构的前提下,补充完善自己整理的知识网络,进一步提升知识的总体归纳、掌控能力。)
五、谈收获
师:这节课通过大家的交流和练习,发现大家总体掌握挺好。最后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整理,你又有了什么收获?
点生交流。
师:不论学语文数学还是其他知识,只要能做到会想、会问、会用, 这就是非常大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收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会想会问会用。)
板书设计: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回顾整理总复习_青岛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回顾整理总复习_青岛版,共35页。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上 回顾整理--总复习 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上 回顾整理--总复习 教案,共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总复习|青岛版(五四制):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总复习|青岛版(五四制),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