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石油的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B.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D.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常用于食品保鲜防腐
2.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 B.羟基的电子式为:
C.乙醇的分子式: D.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3.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浓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蔗糖的水分并使其炭化
B.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铜、银等不活泼金属
C.二氧化硅可以用来生产通信容量大、抗干扰性能好的光导纤维
D.氮化硅陶瓷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是制造火箭发动机的理想材料
4.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该铝热反应炼铁:
B.银的金属性弱,利用热分解法,加热的方法冶炼
C.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态的、来制备Mg、Al
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有利于减轻污染
5.实验室制取氨气并验证其化学性质和用途,下列装置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利用装置甲制取大量氨气
B.可利用装置乙干燥氨气
C.根据装置丙的原理和现象,可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D.利用装置丁可吸收氨气并防倒吸
6.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B.
C. D.
7.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红色的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绿色的。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A.乙醇有可燃性 B.乙醇有还原性
C.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D.乙醇有氧化性
8.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和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系物
C.和属于同种物质
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9.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晶体与晶体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C.图Ⅰ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Ⅱ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10.大约4000年前,埃及人已经用硫燃烧所形成的二氧化硫漂白布匹。在古罗马著名诗人荷马的著作里讲到硫燃烧有消毒和漂白作用。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①潮湿的氯气、②二氧化硫、③活性炭、④过氧化钠,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将试管倒置于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放在光亮处,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与甲烷在没有光照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
B.试管内壁出现了油状液滴,是因为该反应生成了氯化氢
C.试管中的白雾是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遇水形成的酸雾
D.该实验得到的产物是纯净物
12.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B.l
C.
D.
13.山梨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B.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
C.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4.我国有广阔的海岸线,建设海峡经济区,海水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图为海水综合利用部分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B.过程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过程⑤只需要蒸馏即可得到单质
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到化合、分解、复分解和置换反应
15.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是无色无味液体,能与水任意比互溶
B.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为②
C.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的化学键为①③
D.1mol乙醇可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
16.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乙醇溶液的试剂是( )。
A.银氨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17.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 溶液 装置一 | 稀硫酸 装置二 | 稀硫酸 装置三 | 稀硫酸 装置四 |
部分实验现象 |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 |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c>d B.b>c>d C.d>a>b>c D.a>b>d>c
18.化学知识在“新冠“防控中起了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95型口罩的核心材料聚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我国成功研制出多款新冠疫苗,采用冷链运输疫苗,以防止蛋白质变性
C.“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使用,可增强杀菌消毒的效果
D.新型冠状病毒的组成元素含有C、H、O、N四种元素
19.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
A.甲烷 B.乙醇 C.乙烷 D.丙烯
20.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及对应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 淀粉未发生水解 |
B | 将乙醇蒸气通过灼热的铜丝网,铜丝网上出现黑红交替的颜色变化 | 该反应中铜参与了反应,铜不是催化剂 |
C | 取一小块白色的鸡皮,置于蒸发皿中,滴加浓硝酸,微热,鸡皮变黄 | 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显色反应 |
D | 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杂质,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 | 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甲烷不反应 |
A.A B.B C.C D.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0分)
21.(20分)乙烯是重要化工原料。结合如图所示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B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是一种高分子物质,可用于制作食品塑料袋等,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5)E的分子式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G是一种油状、有香味的物质,实验室用D、E和浓硫酸的混合液通过反应⑥制取G,装置如图所示。
ⅰ.甲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
ⅱ.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ⅲ.分离出试管乙中油状液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
(6)丙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与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丙烯酸。下列关于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b.能发生加成、酯化、氧化反应
c.能与溶液反应生成
d.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22.(20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的能量变化特征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要使该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编号)。
A.改用铁粉 B.改用98%的硫酸 C.适当升高温度
Ⅱ.以相同大小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水果种类 | 电极间距离/cm | 电流 | |
1 | 番茄 | 1 | 98.7 | |
2 | 番茄 | 2 | 72.5 | |
3 | 苹果 | 2 | 27.2 |
(3)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水果种类和_________________对水果电池电流大小的影响。
(4)该实验装置中,正极的材料是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当有3.25gZn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
Ⅲ.某温度下,体积为1L恒容密闭容器中,X、Y两种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6)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7)2min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
(8)在0~2min内,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
(9)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编号)。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X气体与Y气体的浓度不再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高一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C | A | C | C | A | B | C | B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0分)
21.(20分,每空2分)
(1)
(2)羟基
(3)
(4)
(5)ⅰ.;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ⅱ.催化剂、吸水剂(答对一半给1分)
ⅲ.分液;分液漏斗(仪器正确,只要答出分液漏斗就给分)
(6)bc
22.(20分,每空2分)
(1)放热 (2)AC (3)电极间距离
(4)Cu或铜;
(5)
(6)
(7)3∶4
(8)
(9)B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kJ/ml,6kJ/ml,1ml/,6LNO时,吸收22,【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