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校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5015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校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5015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校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5015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校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四川省遂宁中学高2024届高一下期6月月考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B.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C.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D. 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2. 给某植物提供C18O2较长时间后,能检测到含18O的物质是( )
A. 糖类 B. 糖类和H2O
C. 糖类、H2O和O2 D. 糖类、H2O、O2和CO2
3. 叶绿体是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借助高倍显微镜可观察菠菜叶表皮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②光学显微镜下,所有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都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③叶绿体外膜、内膜及类囊体薄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④叶绿体双层膜以及大量基粒和类囊体的存在增大了其受光面积
⑤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用纸层析法提取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4. 下图所示为研究在最适温度下,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b点时,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
B. 曲线由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
C. 曲线由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降低
D. CO2浓度是通过影响暗反应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5. 下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某一晴天的光合作用变化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c点时弱
B. 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强
C. 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在a点,而不是b点
D. 植物从b点后开始积累有机物,到f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6.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A.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 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5℃
C. 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39mg
D. 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在1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30℃时的2倍
7. 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滴加解离液、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
B. 只有从根尖上取材,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
C. 视野中绝大多数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
D. 可用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对材料进行染色,以便于观察染色体
8. 以下有关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配
B. 原核细胞不能通过细胞分裂增加数目
C. 人的红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D.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有限的,导致细胞体积不能无限长大
9. a、b、c、d 分别是某些体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 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 b 图表示人成熟红细胞分裂某个阶段
C. c 图细胞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不变
D. d 图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单体
10. 如图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为分裂间期、乙为分裂末期,⑤聚集成为赤道板
B. ①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②
C. 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
D. ③、④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相同
11. 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技术。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
B.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
C. 胰腺组织微环境千百万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
D. 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
12.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已分化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是细胞的全能性
B. 细胞内含有全套的遗传物质是已分化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础
C. 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花卉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3.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同一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形态、功能不同是因所含基因不同
B. 细胞中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产生更多的自由基
C. 衰老的细胞会出现核质体积比例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的现象
D.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都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14. 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天然病毒M1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肝癌、结直肠癌等癌细胞,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其主要机理是M1的选择性攻击依赖于对ZAP蛋白缺失的识别,而很多人类的癌细胞缺少ZAP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癌细胞的产生
B. ZAP蛋白是由天然病毒M1的遗传物质在癌细胞中控制合成的
C.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D. 正常细胞有ZAP蛋白可能是天然病毒M1对其无毒副作用的原因
15. 小麦有芒对无芒为显性,现有纯合有芒小麦与无芒小麦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F2中有芒小麦随机交配,产生的F3中纯合子占总数的比例为( )
A. 1/2 B. 2/3 C. 4/9 D. 5/9
16. 玉米的花粉有糯性(B)和非糯性(b)两种,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玉米的高茎(D)对矮茎为显性(d)。下列不能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是( )
A. 用碘液检测基因型为Bb的植株产生的花粉,结果是一半显蓝色,一半显棕色
B. 基因型为Dd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矮茎植株占1/4
C. 纯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全为高茎
D. 杂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
17. 小鼠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一对黄色短尾小鼠经多次交配产生的F1中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发现,某些基因型的个体会在胚胎期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型为YY或DD的胚胎致死 B. 亲本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均为YyDd
C. F1小鼠的基因型共有4种 D. F1中黄色长尾小鼠自由交配,子代中黄色长尾小鼠占3/4
18. 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能产生8种类型的配子
C. AaBb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出现4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
D. 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性状组合,比例为9:3:3:1
19. 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黄皮基因W对绿皮基因w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Y存在时,基因W和w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A. 四种9∶3∶3∶1 B. 三种12∶3∶1
C. 两种13∶3 D. 三种10∶3∶3
20. 有关下列两个细胞分裂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均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
B. ①、②中均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C. ①能产生4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D. ②能产生1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21. 雄蝗虫染色体较大且数目相对较少(2n=23,性染色体组成为XO),将雄蝗虫精巢中正常分裂的细胞制成临时装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细胞中观察到的染色体数是23条,则该细胞中一定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B. 若细胞中观察到的染色体数是46条,则该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X染色体
C. 若观察到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的染色体条数一定是11或12
D. 若细胞中观察不到X染色体,则该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一定是减数分裂
22.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
B. EF、KL段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C. 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
D.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b段
23.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 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 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24.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 )
A. 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B. 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 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D. 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25.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 若Ⅲ1与Ⅲ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C. 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两病兼发孩子的概率为1/24
D. 若Ⅲ1与Ⅲ4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概率为7/12
二、综合题
26.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_________上;物质a主要吸收_________光和_________光;提取绿叶中的物质a研磨叶片时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以保护色素。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填图中数字)。进行过程②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进行过程④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
(3)假如将该植物突然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物质h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升高或是降低)。
(4)根据图2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速率为_________mg ▪cm-2 ▪h-1。假如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则在光照强度为L1时,实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是_________mg ▪cm-2 ▪h-1。
27. 图甲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期。
(2)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若想观察该种生物的染色体数,最好选在_________之间某一时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3)图乙中,①细胞中含有______个四分体,_____条染色单体;①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②细胞处于图甲中______段,对应于图丙中的______(填字母);②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
(5)图乙中,③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28. 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
(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个体性状。若发现叶形的分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______。
29. 某校实验室在培养果蝇时发现一只菱形眼雄果蝇,该菱形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学生们想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于是利用该菱形眼果蝇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果蝇眼形的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控制眼形的基因的遗传遵循_定律。
(2)菱形眼只出现在雄果蝇中,推测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确认控制该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实验室最好选用纯合正常眼雄果蝇和____________雌果蝇交配以探究其位置;欲获得此种雌果蝇,可选用上述实验材料中的___________进行交配。
(3)预测实验结果:
①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眼形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
答案
1-10 DDADB DBDDB 11-20 BDABD CDDBD 21-25 CDCCC
26. (1) ①. 类囊体薄膜 ②. 红光 ③. 蓝紫光 ④. 碳酸钙
(2) ①. 1、3、4、5 ②. 叶绿体基质 ③. 线粒体基质 ④. 氧气
(3)升高
(4) ①. 5 ②. 10
27. (1) ①. DNA复制 ②.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
(2)BC (3) ①. 4 ②. 0 ③. 0
(4) ①. BC ②. B ③.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5)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28. (1) ①. 板叶 ②. 紫叶 ③. 抗病
(2) ①. AABBDD ②. AabbDd ③. aabbdd ④. aaBbdd
(3) ①. 花叶紫叶感病 ②. 花叶绿叶感病
(4)AaBbdd
29. (1) ①. 菱形眼 ②. F1的正常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正常眼:菱形眼=3:1 ③. 分离
(2) ①. 菱形眼 ②. F1雌果蝇与F2(或亲本)菱形眼雄果蝇
(3) ①. 雌果蝇全表现为正常眼,雄果蝇全表现为菱形眼 ②. 全部表现为正常眼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