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后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种类B.物质种类C.原子种类 D.元素化合价
2、AgNO3见光分解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NO2B.NH3C.N2D.S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要求选择的原料一定含有( )
A.氧元素B.氧分子
C.氧原子D.氧离子
4、下列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质量不变
B.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C.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5、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20
B.乙一定是化合物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乙的质量
6、下列实验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7、“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促进了科学家们对二氧化碳的研究。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剂应用于二氧化碳的转化,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二氧化碳与水
B.反应中共有3种氧化物
C.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后纳米催化剂的质量减小
8、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并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9
B.该反应中氧气与水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9、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则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0、一定量的木炭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如图中能正确反应容器能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11、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微粒观: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根据结构观:含氧化合物中有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
C.根据转化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D.根据守恒观:1g硫与2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g二氧化硫
12、现将2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20gA完全反应后生成16gC和11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 )
A.20:7B.16:11C.20:11D.16:7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在通常情况下,Cl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11℃。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 ClO2。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2%的ClO2和0.085% Na2CO3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以减少水中有害的含氯物质。
(1)ClO2的名称是 。
(2)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 (填字母序号)。
A.84消毒液(含NaClO)
B.双氧水(H2O2)
C.氯气(Cl2)
D.过氧乙酸(C2H4O3)
(3)ClO2的化学性质有 、 (写出两点即可)。
(4)下列有关ClO2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0℃时,ClO2为黄绿色气体
B.常温下,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ClO2
C.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lO2并置于冷暗处保存
D.用于饮用水消毒,ClO2比氯气更安全
1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以上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4)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15、根据如图所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大量热,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有
作用;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
16、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某甲同学用A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 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
①描述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 .
②最后天平的指针(填序号) (a.偏左 b.偏右 c.不偏转 d.无法预测).
(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
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
(3)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如果有气体生成和参加反应,应在 装置中进行实验.
(4)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元素种类 ②原子种类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种类 ⑤分子数目 ⑥物质的总质量.
17、某同学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磨镁条的目的是 ,镁条燃烧文字表达式是 。
(2)反应时测得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用m1和m2表示),该反应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1)二氧化氯;
(2)BD;
(3)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
(4)A。
14、(1)混合物;
(2)化合反应;
(3)分子;
(4)氢原子与氧原子。
15、(1)白烟;不变;平衡装置内外压强;没有;未参加反应的物质前后质量相等,相互抵消。
(2)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
16、(1)①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的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②C;
(2)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装置不密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左盘内质量减小;
(3)密闭;
(4)①②③⑥
17、(1)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和污垢;镁+氧气氧化镁;
(2)m2-m1;遵守。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0
40
30
25
反应后质量/g
m
70
30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A
C
B
C
A
D
A
B
11
12
C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红磷在密闭容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