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分演练:机械能(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5043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分演练:机械能(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5043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分演练:机械能(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5043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分演练:机械能(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分演练:机械能(含答案),共40页。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分演练:机械能
1.(2022海南)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减速下降过程中( )
A. 动能增加 B. 重力势能增加 C. 机械能增加 D. 机械能减少
2.(2022安徽)如图,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质量约为的奥运五环缓缓升起。若将升起过程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则该过程中奥运五环的( )
A. 重力势能不变 B. 动能增大
C. 机械能不变 D. 机械能增大
3.(2022北部湾)2022年5月3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返航时,飞机在减速下降过程中( )
A.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4.(2022山西)2022年北京冬奥会,山西运动员苏翊鸣在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夺得金牌。如图所示,是他在比赛中的情景。下列对他加速下滑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B. 相对于地面他是静止的
C. 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 D. 受到惯性作用持续下滑
5.(2022柳州)如图,一只蚂蚁以大小不变的速度沿疏中虚线从A点爬到B点,此过程中蚂蚁的( )
A.动能先变小后不变 B.动能不变
C.重力势能先变小后不变 D.重力势能不变
6.(2022四川成都)在北京冬奥会的跳台滑雪比赛中(如图),运动员从陡坡下滑、加速、起跳,然后在落差100多米的山地上自由“飞翔”。针对从陡坡加速下滑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的动能不变 B.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变
C.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 D. 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7.(2022常州)小明背着书包从教学楼的一楼匀速爬到三楼,此过程中,以书包为研究对象,其( )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8.(2022日照)“粽叶又飘香,颗粒正归仓。建设新时代,农民丰收忙。”如图所示,斜向上的传送带将小麦匀速运送到高处粮仓的过程中,其中1kg小麦的( )
A. 动能不变 B. 重力势能不变
C. 机械能不变 D. 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和不变
9.(2022济南)爸爸开车带着小明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小明看到图所示的限速标志,想起了学过的“动能”的知识,也产生了一系列有关的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
B. 物体的动能与它的速度有什么关系?
C. 物体的动能与它的质量和速度有什么关系?
D. 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0.(2022海南)2022年5月14日,一架国产C919大飞机(如图所示)从浦东机场起飞,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安全降落,这标志着即将交付的首架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在升空过程中,飞行员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B. 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行员的动能一直保持不变
C. 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机的机械能一直保持不变
D. 飞机降落后,在水平道上滑行过程中,飞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1.(2022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苏翊鸣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夺得金牌,如图所示为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图中a、c两处等高,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从a处到b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运动员在a处和c处的重力势能相等
C. 运动员在b处时机械能最大
D. 运动员从b处到d处速度逐渐减小
12.(2022湖南常德)北京冬奥会引入的AI评分系统,能逐帧抓取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之间的空中姿态,将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在最短时间内真切地呈现给观众,为裁判评分提供可视依据。如图所示,某次比赛系统呈现运动员上升(ab)及下落(bc)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在ab段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 运动员在ab段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 运动员在bc段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D. 运动员在bc段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13.(2022湖南邵阳)2022年4月16日,摘星妈妈王亚平和航天员耀志刚、叶光富三人乘坐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下列关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返回舱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返回舱加下落过程中其动能增大
C. 返回舱下落过程中与大气摩擦,外表面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
D. 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航天员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14.(2022六盘水)如图所示是小明端午小长假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的情景,过山车在粗糙轨道的顶端由静止滑下,途中经过A、B、C三点,其中A点与B点等高,C点在水平轨道上。在此过程中保证绝对安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过山车分析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A点和B点的速度相等
C.在B点时受三个力作用
D.在C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15.(2022四川德阳)2022年2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图甲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艺术形态来展现出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图乙是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U形场地比赛的图片,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谷爱凌在U形场地滑行向上冲击到最高点时,动能将达到最大
B. 谷爱凌从U形场地空中的高点开始下落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C. 谷爱凌在U形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动能越来越小
D. 谷爱凌从U形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16.(2022娄底)2022年5月10日1时56分,由“长征七号”火箭助推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顺升空,8时54分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舟四号”离开地面后就不受重力作用
B. “天舟四号”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C. 对接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四号”向前运动
D. 对接后,“天和”核心舱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17.(2022锦州)对北京冬奥会的一些比赛情景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B. 单板滑雪运动员踩在滑雪板上,减小了对雪地的压强
C. 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匀速转弯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D. 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18.(2022益阳)2021年7月30日,中国蹦床运动员朱雪莹和刘灵玲包揽了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金银牌,为国争了光。比赛中朱雪莹先被蹦床弹起上升到最高点,之后从最高点下落直至将蹦床压缩到最低点。在此过程中,有关朱雪莹机械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她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在最高点她的动能最大
C. 下落到将与床面接触时,她的动能为零
D. 蹦床被压缩到最低点时,她的重力势能最大
19.(2022四川眉山)同学们在体育课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如图所示A→B表示实心球离开手之前的运动轨迹,B→C→D表示实心球离开手之后的运动轨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心球从B→C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B. 实心球到达最高点C时,它将处于静止状态
C. 实心球从B→C→D过程中,没有力对它做功
D. 实心球从A→B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0.(2022四川南充)掷实心球是南充中考体育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O点是实心球刚离开手的位置,A点是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的位置,B点是实心球落地前瞬间的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心球离开手后受到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
B. 实心球在最高点A时处于平衡状态
C. 实心球从O运动到B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 实心球在O点的机械能大于在B点的机械能
21.(2022盘锦)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个人项目决赛中,辽宁运动员徐梦桃勇夺冠军。如图所示,在她滑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A点时不具有机械能
B. 从A点滑行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不断变大
C. 滑雪板底面比较光滑是为了增大滑行时与雪面的摩擦
D. 在B点的速度大于与它高度相同的D点的速度
22.(2022抚顺、葫芦岛)2022年2月15日,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我国运动员苏翊鸣获得金牌。如图为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苏翊鸣在空中旋转的过程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B. 从高处沿坡道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苏翊鸣的动能增大
C. 加速下滑时,苏翊鸣身旁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D. 苏翊鸣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23.(2022山东泰安)如图所示,物理项目化学习小组在空旷的室外测试某型号无人机负重飞行能力。测试时将重的物体固定在无人机上,并控制无人机完成以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空中悬停、以的速度匀速下降三个阶段的测试项目,同时利用系统软件记录多次测量的相关信息,并做出测评报告。下列说法中( )
①匀速上升阶段,物体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②匀速上升阶段,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③匀速下降阶段,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④物体匀速下降阶段的动能小于匀速上升阶段的动能
A. 只有①③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①④正确 D. 只有①②③正确
24.(2022哈尔滨)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完美飞天,振奋国人。在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 ___________。
25.(2022湖南邵阳)我国现代农业已进人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如图,水平匀速飞行的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在此过程中,它具有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2022湘西)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成功发射,在载人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舱内3名宇航员的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
27.(2022江西)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钢架雪车比塞场景。运动员在钢架雪车上,沿冰道从山坡上快速滑降,______转化为动能;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
28.(2022兰州)2022年3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搭载了“浦江二号”和“天鲲二号”卫星。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若以发射台为参照物,该火箭是______的,卫星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9.(2022云南)2021年8月5日,中国14岁全红婵以创奥运纪录的高分夺得东京奥运会10米跳台冠军,如图甲所示,在下落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她的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2022年2月16日、中国运动员齐广璞在北京冬奥会男子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赛上获得冠军,如图乙所示,他离开大跳台后由于___________,仍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30.(2022武威)频频发生高空抛物坠物致人伤亡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原因是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 ______(选填“大”或“小”),当高处的物体坠落时,因重力势能转化为 ______能,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31.(2022湖北武汉)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雪如意”。运动员从跳台顶部沿助滑道加速滑下时,运动员的_______转化为______。(填“动能”或“重力势能”)在“雪如意”的一侧,运行角度随山势而变的变坡斜行电梯速度是2.5m/s,电梯从最低点运行到最高点的路程是259m。所需时间是_______s。
32.(2022金昌)频频发生高空抛物坠物致人伤亡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原因是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 ______(选填“大”或“小”),当高处的物体坠落时,因重力势能转化为 ______能,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33.(2022江苏扬州)2021年12月28日,扬州城市快速路内环全线通车。某市民将上班过程的汽车行驶信息列于表中,他开车走快速路上班的优点是除节省时间外还节省___________。汽车下高架时减速行驶,其动能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
行驶里程
行驶时间
油耗
不走快速路
9.1km
30min
9.0L/100km
走快速路
14.0km
20min
5.5L/100km
34.(2022杭州)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系在运动员双脚上,另一端固定在跳台O点。运动员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正好处于原长;B点处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相等;C点处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弹性绳的自重不计)
(1)从O点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
(2)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下同);运动员的动能___________。
35.(2022广东)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则过山车的动能在___________点最大,B点重力势能的大小___________E点动能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___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36.(2022湖北随州)多米诺骨牌是一种用木制、骨制或塑料制成的长方体骨牌,起源于中国北宋时期,由意大利传教士带往欧洲。玩时将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各种造型(如图甲),轻轻碰倒第一张骨牌,其余的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如图乙)。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说法被广泛用来比喻许多社会现象。用物理学知识对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过程进行分析:
(1)在骨牌依次击倒的过程中,骨牌的重心如何变化:__________;
(2)骨牌依次击倒,从能量的角度分析,涉及到不同形式的能量间的转化,请分析其中的能量转化情况:_______________。
37.(2022济南)把常用的按钮式圆珠笔笔尖朝上用力按下后放手,它会弹起很高。把它拆开后发现,它能弹起的原因是内部装有一根弹簧,如图甲所示。小强仔细观察后发现,圆珠笔弹起的过程可以分为“A:按下后放手”到“B:获得一个向上的速度”再到“C: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如图乙所示。圆珠笔在“A→B”阶段,___________转化为动能;圆珠笔在“B→C”阶段,动能转化为___________。
38.(2022四川遂宁)某兴趣小组通过自主探究得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原长为10cm的弹簧(质量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系一重为20N的小球,静止时小球位于A处,弹簧长度变为11cm,再用力F将小球竖直向下拉到B处,弹簧长度为11.5cm(未超过弹性限度),然后由静止释放,在释放瞬间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N,小球从B处第一次回到A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39.(2022天津)热爱劳动的津津,在家学做天津特色菜“贴饽饽熬鱼”时,一个饮料瓶不小心落到了松软的玉米面团上,在面团上留下较深的痕迹。于是他灵机一动,利用玉米面团和装有水的饮料瓶,依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对如下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问题一: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二:重力势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做实验①②③是为了探究______(选填“问题一”或“问题二”);
(2)利用实验④⑤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是否有关;
(3)《民法典》中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生活中更要杜绝“高空抛物”这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高空抛物”危害性大的原因,可通过分析实验⑤⑥得出的结论来解释,请你写出该结论______。
40.(2022济宁)利用钢尺可完成多个物理实验。请结合以下实验操作,按要求回答问题。
(1)将钢尺一多半放在桌面上,一少半露出桌边。将一张多次折叠后的报纸压在钢尺桌上的部分,用重物砸露出部分,钢尺很容易被砸落;将报纸展开平铺盖住桌面上的部分,在相同条件下,钢尺很难被砸落。钢尺很难被砸落的原因是 。
(2)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向另一端施力,钢尺会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 。如图2所示,用不同大小的力将钢尺弯曲,放手后将橡皮弹出,记录橡皮被弹出的距离。分析钢尺弯曲程度和橡皮弹出的远近之间的关系,可以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41.(2022河池)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力将钢球推出,让钢球瞬间获得速度并向右运动,钢球跟弹簧碰撞后把弹簧压缩。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钢球动能的大小;
(2)保持钢球的质量不变,推出钢球的速度越大,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也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有关;
(3)换不同质量的钢球,以相同的速度推出,钢球的质量越大,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也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有关;
(4)本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填其中一种即可)。
42.(2022湖北宜昌)小明和小红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钢球从斜槽上一定高度的位置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碰上木块C并将C推动一段距离,通过推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动能大小。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 )
A.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B.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的动能
(2)如图甲、乙为小明两次实验的示意图,钢球A、B的质量mA>mB,高度hA>hB,距离sA>sB。他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的结论,他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
(3)小红让钢球A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滚下,撞击木块,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___________的关系。
43.(2022金昌)如图所示,摆线的长度L相同,小球A、B的质量mA<mB,悬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θ1<θ2。
(1)图甲、乙中,同时由静止释放A、B两球,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任一时刻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______无关;
(2)小强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球按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恰好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本实验中通过比较 ______反映小球撞击木块C前的动能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根据乙、丙所示的探究过程,他观察到图丙中木块C撞得更远,可得出结论: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______有关(选填“速度”、“高度”或“质量”);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足够长,木块C被撞击后,它将做 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5)在探究小球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有同学提议可以在水平面桌面上将同一根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分别弹出质量不同的小球去撞击木块,撞击木块时小球的动能 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该方案 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44.(2022玉林)如图1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将小钢球从高度为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木块在水平面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先后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组实验。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其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选填“高度”或“距离”)大小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__;
(3)分析比较________两组实验可得,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综合上述可知,如图2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是交通管理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不同的最高________;
(5)在实验中,若增大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则木块移动的距离将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5.(2022山西)据《天工开物》记载,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弓的基础上,又研发了能从容瞄准目标击发的弩,如图甲所示。实践小组的同学们模拟弩的结构,把一橡皮筋纸卷根稍许绷紧的橡皮筋两端固定在卫生纸卷芯开口处两边,在纸卷芯内安装带凹槽的固定装置,制作了发射器,并用吸管代替弩箭,如图乙所示。利用这个自制发射器,同学们探究吸管飞行的距离与发射角度的关系。
(1)同学们在吸管上每隔1cm标注记号,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请你帮助小组同学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
(3)结合弩的材料、结构特征,请你猜想吸管飞行的距离还跟自制发射器的什么因素有关?( )
46.(2022绍兴)在“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实验中,小敏利用图甲中的装置进行研究,在水平面铺上材料A制成的粗糙平板,同一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静止释放,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位置如图。
(1)根据图甲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___________。
(2)图乙中,水平面铺上不同材料的平板,其中材料A,B,C粗糙程度依次减小。小敏先后三次将同一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刚到底部时用频闪相机(间隔相同时间自动拍摄)开始记录小球在平板上的位置情况,请在材料C平板上画出第2、3次频闪相机拍摄到小球的大致位置。___________
(3)小敏调节图甲中的平板呈不同角度,重现伽利略斜面实验。不考虑底部转折处的能量损失,下列最符合实际的现象是___________
A.
B.
C.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分演练:机械能参考答案
1.(2022海南)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减速下降过程中( )
A. 动能增加 B. 重力势能增加 C. 机械能增加 D. 机械能减少
【答案】D
2.(2022安徽)如图,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质量约为的奥运五环缓缓升起。若将升起过程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则该过程中奥运五环的( )
A. 重力势能不变 B. 动能增大
C. 机械能不变 D. 机械能增大
【答案】D
3.(2022北部湾)2022年5月3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返航时,飞机在减速下降过程中( )
A.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答案】D
4.(2022山西)2022年北京冬奥会,山西运动员苏翊鸣在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夺得金牌。如图所示,是他在比赛中的情景。下列对他加速下滑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B. 相对于地面他是静止的
C. 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 D. 受到惯性作用持续下滑
【答案】C
5.(2022柳州)如图,一只蚂蚁以大小不变的速度沿疏中虚线从A点爬到B点,此过程中蚂蚁的( )
A.动能先变小后不变 B.动能不变
C.重力势能先变小后不变 D.重力势能不变
【答案】BC。
6.(2022四川成都)在北京冬奥会的跳台滑雪比赛中(如图),运动员从陡坡下滑、加速、起跳,然后在落差100多米的山地上自由“飞翔”。针对从陡坡加速下滑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的动能不变 B.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变
C.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 D. 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C
7.(2022常州)小明背着书包从教学楼的一楼匀速爬到三楼,此过程中,以书包为研究对象,其( )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答案】C
8.(2022日照)“粽叶又飘香,颗粒正归仓。建设新时代,农民丰收忙。”如图所示,斜向上的传送带将小麦匀速运送到高处粮仓的过程中,其中1kg小麦的( )
A. 动能不变 B. 重力势能不变
C. 机械能不变 D. 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和不变
【答案】A
9.(2022济南)爸爸开车带着小明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小明看到图所示的限速标志,想起了学过的“动能”的知识,也产生了一系列有关的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
B. 物体的动能与它的速度有什么关系?
C. 物体的动能与它的质量和速度有什么关系?
D. 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C
10.(2022海南)2022年5月14日,一架国产C919大飞机(如图所示)从浦东机场起飞,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安全降落,这标志着即将交付的首架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在升空过程中,飞行员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B. 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行员的动能一直保持不变
C. 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机的机械能一直保持不变
D. 飞机降落后,在水平道上滑行过程中,飞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A
11.(2022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苏翊鸣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夺得金牌,如图所示为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图中a、c两处等高,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从a处到b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运动员在a处和c处的重力势能相等
C. 运动员在b处时机械能最大
D. 运动员从b处到d处速度逐渐减小
【答案】B
12.(2022湖南常德)北京冬奥会引入的AI评分系统,能逐帧抓取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之间的空中姿态,将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在最短时间内真切地呈现给观众,为裁判评分提供可视依据。如图所示,某次比赛系统呈现运动员上升(ab)及下落(bc)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在ab段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 运动员在ab段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 运动员在bc段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D. 运动员在bc段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答案】A
13.(2022湖南邵阳)2022年4月16日,摘星妈妈王亚平和航天员耀志刚、叶光富三人乘坐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下列关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返回舱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返回舱加下落过程中其动能增大
C. 返回舱下落过程中与大气摩擦,外表面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
D. 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航天员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答案】A
14.(2022六盘水)如图所示是小明端午小长假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的情景,过山车在粗糙轨道的顶端由静止滑下,途中经过A、B、C三点,其中A点与B点等高,C点在水平轨道上。在此过程中保证绝对安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过山车分析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A点和B点的速度相等
C.在B点时受三个力作用
D.在C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答案】C。
15.(2022四川德阳)2022年2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图甲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艺术形态来展现出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图乙是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U形场地比赛的图片,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谷爱凌在U形场地滑行向上冲击到最高点时,动能将达到最大
B. 谷爱凌从U形场地空中的高点开始下落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C. 谷爱凌在U形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动能越来越小
D. 谷爱凌从U形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答案】D
16.(2022娄底)2022年5月10日1时56分,由“长征七号”火箭助推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顺升空,8时54分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舟四号”离开地面后就不受重力作用
B. “天舟四号”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C. 对接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四号”向前运动
D. 对接后,“天和”核心舱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答案】D
17.(2022锦州)对北京冬奥会的一些比赛情景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B. 单板滑雪运动员踩在滑雪板上,减小了对雪地的压强
C. 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匀速转弯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D. 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答案】ABD
18.(2022益阳)2021年7月30日,中国蹦床运动员朱雪莹和刘灵玲包揽了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金银牌,为国争了光。比赛中朱雪莹先被蹦床弹起上升到最高点,之后从最高点下落直至将蹦床压缩到最低点。在此过程中,有关朱雪莹机械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她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在最高点她的动能最大
C. 下落到将与床面接触时,她的动能为零
D. 蹦床被压缩到最低点时,她的重力势能最大
【答案】A
19.(2022四川眉山)同学们在体育课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如图所示A→B表示实心球离开手之前的运动轨迹,B→C→D表示实心球离开手之后的运动轨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心球从B→C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B. 实心球到达最高点C时,它将处于静止状态
C. 实心球从B→C→D过程中,没有力对它做功
D. 实心球从A→B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A
20.(2022四川南充)掷实心球是南充中考体育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O点是实心球刚离开手的位置,A点是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的位置,B点是实心球落地前瞬间的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心球离开手后受到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
B. 实心球在最高点A时处于平衡状态
C. 实心球从O运动到B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 实心球在O点的机械能大于在B点的机械能
【答案】C
21.(2022盘锦)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个人项目决赛中,辽宁运动员徐梦桃勇夺冠军。如图所示,在她滑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A点时不具有机械能
B. 从A点滑行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不断变大
C. 滑雪板底面比较光滑是为了增大滑行时与雪面的摩擦
D. 在B点的速度大于与它高度相同的D点的速度
【答案】D
22.(2022抚顺、葫芦岛)2022年2月15日,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我国运动员苏翊鸣获得金牌。如图为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苏翊鸣在空中旋转的过程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B. 从高处沿坡道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苏翊鸣的动能增大
C. 加速下滑时,苏翊鸣身旁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D. 苏翊鸣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答案】B
23.(2022山东泰安)如图所示,物理项目化学习小组在空旷的室外测试某型号无人机负重飞行能力。测试时将重的物体固定在无人机上,并控制无人机完成以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空中悬停、以的速度匀速下降三个阶段的测试项目,同时利用系统软件记录多次测量的相关信息,并做出测评报告。下列说法中( )
①匀速上升阶段,物体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②匀速上升阶段,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③匀速下降阶段,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④物体匀速下降阶段的动能小于匀速上升阶段的动能
A. 只有①③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①④正确 D. 只有①②③正确
【答案】C
24.(2022哈尔滨)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完美飞天,振奋国人。在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 ___________。
【答案】 变大
25.(2022湖南邵阳)我国现代农业已进人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如图,水平匀速飞行的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在此过程中,它具有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变小
26.(2022湘西)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成功发射,在载人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舱内3名宇航员的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
【答案】增加
27.(2022江西)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钢架雪车比塞场景。运动员在钢架雪车上,沿冰道从山坡上快速滑降,______转化为动能;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
【答案】 ①. 重力势能 ②. 冰道
28.(2022兰州)2022年3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搭载了“浦江二号”和“天鲲二号”卫星。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若以发射台为参照物,该火箭是______的,卫星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 ①. 运动 ②. 增大
29.(2022云南)2021年8月5日,中国14岁全红婵以创奥运纪录的高分夺得东京奥运会10米跳台冠军,如图甲所示,在下落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她的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2022年2月16日、中国运动员齐广璞在北京冬奥会男子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赛上获得冠军,如图乙所示,他离开大跳台后由于___________,仍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答案】 ①. 动 ②. 惯性
30.(2022武威)频频发生高空抛物坠物致人伤亡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原因是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 ______(选填“大”或“小”),当高处的物体坠落时,因重力势能转化为 ______能,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答案】 ①. 大 ②. 动
31.(2022湖北武汉)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雪如意”。运动员从跳台顶部沿助滑道加速滑下时,运动员的_______转化为______。(填“动能”或“重力势能”)在“雪如意”的一侧,运行角度随山势而变的变坡斜行电梯速度是2.5m/s,电梯从最低点运行到最高点的路程是259m。所需时间是_______s。
【答案】 ①. 重力势能 ②. 动能 ③. 103.6
32.(2022金昌)频频发生高空抛物坠物致人伤亡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原因是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 ______(选填“大”或“小”),当高处的物体坠落时,因重力势能转化为 ______能,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答案】 ①. 大 ②. 动
33.(2022江苏扬州)2021年12月28日,扬州城市快速路内环全线通车。某市民将上班过程的汽车行驶信息列于表中,他开车走快速路上班的优点是除节省时间外还节省___________。汽车下高架时减速行驶,其动能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
行驶里程
行驶时间
油耗
不走快速路
9.1km
30min
9.0L/100km
走快速路
14.0km
20min
5.5L/100km
【答案】 ①. 汽油 ②. 减小 ③. 减小
34.(2022杭州)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系在运动员双脚上,另一端固定在跳台O点。运动员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正好处于原长;B点处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相等;C点处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弹性绳的自重不计)
(1)从O点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
(2)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下同);运动员的动能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不变 ②. 增大 ③. 先增大后减小
35.(2022广东)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则过山车的动能在___________点最大,B点重力势能的大小___________E点动能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___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答案】 ①. C ②. 等于 ③. 变化
36.(2022湖北随州)多米诺骨牌是一种用木制、骨制或塑料制成的长方体骨牌,起源于中国北宋时期,由意大利传教士带往欧洲。玩时将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各种造型(如图甲),轻轻碰倒第一张骨牌,其余的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如图乙)。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说法被广泛用来比喻许多社会现象。用物理学知识对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过程进行分析:
(1)在骨牌依次击倒的过程中,骨牌的重心如何变化:__________;
(2)骨牌依次击倒,从能量的角度分析,涉及到不同形式的能量间的转化,请分析其中的能量转化情况: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重心降低 ②.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7.(2022济南)把常用的按钮式圆珠笔笔尖朝上用力按下后放手,它会弹起很高。把它拆开后发现,它能弹起的原因是内部装有一根弹簧,如图甲所示。小强仔细观察后发现,圆珠笔弹起的过程可以分为“A:按下后放手”到“B:获得一个向上的速度”再到“C: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如图乙所示。圆珠笔在“A→B”阶段,___________转化为动能;圆珠笔在“B→C”阶段,动能转化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弹性势能 ②. 重力势能
38.(2022四川遂宁)某兴趣小组通过自主探究得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原长为10cm的弹簧(质量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系一重为20N的小球,静止时小球位于A处,弹簧长度变为11cm,再用力F将小球竖直向下拉到B处,弹簧长度为11.5cm(未超过弹性限度),然后由静止释放,在释放瞬间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N,小球从B处第一次回到A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①. 10 ②. 增大
39.(2022天津)热爱劳动的津津,在家学做天津特色菜“贴饽饽熬鱼”时,一个饮料瓶不小心落到了松软的玉米面团上,在面团上留下较深的痕迹。于是他灵机一动,利用玉米面团和装有水的饮料瓶,依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对如下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问题一: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二:重力势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做实验①②③是为了探究______(选填“问题一”或“问题二”);
(2)利用实验④⑤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是否有关;
(3)《民法典》中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生活中更要杜绝“高空抛物”这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高空抛物”危害性大的原因,可通过分析实验⑤⑥得出的结论来解释,请你写出该结论______。
【答案】 ①. 问题一 ②. 质量 ③. 质量相同的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0.(2022济宁)利用钢尺可完成多个物理实验。请结合以下实验操作,按要求回答问题。
(1)将钢尺一多半放在桌面上,一少半露出桌边。将一张多次折叠后的报纸压在钢尺桌上的部分,用重物砸露出部分,钢尺很容易被砸落;将报纸展开平铺盖住桌面上的部分,在相同条件下,钢尺很难被砸落。钢尺很难被砸落的原因是 。
(2)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向另一端施力,钢尺会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 。如图2所示,用不同大小的力将钢尺弯曲,放手后将橡皮弹出,记录橡皮被弹出的距离。分析钢尺弯曲程度和橡皮弹出的远近之间的关系,可以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答案】(1)物体的面积越大空气阻力越大;(2)物体的形状;物体弹性形变程度。
41.(2022河池)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力将钢球推出,让钢球瞬间获得速度并向右运动,钢球跟弹簧碰撞后把弹簧压缩。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钢球动能的大小;
(2)保持钢球的质量不变,推出钢球的速度越大,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也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有关;
(3)换不同质量的钢球,以相同的速度推出,钢球的质量越大,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也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有关;
(4)本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填其中一种即可)。
【答案】 ①. 弹簧被压缩的程度 ②. 速度 ③. 质量 ④. 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42.(2022湖北宜昌)小明和小红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钢球从斜槽上一定高度的位置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碰上木块C并将C推动一段距离,通过推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动能大小。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 )
A.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B.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的动能
(2)如图甲、乙为小明两次实验的示意图,钢球A、B的质量mA>mB,高度hA>hB,距离sA>sB。他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的结论,他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
(3)小红让钢球A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滚下,撞击木块,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__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 ①. A ②. 错误 ③. 没有控制钢球的速度一样 ④. 速度
43.(2022金昌)如图所示,摆线的长度L相同,小球A、B的质量mA<mB,悬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θ1<θ2。
(1)图甲、乙中,同时由静止释放A、B两球,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任一时刻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______无关;
(2)小强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球按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恰好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本实验中通过比较 ______反映小球撞击木块C前的动能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根据乙、丙所示的探究过程,他观察到图丙中木块C撞得更远,可得出结论: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______有关(选填“速度”、“高度”或“质量”);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足够长,木块C被撞击后,它将做 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5)在探究小球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有同学提议可以在水平面桌面上将同一根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分别弹出质量不同的小球去撞击木块,撞击木块时小球的动能 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该方案 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答案】 ①. 质量 ②. 木块移动距离 ③. 转换法 ④. 速度 ⑤. 匀速 ⑥. 相同 ⑦. 错误
44.(2022玉林)如图1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将小钢球从高度为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木块在水平面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先后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组实验。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其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选填“高度”或“距离”)大小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__;
(3)分析比较________两组实验可得,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综合上述可知,如图2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是交通管理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不同的最高________;
(5)在实验中,若增大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则木块移动的距离将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 ①. 距离s ②. 大 ③. 甲、丙 ④. 速度 ⑤. 减小
45.(2022山西)据《天工开物》记载,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弓的基础上,又研发了能从容瞄准目标击发的弩,如图甲所示。实践小组的同学们模拟弩的结构,把一橡皮筋纸卷根稍许绷紧的橡皮筋两端固定在卫生纸卷芯开口处两边,在纸卷芯内安装带凹槽的固定装置,制作了发射器,并用吸管代替弩箭,如图乙所示。利用这个自制发射器,同学们探究吸管飞行的距离与发射角度的关系。
(1)同学们在吸管上每隔1cm标注记号,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请你帮助小组同学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
(3)结合弩的材料、结构特征,请你猜想吸管飞行的距离还跟自制发射器的什么因素有关?( )
【答案】 ①. 便于控制橡皮筋的形变程度一定 ②.
实验次数
发射角度
吸管飞行的距离/m
1
2
3
③. 橡皮筋的粗细、绷紧程度、纸卷的内径等
46.(2022绍兴)在“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实验中,小敏利用图甲中的装置进行研究,在水平面铺上材料A制成的粗糙平板,同一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静止释放,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位置如图。
(1)根据图甲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___________。
(2)图乙中,水平面铺上不同材料的平板,其中材料A,B,C粗糙程度依次减小。小敏先后三次将同一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刚到底部时用频闪相机(间隔相同时间自动拍摄)开始记录小球在平板上的位置情况,请在材料C平板上画出第2、3次频闪相机拍摄到小球的大致位置。___________
(3)小敏调节图甲中的平板呈不同角度,重现伽利略斜面实验。不考虑底部转折处的能量损失,下列最符合实际的现象是___________
A.
B.
C.
【答案】 ①. 具有的动能越大 ②. ③.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演练—功和机械能,共15页。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分演练:声音与环境(含答案),共19页。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分演练—声(含答案),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