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高专练:力学实验题综合考查(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高专练:力学实验题综合考查(含答案),共31页。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高专练:力学实验题综合考查
1.(2022益阳)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__g。然后测得金属块的体积为,根据测量结果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2.(2022贵州黔东南)一次周末,小红同学与家人一起到剑河游玩,苗族姑娘们用银饰把自己装扮得十分光彩夺目(如图所示),顿时吸引了她的眼球。她很想知道银饰物是空心还是实心的,于是在商店买下了与银饰物相同的一片银叶,回校后组织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注:银的密度为10.5g/cm3)
(1)小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才能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将银叶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银叶的质量是__________g。
(3)用量筒和水测量银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细线体积忽略不计),银叶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4)根据以上测量数据,算出银叶的密度为__________kg/cm3,由此判断该银叶是__________(选填:“空心”或“实心”)的。
3.(2022山东临沂)临沂是农业大市,被誉为“山东南菜园”。为提高蔬菜的品质及产量,可向蔬菜喷洒密度在1.03~1.05g/cm3之间的叶面喷施肥。小明用固体颗粒肥料和水配制了叶面喷施肥,为了确定配制的喷施肥是否符合要求,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需先_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适量叶面喷施肥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喷施肥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喷施肥的总质量为______g;
(3)将烧杯中的喷施肥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喷施肥的体积为______cm3;
(4)将倒空后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当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右盘时,分度盘指针如图丙所示,此时应______,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测出倒空后的烧杯的质量为37g;
(5)小明所配制的喷施肥的密度为______g/cm3;
(6)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可知,他测量出的喷施肥的密度是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的。
4.(2022长春)小明在伊通河畔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他想通过测量密度鉴别小石块的材质。
物质名称
密度g/cm3
灰铸铁
7.2
金刚石
35
花岗岩
2.6~2.8
混凝土
2.2
砖
1.4~2.2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时,操作如图甲所示,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
(2)天平再次平衡时,盘中砝码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用量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与上表中的密度值对比后,初步判断小石块可能是___________。
5.(2022四川凉山州)某同学在野外捡到一块小石块,在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活动中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如图甲所示,在托盘秤上放一只盛了适量水的容器,托盘秤的示数为1kg;
②用细线将该石块系住,手握细线将石块慢慢放入水中(水不溢出),当石块浸没到如图乙所示位置,稳定后托盘秤的示数是1.1kg;
③如图丙所示,松手后该石块沉到容器底部,稳定后托盘秤的示数为1.26kg。
根据以上探究情况,求:
(1)该石块重力为多少;
(2)该石块的密度(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过程)。
6.(2022湖南长沙)篆刻爱好者小庆收藏了一枚印章,为了鉴别印章所用石料,他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了印章的密度。
(1)图甲是他在实验室用天平测量印章质量时的场景,请指出他操作的不当之处:___________;
(2)改为正确操作后,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这枚印章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3)小庆把印章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求出这枚印章的密度为___________。
7.(2022山西)六一儿童节前夕,小明妹妹所在的幼儿园将要举办“亲子滑草”比赛,比赛须知如图所示。为了赢得比赛,他们全家进行了讨论。小明认为:高度一定,越陡的坡用时应越短,要选择最陡的坡;妈妈认为:体重越大,滑行用时越少,应让体重最大的爸爸和妹妹参加。请你选择小明或小明妈妈的观点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为优化参赛方案提供建议。
答案一:选择小明的观点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选择妈妈的观点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
8.(2022聊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聪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老师指出图乙的装置更科学,原因是选用小车,可以减小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实验中判断小车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据是小车保持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左右两盘放质量相等的砝码,小车保持静止。将左盘中再添加一个砝码,小车将运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_;
(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与的大小不变,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小车将转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___________上。
9.(2022广元)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小组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中,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其中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容易出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条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木块相连,且保持水平状态。
①将一个重力G=2N的木块放在长木条上,一位同学水平向左拉动长木条,另一位同学在木块相对桌面___________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再将相同的木块逐次逐个叠放在木块上,多次实验,并将数据填入下表中:
木块的重力G/N
2
4
6
8
10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0.8
1.6
2.4
3.2
4.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___________。
10.(2022丽水)为更精确地测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小丽引入拉力传感器并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她将长、宽、高均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平放,拉动木板发现传感器示数不稳定,同时观察到实验中木块总有些摆动,获得数据如图乙。是什么引起子木块的摆动,进而引起摩擦力测量值的不稳定?小丽继续实验,将同一木块侧放,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丙。
(1)实验中测量滑动摩擦力时,木板______匀速直线拉动(填“需要”或“不需要”)。
(2)分析图乙,第1秒末,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
(3)继续实验环节基于的假设是______。
(4)小丽认为,本实验还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小科认为不正确,并从实验中找出了说服小丽的证据______。
11.(2022百色)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选择如下器材:长木板、棉布、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
(1)根据___________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___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图中_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实验中发现图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图甲的大,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法;
(5)该小组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重新进行实验,如图丁所示,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与图甲测得的摩擦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此结论是___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6)该小组在实验中发现较难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于是他们改进实验,如图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实验过程___________匀速拉动长木板,更易操作(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12.(2022广西贺州)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紧”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过过观察海绵的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3)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法。
13.(2022新疆)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如下:先将盛有盐水的容器放在电子秤上,然后用手提着系有细线的圆柱体将其缓缓的浸入盐水中(盐水足够深),同时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电子秤显示的相应的质量m,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圆柱体的高度为15cm,当h=8cm时,用弹簧秤测得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为1.2N。
h/cm
0
2
4
6
8
10
12
……
m/kg
2.000
2.040
2.080
2.120
2.160
2.200
2.240
……
(1)实验过程中,电子秤示数逐渐增大时,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逐渐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当h=8c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填“21.6”或“1.6”)N。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盐水的体积成___________比;
(3)圆柱体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
14.(2022台州)某同学用食盐、水和一支装有沙子的薄塑料管来测量新鲜鸡蛋的密度,步骤如下:
(1)室温下,将食盐晶体慢慢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当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2)将新鲜鸡蛋放入上述饱和溶液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然后慢慢加水,当鸡蛋处于___________状态时,鸡蛋的密度等于食盐溶液的密度。
(3)把鸡蛋从食盐溶液中取出,将总质量为10.5克、底面积为1厘米的塑料管放入该食盐溶液中,直立漂浮时测得液面下塑料管的长度为10厘米,如图所示。请计算该新鲜鸡蛋的密度为多少?___________
15.(2022宿迁)小华利用吸管、铁丝、石蜡等物品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自制密度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甲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水、分别表示水和液体的密度,甲、乙两图中密度计所受浮力大小______(选填“>”“<”或“=”),______(用、H、h表示)。
16.(2022江苏苏州)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2: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猜想3: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小组为验证上述猜想,用弹簧测力计、4个相同的小长方体磁力块、2个分别盛有水和盐水的烧杯等,按图甲步骤进行实验:
①利用磁力将4个磁力块组合成长方体物块;
②根据图A、B、C的测量结果,小明认为猜想1是正确的,小华却认为不一定正确。你觉得小华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③小华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D,根据A、B、D的测量结果,可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请在图D中画出她实验时长方体物块的放置图;___________
④兴趣小组进一步研究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⑤根据A、C、E的结果,得出浮力大小还与___________有关。
(2)小华把4个磁力块组合成下图,她还能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的关系。
(3)爱思考的小明又进一步研究水产生的浮力与水自身重力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容积均为300mL的一次性塑料杯甲、乙(杯壁厚度和杯的质量不计),甲杯中装入50g水,乙杯中装入100g水,然后将乙杯放入甲杯中,发现乙杯浮在甲杯中。这时甲杯中水产生的浮力为___________N;这个实验说明,液体___________(能/不能)产生比自身重力大的浮力。(g取10N/kg)
17.(2022恩施州)如图所示,让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的小球钻入水平面上的纸盒,探究影响小球动能大小的因素。
(1)有多个因素可以影响物体的动能大小,比较质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是为了改变小球撞击纸盒时的运动速度;
(2)此实验现象说明运动速度较________的小球具有的动能较大。
18.(2022舟山)小舟骑自行车时发现猛踩脚踏板提升车速后,车子能滑行的距离比不踩时远,车子在较光滑路面上滑行的距离比粗糙的路面上滑行要远。基于上述生活经验,小舟想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有哪些呢?他进行如下研究,装置如图。
【建立猜想】①……;②物体运动可能与阻力大小有关。
【设计方案】
方案一:在水平木板上不铺材料,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方案二: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和不铺材料,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交流反思】
(1)方案一的设计,小舟基于的猜想是___________。
(2)方案二中观察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距离最近,木板表面最远,由此现象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不受阻力的小车将___________。
(3)很多运动项目都需要助跑,如跳远、跳高、标枪等,目的是提高成绩,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9.(2022哈尔滨)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 ___________位置平衡最便于测力臂。如图所示,杠杆已经平衡,如果在右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杠杆将失去平衡,由此可以猜想:杠杆平衡可能与力的 ___________有关。
20.(2022金华)项目学习小组在使用密度计时发现由于刻度不均匀,估读时误差较大,由此准备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密度计。
【小组讨论】
液体密度计是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判断密度大小;根据密度公式 ,想到是否可以通过密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来制作刻度均匀的密度计。经过查阅资料及深入讨论最后确定了制作方案。
【查阅资料】杆秤是我国古老的质量称量工具(如图甲),刻度是均匀的。使用时先把被测物体挂在秤钩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悬挂点对应的数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1)杆秤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
【产品制作】
器材:木棒、塑料杯、细线、刻度尺、金属块(代替秤砣)。
步骤:
①模仿杆秤结构,用杯子代替秤钩,先自制一根无刻度“密度秤”;
②杯中不加液体,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图乙),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A标记为“0”刻度;
③杯中加水至a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B标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度(单位g/cm3);
④以AB两点之间长度的为标准,在整根秤杆上均匀地标上刻度。
(2)在制作过程中,秤杆出现左低右高现象(如图丙),要调至水平位置平衡,秤砣应往___________侧移动;
(3)步骤③中,秤砣悬挂点B标记的刻度值应为___________;
【产品检验】用多种密度已知的液体对“密度秤”刻度准确度进行检验。
【产品升级】
(4)为了制作出精确度更高的“密度秤”,下列改进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
A.把秤纽位置往远离秤钩一侧移动 B.减小秤砣质量
C.减少加入杯中的液体体积 D.换用更细的秤杆
21.(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刻度均匀,在A点挂3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____(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静止不动”);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其示数会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高专练:力学实验题综合考查参考答案
1.(2022益阳)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__g。然后测得金属块的体积为,根据测量结果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47.4 ②. 7.9
2.(2022贵州黔东南)一次周末,小红同学与家人一起到剑河游玩,苗族姑娘们用银饰把自己装扮得十分光彩夺目(如图所示),顿时吸引了她的眼球。她很想知道银饰物是空心还是实心的,于是在商店买下了与银饰物相同的一片银叶,回校后组织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注:银的密度为10.5g/cm3)
(1)小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才能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将银叶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银叶的质量是__________g。
(3)用量筒和水测量银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细线体积忽略不计),银叶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4)根据以上测量数据,算出银叶的密度为__________kg/cm3,由此判断该银叶是__________(选填:“空心”或“实心”)的。
【答案】 ①. 右 ②. 39.2 ③. 10 ④. 3.92×103 ⑤. 空心
3.(2022山东临沂)临沂是农业大市,被誉为“山东南菜园”。为提高蔬菜的品质及产量,可向蔬菜喷洒密度在1.03~1.05g/cm3之间的叶面喷施肥。小明用固体颗粒肥料和水配制了叶面喷施肥,为了确定配制的喷施肥是否符合要求,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需先_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适量叶面喷施肥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喷施肥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喷施肥的总质量为______g;
(3)将烧杯中的喷施肥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喷施肥的体积为______cm3;
(4)将倒空后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当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右盘时,分度盘指针如图丙所示,此时应______,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测出倒空后的烧杯的质量为37g;
(5)小明所配制的喷施肥的密度为______g/cm3;
(6)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可知,他测量出的喷施肥的密度是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的。
【答案】 ①. 将游码归零 ②. 78.6 ③. 40 ④. 移动游码 ⑤. 1.04 ⑥. 准确
4.(2022长春)小明在伊通河畔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他想通过测量密度鉴别小石块的材质。
物质名称
密度g/cm3
灰铸铁
7.2
金刚石
35
花岗岩
2.6~2.8
混凝土
2.2
砖
1.4~2.2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时,操作如图甲所示,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
(2)天平再次平衡时,盘中砝码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用量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与上表中的密度值对比后,初步判断小石块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用手拿砝码 ②. 52 ③. 花岗岩
5.(2022四川凉山州)某同学在野外捡到一块小石块,在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活动中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如图甲所示,在托盘秤上放一只盛了适量水的容器,托盘秤的示数为1kg;
②用细线将该石块系住,手握细线将石块慢慢放入水中(水不溢出),当石块浸没到如图乙所示位置,稳定后托盘秤的示数是1.1kg;
③如图丙所示,松手后该石块沉到容器底部,稳定后托盘秤的示数为1.26kg。
根据以上探究情况,求:
(1)该石块重力为多少;
(2)该石块的密度(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过程)。
【答案】(1)2.6N;(2)2.6×103kg/m3
6.(2022湖南长沙)篆刻爱好者小庆收藏了一枚印章,为了鉴别印章所用石料,他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了印章的密度。
(1)图甲是他在实验室用天平测量印章质量时的场景,请指出他操作的不当之处:___________;
(2)改为正确操作后,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这枚印章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3)小庆把印章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求出这枚印章的密度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用手直接拿砝码了(或调节天平时没有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②. 14.4 ③. 2.88
7.(2022山西)六一儿童节前夕,小明妹妹所在的幼儿园将要举办“亲子滑草”比赛,比赛须知如图所示。为了赢得比赛,他们全家进行了讨论。小明认为:高度一定,越陡的坡用时应越短,要选择最陡的坡;妈妈认为:体重越大,滑行用时越少,应让体重最大的爸爸和妹妹参加。请你选择小明或小明妈妈的观点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为优化参赛方案提供建议。
答案一:选择小明的观点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选择妈妈的观点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两个木块、木板、停表、金属片 ②. ①用一木块和木板搭一个斜面,将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②用停表测出另一木块从斜面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用时间t1;③增大斜面的坡度,用停表测出同一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用时间t2 ③. 若,选择较陡的滑草坡参赛;若,任选一滑草坡参赛;若,选择较缓的滑草坡参赛 ④. 两个木块、木板、停表、大块橡皮泥、金属片 ⑤. ①用一木块和木板搭一个斜面,将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②用停表测出另一木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用时间t1;③将大块橡皮泥粘在下滑木块尾部,重复上一实验步骤,测出木块下滑所用时间t2 ⑥. 若,选择体重较轻的人和妹妹参赛。若,任选一人和妹妹参赛;若,选择体重较重的人和妹妹参赛
8.(2022聊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聪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老师指出图乙的装置更科学,原因是选用小车,可以减小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实验中判断小车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据是小车保持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左右两盘放质量相等的砝码,小车保持静止。将左盘中再添加一个砝码,小车将运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_;
(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与的大小不变,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小车将转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___________上。
【答案】 ①. 摩擦力 ②. 静止 ③. 相等 ④. 同一直线
9.(2022广元)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小组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中,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其中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容易出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条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木块相连,且保持水平状态。
①将一个重力G=2N的木块放在长木条上,一位同学水平向左拉动长木条,另一位同学在木块相对桌面___________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再将相同的木块逐次逐个叠放在木块上,多次实验,并将数据填入下表中:
木块的重力G/N
2
4
6
8
10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0.8
1.6
2.4
3.2
4.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___________。
【答案】 ①. 等于 ②. 二力平衡 ③. 静止 ④. 正比
10.(2022丽水)为更精确地测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小丽引入拉力传感器并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她将长、宽、高均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平放,拉动木板发现传感器示数不稳定,同时观察到实验中木块总有些摆动,获得数据如图乙。是什么引起子木块的摆动,进而引起摩擦力测量值的不稳定?小丽继续实验,将同一木块侧放,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丙。
(1)实验中测量滑动摩擦力时,木板______匀速直线拉动(填“需要”或“不需要”)。
(2)分析图乙,第1秒末,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
(3)继续实验环节基于的假设是______。
(4)小丽认为,本实验还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小科认为不正确,并从实验中找出了说服小丽的证据______。
【答案】 ①. 不需要 ②. 1 ③. 接触面积不同会引起木块摆动程度不同,进而引起滑动摩擦力测量值不稳定 ④. 比较图乙和图丙的数据知道,两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平均值基本相同,都约为1.5N,所以,接触面积大小影响的是滑动摩擦力的稳定性,而不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1.(2022百色)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选择如下器材:长木板、棉布、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
(1)根据___________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___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图中_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实验中发现图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图甲的大,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法;
(5)该小组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重新进行实验,如图丁所示,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与图甲测得的摩擦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此结论是___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6)该小组在实验中发现较难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于是他们改进实验,如图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实验过程___________匀速拉动长木板,更易操作(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答案】 ①. 二力平衡 ②. 匀速直线 ③. 甲、乙 ④. 粗糙 ⑤. 控制变量 ⑥. 错误 ⑦. 不需要
12.(2022广西贺州)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紧”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过过观察海绵的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3)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法。
【答案】 ①. 凹陷程度 ②. 甲、乙 ③. 明显 ④. 乙、丙 ⑤. 控制变量
13.(2022新疆)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如下:先将盛有盐水的容器放在电子秤上,然后用手提着系有细线的圆柱体将其缓缓的浸入盐水中(盐水足够深),同时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电子秤显示的相应的质量m,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圆柱体的高度为15cm,当h=8cm时,用弹簧秤测得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为1.2N。
h/cm
0
2
4
6
8
10
12
……
m/kg
2.000
2.040
2.080
2.120
2.160
2.200
2.240
……
(1)实验过程中,电子秤示数逐渐增大时,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逐渐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当h=8c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填“21.6”或“1.6”)N。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盐水的体积成___________比;
(3)圆柱体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减小 ②. 1.6 ③. 正 ④.
14.(2022台州)某同学用食盐、水和一支装有沙子的薄塑料管来测量新鲜鸡蛋的密度,步骤如下:
(1)室温下,将食盐晶体慢慢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当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2)将新鲜鸡蛋放入上述饱和溶液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然后慢慢加水,当鸡蛋处于___________状态时,鸡蛋的密度等于食盐溶液的密度。
(3)把鸡蛋从食盐溶液中取出,将总质量为10.5克、底面积为1厘米的塑料管放入该食盐溶液中,直立漂浮时测得液面下塑料管的长度为10厘米,如图所示。请计算该新鲜鸡蛋的密度为多少?___________
【答案】 ①. 食盐晶体不能继续溶解 ②. 悬浮 ③.
15.(2022宿迁)小华利用吸管、铁丝、石蜡等物品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自制密度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甲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水、分别表示水和液体的密度,甲、乙两图中密度计所受浮力大小______(选填“>”“<”或“=”),______(用、H、h表示)。
【答案】 =
16.(2022江苏苏州)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2: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猜想3: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小组为验证上述猜想,用弹簧测力计、4个相同的小长方体磁力块、2个分别盛有水和盐水的烧杯等,按图甲步骤进行实验:
①利用磁力将4个磁力块组合成长方体物块;
②根据图A、B、C的测量结果,小明认为猜想1是正确的,小华却认为不一定正确。你觉得小华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③小华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D,根据A、B、D的测量结果,可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请在图D中画出她实验时长方体物块的放置图;___________
④兴趣小组进一步研究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⑤根据A、C、E的结果,得出浮力大小还与___________有关。
(2)小华把4个磁力块组合成下图,她还能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的关系。
(3)爱思考的小明又进一步研究水产生的浮力与水自身重力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容积均为300mL的一次性塑料杯甲、乙(杯壁厚度和杯的质量不计),甲杯中装入50g水,乙杯中装入100g水,然后将乙杯放入甲杯中,发现乙杯浮在甲杯中。这时甲杯中水产生的浮力为___________N;这个实验说明,液体___________(能/不能)产生比自身重力大的浮力。(g取10N/kg)
【答案】 ①. 未控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 ②. ③. 液体的密度 ④. 物体形状 ⑤. 1 ⑥. 能
17.(2022恩施州)如图所示,让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的小球钻入水平面上的纸盒,探究影响小球动能大小的因素。
(1)有多个因素可以影响物体的动能大小,比较质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是为了改变小球撞击纸盒时的运动速度;
(2)此实验现象说明运动速度较________的小球具有的动能较大。
【答案】 ①. 相同 ②. 大
18.(2022舟山)小舟骑自行车时发现猛踩脚踏板提升车速后,车子能滑行的距离比不踩时远,车子在较光滑路面上滑行的距离比粗糙的路面上滑行要远。基于上述生活经验,小舟想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有哪些呢?他进行如下研究,装置如图。
【建立猜想】①……;②物体运动可能与阻力大小有关。
【设计方案】
方案一:在水平木板上不铺材料,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方案二: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和不铺材料,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交流反思】
(1)方案一的设计,小舟基于的猜想是___________。
(2)方案二中观察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距离最近,木板表面最远,由此现象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不受阻力的小车将___________。
(3)很多运动项目都需要助跑,如跳远、跳高、标枪等,目的是提高成绩,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物体运动可能与速度大小有关 ②. 永远运动下去 ③. 助跑能获得更快的速度(或助跑能获得更大的动能)
19.(2022哈尔滨)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 ___________位置平衡最便于测力臂。如图所示,杠杆已经平衡,如果在右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杠杆将失去平衡,由此可以猜想:杠杆平衡可能与力的 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①. 水平 ②. 大小
20.(2022金华)项目学习小组在使用密度计时发现由于刻度不均匀,估读时误差较大,由此准备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密度计。
【小组讨论】
液体密度计是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判断密度大小;根据密度公式 ,想到是否可以通过密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来制作刻度均匀的密度计。经过查阅资料及深入讨论最后确定了制作方案。
【查阅资料】杆秤是我国古老的质量称量工具(如图甲),刻度是均匀的。使用时先把被测物体挂在秤钩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悬挂点对应的数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1)杆秤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
【产品制作】
器材:木棒、塑料杯、细线、刻度尺、金属块(代替秤砣)。
步骤:
①模仿杆秤结构,用杯子代替秤钩,先自制一根无刻度“密度秤”;
②杯中不加液体,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图乙),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A标记为“0”刻度;
③杯中加水至a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B标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度(单位g/cm3);
④以AB两点之间长度的为标准,在整根秤杆上均匀地标上刻度。
(2)在制作过程中,秤杆出现左低右高现象(如图丙),要调至水平位置平衡,秤砣应往___________侧移动;
(3)步骤③中,秤砣悬挂点B标记的刻度值应为___________;
【产品检验】用多种密度已知的液体对“密度秤”刻度准确度进行检验。
【产品升级】
(4)为了制作出精确度更高的“密度秤”,下列改进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
A.把秤纽位置往远离秤钩一侧移动 B.减小秤砣质量
C.减少加入杯中的液体体积 D.换用更细的秤杆
【答案】 ①. 杠杆平衡原理(或F1·l1=F2·l2) ②. 右 ③. 1.0或1 ④. AB
21.(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刻度均匀,在A点挂3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____(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静止不动”);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其示数会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右 ②. 4 ③. 左端下沉 ④. 变大 ⑤. 力臂变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真题强化专练—基础知识综合考查,共18页。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强化演练:电学实验综合考查(含答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选用的灯泡有,、开关、导线若干,在“测量电阻的阻值”实验中,某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提高训练:光现象综合考查(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身高1,形成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