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2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5045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2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5045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2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5045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2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50458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2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50458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2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50458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2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50458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2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50458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恒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河流定期泛滥,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雅利安人入侵,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课 古代印度
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即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地区,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国。
印度河、恒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为代表,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该文明一度繁荣,后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征服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他们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孔雀王朝 ---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印度半岛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陷入分裂状态。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你知道有哪些吗?
“阿拉伯数字”、佛像艺术等。
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影响巨大,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深受印度佛像艺术的影响。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少女。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级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界限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
1、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种姓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其实质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2、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 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材料:据新德里媒体报道,印度北方邦日前发生惨剧,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年轻情侣被村人吊死。这位20岁的青年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他18岁的心上人属于较低等级的种姓。据当地警方称,他们逮捕了这对情侣的亲属,因为他们也参与了将两人吊死的暴行。警方还表示,几乎全村老少都反对这对年轻情侣不同种姓之间的婚姻,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思考:材料中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被吊死?这起惨剧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因为两人在种姓制度中的社会等级不同,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起惨剧的发生说明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影响深远,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
浏览课文,回答问题:1.佛教产生的时间?2.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创立佛教?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3.佛教在什么时候开始向外传播的?
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乔达摩·悉达多,后被称为 “释迦牟尼”。
乔达摩∙悉达多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可能在今尼泊尔和印度交界处)释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他离家修行,后来创立佛教,被尊为“佛陀”。
① 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宣扬,提出“众生平等” 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②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宣扬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受到下层人民的欢迎。 佛教许给人们的只是虚幻的灵魂上的平等,教人们把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来世,而不是现实世界;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要求人们服从奴隶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要忍耐顺从,不要反抗。佛教成为统治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因而受到统治者的欢迎。
公元前3世纪,也正是在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东南亚(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图文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地理位置,古代印度文明的起源,相关史事,摩亨佐·达罗遗址,外族入侵,森严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掌管祭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背景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印度,小组讨论,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示范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预习,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国家出现,种姓制度,目的实质影响,创始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