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0784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0784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078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078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
展开2020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夯筑土屋,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结绳记事,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磨制石器,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烧制彩陶,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A
【解析】A、过氧化氢中不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符合题意;B、乙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C、三氯甲烷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D、过氧乙酸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
3.【答案】A
【解析】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采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有:A、检查气密性的方法为将导管的一端伸入烧杯中的液面下,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若导管口形成气泡,松开手后,导管口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A选项操作正确,符合题意;B、锌粒为固体颗粒,加入到试管的操作是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夹起锌粒放置在试管口,再缓缓的竖起试管,使锌粒慢慢划入试管底部,图中试管竖放,直接将锌粒放入,有可能会将试管底部打破,B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倾倒法加入液体试剂稀硫酸的操作为取下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使试剂瓶的标签向着手心,图中瓶盖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有可能造成试剂的污染且瓶口残留的液体可能会流下腐蚀标签,C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B
【解析】A、米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B、瘦肉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C、青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D、玉米油富含油脂,不符合题意。故选B。
5.【答案】B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的“铁”、“锌”、“硒”指的是元素,不是单质、金属和维生素。故选B。
6.【答案】A
【解析】A、石墨质软,可以制铅笔,石墨做电池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故错误,符合题意;B、不锈钢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是由于不锈钢耐腐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7.【答案】D
【解析】A、氢气液化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这是氢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造成的,选项A不正确;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氮气首先达到沸点,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氧,液氧中氧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选项B不正确;C、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液氧变成气态氧时,应该吸收热量,不会放出热量,选项C不正确;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所含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因此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就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选项D正确。故选D。
8.【答案】C
【解析】A、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时的溶解度是,固体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因此时,中最多能溶解,选项A正确;B、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时的溶解度是,则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小于63.9%,选项B正确;C、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且海水中氯化钠的浓度较低,从海水中获取食盐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即海水晒盐),用冷却海水的方法不能获取大量食盐,选项C错误;D、从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可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C。
9.【答案】B
【解析】A、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不能用水湿润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也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原试剂,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C、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即得到含有、等可溶杂质的食盐,所给方法中缺少过滤步骤,不符合题意;D、铵态氮肥与碱反应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鉴别铵态氮肥时应该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硫酸钙的溶液呈中性,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和硫酸不断消耗,两容器内溶液中的酸不断地减少,溶液的均逐渐增大,A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内,曲线的变化是先缓后陡,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变化先小后大,由此可知反应Ⅰ、Ⅱ生成的速率均先慢后快,B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C、如图所示反应Ⅱ中,内产生的体积为,内产生的体积为,则内产生的体积比内产生的体积少,C选项判断错误,符合题意;D、由图形可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等质量碳酸钙粉末反应,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比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要慢一些,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稀硫酸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合适,因此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粉末反应制备,D选项判断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11.【答案】(1)①28.09
②8
得到
(2)①1:4:1
②
(3)①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或“②物质也可以由分子或离子构成”“③同种元素的原子,若中子数不同,则质量也不同”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①根据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值是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②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层上的电子数,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易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小于4个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多于4个,易得2个电子成为氧离子,形成稳定结构。
(2)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甲醇和另一种物质。根据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和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改变。反应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分别为:、、;反应后已知原子和种类和数目为、、;故还少、;所以每个未知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所以其化学式为:;
①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4:1。
②处的微粒是。
(3)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②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锌等金属单质;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还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就是由离子构成的;
③同种元素的原子,若中子数不同,则质量也不同。
12.【答案】(1)A
(2)①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
②分解反应
③
(3)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A、卧薪尝胆是勾践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与燃烧无关,故A正确;B、釜底抽薪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涉及到柴火的燃烧,故B错误;C、火上浇油意思是往火上倒油,涉及到燃烧,故C错误;D、煽风点火中有点火,涉及到燃烧,故D错误。故选A。
(2)①“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先要制造高温条件,故能量转化的主要是先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化学能→热能→化学能。
②“石”转化为“灰”的过程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情况,属于分解反应。
③“灰”遇水成浆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
13.【答案】(1)①胰液
②
(2)①149
②
【解析】(1)①溶液的小于7,溶液呈酸性,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大于7,溶液呈碱性,越大碱性越强;等于7,溶液呈中性,图中碱性最强的体液是胰液;
②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治疗,其原理是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设将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的84消毒液与水按质量比为进行稀释,即可用于餐具消毒。则:,;
原子种类 | ||||
反应物中原子个数 | 1 | 1 | 3 | 2 |
已知生成物中原子个数 | 1 | 2 | 2 | 2 |
差值 | 0 | 1 | 1 | 0 |
化学式 |
方程式为。
14.【答案】(1)CH4
(2)缓解温室效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3)(或“”等其他合理答案)
(4)开发使用新能源(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用置换反应写方程式及解决能源危机可开发新能源等进行分析作答。
(1)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2)“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缓解温室效应、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等;
(3)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一定条件下,仅用置换反应即可制得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合理即可;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为缓解能源危机,可在这些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
15.【答案】(1)有气泡产生(或“溶液变为蓝色”“铜片变小”“铜片溶解”等其他合理答案)
(2)(或其他合理答案)
(3)
(4)铁粉
过滤
(5)、、(或“氧气、水、二氧化碳”)
【解析】(1),故可观察到:产生气泡,溶液变为蓝色,铜片逐渐溶解;
(2)硝酸铜转化为氢氧化铜,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故X可能是;
(3)Y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若Y是黑色固体,则Y可能是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利用反应⑤的转化原理,除去溶液中的少量,可加入过量铁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除去多余的铁和生成的铜,故填:铁粉;过滤;
(5)铜曝露在空气中生成铜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故反应物中也应含、、、,空气中含氢元素的是水,含碳元素的是二氧化碳,故水和二氧化碳参与了反应,在该反应中,铜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化合价升高,氢、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降低,故氧气参与了反应,故填:、、。
16.【答案】(1)①药匙
②导管口有连续并比较均匀的气泡冒出
③将集气瓶装满水
④
(2)①溶液变红色
②使反应充分进行(或“使反应物充分混合”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高锰酸钾是粉末状固体,所以用药匙取用;现象:试管中原有空气,刚开始冒出的气体是空气,则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的冒出时,这时空气已经排出完,是氧气冒出来了;说明、解释或结论:将集气瓶内空气完全排净的方法是将集气瓶装满水,就把空气排完了;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现象:溶液(碱性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至溶液的颜色恰好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往上述无色溶液中再滴入1滴稀溶液,溶液又变成碱性的,溶液中的酚酞试液又会变红;说明、解释或结论:步骤i中“边滴边振荡”的目的是使氢氧化钠与盐酸充分反应或“使反应物充分混合”等。
17.【答案】(1)B
(2)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
(3)没有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或“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也会造成试管内气压减小”等其他合理答案)
(4)与溶液反应也会产生沉淀(或“”等其他合理答案)
(5)A中有气泡冒出
【解析】实验1:(1)用固体配制溶液,实验步骤为:称量(托盘天平);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故不需要的是酒精灯。故选B;
实验2:(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由于消耗了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U型管中右边液面下降,故填: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也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也会使U型管中右边液面下降,故填:没有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或“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也会造成试管内气压减小”;
(4)钙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有沉淀产生,故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故填:与溶液结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会产生沉淀;
(5)步骤④中,稀盐酸被吸入A中,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故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为。
答: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为。
【解析】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
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质量检查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质量检查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砸元素被誉为“抗癌之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6 g,“铜的循环”如右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福建省中考模拟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中考模拟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实验设计不可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