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1课《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试卷

    第11课《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页
    第11课《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1课《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第11课《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训练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 记承天寺夜游一、理解画线实词的意思1交辉                    2、晓雾将                   3、欲            4             其奇者    5          )无与为乐       6相与:(            7空明:(                    8      少闲人             9闲人            10沉鳞            二、理解画线虚词的意思  1山川美(         2、欲界   )仙都   3、与      )奇者   4、步    )中庭 三、一词多义或用法相同的词。1、夕日欲                    然乎其间者(           2         )其奇者                     )为乐者 3         )张怀民           末果,        )病终4、欣然         )行                   )于鲁5、遂        )承天寺          寡助之       6                        藻荇         )横          阡陌        7流见底(                    以其境过         8自康乐来(                  其境过清(          四、重点句子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五、美文赏读: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      ,水之       ,仅只八字,却从               两种视觉,写了                                三重风物。“两岸”到“俱备”这四句,又改用              的视觉极目远眺。以上这几句,都是写的是        景,后四句则转入          景描写。2、《记承天诗夜游》文章虽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         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          的心境。3、请你赏析《记承天诗夜游》中写景名句。                                                                                                            六、比较阅读:1、从文体看,甲文是一封        ,乙文是一篇山水         。都是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用了                           的表达方式,但乙文除这些还有            2、甲乙两文都是写景,都表现了景色的           ,但从写景的对象而言,甲文写的是          景色,乙文写的是            景。3、甲乙两文都是写景,但写法上却不相同:甲文主要通过             多种角度的立体感受相结合写景,并且写景中      景与     景相结合。乙文则写景主要是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错觉。4、甲乙两文虽都是写景,景物特点却各有不同。甲文主要突出山川的       ,乙文却为我们写出了月光的        ,竹柏倒影的            ,为我们点染出一个                                          的美妙境界。5、从内容上看,这两文都有景物描写,甲文体现了作者                              的志趣;乙文传达出作者                的心境。6、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甲乙两文写景精妙纷呈,但抒情各有千秋,请分别具体谈谈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答》中的陶弘景堪称隐居的“仙”人,《记》中的东坡是受贬的“闲”人,如何理解文中的“仙人”和“闲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训练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 记承天寺夜游一、理解画线实词的意思1交辉 指交相辉映         2、晓雾将  消散           3、欲  坠落 4 参与,欣赏领略 其奇者    5  想到   )无与为乐       6相与:( 共同,一起 7空明:(清澈透明            8 只是 少闲人             9闲人  闲散的人 10沉鳞  潜游在水中的鱼   三、理解画线虚词的意思 1山川美(   2、欲界)仙都    3、与代词,这)奇者    4、步 )中庭 三、一词多义或用法相同的词。1、夕日欲 坠落                      然乎其间者( 醉醺醺的样子2 参与,这里指“欣赏”)其奇者          )为乐者 3、寻找)张怀民                      末果, 不久)病终4、欣然 起来 )行                      起身,动身)于鲁5、遂)承天寺                        寡助之 极点      6交错                 藻荇 交错)横          阡陌 交错7流见底(  清澈                      以其境过 凄清        8自康乐来(表承接,无义               其境过清( 因为 四、重点句子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五、美文赏读: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水之,仅只八字,却从仰视 俯视两种视觉,写了白云高山 流水 三重风物。“两岸”到“俱备”这四句,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觉极目远眺。以上这几句,都是写的是景,后四句则转入景描写。2、《记承天诗夜游》文章虽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3、请你赏析《记承天诗夜游》中写景名句。⽤“积⽔空明”四字⽐喻庭院中⽉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四字来⽐喻⽉下美丽的⽵柏倒影以⽵、柏之影与⽉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拟、⽐喻⼿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境六、比较阅读:1、从文体看,甲文是一封书信,乙文是一篇山水小品(文)。都是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用了描写   议论 抒情 的表达方式,但乙文除这些还有记叙2、甲乙两文都是写景,都表现了景色的 秀美 ,但从写景的对象而言,甲文写的是 山川 景色,乙文写的是     景。3、甲乙两文都是写景,但写法上却不相同:甲文主要通过视觉 听觉多种角度的立体感受相结合写景,并且写景中景与景相结合。乙文则写景主要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错觉。4、甲乙两文虽都是写景,景物特点却各有不同。甲文主要突出山川的秀美,乙文却为我们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 ,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为我们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5、从内容上看,这两文都有景物描写,甲文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 的志趣;乙文传达出作复杂微妙的心境。6、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甲乙两文写景精妙纷呈,但抒情各有千秋,请分别具体谈谈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乙文传达出作者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等,种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7《答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堪称隐居的“仙”人,《记承天诗夜游》中的东坡是受贬的“闲”人,如何理解文中的“仙人”和“闲人”?仙人,传达出作者能与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情;闲人,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有闲情雅趣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有志不得伸,一再被贬,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