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3分)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漫步月面 B.采集月壤 C.展示国旗 D.点火返航
2.(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氮气用于包装食品 B.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
C.蒸馏用于软化硬水 D.活性炭用于净水
3.(3分)实验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装入固体粉末 B.加热液体
C.添加酒精 D.处理废弃药品
4.(3分)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很高的富氧空气
C.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2、NO2以及臭氧等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5.(3分)从两幅图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分子在不停运动 B.分子很小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间有间隔
6.(3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的是( )
A.H—氢元素 B.H+—氢离子
C.H2—两个氢原子 D.2H2—两个氢分子
7.(3分)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变化与守恒:因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宏观与微观:过氧化氢和水的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结构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加快反应速率即可
8.(3分)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9.(3分)磷酸氯喹(C18H32ClN3O8P2)在研究中已经展示出了非常好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下列有关磷酸氯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63个原子
B.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
C.既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16
10.(3分)如图是五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相互结合成氧化物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NaO B.MgO C.Al2O3 D.H2O
1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③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④化合物一定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
⑤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会改变
⑥同种元素在同种物质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③⑥ D.④⑥
12.(3分)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用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方法的优劣。他们用足量的蜡烛、红磷和白磷分别在相同体积与状态的空气中燃烧,用氧气探测器测定容器中剩余氧气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效果最好的是蜡烛,因为它反应速率快
B.该实验证明氧气的浓度较低时,红磷与白磷还能与之发生反应
C.三个实验中均为氧气过量
D.若用这三种物质做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高
13.(3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14.(3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 )
A.⑤④①③② B.④⑤①②③ C.④⑤①③② D.⑤④①②③
15.(3分)将0.72g 草酸亚铁(FeC2O4)放在一个可称量的敞口容器中,高温焙烧产生CO和CO2气体,500~600℃时,容器中的固体质量保持0.4g不变。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 )
物质的构成微粒
M
反应前的质量/g
68
32
0
1
t时刻的质量/g
8
x
反应后的质量/g
0
0
y
37
A.Fe B.FeO C.Fe2O3 D.Fe3O4
16.(3分)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物质的构成微粒
M
反应前的质量/g
68
32
0
1
t时刻的质量/g
8
x
反应后的质量/g
0
0
y
37
A.x=0.75y
B.物质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C.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D.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本题共包括9小题,共52分)
17.(5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氦气 ;
(2)2个氮分子 ;
(3)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4)3个氢氧根离子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18.(5分)如图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现有以下物质:①纯净的空气②液氧③冰水混合物④水银⑤加碘食盐⑥氨气⑦四氧化三铁 ⑧二氧化碳。请根据图和所给物质填空:
(1)属于A处物质类别的有 (填序号)。
(2)B处物质类别为 ,包括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
(3)单质与B处物质的转化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19.(5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微观探析是化学学习的特有方式。
(1)日本核废水中含有的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它具有放射性,相对原子质量为3,核内质子数为1,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请画出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2)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锶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如图乙表示的粒子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有 (填序号),粒子④在化学变化中易形成的离子为 (填符号)。
20.(6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是 。
(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若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能否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填“是”或“否”)。
(3)若选择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端(填“m”或“n”)通入。
(4)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的组合为 (填字母序号)。
21.(7分)如图1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通常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
(3)活性炭起到 作用,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 纯净物(填“是”或“不是”)。
(4)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则下列方法中可降低水的硬度的有 。
A.过滤
B.煮沸
C.吸附
D.蒸馏
(5)电解水实验如图2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应用 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是 。
22.(5分)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图A、B、C三套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这三个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序号)
(2)写出实验C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利用实验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步骤如下:
①调节托盘天平平衡
②如B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③将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使药品发生反应,稳定后观察,此时天平的指针 (填写“向左偏”、“向右偏”、“不偏转”之一)
④写出实验报告
(4)根据实验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三个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的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的不遵守
B.如果有a克白磷反应,生成b克五氧化二磷,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a﹣b克
C.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这三个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变化.
23.(5分)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X的组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气体X由注射器A缓慢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应,得到如下结果:
①实验前B管及药品的质量为21.32g,实验后为21.16g
②B管中剩余固体为某种单质
③C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电解后可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N2
④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4: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X的化学式是 。
(2)B中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
(3)C中收集到的液体质量是 g。
(4)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7分)如图所示A、C、B、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发生如下变化,其中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填化学式),黑色固体是 (填名称)。
(2)分别写出过程②、④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④ 。
(3)若将黑色固体换成其他物质也能实现B→E的转化。关于B→E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一定是化合反应
b.一定是氧化反应
c.一定是放热反应
d.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25.(7分)(1)柠檬酸铁铵(化学式为C6H8FeNO7)添加到食盐中可作营养增长剂,且能使食盐保持干燥。某品牌食盐配料表上注有:柠檬酸铁铵≤25mg/kg。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柠檬酸铁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②柠檬酸铁铵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③1kg这种食盐中含铁元素的质量最多为 mg(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经分析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9,现向50g该溶液中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g(写出计算过程)。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3分)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漫步月面 B.采集月壤 C.展示国旗 D.点火返航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漫步月面、采集月壤、展示国旗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漫步月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采集月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展示国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点火返航,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氮气用于包装食品 B.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
C.蒸馏用于软化硬水 D.活性炭用于净水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解答】解:A、氮气用于包装食品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属于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蒸馏用于软化硬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活性炭用于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氮气、稀有气体、活性炭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3分)实验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装入固体粉末 B.加热液体
C.添加酒精 D.处理废弃药品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处理废弃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处理废弃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3分)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很高的富氧空气
C.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2、NO2以及臭氧等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分析】A、根据氮气的含量进行分析;
B、根据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的作用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不属于有害气体进行分析;
D、根据空气质量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A错;
B、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的作用是能允许氧气通过,所以得到了含氧量很高的富氧空气,故B正确;
C、二氧化碳不属于有害气体,故C错;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差,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的组成,空气污染物,空气质量的判断方法。
5.(3分)从两幅图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分子在不停运动 B.分子很小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间有间隔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结合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图中是静态图,不能反应分子在不停运动,从两幅图中不能得出该信息,选项正确;
B、图1是由放大很多倍的仪器拍摄的,说明分子很小,从两幅图中能得出该信息,选项不正确;
C、由图2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从两幅图中能得出该信息,选项不正确;
D、由图1可知,分子间有间隔,从两幅图中能得出该信息,选项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3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的是( )
A.H—氢元素 B.H+—氢离子
C.H2—两个氢原子 D.2H2—两个氢分子
【分析】A、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C、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氢的元素符号是H,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氢离子可表示为H+,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H2可表示1个氢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H2可表示2个氢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3分)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变化与守恒:因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宏观与微观:过氧化氢和水的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结构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加快反应速率即可
【分析】A、根据氧气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的结构决定其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能溶于水,但是不能确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化氢和水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除了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加快反应速率,还需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结构关系、水的组成、催化剂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3分)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9.(3分)磷酸氯喹(C18H32ClN3O8P2)在研究中已经展示出了非常好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下列有关磷酸氯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63个原子
B.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
C.既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16
【分析】A、根据1个磷酸氯喹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磷酸氯喹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1个磷酸氯喹分子由18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2个磷原子构成,则一个磷酸氯喹分子含有64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磷酸氯喹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磷酸氯喹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磷酸氯喹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2):(16×8)=27:4:1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3分)如图是五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相互结合成氧化物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NaO B.MgO C.Al2O3 D.H2O
【分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确定元素的化合价,进而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A、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组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a2O,化学式错误,故选项正确。
B、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组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gO,化学式正确,故选项错误。
C、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组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2O3,化学式正确,故选项错误。
D、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组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H2O,化学式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③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④化合物一定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
⑤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会改变
⑥同种元素在同种物质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③⑥ D.④⑥
【分析】①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②根据原子与分子的区别来分析;
③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④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⑤根据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
⑥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解答】解:①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H2O分子和NH3分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是10,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故①错误;
②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故②错误;
③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有可能是电子或质子等,故③错误;
④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化合物一定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故④正确;
⑤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⑤错误;
⑥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化合价可以不同,例如硝酸铵中氮元素分别显﹣3、+5,故⑥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元素的概念、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离子的概念、化合物的概念、催化剂的性质以及元素的化合价等是解题的关键。
12.(3分)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用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方法的优劣。他们用足量的蜡烛、红磷和白磷分别在相同体积与状态的空气中燃烧,用氧气探测器测定容器中剩余氧气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效果最好的是蜡烛,因为它反应速率快
B.该实验证明氧气的浓度较低时,红磷与白磷还能与之发生反应
C.三个实验中均为氧气过量
D.若用这三种物质做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高
【分析】A、根据氧气剩余量分析回答此题;
B、根据红磷与白磷的实验数据分析回答此题;
C、根据反应后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回答此题;
D、根据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21%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A、根据三张图像可以看出,蜡烛测量结果偏大,不适合用于测量氧气含量,选项A错误;
B、蜡烛在氧气浓度为13%左右时就熄灭了,不能继续燃烧,而红磷和白磷在低于10%之后才熄灭,因此说明氧气浓度较低时,红磷与白磷可与氧气继续反应,选项B正确;
C、氧气体积分数均为21%开始,最后浓度降至一定程度,不再发生燃烧,无法验证氧气过量,选项C错误;
D、最后氧气体积分数都没有降至零,测量结果偏小,选项D错误;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3.(3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戊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不正确;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该选项不正确;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该选项正确;
D、不知道化学计量数,不能比较相对分子质量比,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4.(3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 )
A.⑤④①③② B.④⑤①②③ C.④⑤①③② D.⑤④①②③
【分析】根据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原理来分析分子的排列情况。再结合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事实来做题。
【解答】解:催化剂在起作用时需要一定的温度,一开始还没起作用,氮分子和氢分子在无规则运动,催化剂在起作用时氢分子和氮分子在有序的排列在催化剂表面,氢分子分成氢原子,氮分子分成氮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结合成氨分子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结束后脱离催化剂表面。
故选:D。
【点评】在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中,反应物先由无序排列到有序排列再到无序排列,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结合成新的分子。
15.(3分)将0.72g 草酸亚铁(FeC2O4)放在一个可称量的敞口容器中,高温焙烧产生CO和CO2气体,500~600℃时,容器中的固体质量保持0.4g不变。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 )
物质的构成微粒
M
反应前的质量/g
68
32
0
1
t时刻的质量/g
8
x
反应后的质量/g
0
0
y
37
A.Fe B.FeO C.Fe2O3 D.Fe3O4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铁元素的质量不变,确定所得物质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进而确定其化学式。
【解答】解:0.72g草酸亚铁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0.72g××100%=0.28g,而反应后固体质量为0.4g,不可能是铁单质,结合选项可知,应为铁的氧化物,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0.28g:(0.4g﹣0.28g)=7:3,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56x:16y=7:3,则x:y=2:3,故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Fe2O3。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反应前后铁元素的质量不变、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3分)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物质的构成微粒
M
反应前的质量/g
68
32
0
1
t时刻的质量/g
8
x
反应后的质量/g
0
0
y
37
A.x=0.75y
B.物质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C.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D.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解答。
【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各物质的总质量,即:68+32=y+37﹣1,y=64,又因为t时刻质量与反应后的质量,反应物各物质转化的量和生成物各物质生成的量成正比,故,x=48,故,即x=0.75y,故正确;
B.反应物氧气中氧元素的质量是32g,生成物水中氧元素的质量=36g×=3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守恒,故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故正确;
C.反应物硫化氢、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x:y,即:,,故错误;
D.反应前硫化氢里的硫是﹣2价,反应后M是硫单质,化合价是0价,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难度系数中等。
二、填空题(本题共包括9小题,共52分)
17.(5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氦气 He ;
(2)2个氮分子 2N2 ;
(3)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4)3个氢氧根离子 3OH﹣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SiO2 。
【分析】(1)根据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进行分析;
(3)根据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
(4)根据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分析;
(5)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解答】解:(1)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氦气是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可表示为:He;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
(3)元素的化合价要标在元素符合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可表示为:;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3OH﹣;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可以表示为SiO2。
故答案为:
(1)He;
(2)2N2;
(3);
(4)3OH﹣;
(5)Si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8.(5分)如图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现有以下物质:①纯净的空气②液氧③冰水混合物④水银⑤加碘食盐⑥氨气⑦四氧化三铁 ⑧二氧化碳。请根据图和所给物质填空:
(1)属于A处物质类别的有 ①⑤ (填序号)。
(2)B处物质类别为 化合物 ,包括的物质有 ③⑥⑦⑧ (填化学式),属于氧化物的是 ③⑦⑧ (填序号)。
(3)单质与B处物质的转化是 化学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分析】(1)物质可以分为混合物与纯净物;
(2)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3)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解答】解:(1)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因此,A处物质类别是混合物,纯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属于混合物,其余物质均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①⑤;
(2)根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种类,可以将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液氧、水银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而冰水混合物、氨气、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化合物,其中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碳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含有氧元素,因此均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化合物;③⑥⑦⑧;③⑦⑧;
(3)B处的物质是化合物,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化学。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9.(5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微观探析是化学学习的特有方式。
(1)日本核废水中含有的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它具有放射性,相对原子质量为3,核内质子数为1,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2 ,请画出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2)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锶属于 金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如图乙表示的粒子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有 ②④ (填序号),粒子④在化学变化中易形成的离子为 Mg2+ (填符号)。
【分析】(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分析;
(2)根据元素的分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核内质子数为1,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3﹣1=2;氚原子的核内有一个质子,质子数=电子数,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所以氚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2;;
(2)由元素名称的汉字偏旁可知,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由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层,且该层上只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②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③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④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所以如图乙表示的粒子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有②④;④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故答案为:金属;②④;Mg2+。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20.(6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是 锥形瓶 。
(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若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若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能否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是 (填“是”或“否”)。
(3)若选择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n 端(填“m”或“n”)通入。
(4)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的组合为 BC或BE或BF (填字母序号)。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分液漏斗可控制滴液速率分析。
(3)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分析。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A装置适合固体加热的反应,没有棉花,所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B中分液漏斗可控制滴液速率,从而可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从长管端进入,即氧气应从导管口n端通入。
(4)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或E或F收集。
故答案为:(1)锥形瓶;
(2)2KClO32KCl+3O2↑;是;
(3)n;
(4)BC或BE或BF。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1.(7分)如图1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通常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ABE 。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 。
(3)活性炭起到 吸附 作用,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 不是 纯净物(填“是”或“不是”)。
(4)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则下列方法中可降低水的硬度的有 BD 。
A.过滤
B.煮沸
C.吸附
D.蒸馏
(5)电解水实验如图2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应用 燃着的木条 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
【分析】(1)根据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所用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3)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以及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4)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来分析;
(5)根据电解水的原理、气体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解答】解:(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通常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没有用到煮沸和蒸馏;故答案为:ABE;
(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故答案为: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
(3)活性炭起到吸附作用,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因此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吸附;不是;
(4)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煮沸可以使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C、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D、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故选:BD;
(5)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应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产生的气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答案为:燃着的木条;氢原子和氧原子。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电解等知识,难度不大,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得。
22.(5分)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图A、B、C三套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这三个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C (填序号)
(2)写出实验C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3)利用实验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步骤如下:
①调节托盘天平平衡
②如B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③将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使药品发生反应,稳定后观察,此时天平的指针 向右偏 (填写“向左偏”、“向右偏”、“不偏转”之一)
④写出实验报告
(4)根据实验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这三个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的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的不遵守
B.如果有a克白磷反应,生成b克五氧化二磷,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a﹣b克
C.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这三个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变化.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相等.如果天平一直保持平衡,说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有气体参加或者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密封,防止气体出去;没有气体的反应则不用密封解答;
(2)根据硫酸铜和铁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解答;
(3)根据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装置没有密封,所以导致天平不能平衡解答;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判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1)用图A中的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目的,原因在于装置是密封的.
图B不能达到目的,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
图C也能达到目的,因为生成物和反应物中都没有气体产生.
(2)硫酸铜和铁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3)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装置没有密封,所以导致天平不能平衡;此时天平的指针向右偏;
(4)
A、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错;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相等.果有a克白磷反应,生成b克五氧化二磷,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b﹣a克,故错;
C、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错;
D、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意义可知,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数目、质量,故对.
答案:
(1)A、C (2)Fe+CuSO4=FeSO4+Cu (3)向右偏 (4)D
【点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如果天平一直保持平衡,说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有气体参加或者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密封,防止气体出去;没有气体的反应则不用密封.
23.(5分)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X的组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气体X由注射器A缓慢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应,得到如下结果:
①实验前B管及药品的质量为21.32g,实验后为21.16g
②B管中剩余固体为某种单质
③C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电解后可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N2
④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4: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X的化学式是 NH3 。
(2)B中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黑色固体变红色 。
(3)C中收集到的液体质量是 0.18 g。
(4)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O+2NH33Cu+3H2O+N2 。
【分析】氨气是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
加热时氧化铜和氨气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生成物中含有水和氮气,说明X是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4:3,设氮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是x:y,根据题意有:14x:y=14:3,x:y=1:3,即X是氨气,氨气的化学式是NH3。
故答案为:NH3。
(2)B中氧化铜和氨气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
故答案为:黑色固体变红色。
(3)B中反应前后质量差是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质量,氧元素完全转化到反应生成的水中,C中收集到的液体(水)质量是:(21.32g﹣21.16g)÷=0.18g。
故答案为:0.18。
(4)B中加热时氧化铜和氨气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3H2O+N2。
故答案为:3CuO+2NH33Cu+3H2O+N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7分)如图所示A、C、B、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发生如下变化,其中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H2O2 (填化学式),黑色固体是 碳 (填名称)。
(2)分别写出过程②、④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2H2O2H2↑+O2↑ ;④ C+O2CO2 。
(3)若将黑色固体换成其他物质也能实现B→E的转化。关于B→E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填字母序号)。
a.一定是化合反应
b.一定是氧化反应
c.一定是放热反应
d.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分析】根据A、C、B、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所以B是氧气,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是二氧化碳,氧气和黑色固体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黑色固体是碳,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D是氢气,C是水,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解答】解:(1)A、C、B、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所以B是氧气,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是二氧化碳,氧气和黑色固体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黑色固体是碳,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D是氢气,C是水,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2;黑色固体是碳;
(2)②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④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3)若将黑色固体换成其他物质也能实现B→E的转化。关于B→E的转化,
a、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所以一定是氧化反应,故正确;
c、一定是放热反应,故正确;
d、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正确。
故选:bcd。
故答案为:(1)H2O2;碳;
(2)2H2O2H2↑+O2↑;
C+O2CO2;
(3)bc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5.(7分)(1)柠檬酸铁铵(化学式为C6H8FeNO7)添加到食盐中可作营养增长剂,且能使食盐保持干燥。某品牌食盐配料表上注有:柠檬酸铁铵≤25mg/kg。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柠檬酸铁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62 。
②柠檬酸铁铵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9:14 。
③1kg这种食盐中含铁元素的质量最多为 5.3 mg(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经分析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9,现向50g该溶液中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5 g(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1)①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进行解答;
②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③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过氧化氢溶液有H2O和H2O2,根据氢、氧元素质量比可以算出氢元素的含量,然后根据氢元素的质量守恒就可以算出生成水的质量,然后再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
【解答】解:(1)①柠檬酸铁铵(化学式为 C6H8FeNO7)的化学式量为12×6+1×8+56+14+16×7=262;故答案为:262;
②柠檬酸铁铵(化学式为 C6H8FeNO7)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7)=9:14;故答案为:9:14;
③某品牌食盐配料表上注有:柠檬酸铁铵≤25mg/kg;
1kg这种食盐中含铁元素的质量最多为:25mg××100%≈5.3mg;故答案为:5.3;
(2)H2O2溶液中H、O的质量比为1:9,则:50g双氧水溶液中氢元素质量为:50g×=5g
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该过程中氢元素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后水的质量为:5g÷×100%=45g,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50g﹣45g=5g;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能正确的运用元素守恒的思想来解答相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15 20:08:50;用户:东西湖区轻松国文培训学校;邮箱:qsgwpx@xyh.com;学号:4487409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上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经开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