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图文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堂导入,氧气的物理性质,-218℃,氧气的化学性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点】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难点】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3.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
假入你去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用品?为什么?
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溶解30mL氧气)三态转化:101kPa下,在一定的温度下可以相互转化
101kPa下 -183℃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注意:氧气是不可以燃烧的喔 检验氧气: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各种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一样吗?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的火焰
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体
实验时集气瓶中为什么放少量水?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与水蒸气结合会产生酸雨,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注意: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水;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水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硫,减少空气污染。
放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注意:木炭要自上而下缓慢地伸入到集气瓶中。原因:避免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集气瓶中上部的氧气逸出,使现象不明显。
回顾实验,思考以下操作的原因
③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
⑤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集气瓶中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燃烧现象不明显
防止高温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利于铁丝和氧气反应
④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
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何不同?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含量有关。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能在空气中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无气体
在做该实验时,药品如果选择硫、碳、蜡烛、铁或者镁行不行?
①不能选择硫、碳、蜡烛:因为它们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又生成新的气体,无法形成压强差,水不能倒吸。
②不能选择铁或者铝:因为它们在空气中无法燃烧。
③不能选择镁:因为它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同时还能和空气中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会使进入水远远超过五分之一。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优秀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怎么去检验氧气,与硫反应,感谢聆听,缓慢氧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备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无味气体,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三态变化,-183℃,-218℃,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硫的燃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教学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理性质,氧气的检验,助燃性,化学性质,与硫的反应,与木炭的反应,与铁的反应,红热不能燃烧,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多变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