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第三单元集备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二上第三单元集备教案,共39页。
单元主题
儿童生活
主备教师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编排了《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4篇课文,都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谈体会;通过比较,谈自己的想法。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口语交际”借助学生已有的活动和经验,要求能按一定顺序说出自己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并把听的要求也融入其中: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
本单元是第一次正式的写话练习,安排的是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提示了写话最基本的要求:“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引导学生注意写话的基本格式要求。起始阶段的写话练习,重在培养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书面表达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每课中要求会认的生字以及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四个多音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记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讲讲故事。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来写写自己的玩具。
3、情感目标: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谈体会;通过比较,谈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2、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措施
二 年级 语文 学科 第 三 单元
单元主题
儿童生活
主备教师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习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课后习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难点: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措施
第(1、2)课时
主备教师
课题(内容)
曹冲称象
教学过程
个人设想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知道大象有多重吗?人们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呢?
2.讨论: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3.引出课题:
三国时魏国的丞相曹操,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板书:曹冲称象)
4.读课题,认识生字“曹、称”,理解词语“称象、重量”。
围绕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为什么要称象?用什么方法称象?……
二、初读感知,总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看图识字。
课件出示
一杆秤
(2)指名读。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一杆秤”中“杆”的读音是第三声。
(3)齐读词语。
(4)指导书写“称”“秤”。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都是“禾”字旁。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同桌互评,教师点评。
(5)组词,区分“做”的形近字。
做( ) 作( ) 故( )
(6)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
3.交流汇报预习所得,读好长句子。
(1)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的方法,并全班汇报。
(2)开火车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情况。
(3)读好长句子,先读好停顿,再指导读好反问的语气。
课件出示: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教师范读,指名读,读好停顿和反问的语气,语调上扬。
4.指名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指出读的不足之处。
三、再读课文,弄清故事的起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曹冲为什么要去称象呢?他称的大象是什么样的?
2.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语句,体会“又高又大”的意思。
课件出示: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
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1)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大象“又高又大”的样子。
(2)指导朗读,抓住“又高又大”“像四根柱子”等词语,读出“又高又大”的感觉。
(3)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见过哪些“又高又大”的事物?
3.官员们见到“又高又大”的大象时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出示: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1)指名读官员们说的话。
(2)思考:官员们见到大象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边……一边……”“到底”体会官员们内心的想法。
(3)学生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议论”的意思。
(4)模仿“一边看一边议论”的样子,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从中感受官员们想知道大象体重的迫切心情。
(5)小结:看着大象,大家纷纷惊叹,都想知道大象的体重,这才有了“曹冲称象”这个故事。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学习“柱、杆”这两个生字,认清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3.全班展评,修改。
4.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称象、柱子、秤杆、一同”等词语。
2.导入:上节课,我们和曹冲一起看到了又高又大的大象,大家都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他们想怎样称大象呢?
二、对比阅读,体会“曹冲称象”之妙。
1.自由地朗读第3~5自然段,想一想:官员们提议用什么方法称象?
2.默读课文,画出官员们提议称象的方法,他们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全班交流归纳。
课件出示: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1)交流讨论:这种方法可行吗?指导读对话。(课外拓展:官员们提议的第二种办法)
课件出示:
官员们提议的第二种办法: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地再称。
(2)学生交流讨论:曹操同意这两种方法吗?
课件出示:
曹操听了直摇头。
(3)通过“换词”的方法理解“直”的意思。(直:不住地,不停地)“直摇头”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读出曹操的不满。
(4)分角色朗读曹操和官员们的对话,读出曹操的不满意,读出他们无计可施的无奈。
3.再读,思考:官员们的办法并不可行,那么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体重的呢?划出句子。
(1)指名读描写曹冲称象的语句,想一想他是怎样做的。(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步骤)
(2)师生合作读,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读后讨论交流:曹冲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体重吗?
(3)教师现场模拟演示曹冲称象的步骤。
(4)请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给内容排序,借助“先、再、然后”等词语,指导学生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说得清楚、有条理。
课件出示: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 )赶象上船
(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在船舷上做记号
( )称石头的重量
4.细读、思考、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
(1)分小组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官员们的方法相比,好在哪里?
(2)归纳展示:
课件出示:
官员 用大树做秤来称重用船来称
曹冲 借水的浮力来称大象
(3)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课件出示:
曹冲七岁。
曹冲才七岁。
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体会“才”字的表达效果,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课件出示:
善于观察 乐于动脑 大胆表达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底、做、岁”等6个生字,观察生字的特点。
2.教师范写,强调“半包围结构的字”和“四点底的字”的书写规律。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4.拓展: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课后,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
学
反
思
单元主题
儿童生活
主备教师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课文通过玲玲改画这件事情,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糟糕。有时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学习这篇课文,主要品味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学会开动脑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难题。
教学目标
1.会认“玲、详、幅、催”等15个生字,会写“评、奖、及”等10个生字,会写“评奖、时间”等4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
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抓住关键词语讲述故事。
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爸爸说的富含哲理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课时安排
2
教学措施
第(1 、2)课时
主备教师
课题(内容)
玲玲的画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识记“玲”字。
(1)老师知道大家特别聪明,我想考考大家,大家想不想接受老师的挑战?
简说故事猜故事主人公(乌鸦、司马光)
(2)这节课,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也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认识她吗?
(课件出示一个女孩子的头像)请看,她叫玲玲,和她打个招呼吧!大家一起喊出玲玲的名字。
(3)认识“玲”字。
(课件出示“玲”字)对,这个字读“líng”,它的声母是边音,韵母是后鼻音,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字,谁会读?(指名读)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玲”字的呢?(生自由发言)
2.识写“画”字。
玲玲小朋友不仅聪明,还画得一手好画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玲玲的画》。(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生观察“画”字,师指导书写。师边说边在田字格里范写。
生在书上描写,师巡回辅导。
展示台展示学生书法,集体评议、修改。
3.一起读一遍课题。
4.引导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玲玲画了什么画?她画得怎么样?她为什么要画画?她的画怎么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自由读,或同桌互读,或小组互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读拼音,或问同学,想办法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在文中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课件出示:
①玲玲为什么要画画?
②她画了一幅怎样的画?
③她对自己的画满意吗?
④后来她的画怎么啦?她是怎么解决的?
2.指名回答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弄清文意。
3.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三、链接预习单,检测字词,巩固字词,结合图文,初探人物心情。
课件出示:
预习单
①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认读三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②圈画出文中难读与难理解的词语、句子。
1.预习单反馈: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议、正音,巩固难读的字音,如:评、催、啪、脏、另、懒、并、糟、肯。
2.课件出示下列三幅画,说说文中的哪三个自然段是写这三幅图的。
3.指名回答。(它们分别是第1、4、8自然段)
4.课件出示相关语句,说一说:玲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关词语画上“ ”。
5.指名回答,师板书。(得意、伤心、满意)
四、走近玲玲,读相关语段,随文识字,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1.读第1自然段,课件显示句中生字,随机识记,理解词语。
(1)指名试读,学生评议、正音,随机识记“详、幅、评、奖”。
①你有什么好方法和生字交朋友呢?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用加一加、换一换、生字开花、组词造句等方法识记。
②指导书写“幅、评、奖”,师范写,生在田字格里描红、临写。
(2)朗读指导:第一自然然里有6处读轻声,第3、4处连着读。书名读慢一些,强调画的名称。
(3)相机理解“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生模拟“端详”(认真、仔细地看)的动作来体会,再说说“端详”的意思。
(4)指名挑战:读出玲玲“得意”的心情。
2.读第4自然段,随文识字,初步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1)课件出示句段,指名读文,集体评议、正音,随机识记“候、啪、脏”3个生字。
(2)识记生字“啪”并扩词:“啪”不要读成了“拍”,组词噼啪、噼里啪啦。
(3)理解“啪”的意思: “啪”是表示声音的,“啪的一声”该怎么读?(对,要读得响而短)你还能说几个像这样表示声音的单个字的词吗?(哗、咚、呜、呼、砰等)
(4)识记生字“脏”:月+庄=脏(加一加),桩-木+月=脏(换一换)。组词:弄脏、脏水、脏话。
(5)识写生字“纸”。
①师讲解:“纸”是左右结构,右边是“氏”,不要多写一点。
②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③指名展示书法,集体评议。
④生扩词,说话。
(6)指名再读句子。(朗读指导:读出事情发生得突然的语气。)
3.读第8自然段,随文识字,读通长句子,初步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1)指名朗读句子。学生评议、正音,重点指导“拿”的声母是鼻音“n”,“懒”的声母是边音“l”。
(2)屏显“拿、懒”,生交流识记方法。
①出示“拿”的古文字,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课件出示:
编口诀识记:合手握持就是拿。
②识记“懒”字:忄+束+负=懒。
组词:懒惰、偷懒、懒虫。
(3)指导书写“拿”。
“拿”笔画较多,上下两个部件要写得扁一些,且“拿”下面“手”的第一笔撇写在横中线上。
(4)师范写,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5)展示学生书法,集体评议、修改。
(6)再读句子,读通顺。
五、再读描写玲玲心理变化的句子,感悟其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读了课文和句子,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记牢了没有。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课件出示:
生字游戏:青蛙过河。
课件出示:
①开火车读。②练习:分一分,把上面的生字按要求归类。
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
③识记生字“催、糟”。
a.识记字形:亻+山+隹=催,米+曹=糟。
b.生字开花:催(催促)(催生)(催眠),糟(糟糕)(酒糟)(糟糠)。
c.生练习用“催”说句子。
(2)去拼音认读生字。
(3)识字游戏:摘苹果认读生字。(板贴带生字的苹果图,生认读正确就摘走苹果作为奖励)
(4)认读生词: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认读,男女分读。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二、走近玲玲,深入体会玲玲的心理变化。
1.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名读相关语句并回答问题。(师板书:得意伤心满意)
2.玲玲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指名回答。
三、走近爸爸,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1.爸爸是怎么启发玲玲想办法补救那幅画的?找出爸爸启发玲玲的话,出示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
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1)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2)假如是别的爸爸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说?
(几种假设)
(3)从这里可以看出玲玲的爸爸是个怎样的爸爸?
2.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爸爸说的话。
(1)指名读句子,理解“糟”的意思。(坏)
(2)课文里的“坏事”和“好事”分别指什么?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呢?
(3)当时玲玲看到脏了的画的时候,她会想些什么呢?
(4)想想:这里还能画些什么?
(5)是啊!你们也是一群肯动脑筋的孩子!在生活当中,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生接后面爸爸说的话,进一步懂得道理。)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爸爸说的这句话的意思。
在生活当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老师这里有两个事例,你能像玲玲一样动脑筋想办法帮他们解决吗?
四、讲故事。
一幅小小的画背后竟然有这么曲折的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再完整地讲给大家听一听呢?
1.评选故事大王:同桌互讲故事,再指名全班讲,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
2.回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指导书写“报、另、及”生字
1.认读会写的生字,教师指导方法:一看结构,二看占位,三看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指导,生描红、临摹后,指名展示,师生集体评议、修改。
教
学
反
思
单元主题
儿童生活
主备教师
教材分析
《一封信》一课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信的内容,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对亲人细致的体贴,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对于这类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生活体验十分接近的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封、削”等16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生字,会写“出国、半年”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和对爸爸的想念。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4.通过前后两封信内容的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并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出前后两封信的内容,明白信的内容不同,生活态度也有所不同。
难点:通过前后两封信内容的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并能说明喜欢的理由。懂得要调整好情绪,乐观地面对生活。
课时安排
2
教学措施
第(1 、2)课时
主备教师
课题(内容)
一封信
第一课时
一、微课导入,认识书信,书写“封、信”。
1.同学们,你们知道“信”是什么吗?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有“书信”来往了,最初是采用“结绳、刻符”的方式,后来慢慢出现了书信。
2.视频展示《一封信的旅行》,了解“信”是什么。信的作用就是方便人们互通消息。用领读的方式,齐读在微课中出现的关于信的词语:信纸、信封、信箱、短信、微信。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封”的后鼻音和“信”的前鼻音。
4.教师范写“封、信”这两个生字,学生书空。提示书写要点。
5.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写了几封信?谁给谁写信?)
二、初读感知,总体把握。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圈出来,多读几遍。
2.学生领读,圈读生字,正音识记。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带拼音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
重点指导“灯、冷”这些是后鼻韵母的字和“朝、重、结”这三个多音字的读音。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去掉拼音你还会认吗?同桌互相读一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对了,就给他画一个笑脸吧!
(3)开火车检查词语的认读情况。
4.积累文中数量词短语。
(1)读准“一沓纸”。
(2)看图辨析“一沓纸”和“一张纸”的区别,了解“一沓”的意思。
课件出示:
数量多
数量少
(3)联系生活拓展“一沓()”。
(4)读一读文中出现的数量词“一封、一支、一大束”。
(5)在量词的基础上加上物品再读一读。掌握量词和物品之间稍稍停一停的朗读技巧,读好“一封信”“一支笔”“一大束鲜花”。
课件出示:
一封信 一支笔 一大束鲜花
5.指导读好短语和长句子。
课件出示:
闪闪发光 又蹦又跳
她打开空调,又洗了一些土豆,削好后放在锅里。
(1)指名读,读好短语和长句子的停顿。
(2)齐读,配上动作读句子,读好表示露西的动作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呢?交流反馈,提取信息。(信是露西写给爸爸的。)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件出示:
露西前后给( )写了( )封信,第一封信中露西给爸爸报告了坏消息。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重新写了第( )封信,向爸爸报告了家里的( )消息。露西在信里告诉爸爸:她们过得很好,不用担心。
(1)学生交流,填空,初步了解大意。
(2)哪些自然段写了露西的第一封信?哪些自然段写了第二封信?
(3)指名回答,评价。
四、聚焦第一封信,体会情感。
1.师引读第1自然段,了解露西给爸爸写信的原因。
2.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读懂第一封信的内容。
(1)自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露西写了什么?找一找,画出来。边读边想:露西给爸爸的信里,给你体会最深的是哪句话?
(2)反馈:露西写了什么呢?
预设:“露西写道”是不是信的内容?(不是)
3.再读第3自然段,体会露西的不开心。
课件出示:
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1)什么事让露西不开心呢?自读第一封信的内容,找一找,用波浪线画出来。
(2)逐句读懂句子,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露西的不开心。
(3)读句子,联系生活理解“刮胡子”,识记“刮”。
(4)联系生活,说一说:以前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怎么逗露西玩呢?了解“逗我玩”的意思。对比从前和现在的生活,感受露西的不开心。
(5)仿写:用课文出现的句式“一边……一边……”说话。
(6)想一想:以前爸爸在家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听录音。你听到了什么?联系场景体会词语:热闹。对比现在,还有爸爸和露西愉快的谈话声吗?通过理解读好词语:冷清。
(7)指名读,男女赛读,读出露西的“不开心”。
4.读好第一封信,体会收信人的心情。
(1)引读,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生配乐读露西写给爸爸的第一封信。
(3)如果你是爸爸,收到信后,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想到的是什么?
5.教师小结:爸爸出差了,家里很冷清,露西多么想念爸爸啊!自由练读,指名读,师评读。读出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
五、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学习“电”“灯”这几个生字,认清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3.全班展评,修改。
4.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一封信、电灯、圆珠笔”等词语。
2.上节课,我们读了露西的第一封信,读出了她的“不开心”,第二封信她又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二、聚焦第二封信,感悟亲情。
1.还原第二封信。
自读课文的第7~14自然段,找一找露西写的第二封信的内容,用横线画出来。试着所这封信读出来。
2.交流反馈:第13自然段是露西想对爸爸说的话吗?第10自然段是信的内容吗?(联系课文读懂这也是信的内容)
三、对比朗读,感悟哲理。
1.对比两封信。
(1)读一读,两封信有什么不同?指名读,说感受。
(2)小组讨论:露西写的两封信,你喜欢哪一封?为什么?
(3)交流反馈,指名读第二封信,师生评议,读出露西写第二封信时愉快的心情。
2.体会心情。
(1)同学们,如果爸爸收到露西的第一封信,会想什么?心情怎样?第二封信呢?
(2)学生交流,发挥想象,引导学生体会爸爸收到信件的心情。
(3)教师扮演爸爸和学生对话,移情体验。
(4)配乐朗读两封信。
3.感悟哲理。
(1)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2)妈妈是怎样引导露西写信的呢?划出相关句子。
(3)指名读妈妈的话,你感悟到了什么?
(4)讨论归纳:妈妈教露西要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困难。妈妈也是在教导露西,不要让爸爸担心,要独立自主,做一个乐观向上的孩子。
(5)教师小结:两封信的内容不同,生活态度也不同。我们要调整好情绪,乐观地面对生活。
(6)拓展延伸:假如爸爸收到了露西的第二封信,该怎样回信呢?想一想,写一写。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今、支”等5个生字,观察生字的特点。“笔”上窄下宽,“今、支”中都有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左右结构的字,要指导写好左右两边的穿插。“笔”和“电”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这个笔画要重点练习:竖要靠近竖中线,转弯要圆润,下面的部分平,钩朝上。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根据书写正确、结构匀称、笔画到位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生互相评价。
教
学
反
思
单元主题
儿童生活
主备教师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课文
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哄、先”等14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7个字,积累“明亮的眼睛”等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3.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
难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课时安排
2
教学措施
第(1 、2)课时
主备教师
课题(内容)
妈妈睡了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歌曲导入: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不记得多少个日出日落,她总是用她的双臂迎接着我们,伴随着我们长大,她就是——妈妈。
2.揭示课题: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妈妈下班回来,多辛苦啊!妈妈累得睡着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妈妈睡了》。(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3.教师引导:朗读课题《妈妈睡了》时声音要轻柔一些,才不会吵醒妈妈。引导学生用较为轻柔的语气读好课题。
二、初读感知,总体把握。
1.范读课文:请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2.课件出示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把描写妈妈睡梦中样子的句子画上横线。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偏旁归类识字。
课件出示:
哄 吸 (口字旁)
润 汗 沙 (三点水)
哄睡 呼吸 红润 汗珠 沙沙
(2)指名读。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红润”中“润”的读音是翘舌音。
(3)齐读词语。
(4)指导书写“哄”。观察这个字的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同桌互评,教师点评。
(5)字串识字。
课件出示:
额 (页字旁)
拓展识字:颜、颈
(6)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
课件出示:
竹+寺=等 战-戈+米=粘
泛-氵=乏
(7)换近义词、反义词识字。
课件出示:
近义词:乏——累
反义词:呼——吸先——后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的方法,并全班汇报,开火车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4.交流汇报预习所得,读好短语。
课件出示:
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
红润的脸乌黑的头发
紧紧地闭着微微地笑着
(1)指名读,小老师带读,指导读好含“的、地”的短语,注意读得轻而短。朗读时不拖音。
(2)读好长句子,先读好停顿,再指导读出轻柔的语气。
课件出示:
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教师范读,指名读,读好停顿,读出轻柔的语气。师生共读,男女生赛读。
5.指名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正确、流利。
(2)指出学生读的不足之处。
6.整体感知,了解文脉。
(1)默读课文,找出第2~4自然段的关键语句,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2)全班交流归纳。
课件出示: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指名读句子,全班读,教师相机板书: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三、再读第1自然段,体会妈妈的辛苦。
1.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妈妈是怎样哄“我”入睡的。想一想:你的妈妈是怎样哄你入睡的呢?生汇报,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1)识记生字“先”:这是一个表示顺序的词语,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后)
(2)教师引导:妈妈在哄“我”睡觉,怎么自己先睡着了呢?谁能用两个词说一说妈妈睡得怎么样?文中为什么连续使用了两个带“好”字的词“好熟、好香”呢?
(3)指导朗读: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朗读时要轻一点儿)
2.小结:妈妈哄“我”睡觉,怎么自己先睡着了呢?因为妈妈真是太辛苦了。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学习“哄、脸、沉”这三个生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同桌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3.全班展评,修改。
4.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下沉、先后、哄人、笑脸”等词语。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自然段,谁来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呢?聪明的小朋友会用上课文中的词语,你想用哪个词来说说“睡梦中的妈妈”?(生交流)总结归纳并板书:美丽、温柔、好累。
二、品读课文,体会母爱。
1.感受妈妈的“美丽”。
自由地朗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里读出了妈妈的美丽?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妈妈的美丽的句子。全班交流归纳。出示语句
(2)指名读。随文识字“闭、紧、润”,交流识字方法:
①借助反义词识字:“紧”的反义词是什么?(松)
②字源识字:生字“闭”的演变。
③生活识字:请学生将眼睛紧紧闭上,在动作演示中感受“紧闭”这个词语的意思。
④偏旁识字:说说为什么“润”字的偏旁是三点水,思考偏旁和字义的联系。观察同学“红润的脸”,直观理解“红润”的意思。
(3)出示课文插图,图文对照,指导读好“的、地”字短语。
①读好带“的、地”字的短语,注意把“的、地”读得轻而短。
②出示课后第二题,看谁说得多。
(4)品读句子,体会写法的精妙之处。
课件出示:
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①小组讨论,读一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自由表达。
②教师小结:把眉毛当人来写,说眉毛也在睡觉,语句生动,真有趣!
(5)指导朗读,语气要轻柔,读出对妈妈的爱。生生互评,齐读,升华情感。
(6)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我们抓住关键词“美丽”来读课文,读出了对妈妈的爱。接下来,我们用这种方法来体会妈妈的“温柔”和“好累”吧!
2.感受妈妈的“温柔”。
(1)美丽的妈妈,还很温柔,请大家从文中找一找,哪里体现了妈妈的温柔?
课件出示:
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2)指导朗读:微笑,总会给人一种温柔、温暖、舒服的感觉,哪位同学能带着微笑给我们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①同桌交流: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妈妈的温柔的?(交流:从“微微地笑着”等关键词句体会到的。)
②想一想:妈妈在睡梦中想到了哪些让她微笑的事呢?
(3)教师小结:让妈妈微笑的事有很多,所以用省略号来表示。看来妈妈平时讲故事的时候也是“微笑”着的,真是一位温柔的妈妈。生活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是温柔的?
(4)指导朗读:语气轻柔,读出妈妈的温柔,读出对妈妈的爱。
3.感受妈妈的“好累”。
(1)小组合作学习,你从哪里感受到“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在文中画上横线,和同学交流,说说你的感受。
(2)全班交流,抓住“呼吸那么沉”“渗出汗珠的额头”“全听不到”等词语体会妈妈的劳累。
(3)指导朗读,指名读,体会妈妈的辛苦。
4.同桌互读,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好朋友听,并请他评价。
5.师生合作读第2~4自然段,读出对妈妈的热爱之情,感受妈妈对“我”的爱。
1.你看过妈妈睡梦中的样子吗?仿照句式说一说。
课件出示: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________________,也在睡觉,睡在妈妈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练说,点评,互评。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先、闭”等4个生字,观察生字的特点。
2.教师范写,强调“半包围结构的字——闭”和“穴宝盖”的字的书写规律。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4.布置作业:制作贺卡,夸夸自己的家人,写上几句祝福的话吧。
教
学
反
思
单元主题
儿童生活
主备教师
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安排的第二次口语交际,话题聚焦“做手工”,让学生介绍一件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按照顺序说,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制作的一件手工作品,能按照顺序介绍制作的过程,把主要意思说清楚。
2.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在听的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按照顺序说清楚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乐于分享。
难点: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在听的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措施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1 )课时
主备教师
课题(内容)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了解交际内容。
1.为迎接元旦,学校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作品展览会。(课件出示学生课前制作好的手工作品。)
2.欣赏完这么多精美的作品,你有什么话想和老师、同学们说说吗?(我也想做一个小制作)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做手工的快乐。(板书课题:做手工)
二、视频示范,明确交际要求。
1.出示课件,明确听的要求。
现在老师教你们做一个手工作品的小制作,请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听听老师是怎样讲的,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等会儿请你们将老师制作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课件出示:
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在听的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
2.多媒体播放制作不倒翁的视频,学生一边看一边听老师介绍制作不倒翁的过程。
3.老师同步讲解制作过程。
4.交流讨论,提出质疑。
(1)交流获得的主要信息,提出交际要求。
引导评价,交流信息:你觉得老师的手工做得怎么样?从老师的介绍中,你记住了哪些信息?
(2)引导提问:老师介绍的制作不倒翁的方法你记住了吗?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5.引导学生从声音洪亮、态度大方、介绍制作过程是否清楚等方面评价老师刚才的发言。培养学生针对听不明白的地方懂得发问的意识。(相机板书:按顺序说清楚、记重点、问明白)
6.学生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小游戏:我来问,你来说。
(1)师生合作玩游戏。
师:我来问:你制作的手工作品叫什么名字?
生:我来说:我的手工作品叫纸飞机。
(2)同桌合作玩游戏。说清楚作品叫什么,怎样完成的。问明白自己没有听懂的地方。
(3)两人一组在全班展示“我来问,你来说”的游戏。
7.重点指导按顺序说,并学习使用连接词。
(1)老师刚才介绍制作不倒翁的时候,用上了哪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学生交流汇报。
(2)教师小结:说制作方法的时候,要按顺序一步一步地说,可以用上“首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还可以用上“第一步……第二步……”把手工制作的步骤说清楚。
(3)小组内交流,用上连接词,按顺序说说你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听的同学评价是否按顺序说清楚了制作的过程。
8.小结学法:在介绍手工作品时,一定要按顺序说清楚名称、材料、工具;倾听的时候,要记住主要内容,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要多问为什么。
三、全班展示,展现交际风采。
1.“幸运抽奖”游戏活动:视频滚动,随机抽选幸运小组。
2.幸运小组的代表上台介绍手工作品。(学生介绍时,老师用手机现场录像,录下学生介绍手工作品制作过程的视频)
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幸运小组的同学要按顺序说清楚手工制作的过程。
2.小评委一边听一边记住他们介绍的主要信息,没有听懂的地方,或者觉得幸运小组的同学没有说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疑问。
3.学生全班交流,“小评委”评价,教师点评。
(板书:按顺序讲清楚、记重点、问明白)
四、点评颁奖,总结延伸。
1.小组点评,视频现场回放,全班点评。
2.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发言奖”“最佳小听众”“最棒小评委”等奖项。按“讲清楚”“认真倾听”“记住主要信息”“手工作品有创意”等要求颁发奖状。
3.教师小结:介绍手工作品时,按顺序介绍清楚很重要;认真听是记清楚的关键。
4.布置作业: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大家回家也可以学着做一做,看谁做得最有创意。
教
学
反
思
单元主题
儿童生活
主备教师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看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了解动宾短语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了解汉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
3.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4.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掌握“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5.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6.积累古诗《小儿垂钓》。
7.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动宾短语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在运用中明确同音字不同的意思和用法。
3.体会关联词“一边……一边……”的用法,并学习用这样的句式说句子。
4.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难点:1.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掌握“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2.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措施
第(1、2、3)课时
主备教师
课题(内容)
口语交际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导入:同学们,今天熊大、熊二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忙一起寻找好朋友——虎妞,让我们跟着熊大、熊二一起去探险吧!
二、勇闯第一关——识字加油站。
1.情景设置:要想帮助熊大、熊二,就要闯过难关,请看第一关——神秘大森林。熊大、熊二要读出这些游戏的名称才能穿过森林。
2.出示游戏名称,和同桌说一说他们在玩什么游戏。
课件出示:
第一关:神秘大森林
3.学生自由练读以上词语,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可以读一读书上的音节,还可以利用部首查字法查一查字典。
4.游戏巩固:帮熊大、熊二贴词语。将各种活动的图片贴在对应的词语上方,每贴对一项活动,就大声领读对应的词语。
5.小组合作认读去掉拼音的词语。
(1)自由读去掉拼音的词语,重点关注红色的生字,读准字音。特别提醒:“弹、琴”是前鼻音;“捏、泥”的声母是“n”;“钢、荡”是后鼻音的字。
(2)拿出自己制作的生字卡,逐一认读生字,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3)小组成员互当老师,教对方认读圈出的生字,直到对方学会为止,如果遇到小组同学不能解决的问题,请老师帮忙。
(4)说说这几组词的共同点是什么。
6.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由表示动作的词和表示活动名称的词组成的。
7.全班交流:你会说这样的词语吗?学生交流,看谁说得多。
课件出示:
( )足球( )电话
( )手工( )泡泡
……
我会踢足球,还会拉二胡。
我会_______,还会_______。
三、勇闯第二关——字词句运用。
1.情景设置:我们已经帮熊大、熊二认识了游戏的名称,闯过了第一关,他们可高兴了。接下来第二关可不容易,在奇妙的地下山谷里,有许多生字要回家,可是熊大和熊二分不清这些字,不会填,请你快来帮帮他们吧。
课件出示:
第二关:奇妙的地下山谷
比一比,填一填。
[园圆] [只支]
花( ) 一( )笔
( )桌 一( )鸭
[进近] [带戴]
远( ) ( )领
( )出 爱( )
2.观察发现每组字的特点。(都是同音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
3.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共同探究每组字的用法。
特别提醒:“园——圆、进——近”这两组字字形相近。
(1)区分同音字“园、圆”。
②课件出示“花园、圆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③编儿歌识字:公园门票要十元,小小花坛圆又圆。
(2)课件出示“笔”和“鸭”的图片,区分同音字“只、支”作为量词时的用法。(动物多数用量词“只”;物品多数用量词“支”。)
(3)区分同音字“进、近”。
组词来区分:如“进来、进入、远近、近处”等。
(4)区分同音字“带、戴”。解释同音字的字义,让学生知道它们意思不同,用法也不一样。
带:指束衣的腰带。因为带子是长条的,所以“带”字引申为“围绕”。
戴:①加在头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上。如:戴帽子、戴手套。②尊敬,拥护。如:爱戴、拥戴。
4.闯关规则:选择正确的字填空,比赛看谁填得又快又准。(花园圆桌一支笔一只鸭远近进出带领爱戴)
四、勇闯第三关——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1.情景设置:闯过了第二关,熊大、熊二来到了缤纷的雪山世界。咦,第三关是好好说——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快来帮帮熊大、熊二吧!
课件出示:
第三关:缤纷的雪山世界
1.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2.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3.老师一边说,一边拿着笔在纸上写。
2.闯关规则:
(1)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2)轻声再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和同学交流。(都含有关联词“一边……一边……”)
(3)看图片仿照例句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
第三关:缤纷的雪山世界
爸爸一边_________,一边_________。
姐姐一边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
3.学生尝试看图说句子,说给同桌听,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4.联系自己的生活,运用“一边……一边……”自由说一说。先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展示。
五、课堂小结,激励闯关。
同学们帮助熊大、熊二成功闯过了三关,接下来还有四关,他们能顺利找到好朋友虎妞吗?下节课我们继续闯关。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帮助熊大、熊二闯过了三关,可是现在光头强拦在了前面,光头强要熊大、熊二每人给他一个喜欢的玩具,还要讲讲它是什么样子的,好玩在哪里。该怎么办呢?
二、勇闯第四关——说说玩具。
1.情景设置:面对光头强的要求,熊大、熊二该怎么说呢?课件出示闯关规则:
课件出示:
第四关:遇见光头强(说说玩具)
1.仔细观察自己的玩具,想想可选哪些内容用作介绍。
2.先用一句话说自己的玩具是什么,再说说它是怎样的,然后说清楚它好玩在哪里。
2.同学们各自也都带来了自己喜爱的玩具,请同学们把各自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学生自由练说,指名学生交流。
3.教师示范:瞧,这是老师最喜欢的不倒翁。你看,它真有趣。胖胖的身子,头戴一顶尖尖帽,一看就是一个“小胖墩”,怎么推它都不倒,可好玩了!
4.过渡:我的不倒翁很有趣,我格外喜欢。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快展示展示,和同桌说一说吧。
5.同桌互说,评价,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评。
6.小组合作交流。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
第四关:遇见光头强(说说玩具)
A、小组内交流,举着自己的玩具,向同伴介绍它,要按照顺序介绍。可以介绍玩具的名字、样子、玩法等,准备全班汇报。
B、听的同学认真倾听,没有听懂或感兴趣的地方可以提问。
7.全班展示:小组推选代表到黑板前介绍自己喜爱的玩具,全班同学共同评议,可以从“是否按照一定顺序介绍”“是否讲清了玩具的样子”“语句是否通顺”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8.自主完善: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再次介绍自己喜爱的玩具,要努力将玩具的样子说清楚。
9.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要清楚地介绍自己的玩具的样子,还要说清楚它好玩在哪里,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你的玩具。
三、勇闯第四关——写写玩具。
1.情景设置:怎样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呢?快来帮帮熊大、熊二吧!课件出示写话要求:
课件出示:
第四关:遇见光头强(写写玩具)
1.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自己的玩具,先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再写一写它是什么样子的,最后写清这个玩具好玩在哪里。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2.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写完后读一读。
2.学生写话《我的玩具》,教师巡视指导,记录学生写话的情况。
3.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教师点评,也可以请学生提一提建议,评选“最佳小作家”。
4.修改自己的写话,推选优秀写话,颁发“最佳小作家”奖状。
四、课堂小结。
光头强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欣赏了同学们的写话,满意极了!同学们帮助熊大、熊二闯过了第四关,下节课我们接着探索吧!
第三课时
一、情景导入。
熊大、熊二闯过了四关啦!他们来到了美丽的蜜蜂王国,可是他们被蜜蜂王国的居民——小蜜蜂拦住了,快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设计意图:
整个园地设计“帮熊大、熊二森林探险”环节,培养学生积累词句和阅读的兴趣。
二、勇闯第五关——展示台。
1.情景设置:美丽的蜜蜂王国里,蜂后最爱读书,熊大、熊二只有会读这些积累卡上的词语和句子,才能再次出发呢!
课件出示: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课件出示:
含苞欲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课件出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2.学生自由朗读“展示台”内容,读准字音,同桌互读,交流、评价。
课件出示:
第五关:美丽的蜜蜂王国
温馨提示:
1.读一读“展示台”中的词语和句子,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可以查字典。
2.同桌互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
3.小组合作,交流积累卡。
(1)读一读:把“展示台”中的词语和句子读给伙伴们听,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流利等)
(2)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展示台”中积累的有描写自然事物的词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和关于读书的名言)
(3)议一议:我们还可以在哪里积累这样的词句呢?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书籍、生活……
4.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总结学习方法,注重内容,讲究分类,坚持积累。
5.布置作业,制作积累卡。课外你积累了哪些词语?课后,请你制作自己的积累卡吧。可以是词语,也可以是句子,还可以配上插图哟!
三、勇闯第六关——日积月累。
1.情景设置:离开了美丽的蜜蜂王国,熊大、熊二来到了快乐的狗熊岭,小动物们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睡大觉。要想从他们这里知道虎妞的下落,熊大、熊二要背诵古诗《小儿垂钓》才行哟!
课件出示:
第六关:快乐的狗熊岭
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古诗《小儿垂钓》,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借助插图猜一猜:诗中的“小儿”在干什么?
(1)学生自读诗句,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朗读好的同学轮流做小老师,领读全诗。
(3)指名朗读,教师随机抽选小组同学朗读全诗。(要求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
(4)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2.学生质疑,读懂诗句。
(1)读了古诗,有哪些地方你没有读懂呢?学生提出疑问。
预设:“蓬头”“垂纶”等词语的意思。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归纳学法:可以查字典、借助插图来理解古诗中难懂词语的意思。
(3)这首诗写了诗中的“小儿”在干什么?(学生交流,归纳板书:钓鱼。)
(4)诗中的孩子可爱吗?指导读出对垂钓小儿的喜爱之情。指名读、男女赛读、师生合作读。
3.熟读成诵,拓展阅读。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全班齐背古诗《小儿垂钓》。
四、勇闯第七关——我爱阅读。
1.情景设置:告别狗熊岭的小动物们,熊大、熊二来到山洞,好朋友虎妞就住在这里,可是要见到虎妞还要再读故事《王二小》才行哟!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课件出示:
第七关:黑黑的山洞
《王二小》见教材第42页
2.朗读故事。
(1)教师范读《王二小》的故事,学生思考: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机智、勇敢)
(2)学生自由朗读故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故事,理解难懂的词语。
(4)教师小结: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3.理解故事。
(1)画出文中能体现王二小“机智勇敢”的语句。
(2)交流语句,指导朗读,读出王二小的机智、勇敢;读出对杀害王二小的敌人的痛恨。
4.课后拓展。
(1)课外阅读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或观看相关影片。
(2)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帮助熊大、熊二闯关,帮他们找到了好朋友虎妞,熊大、熊二很开心!下课后,把今天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背古诗、讲故事都可以,让他们也和你们一样快乐吧。
教
学
反
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字词盘点,佳句积累,考试热点,“1+X”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字词盘点,佳句积累,考试热点,“1+X”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无畏,板书:母爱,板书:神态,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