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9课 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 试卷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9课 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原卷版).docx
    • 第9课 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解析版).docx
    第9课 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原卷版)第1页
    第9课 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原卷版)第2页
    第9课 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原卷版)第3页
    第9课 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解析版)第1页
    第9课 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解析版)第2页
    第9课 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课堂检测,文件包含第9课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9课美丽的颜色-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9课   美丽的颜色                             每课一考点                              考点示例   标题的作用题型展示   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好处?典例精析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  ①概括全文主要内容。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揭示文章中心。④表明写作对象。⑤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标准答案】   以此为题,新颖别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制(liàn   热(zhì)    雨(zhòu    至(cù)B.息(zhì)    xū)     yù)      léiC.动(jiǎo   lòu    耀yào     poD.化(róng   téng    xī)     着(duó)【答案】A【解析】考查对字音的识记。A.“炽热”中的“炽”应读“chì”。据此,答案为A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        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       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       继续工作,     不至于因烟窒息。A.但是      因为      所以      只要      B.然而      由于              以便      C.可是      由于      便        不仅      而且D.然而      不仅      而且      以便      【答案】B【解析】考查关联词语的选用。(1)因为这段话是紧承上文的情况所说,所以用“然而”,可排除AC。(2)“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是后一句的原因,可选用“因为”或“由于”,这样可排除D。(3)第三空是说必须采用的方式,所以选用“就”;(4)第四空前后句之间是顺承关系,用“以便”;(5)第五空,前后句之间是递进关系,用“而”。据此,答案为B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B.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C.居里夫人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D.“美丽的颜色”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不与世无争的态度和精神。【答案】D【解析】与世无争,世:世人,周围的人。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而是人的一种向往,超然达观的处世态度。此题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4.4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小雅学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日活动,她的同学们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她摘录了下面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B.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从书中汲取营养,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C.今天校园里到处都是读书声,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D.读书能使平淡的生活荧光四溢,读书也能使灰暗的人生抑扬顿挫。【答案】B【解析】A.语序不当。将“理解”和“阅读”调换位置;C.搭配不当。将“歌声”改为“歌曲”;D.搭配不当。应该为读书能使平淡的生活波澜起伏,读书也能使灰暗的人生荧光四溢。故选B5.阅读下面的文字,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A.“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提取主干是“材料迷住他们”。B.“失掉”是动词,“柔情”是名词。C.“这个”是代词,“是”是副词。D.“比埃尔和玛丽”是并列短语,“迷住了他们”是动宾短语。【答案】C【解析】“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中的“是”是判断动词。不是副词。故选C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B.居里夫人发现镭后,英国政府给子她众多嘉奖和荣誉,可是居里夫人对此毫不动心,这体现了她不慕荣利,潜心科学研究,质朴、高尚的人格魅力。C.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克服重重困难,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发现并提取镭的过程。D.文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答案】B【解析】B.给予居里夫人众多嘉奖和荣誉的是美国政府,不是英国政府,故选B    阅读提升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9题。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②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③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④“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⑤小心翼翼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他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⑥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摩她的头发。⑦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7.第⑧自然段“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这句话中,“零星的宝贝”指的是什么?这样称呼它有什么作用? 【答案】零星的宝贝是指“镭”。“宝贝”形象地写出了居里夫妇对镭的珍视,“零星”写出了镭的数量之少,体现出居里夫妇发现镭的不易。【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及赏析。联系第③段加点字上文“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可知“零星的宝贝”是指“镭”;修辞手法:“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将镭比作宝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居里夫妇对镭的珍爱;“零星的”有零碎、少量之意;体现了镭的数量稀少,表现了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艰难、不易。8.文章最后一段说“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为什么她会水远记得这一晚和这种奇观?【答案】①两个“永远记得”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这个场景给居里夫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②更让她难以忘记他们的艰辛付出。【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在赏析语句时可从修辞手法,用词,句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本题考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能力。修辞手法:根据第⑦段“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可知:连用“永远记得”一词,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联系第⑤段“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写出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喜悦,镭在黑暗的环境中闪着微光,令居里夫人记忆深刻,铭记在了心中;联系第①段“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体现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艰难。9.当居里夫人他们提炼出镭之后,居里夫妇都十分平静,只是静静地欣赏他们的科研产物,观赏它美丽的颜色,请结合选文和以下材料链接谈谈他们为什么会是这种表现?【材料链接】居里夫人他们在发现镭后,为了使镭尽快地服务于人民,他们拒绝申请专利权,立即公开了提取镭的方法,即使那时他们自己的生活还很艰难。居里夫人一生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但她却毫不在意。她让小女儿玩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只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答案】①居里夫人放弃专利,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因为她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诱惑。②居里夫妇提炼镭的科研过程,是他们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精神的展现。【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材料链接】“居里夫人他们在发现镭后,为了使镭尽快地服务于人民,他们拒绝申请专利权,立即公开了提取镭的方法,即使那时他们自己的生活还很艰难”可知:居里夫人即便生活拮据,也拒绝申请专利,主动公开提取镭的方法,淡泊名利,思想高尚;根据【材料链接】“让小女儿玩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只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联系第⑤段“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他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可知:居里夫人注重科研过程,献身科学,不慕名利。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4题。每朵花本应芬芳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有趣的片段,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做父母的都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女儿的姥姥根本对付不了她。有一天,这位妈妈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这位妈妈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故作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这位母亲暗自高兴:“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到,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③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④一个孩子的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两只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⑤又有一位孩子的妈妈讲起了自己儿子的趣事。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午睡的时间到了,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上床睡觉。可是,她的儿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老师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啊?这小子看着幼儿园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是来睡觉的。”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考试——高考。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之外,其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原文有改动)10.选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答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个故事:(1)宝宝误解妈妈的话。(2)男孩戏说地球转动。(3)儿子雨中作乐。(4)孩子午睡时趣语。【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整体上把握文本。然后要结合段落内容,根据相关叙述来归纳总结。结合第②段“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这位妈妈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故作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可知,两岁半的宝宝对“颜色”一词有误解,所以可概括为:宝宝误解了妈妈的话。结合第③段“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可知,不到三岁的男孩用转圈的方式解释自己能感觉到地球转动,所以可概括为:男孩戏说地球转动。结合第④段“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儿子躲在雨衣下面,两只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可知,四岁多的孩子躲在雨衣下面,觉得天上洒水了,所以可概括为:儿子雨中作乐。结合第⑤段“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午睡的时间到了,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上床睡觉。可是,她的儿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老师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啊?这小子看着幼儿园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是来睡觉的。’”可知,上幼儿园的孩子回答不午睡的理由时用了“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是来睡觉的”的回答,所以可概括为:孩子午睡时的趣语。11.请指出选文②段中两处加点词语“颜色”的意思。①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②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答案】①指母亲对女儿的教训、斥责、教育;②指物体的色彩 (意合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重要词语的含义。“颜色”在生活中大致有“色彩”“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姿色”等含义。第①处的“颜色”是妈妈在女儿不听话的时候说的,“给你点颜色看看”是一句常用语,其中的“颜色”便是“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之意,妈妈说此句的意思是希望教育女儿能听话乖巧些。第②处的“颜色”便是女儿的理解,“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说明女儿理解的“颜色”是色彩的意思。这种理解不管是出于无意还是有意,都体现了孩子的天真和可爱。12.选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答案】我是一个善于倾听、善于反省、关注孩子成长的人。(意合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由第②段“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第③段“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第④段“一个孩子的爸爸接了茬”,第⑤段“又有一位孩子的妈妈讲起了自己儿子的趣事”和第⑦段“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可知,“我”耐心地听着大家将自己孩子的趣事,表明“我”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由第⑦段“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和第⑧段“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可知,“我”由别人家的孩子想到自己的孩子,并反思自己是否掐灭了儿子的天性,表明“我”是一个善于反省、关注孩子成长的人。13.怎样理解文章结尾“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这句话?【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意思是作者希望孩子永远是健康快乐的、可爱有趣的。(意合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结合本文分析,本文讲述了一群年轻的妈妈在一起谈论年幼的儿女们的有趣的故事,对比作者的孩子准备高考的压抑、沉闷的生活,作者突然明白每个孩子都应该生活得快乐而健康。“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运用比喻的修辞,这句话将“孩子”比喻为“花”,将“芬芳”比喻为“健康而快乐的生活”,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作者希望普天下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想法。14.【考点一点通】请探究文章标题“每朵花本应芬芳”的妙处。【答案】(1)标题运用比喻,将孩子失去天性、失去成长的快乐比作花朵失去芬芳,使标题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2)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画龙点睛,暗示中心。(答出一点,意合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和标题的一般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从表达手法、内容和结构等方面加以分析。首先结合第⑧段“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可知,标题“每朵花本应芬芳”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即“比喻”,将孩子失去天性和快乐比作花朵失去芬芳,这样显得生动形象;同时,抽象化的题目设置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新颖独特,进一步激发了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另外,标题用孩子与花朵的相似性暗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说明孩子失去天性,失去快乐就好比花朵失去了芬芳,引人深思。据此理解作答。    综合拓展                                       15.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居里夫人经常利用夏天水果上市的季节,购买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酱,以供冬天时食用。除了做实验外,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材料二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他捐出百万元作为科研基金,自己添置衣服时却挑选便宜的,有一次,他花100元买了7件衬衣回来,还和大家夸耀可以穿好几年。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1)这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如果让你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材料中的一位,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个采访问题。3)假如近期袁隆平爷爷正在南昌市做学术交流,你代表八一中学学生会邀请他来给同学们做报告,请拟一份邀请函。【答案】1)(示例)伟人往往是平凡而富有爱心的人。2)(示例)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俭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3)(示例)邀请函尊敬的袁隆平爷爷:您好!欣闻您近期正在我市做学术交流,我们全校同学都很敬佩您,想请您在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来我校做一下报告。期待您能光临我校。八一中学学生会xxx【解析】(1)这道题考查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要求,分别提取两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如材料一中作为名人的居里夫人“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材料二中作为名人的袁隆平“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其共同的主题即可。(2)这道题考查根据材料设计问题的能力。答题时,需要抓住两则材料中人物的事迹,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注意需要有称呼、问候语,语言要得体。比如,敬爱的居里夫人,您每天工作那么忙,为什么还要亲自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3)这道题考查拟写邀请函的能力。邀请函写作要求:标题---一般只写“邀请函”居于正中即可。称谓---要顶格写受邀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后加冒号。正文---称谓下一行,空两格,写清楚邀请的原因和内容等。敬语---末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光临”“请届时出席”之类。落款---署上邀请单位名称或发函者个人名称,署上发函日期。根据题干要求“你代表八一中学学生会邀请他来给同学们做报告”可知,落款部分的署名应该是“八一中学学生会”。正文的主要内容是邀请袁隆平爷爷到学校来给同学们做报告。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1* 蝉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1* 蝉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第21课蝉解析版docx、第21课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综合训练题,共7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解析版docx、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考点基础+提升+拓展三步通关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