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粤教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35212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粤教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35212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第十课 音乐游戏——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歌曲《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教案
展开【教材分析】
《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选自花城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4册第10课,是一首加勒比海地区的游戏歌曲,作品虽然不大,但是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的变化却很丰富。在学习歌曲、演唱歌曲的活动中能用这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达歌曲的情绪和人物的心理变化;在做游戏的活动中,能用强、弱、渐强的力度来表现歌声,并帮助同伴找到“宝石花”,进一步体验音乐力度的运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音乐中强、弱、渐强的力度变化, 能背唱歌曲中的B段。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进一步复习和感受乐段的重复。
2.过程与方法:演唱时通过声音的力度变化,在游戏中帮助同伴找到宝石花,加深对力度变化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感受歌曲的趣味性以及歌曲带给大家的愉快情绪。
【教学重点】
力度记号的综合运用,学会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强、弱的力度变化演唱歌曲,并背唱歌曲的B段。
【教学难点】
在游戏中正确运用强、弱、渐强的力度表现歌曲,顺利完成游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播放加勒比海的风光图片和歌曲《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背景音乐,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一、故事导入1.播放视频小木布偶戏故事导入新歌。师:同学们,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大家看一段视频,看玛丽亚发生了什么事情?2. 谈话引出课题。(环节设计说明:以视频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到美丽的加勒比海边,并引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闯过杰克船长的难关,帮助玛利亚找到丢失的宝石花。)
二、学唱歌曲活动
(一):学唱A段 1. 2. 感受歌曲A段旋律。学生跟录音学唱A段。(环节设计说明:这是杰克船长设置的第一个难关,乐段A相对简单,没有什么难点,故采用听唱法学习。)活动
(二):学唱B段: 1.划图谱感受力度变化
(1)播放B段范唱,教师拿起笔在黑板上随着音乐画图谱。 2 / 6
(2)再播B段旋律,与学生一起画图谱。 2.引导学生通过动作力度的区别区分p f 图谱中写出来。师:出示f, p, ∠ ,问:有没有小朋友认识这些音乐符号?(指名回答)板书:f-----强 p-----弱∠ ---渐强
3.引导学生用拍掌声区别f p 与∠。4. 引导学生通过歌声区别p f与∠,并学唱B段旋律。师生接龙式教唱旋律。
(1)课件出示B段歌词,用跟唱法学唱。
(2)(接龙学唱)教师演唱红色部分,学生演唱蓝色部分
(3)生生接龙唱,
(4)点出力度记号,师弹伴奏,生完整一遍。(环节设计说明:B乐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力度变化在歌曲中的表现,因此先通过画图谱感受乐段力度的变化,再复习力度记号,用跟唱法学唱歌曲,以师生接龙、生生接龙等多种形式熟悉巩固。)活动
(三):解决A′段的难点句子 1.教师用钢琴弹,带学生唱音阶。出示:音阶图2.最后加入节奏的变化,解决A′段的难点句子。(环节设计说明:A′段是一个音阶的下行,对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有点小难度,单独把音阶列出来唱一唱,然后再加上节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句。)
三、歌曲巩固 3 / 6∠这三个力度记号,并在活动
(四):学唱A′段1.教师扮演杰克船长,与玛丽亚即兴对话,并交还宝石花。
2.欢庆玛丽亚找到宝石花,教师与学生齐唱A′段旋律。
3.归纳歌曲的曲式结构。
(1)出示完整歌词
(2)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这段旋律跟前面第几关的旋律相似?(跟A段相似)师:我们把它叫A′段,说明歌曲结构:A B A′
(3)完整听一遍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4.复习反复记号︰‖。
(1)引导学生发现反复记号。
(2)说明实际演唱顺序:A B A B A′ 5.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环节设计说明:呼应前面的情境创设,把歌曲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发现反复记号并知道歌曲的结构。)四、游戏拓展活动
(五):寻宝游戏
1. 教师宣读游戏规则。
2.开始游戏(1)选出一名同学来当玛丽亚。
(2)玛丽亚背对大家,全班同学唱A段旋律,老师把宝石花藏到同学们当中。
(3)当同学们唱第一次B旋律时,玛丽亚开始寻找宝石花。
(4)当玛丽亚找到宝石花时,唱A´为她庆祝。 4 / 6 (环节设计说明:通过“寻宝游戏”加深学生对力度记号以及其表现方式的理解,同时巩固歌曲。)
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课堂情况。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兴趣,主要在于教师采用丰富有效地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活泼新颖和充满感情的教学语言,在于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本课教材是一首加勒比海地区的游戏歌曲,作品虽然不大,但是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的变化却很丰富。在学习歌曲、演唱歌曲的活动中能用这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达歌曲的情绪和人物的心理变化;在做游戏的活动中,能用强、弱、渐强的力度来表现歌声,并帮助同伴找到“宝石花”,进一步体验音乐力度的运用。我所进行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七八岁的孩子开始由幼儿期向儿童期过渡,根据这段时期的心理特征,我总是想一些办法来抓住他们的心。在教案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以上几方面,还要抓住一个重点,那就是必须以激发兴趣为抓手。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一直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我采用了创设情境、角色表演、音乐游戏等各种手段。备课时,我在网上搜索相关课例进行参考,看到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何洁莹老师的课例,觉得十分适合我的学生,于是我参考这个课例,取长补短,最终设计出较适合教学实际以及我个人教学风格的方案。首先我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播放视频(视频截取于何洁莹老师的课例视频)让学生了解故事情境,以电影《加勒比海盗》里 5 / 6 杰克船长的角色设置闯关情景,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用帮助玛利亚找回宝石花为主线,以闯关的模式带领孩子分别学习歌曲的三个乐段以及复习力度记号。学生在闯关游戏中掌握了歌曲,再以以角色表演和音乐游戏相结合,为玛丽亚庆祝找回宝石花让学生通过表演和游戏去熟悉音乐,感知力度的变化,并起到首尾呼应完善故事情境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游戏环节是较难控制的,要让学生明白游戏的规则,并且正确地做出反应。总的来说,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闯关游戏以及寻宝游戏中获得了良好的音乐体验,并收获了快乐。
小学音乐花城版二年级下册2. 律动音乐《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二年级下册2. 律动音乐《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作品创作背景简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二年级下册歌曲《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二年级下册歌曲《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游戏导入【设计意图, 学唱歌曲【设计意图,玩游戏,课的小结,唱着歌曲愉快地离开教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二年级下册交响曲《暴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音乐二年级下册交响曲《暴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