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上册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上册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学校 李素红
一、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选自花城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单元《多彩的乡音》。歌曲流行于四川省东部(重庆),歌颂劳动人民砍柴时演唱的山歌,歌曲为五声商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旋律质朴高亢,节奏明快。歌曲音乐较窄,但有着四川山歌高亢嘹亮的风格特征。
二、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应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特征,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2、过程方法:通过划旋律线、律动、演唱等不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用明亮高亢的声音,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中波音、休止符、延音线的正确演唱,并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用明亮高亢的声音,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五、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中波音、休止符、延音线,以及高亢音调的表现。
六、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复习歌曲《螃蟹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四川方言的语言特征,为学习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
1、出示重庆的地图及相关图片,简单介绍重庆的人文地理知识。
2、四川方言读歌词“太阳出来喜洋洋,挑起扁担上山岗”
3、结合四川地区的地形特征,用划旋律线的方式画出歌词“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调走向。
4、教师范唱歌曲,学生体会音乐情绪。
5、介绍作品,聆听音乐并加入律动,体会2/4拍子强弱规律。
6、聆听歌曲,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衬词(啰儿、欧郎啰、郎郎扯光扯、欧啰啰),并介绍衬词在地方民歌中的特殊意义。
7、钢琴弹奏旋律音,感受高亢音高的旋律走向。
8、分乐句学唱歌曲第一段旋律音,解决休止符、掌握波音、延音线的难点部分。
a、休止符:用握拳的动作表示
b、波音:用头部晃动的动作辅助表达
c、延音线:用示范演唱加重延长音的方法
9、老师进行钢琴伴奏帮助学生完整演唱。
10、学生伴随范唱演唱歌曲第一段。
11、老师带领学生解决歌词中的难点字词,并跟随范唱视频完整演唱。
(三)教学拓展
观看由山风来组合结合流行,说唱,民族等唱法演唱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改编版。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四川地区的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劳动人民也可以在劳动中给自己创造幸福,也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体验不同的劳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在劳动过程中收获快乐的人生,并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11课 听音乐,看舞蹈欣赏 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芭蕾知多少,听音乐,看舞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三年级下册欣赏 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上册歌曲《数蛤蟆》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