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五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1
    第五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五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5页。

    第五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B.此之谓失其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

    C.故有所不辟也(忧虑,担忧)

    D.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是臣民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唐雎列举了平民中的四个有志之士的发怒。

    C岂直五百里哉?一句中的是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D.《战国策》是宋代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所  食(dān  一豆gēng

    B    得(gǒu    xiè

    C    sàng    有所不

    D.礼  zhōng   我与(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一箪食,一 B.万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鱼,我所 D.是亦不可以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一食(dān           乞人不也(xuè

    B尔而与之(jiù       二者不可得jiān

    C.贤者能勿耳(sāng    故不为得也(gǒu

    D.行道之人受(      有甚于死者(

    6.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乡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

    B.所欲有甚生者   万钟我何加焉

    C.二者不可     所识穷乏者我与

    D患有所不辟也   不为苟得也

     

    二、综合性学习

    7.孔子,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孟子,被誉为亚圣。他们是儒家的奠基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缔造者,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九年级(1)班拟组织孔孟之道 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强调主题,营造声势,请你在黑板上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

    (2)“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影响着国人的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你知道四书”“五经分别包含哪些书籍吗?

    四书______________

    五经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民族之魂,孔孟思想在今天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下面两句话分别选自《论语》和《孟子》,请你任选一句,谈谈感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有所不辟也/无冻馁之

    B.呼尔而/游者相乐

    C.是亦不可以/转转不,遂反溯流逆上矣

    D.故不为得也/富贵,无相忘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例子说说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任意写出一种即可)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正宪①扇

    (明)王阳明

    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为臣而傲,必不能忠。象②不仁,丹朱之不肖,皆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一生,做个极恶大罪的人,更无解救得处。汝曹为学,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进。

    “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须是中心“恭敬、撙节④、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已受人。故为子而谦,斯能孝;为弟而谦,斯能弟;为臣而谦,斯能忠。尧舜之圣,只是谦到至该处。

    汝曹勉之敬之,其毋若伯鲁⑤之哉!

    [注释]①正宪:王阳明之子。象:舜帝的同父异母弟弟。丹朱:尧帝的长子。撙节:节制。伯鲁:春秋时期赵简子的长子。

    1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做则自高自             非独贤者有心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B.为弟而谦,斯能         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C.其毋若伯鲁之         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D.象不仁,丹朱之不肖     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尧舜之圣,只是谦到至诚处。

    13汝曹为学,先要除此病根此病根指什么?它能带来什么危害?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4傲损德,谦受益,治的良药是,阳明先生认为真正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D

    6D

    7    1)示例:走近孔孟,感受文明。(感悟孔孟思想精髓,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示例:时间如流水,不停地流逝,要抓紧时间,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做人要有志气,能坚守节操,具有大义凛然的高尚品格。

    8C    9.(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2)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10.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或:舍生而取义者也”“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11B    12.尧帝和舜帝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也只是做到了谦虚,而且谦虚到了极点真诚到了极点。    13此病根指骄傲。人一旦骄傲,就会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就不肯谦卑待人。不孝、不悌、不忠也随之而来,以至于百千种罪恶,也会因为骄傲而产生。就如象和丹朱那样,因为骄傲,害了自己一辈子,堕落成了罪大恶极的人。    14.阳明先生认为真正的谦虚不是外表表现谦逊做做样子,而是一定要心中恭恭敬敬,不放肆,不拘谨,守礼退让,时常检讨自己的过失,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宽容地对待别人。

     

     

    相关试卷

    第四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第四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10页。

    第十五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第十五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8页。

    第十二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第十二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6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