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五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展开《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3. 使学生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明白余数要小于除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请几位同学帮我分了一下学具,那你们是不是很好奇这些小棒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今天就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跟随老师走进新课堂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下面请同学们帮老师一个忙: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现在用我们的学具---小棒代替草莓来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每2根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各组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2)(出示课件)看老师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分完了吗?(生:分完了)。对,正好分完。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盘)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
2、认识余数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如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学具来摆一摆。看一看能不能分完?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盘,还剩1个。
看老师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
教师: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再摆一盘吗?
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
师:剩下的不够摆一盘的这个数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余数
(板书:余数)
(师板书除法算式)7÷2=3(盘)……1(个)
7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1是余数
(边说边写)
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2)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在计算平均分的除法算式时,计算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还有剩余,也就是剩余的不够再分,数学上把这种不够再分的数叫做余数。
(3)下面同学们请打开课本,我们来做个小练习。
3、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大屏幕上的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看看用了几根小棒?
(师引导生摆4、5、6、7)
(1)摆一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4根)怎样列式4÷4=1(个)
(2)那5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怎样列式5÷4=1(个)……1(根)
(3)那6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怎样列式6÷4=1(个)……2(根)
(4)那7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怎样列式7÷4=1(个)……3(根)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的题卡按老师刚才的要求摆一摆8、9、10、11、12并把题卡补充完整。
8根 8÷4=2个
9根 9÷4=2个……1根
10根 10÷4=2个……2根
11根 11÷4=2个……3根
12根 12÷4=3根
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
2.组织交流。
3.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板书:余数小于除数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写出了这么多有规律的算式,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抢答一下下面的问题吧。
出示课件抢答问题部分
三、巩固练习。
61页“做一做”
四、自我检测。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呢?
这节课,我们在摆一摆,圈一圈中认识了余数,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7÷2=3(盘)……1(个)
余数
余数<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性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的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个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
为了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
1、借助直观操作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教学中,对余数概念的理解、对有余数的除法含义的理解,都是借助直观操作来进行的,由直观操作到符号表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建立操作过程、语言表达和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
2、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首先是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有恰好分完没有剩余和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其次是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提供支撑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3、结合相关的例题和习题,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以此为学生积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体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的基本理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如:通过对学生学情分析的了解,我感觉在教学余数与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这一环节上不够扎实,还应让学生多摆几次小棒,来感知余数。在学生动手操作后,没有留给学生充分交流、表达的机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动手操作的流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和思维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要上好一堂课,很不容易,比如学生学习新知的环节如何设计更加完美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当我上完一节课,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把它们都一一记录下来,成功的以及失败的,那都将是自己积累的一笔巨大地财富。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五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五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设计,共3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五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五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3页。
西师大版五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五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