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5279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5279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5279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52796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52796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52796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52796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52796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说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救亡运动,②推动新思想的传播,①守旧势力强大,③没有严密的组织,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山东→直隶,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盲目排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很快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更是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1891至1895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的著作,《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孔子改制考》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这两部书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马关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积极宣传维新思想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知识链接 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从而产生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制造,清政府不得不放开民间办企业。甲午中日之争后,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起来,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由此产生。
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书内容: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 维新”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9月21日,慈禧太后 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 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 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6人,被杀于 北京菜市口,这就是“戊戌六君子”)
思考:时代有什么要求?守旧势力为什么要阻挠?怎么阻挠?
①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
④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起的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道路行不通
问题: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何时产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如何?概括阶段特征及其成因。3.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有什么特点?4.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有和关系?
①19世纪末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②西方教民与当地民众的冲突
山东(反洋教的斗争中兴起。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1901年,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清政府:先抚后剿列强:组成八国联军直接出兵镇压
①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②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
思考:义和团提出什么口号?说一说你对这个口号的认识。
“庚子三春,日照重阴;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外国侵略者。
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
天津→廊坊→天津→大沽→天津→北京(1900年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后到西安)
西摩尔(英国海军元帅,八国联军的首任统帅)瓦德西(德意志帝国第二任总参谋长,名无实的八国联军二任统帅)
①镇压了义和团②占领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使北京城继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再次遭受洗劫)
历史纵横 克林德碑 1900年6月,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前往清政府总理衙门时,途经东单牌楼,与清军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这就是“克林德事件”。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派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代表中国政府就克林德被杀一事赴德国谢罪致歉。清政府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牌坊,此即为克林德碑。1918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11月13日,北京城兴奋的人们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由东单迁移至中央公园。在 1952 年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决定将“公理战胜牌”改为“保卫和平碑”。
2.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①廊坊阻击战(义和团和清军联合阻击)
②天津保卫战(义和团和清军联合抗击)
3. 八国侵华时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招抚”(利用)→“铲除”(剿灭)
4. “东南互保”协议
①义和团运动兴起;②清政府向八国联军“宣战”
汉族地方大员首次聚众反清的运动
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协议不参战
①客观上保境安民;②使清廷威信扫地;③开始地方军阀化。
观点一:“东南互保”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一种卖国行径
观点二:在当时条件下,“东南互保”的行为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实力的作用
你支持哪一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查找相关史料,了解不同说法,思考此事件的后果。
——《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9月,清政府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荷、比3国(共11国)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 辛 丑 条 约 》签订于光 绪二十七(1901 年)七月二十五日,因该年为辛丑年而得名。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 9 月 7 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图中右一为奕劻,右二为李鸿章。
问题探究 呜呼!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既为其中之一物,谓能取运会而转移之,无是理也。彼圣人者,特知运会之所由趋,而逆睹其流极。唯知其所由趋,故后天而奉天时;唯逆睹其流极,故先天而天不违。于是裁成辅相,而置天下于至安。后之人从而观其成功,遂若圣人真能转移运会也者,而不知圣人之初无有事也。即如今日中倭之搆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严复《论世变之亟》,《直报》1895年2月4日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戊戌变法的背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完整版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难点,资产阶级救亡路·变法,戊戌维新运动,一背景原因,康梁维新派,二过程,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学会学堂,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背景,日本开启明治维新,明治天皇,法国确立共和政体,教材107页,二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教材109页,代表作《变法通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探索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